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近几年,国际环保监管日趋严格,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海运领域推广应用成为热点议题。在中国,随着大气污染和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LNG供应的增长,LNG动力船的发展受到政府、业界的普遍关注。LNG在中国船舶领域的应用始于2010年,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河已完工LNG动力船127艘,实际投入运营的仅30艘左右;建设完成的水上LNG加注站14座,投入运营的仅有2座LNG加注站。当前,中国政府出台多项补贴、环保、试点示范项目等鼓励政策,力图推动LNG船舶的发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中国LNG动力船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航运业低迷,导致货运需求下降,船东使用LNG作为动力的意愿降低;二是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导致LNG动力船的燃油替代率较低,经济与环保优势下降;三是LNG补贴政策的不足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四是安全监管法规限制了LNG运输与加注船的航行,制约了水上LNG产业链的发展。综合考虑政策与经济环境因素,本文对LNG动力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估计2020年前中国LNG动力船仍将处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LNG内河运输安全标准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NG凭借其经济性与环保性,目前已成为各国未来水运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首选的清洁燃料。为此,调研了国内外LNG内河运输相关标准规范及LNG近海航运和内河运输的标准法规、规范性指南和相关论文,归纳总结后得出认识:LNG内河运输安全标准主要涵盖了LNG船舶、船与船过驳、船岸交接、岸上设施、水上运输等5个技术领域,其重点是LNG加注码头和LNG加注船的设计标准,以及LNG船舶内河输运规则和LNG燃料动力船加注标准的制订。对比分析国内外安全标准后认为:①安全风险评估是对LNG船舶装卸过程和航道运输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及安全控制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也是标准制订的发展方向;②目前我国的LNG内河运输安全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主要缺乏LNG作为船用燃料的质量要求、加注作业的定义和加注操作规范、加注安全控制区域和船员专业培训要求等。整理归纳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现状,对推动我国LNG在内河运输上的应用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29日,亚洲首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拖轮"海洋石油525"在洋浦中海油LNG工作码头顺利完成LNG燃料加注作业,这是海南辖区水域首次为船舶加注LNG燃料,标志着海南已经掌握TTS(槽车-船)LNG燃料加注方式。同时加注的还有其姐妹船"海洋石油526"轮。TTS加注方式(tanktrucktoshipbunkening)是利用槽罐车运载天然气输送给船舶,作为船舶动力使用,具有成本低、加注方式灵  相似文献   

4.
新型内河LNG燃料加注趸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天然河流水位高差与航道宽度季节性变化大而导致的LNG船舶燃料加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介于岸基式加注站与加注船之间的新概念——内河LNG燃料加注趸船。为此,分析了LNG加注趸船概念提出的背景、船型的市场需求和分级管理理念,并从安全屏障角度讨论了LNG加注趸船的安全设计原则,重点阐述了LNG的安全储存理念及其实现手段,从储罐的选型、设计压力的确定、选材、泄漏防护原则及其试验验证等方面明确了LNG安全储存的实现方式。在LNG系统方面,提出了LNG补给及加注系统的工艺安全要点,阐明了轻型加注臂的技术特点,同时论述了锚泊与系泊的安全考虑。结论认为:①基于分级管理,采用国际海事组织的C型独立罐,并进行工艺安全、锚泊和系泊设计的LNG加注趸船是可行的;②至2025年,我国长江和珠江上500 m~3规模LNG加注趸船的需求量将接近30艘;③该船型的安全性、可靠性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目前已发展出第四代船型。  相似文献   

5.
正6月3日(记者黄祺茗,通讯员李冰冰闫小逸),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广东分公司与深圳盐田区政府、深圳盐田港集团、深圳燃气集团签署深圳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深圳。项目重点规划在盐田港为移动加注船服务,同时改造、新建LNG加注船,为附近船舶提供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6.
