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白芸  龙启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01-1605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CHF患者21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3组,各70例。3组均予以常规检查及强心、利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单纯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对照B组单纯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联合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运动耐力、NT-proBNP水平、血红蛋白(Hb)浓度、心率、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3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NT-pro BNP水平、Hb含量、心率、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运动耐力明显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NT-pro BNP水平、心率及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Hb含量高于对照A组、对照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2%,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71.43%和对照B组的7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CHF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衰,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50mg/次,2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逐步调整至200mg/次维持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磷脂酶A2(Lp-PLA2)和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8%vs73.08%,P<0.05)。治疗后,两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清NT-proBNP、hs-CRP及Lp-PL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6MWT、LVEF及血清Vasp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血清NT-proBNP、hs-CRP和Lp-PLA2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心内科、荣军二科收治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袢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每次100 mg,每天2次,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酌情增减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次200 mg)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BNP、LVEF、6MWD、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及MLHF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反应,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崔娟  张娜  邹静怡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12):2657-2663
目的 探究桂哌齐特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年6月—2020年9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80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0 mg/次,口服,2次/d,之后根据患者情况每2~4周剂量倍增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次。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心衰标志物、左室重构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胱抑素C (Cys C)、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6MWT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试验组CO、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低于对照组(P<0.05),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ST2、NT-proBNP、CysC、TIMP-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降低心衰标志物水平,逆转心室重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那普利治疗,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次,1次/d,在晚餐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09%(4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LVEDD、LVESD的变化不显著,而观察组的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09%,观察组是5.4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SOD明显增高,MDA、MP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1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起初6.25 mg/次,2~3次/d,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1周增加6.25~12.5 mg,2~3次/d,最大剂量可用至50~10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片,起初剂量为10 mg/次,1次/d,以后视临床情况可将剂量增至20 mg/次,1次/d,最大剂量可用至每日40 m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钠、血钾、血肌酐(Scr)、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E/A、LVEF均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显著增多(P<0.05),并且观察组24 h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钠、血钾、Scr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gA及galectin-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CgA和galectin-3的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明显改善心室重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岳艳玮  任建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2):1757-1760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与缬沙坦单用或联用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60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贝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其中贝那普利组(20例)予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组(20例)予缬沙坦80 mg/d,联合组(20例)予贝那普利10 mg/d联合缬沙坦80 mg/d。比较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脂、常用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组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MAP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血肌酐(Scr)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尿酸(UA)无明显变化,联合组UA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UAE、TGF-β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对血压、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2年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CHF伴低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仅行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14 d。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和血压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NT-proBNP、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6MW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NT-proBNP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LVEF和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CHF伴低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肯定,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升压平稳,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王京  赵莉  赵婷婷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1):2250-2253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初始剂量2.5 mg/次,2次/d,之后根据患者心率调整给药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7.5 mg/次,2次/d,控制患者静息心率在55~65次/min,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变异性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 MWT)均明显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心率变异性指标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降低NT-proBNP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控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7年8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45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QT离散度(QTd)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左房内径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T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和1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QT离散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疗效、母婴结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用药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患者分别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于睡前口服,1次/d;用量:高剂量组,150 mg/次;中剂量组,100 mg/d;低剂量组,50 mg/d,至妊娠37周停止用药。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母婴结局及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蛋白尿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蛋白尿定量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中剂量组患者剖宫产及早产几率分别为4.88%及7.32%,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P<0.05),中、低剂量组产后出血几率均为2.44%,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3组低体质量新生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中、高剂量组(P<0.05)。结论 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剂量(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母婴结局,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彬  顾磊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8):1747-175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高灵敏度肌钙蛋白(hs-cTnT)、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每天2次,初始剂量每次50 mg,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每天最多不超过20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接受持续2周的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hs-cTnT、NT-proBN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低血压、皮疹、高血钾症、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TnT、NT-proBNP、TGF-β1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LVEF及FS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总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肌受损;还可降低hs-cTnT、NT-proBNP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选择在宝鸡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7 d和术后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片,90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6 M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左室间隔厚度(LV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6 MWT值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LVEDD、LVESD、LVIV、LVPWT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MACE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能抑制NT-proBNP、hs-CRP的释放,提高患者的6 MWT值,减少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90例和高剂量组88例。低剂量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高剂量组也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6个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低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高剂量组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20 mg/d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螺内酯,每次20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西格列汀,每次100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以及西格列汀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肾功能和控制血脂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及对尿液蛋白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文山州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各35例的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每次60 mL,每10小时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初始剂量设定为每次20 mg,每天1次,然后每隔1天将剂量增加12.5 mg,最高剂量为每天150 mg。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新生儿结局情况(胎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以及HP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尿钙黏蛋白、24 h尿蛋白以及尿激肽原1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新生儿结局(胎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HP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钙黏蛋白、24 h尿蛋白以及尿激肽原1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硫酸镁联合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该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显著降低尿液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0月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伴慢性心衰患者20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7)和联合组(n=106)。所有入组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给药剂量为0.15 μg/kg、iv给药,后以0.07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药液溶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检测。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P、LVEF、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NP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升高更明显(P<0.05),6WMT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房颤动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患者LVEF、6MWT及BN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300 mg/d,1次/d,连续治疗3 d后,剂量改为75 mg/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E/A值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CK-MB、NT-proBNP、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马欣  付宝  李秋霞  苏毅 《安徽医药》2021,42(1):62-66
目的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CHF患者作为联合组,按1:1比例抽取同期单独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56例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心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FRI)、校正FRI(CFRI)、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FRR)、左心室射血期峰值流率(FRPE)]、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外周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29%比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及外周血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LVEDD、FRI、CFRI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治疗前,LVEF、SV、FRR、FRPE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12周LVEDD、FRI、CFR及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SV、FRR、FRPE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比8.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CHF疗效优于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流体力学参数,降低外周血PⅢNP、Gal-3、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