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在VERICUT中构建叶轮的虚拟加工仿真平台,通过叶轮整个加工过程的仿真模拟,验证NX8.0加工模块后处理器生成的专用VHP800-5AX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叶轮数控程序的正确性,优化了加工程序,防止干涉和过切,提高了数控程序的可用性与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曲轴激光淬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在将曲轴水平放置绕主轴转动条件下,对单拐或多拐曲轴的主轴和曲柄轴进行激光淬火和激光熔覆,建立了激光作用于曲拐表面形成螺线时的光斑轨迹方程。根据802D数控四轴联动激光淬火通用机床的运动特性,采用圆弧插补方法,以四轴联动方式编程,设计了激光网纹淬火数控程序。在四轴联动激光加工通用机床上实现了曲轴水平放置绕主轴转动对曲柄轴面的网纹进行激光淬火和激光表面熔覆。由于主轴匀速转动,定位不需要配重铁,工作过程稳定,可以一次装夹,不再改变曲轴回转中心,即可完成单拐或多拐曲轴的主轴和曲柄轴的激光淬火和激光熔覆,使802D数控四轴联动激光加工通用机床的功能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3.
陶静 《电子测试》2013,(5S):117-118
阐述了CAXA制造工程师对复杂零件的三维造型设计,生成加工轨迹和NC程序的过程。对于需用四轴数控机床加工的部分,用VERICUT仿真验证、优化,有效地避免了加工前的过切、欠切,刀具与工件、机床、夹具碰撞等现象。最后将验证的NC程序导入立式加工中心HNC-210B进行实体加工。  相似文献   

4.
针对采用Heidenhain iTNC 530控制系统五轴数控机床的特点,基于UG PostBuilder软件设定机床与数控系统参数,采用TCL语言编写用户命令,定制了机床的后置处理,同时把后置处理集成于UG软件之中,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了数控机床建模与加工仿真,使得UG Manufacturing模块生成的刀轨通过后置处理直接生成的NC代码完全能被机床识别;最后以整体叶轮为例进行了五轴联动编程及实际加工,验证了五轴编程和后置处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激光加工多自由度工作台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系统选用多轴运动控制器(PMAC)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对激光加工5个运动轴的控制。介绍了双端口RAM实现上位机与PMAC的通讯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通信速度。设计了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联系控制系统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交互窗口。表述了PMAC运动程序及PLC程序的编写过程,为用户自主进行程序开发提供了指导。这些研究分析对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通过增加C轴控制功能,结合凸轮轴的结构特点,通过加工工艺分析,并根据凸轮在图纸上的各种表现形式编制加工程序,实现对凸轮轴的车削加工。凸轮轴的加工难点在于其凸轮的加工,故本文以针对凸轮的加工作描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性能红外成像系统MRTD测试用的小尺寸四杆靶标加工难度大,甚至以现有加工水平根本无法加工的问题,采用ZEMAX软件设计了一款离轴全反射成像光学系统。系统由三个非球面反射镜组成,放大倍数为0.4。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良好,接近衍射极限,加入现有的测试系统中可以满足高分辨率红外成像系统MRTD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数控加工中简单零件可以通过手工编程完成,但是对于复杂曲面很难完成编程工作。UGNX7.5软件可以辅助完成程序编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以一个复杂曲面模型的加工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激光车床     
日本福冈工业大学的专家研制成一种使用紫外激光的激光车床 ,该车床能够把直径约 10 0 0 μm的聚酰亚胺硬树脂加工成微型叶轮和轴承等零件 ,还可加工陶瓷和钻石等坚硬材料。这种车床的关键部件是一个钇铝石榴石的紫外激光发生器和一个由脉冲马达驱动的五轴精密载物台 ,把激光加工机和车床的加工功能结合在一起。专家们认为 ,这种激光车床在加工微型机械方面有重要用途。激光车床@李玲玲  相似文献   