在LNG燃料船的试点阶段,普遍采用槽车为其加注LNG燃料。为有效评估LNG槽车在码头加注作业的风险,特选定一艘LNG燃料拖轮,对其在加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评估:①结合实际加注系统和作业条件,辨识出加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源,并对LNG泄漏后的灾害进行事件树分析,列出危险场景的发生概率和死亡概率;②收集加注码头的历史水文资料,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LNG持续泄漏速率;③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进行泄漏后果模拟,包括低温重气扩散和火灾,计算出各种危险场景的个人风险值。根据个人风险接受准则的评判,LNG燃料拖轮在码头采用槽车加注作业的个人风险值基本上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但在加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危险源:①加注作业的最小安全间距为89 m,在该范围内应避免着火源存在;②集液盘池火的波及范围为13 m,在该范围内尽量减少人员逗留;③加注过程中软管、阀件和接头等部件易发生破裂,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平原流域船队结构,提高港航基础设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需针对标准船型应用LNG动力进行技术分析。通过对标准船型的LNG船机及其动力特性和环保性、LNG储气处所、面向LNG储气处所的舱室限界面防火设计、船舶性能及结构强度、可燃气体探测及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电气系统、BOG控制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提出平原流域内河标准船型应用LNG动力技术已成熟可靠,相关规范和法规已配套完善;同时对LNG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国家、行业相应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梳理,指出LNG新能源动力符合国内外船舶动力能源发展趋势,市场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LNG汽车加注产业方面的推广历程,介绍了国内LNG汽车加注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中海油引领LNG加注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车辆购置补贴、土地、气价和财政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LNG船国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LNG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LNG船的建造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为此,概述了LNG船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GTT型(薄膜舱)、MOSS型(球形舱)和SPB型(棱形舱)3种类型LNG船货舱货物围护系统;讨论了LNG船的关键性技术,指出LNG船的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降低日气化率和提高蒸发气的回收利用率上;分析了我国LNG船建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认为我国发展LNG船建造业面临如下瓶颈问题:①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冶金及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工人技术水平都是发展LNG船的制约因素;②缺乏关键性技术,需要攻关相关基础技术、设计技术、建造技术、管理技术、专用工装设计5项技术难题。最后提出了打造中国自己的LNG船的技术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构建好中国的LNG船舶制造业,打造出完全属于中国自己的LNG船。  相似文献   

10.
LNG加注站站控系统是整个加注站中枢系统,如何设计好一套优化的站控方案至关重要。本文阐述LNG加注站站控设计基本原则,笔者根据实际建站的工作经验,对站控系统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种方案的优缺,可为其它站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参照。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9月1日至3日,第四届中国国际LNG大会及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近千人齐聚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探讨LNG产业发展趋势。据"LNGCHINA"专家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LNG产业规模是2013年的4-5倍,未来10年中国LNG工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近年来,我国LNG行业发展迅速,截止目前,中国LNG汽车、LNG动力船舶、LNG车船加注站的数量均居世界第  相似文献   

12.
液化天然气(LNG)船靠船(STS)补货并保持LNG船连续不断向气化站提供LNG货物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方案,补货时舱内的压力和温度控制是影响整个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分析了环境温度、 LNG泵的运行、舱内LNG液位变化等因素对舱内天然气蒸发气压力的影响,并在实际应用中对不利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LNG船舱内的压力控制技术,为类似的LNG船旁靠项目的调试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发展天然气汽车优势突出.在对比分析车用LNG与其他汽车燃料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从LNG汽车技术、LNG加注站技术、资源基础和投资LNG的愿望等方面论述了发展车用LNG的基础条件,结合川渝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分析了车用LNG市场发展前景,并提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和技术标准、建立LNG汽车服务与监管体系、加强宣传、鼓励LNG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鼓励企业投入LNG加注站市场建设等策略,以保障川渝地区LNG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LNG在陆上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重型和中型公路货车、大型和中型城际公路客车以及市内公交车,统称LNG汽车。LNG汽车与传统的柴油车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优势,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比,技术储备和配套基础设施等相对成熟。因此,LNG汽车是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业防治大气污染、缓解节能减排压力最现实的选择。近2~3年内受气源价格上涨、政策标准不完善等方面的制约,LNG汽车发展速度较前几年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随着节能减排标准不断提高、加注网络逐步完善、油品质量升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环保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双重驱动下我国LNG汽车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石油机械》2016,(5):102-105
国内修井机大多采用柴油作为动力,存在修井作业成本高以及污染排放量大等经济和环保问题。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新型低碳能源,被认为是较理想的车用发动机代用燃料。阐述了LNG燃气动力修井机的组成、燃气供气系统及燃料加注系统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LNG燃气动力修井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LNG燃气动力修井机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油田现场修井作业需求,单井节省燃料费用34%,有害气体排放减少约85%,综合碳排放减少约95%,实现了修井作业低能耗、环保型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LNG加气站运行过程中,有三个需要精确计量的环节,即进货计量、储存计量和加注计量。但是由于计量技术的限制,三个环节的计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货计量使用非现场交接的过地磅方式,存在盲点。储存计量只有压差式液位计,精度只适合作安全监测,不能达到计量管理要求,存在模糊点。加注计量虽然采用了质量流量计,但是存在着技术复杂、成本高、冷能损失大,存在痛点。本方案通过运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搭建一套LNG储罐称重系统,完成LNG进货、储存和加注三个环节的计量工作。本系统由传感器和信号传输与管理软件组成,精度可以达到0.1%甚至更高。一套系统可以实现LNG进货、存储和加注三个环节的计量。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8月7日,浙江省舟山新奥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及加注站项目迎来了第一艘LNG船,标志着我国首个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LNG接收站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并进入调试和试运营阶段。8月12日,经过4天半的调试接卸,完成了对这艘从卡塔尔驶来的10万吨级液化气船的全部接卸工作,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外输系统的调试作业。从首艘船上接卸下来的天然气将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外输,预计将于8月18号用槽车装车外运,而在8月16号则将率先通过低压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内大型LNG接收站的建设迎来了高峰期、LNG接收站的首船接卸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LNG接收站建设的里程碑,因此,国内外LNG接收站都高度重视首船接卸分析了大型LNG接收站首船接卸的典型程序,从生产准备,卸料管线BOG置换、预冷,卸料管线LNG填充.储罐预冷和填充,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LNG接收站首船接卸作业,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东南亚、南非等地区的电力情况以及燃料油船的应用情况,结合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发电船的优点,分析LNG发电船的应用前景。从燃气发电、LNG气化、电气系统、LNG储存四大模块对LNG发电船初步方案进行研究。燃气发电模块采用2套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海水直流冷却的方案,发电功率约216 MW;创新性地将燃气发电模块的冷却水用作LNG气化模块的热源,减小了气化器的规模和投资,节约了海水用量和能耗,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并验证了LNG气化模块常温海水启动供给单套燃气发电机组启动的路径;电气系统模块提供向岸电供电、向其他船舶供电、发电自用等多种模式自由组合;比较不同类型的LNG船液货舱,推荐选用薄膜型液货舱。通过燃气发电、LNG气化、电气系统、LNG储存四大模块的案例计算,形成了LNG发电船一体化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航线配船是LNG海运制订船舶生产计划的中心环节,是一项复杂的优化决策工作,主要用于解决航运企业多型船舶在多条航线上的合理配置问题。为此,针对LNG海运稳定性要求高、计划性强、类似班轮运输的特点,结合大宗工业物资运输和班轮运输航线配船现代优化技术,以LNG船队年营运成本最小为目标,以货运量、时间、发船频率、船舶数量等指标为约束,构建了一个适应LNG海运的航线配船混合整数规划优化模型。为了进一步说明该优化模型在LNG航线配船中的实用性,针对某LNG运输公司的运力配置问题,利用LINGO 14.0优化软件进行了仿真算例分析。结果证明:其运力合理地投入到了所有航线上,整个船队的年营运成本控制在最小。结论认为,该优化模型简单可行,提出的配船方案能够满足LNG运输组织的实际需要,可为LNG航运企业的航线配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