10.
李响 《电子世界》2012,(17):121-124
通用的CAD/CAM软件都有其自带的CAM模块,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刀具轨迹的全部信息。但为了适应五轴联动专用数控机床的要求,还要进行专门的后置处理,即将CAM系统通用后置处理所得的刀具轨迹文件转换成特定机床适用的加工代码。五轴联动机床的后置处理涉及刀位文件的转角计算和坐标变换计算,且坐标变换关系比较复杂。本文研究A-B型工作台双转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之后置处理,通过推导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坐标变换公式以及利用VisualC++开发工具,开发出相应的后置处理程序,并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了加工仿真来对该程序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纯钢设备使高精度、多轴压力检测成为可能Dx-300灵巧多轴压力传感器把厚膜技术与纯钢结合在一起,应美书于恶劣环境下需要高精度多轴压力检测的情况,传感器可以被加工和处理以满足应用和接口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 印制板钻床是印制线路板加工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用于对高精度、高密度、多层次印制板的自动钻孔。1979年四轴钻床在我厂试制成功,并投入小批量生产。但它的控制系统全由硬件组成,整个控制都是通过数字逻辑电路实现的,加工调试周期长,稳定性不是很好,尤其是它的控制灵活性差,而且造价昂贵。1983年初,四轴钻床的微机控制系统在我厂试制成功。该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稳定可靠,灵活方便。用它装备的四轴钻床、双轴钻床已销售于宝鸡、西安、天津、重庆等地。四轴微控钻床、双轴微控钻床曾先后在国家首届电子工艺装备展销会、亚太地区工业博览会上展出。  相似文献   

13.
刀具半径补偿作为数控加工工艺中的一种特殊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根据工件轮廓轨迹以及刀具的半径值能够合理地计算出刀具的运动轨迹路线,大大简便了数控程序的编写。文章介绍了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方法和过程等内容。引入刀具半径补偿后,就可以忽略掉不同刀具加工的实际半径差异,用相同的程序加工工件,既简化了程序,又节省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机械加工当中,轴类零件很常见,它在各类机械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加工通常都是在车床上实施车削加工,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特点,然后再通过梯形螺纹轴类零件的具体加工工艺,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对今后的轴类零件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彭利荣  程强  曾雪锋  周晓勤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9):20220611-1-20220611-7
为提高离轴三反消像散(TMA)光学系统中次镜的制造效率和精度,开展了离轴凸非球面反射镜组合加工和零位检测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方形(298 mm×264 mm)高次离轴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光学参数、技术指标和总体加工路线;其次,提出了铣磨加工工艺策略以及基于气囊和沥青的小磨头组合加工工艺;最后,阐述了光学零件抛光阶段采用的背部透射零位补偿检测法和Offner型零位补偿器,并采用光线追迹法对镜片的零位补偿检验面形畸变进行了矫正,最终面形RMS值为0.025λ (λ=632.8 nm),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上述组合加工工艺和背部透射零位补偿检测方案可以显著提升高次离轴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秀梅  李红光 《红外》2010,31(7):14-17
以三级像差理论为基础,对反射式无光焦度系统的像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主、次镜均为抛物面的前提下,反射式无光焦度系统可以同时消除四种像差.以此结论为基础,综合离轴反射系统的优点,得出了一套离轴反射式无光焦度系统.以光束口径为φ100mm、缩束倍率β=5、主镜离轴量h=150mm的离轴反射式无光焦度系统为例,根据系统的像差结果可以看出,三级像差理论的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船舶机械设备在长期的运转使用中, 由于多种因素, 其技术状态和使用性能会不断下降。以某轮主机增 压器转子轴断裂为实例, 对增压器进行解体后, 发现转子轴从压气叶轮端布司轴颈处断成两段, 推力轴承、浮动轴承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增压器压气端叶轮与壳体之间有明显的擦碰痕迹。经判断, 该断裂属于典型的弯曲—扭转疲劳破坏。鉴于此, 要求轮机管理人员和船舶管理公司均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综合运用各项知识与技能, 确保船机设备及船舶的安全运营。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有各种软件包以供光学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因此,可以确定光学基本数据(近轴数据)和旁轴光线的追迹,或者通过标准透镜的结合,可简单地组装和计算光学系统。德国哥丁根的Spindler & Hoyer公司开发了WinLens程序,它不需要专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设计开发了一台用于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微细加工装置,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花岗岩基座、精密伺服机构、精密高速旋转主轴、线电极磨削装置、微细电火花加工用的RC脉冲电源、加工状态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在该装置上可以进行微细轴、微细孔和微三维结构的加工。具有4轴3联动功能,控制方便,容易实现数控插补功能。加工实验表明,在该装置上能稳定地加工出最小直径为Ф12μm的微细轴以及Ф25μm的微细孔,其长径比可分别达到25和10以上。并对半导体硅材料进行了加工实验,加工出的硅微梁深宽比达15以上。此外还给出了所加工的微三维结构实例。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离轴椭球反射镜的加工与检测,并采用AutoCAD软件计算了反射镜的最大非球面度.加工后的离轴椭球反射镜倾斜度误差达1.55 arcsec,粗糙度均方根(RMS)达3.21 nm,焦距误差小于1 mm,表面精度可以达到λ/6(λ:0.51~0.98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