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采用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对照组)与添加了20%的细度分别为470m2/kg和580 m2/kg气化渣的碱激发气化渣混凝土在150次、250次和3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化渣的加入可以提高碱激发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早期强度。并且气化渣细度越大,混凝土坍落度也就越大,强度也越高。掺气化渣的碱激发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气化渣越细,越有利于改善碱激发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省磷化工业的飞速发展,磷渣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对磷渣的综合利用已成为我省建材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厂从1984~1986年利用电炉磷渣作为熟料煅烧的矿化剂,先后在φ3.3/3/3.3×118M的回转窑上进行了三次工业性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磷渣在回转窑配料上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們根据前文的推荐,在沈陽变压器厂的协助下进行过一次試驗。由于管材的缺乏,試驗时吸管改用φ108×4(原推荐的吸管尺寸为φ89),压縮空气的导管也相应地改用φ3/4″(原为φ1/2″)。試驗的結果,完全証实了采用压縮空气排渣的可靠性;关于蒸汽排渣,便找渣坑凍結现象較为严重的工厂的乙炔站来进行了一次試驗。从試驗結果看,推論使用蒸汽排渣也將会是成功的。在这次試驗过程中,压縮空气的压力在0.5~7个表压力的变化范圍以內都能排出渣漿。当采用0.5个表压力时,渣漿可以逸出2.5公尺高;若为6个表压力,則逸出的高度可达6.5公尺。在試驗中,如將压縮空气导管上的球形閥(原文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气化粗渣、细渣进行化学及矿物成分、粒径、SEM、能谱等的研究,总结气化渣的主要性能特点,并初步推荐其适宜的应用领域。气化粗渣呈黑色砂砾状、细渣呈黑色煤泥状,两者含水量都较高,推荐用于湿拌产品或不需烘干的应用。细渣烧失量为37.11%,可在循环流化床中掺烧;粗渣烧失量为2.08%,不适于掺烧。粗渣的碳与其它元素形成固溶体,细渣则为碳颗粒与粉煤灰的混合物,粉煤灰颗粒分布在碳颗粒的内部孔隙或碳颗粒之间。除碳外,粗渣、细渣的化学成分相似,主要为SiO2、Al2O3、CaO、Fe2O3,与传统粉煤灰的成分类似。细渣结晶度35.0%,主要为石英结晶和碳的馒头峰;粗渣结晶度22.1%,主要为石英。这说明细渣可将碳、灰分离后分别使用,或利用细渣的碳直接制备吸附材料、多孔材料;粗渣可作为路基填料或粉磨后作为细集料。此外,气化渣中提取氯化铝等的应用,可优选气化粗渣。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用电炉法生产黄磷时,所得到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成粒,即为粒化电炉磷渣,简称磷渣。每生产1吨黄磷要排放8~10吨磷渣。磷渣玻璃体含量一般为80~95%,有的甚至高达98%,与水淬矿渣相比,磷渣含Al2O3较少,合P2O5较多。磷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磷渣水  相似文献   

6.
刘国清  刘钰齐 《建筑》2008,(20):40-41
2004年10月,当中铁十二局集团一公司的建设者们走进怒江东岸的滥渣河时,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标段内一座特大桥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古滑坡体上。“滥渣河”这条看上去不是很大、水源也不充裕的河流因常年石渣堆积而得名,由他们承建的保龙高速公路第五标段就在这里展开,第五标段全长仅3.56公里,  相似文献   

7.
工业锅炉烧煤过后的残渣,一般叫炉渣或焦渣,是楼房屋顶保温的首选材料。而城乡居民所做的平房灰打顶,大量使用的骨料也是这种焦渣。近年来,新房盖多了,所以许多地方焦渣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建材.造价常常是碎石或建筑用砂的2—3倍.有些地区达80~100元/m^3。而乡镇居民居家炉灶燃煤之后的炉渣灰却无人使用。人们总是把它当作无用的垃圾弃置不用。原因是居家炉或灶膛容积小,大多没有吹风设备,燃烧温度低,因此煤燃烧后所形成的炉渣强度低。  相似文献   

8.
焦渣和粉煤灰同属火力发电厂的工业废料。1991~1992年,我站对白马发电厂的粉煤灰作了较系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并找出了粉煤灰在砂浆中最佳掺量和水泥最佳取代率。白马电厂的年排焦渣量约20多万吨,1993年以来,我站又对焦渣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分析和试验研究。一、液态焦渣的物化性能1.焦渣的化学成分(表1)从表1得知,焦渣的化学成分中,火山灰活性SiO2、AlyO3、Fe2O3含量之和为88.4%,它对硅酸盐强度的发展将起积极作用。而焦渣的放射性元素,经送样检测,其“放射性比活度较低,与GB6763‘GB6566两个标准相比,是符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4)
福建省宁德市是我省主要的绿茶种植地,每年的绿茶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其地处的自然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比较适合绿茶树的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茶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茶叶的选择要求也在提高,绿茶作为主要茶品种之一受到广泛青睐,提高种植技术是提高绿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绿茶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茶园的建设、选择优质品种、整地施肥、适时种植、合理密植、管理工作以及采收等方面阐述了高产种植技术,为我市的绿茶高产、优产种植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碱激发工业渣体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激发渣体作为胶结材配制环境降负混凝土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类渣体的好途径。该文试验就几种渣体进行了碱激发的研究。在溶渣比为0.46,胶凝材料(各种渣体的复合)为400kg/m^3,且不采取任何特殊措施的情况下。配制出28d抗压强度大干70MPa的碱激发渣体混凝土。并对此混凝土的耐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渣能提高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磷渣配料,控制生料的Fe2O3是一项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与普通配料有较大的差别,Fe2O3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立窑的烧成和质量,为了应用好磷渣配料的技术,控制不同的Fe2O3含量会生产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费文斌 《山东建材》2005,26(4):33-36
0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的大量开采和利用伴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1995年我国粉煤灰排放量达1.4亿吨,煤矸石排放量达1.35亿吨。其次是各种冶金渣如:锂渣、钢渣、镍渣、磷渣、高炉矿渣、电石渣、赤泥等等。以我国最大的锂盐厂——新疆锂盐厂为例,每年排放锂渣10万吨,截止1999年底已堆存废渣近150万吨,占地1.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锂渣及锂渣和其它掺料复掺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当锂渣掺量为20%时,混凝土强度比基准混凝土增加19.6%,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也低于基准混凝土,当锂渣和矿渣及硅灰复掺的掺量达70%时,混凝土用快冻法测定,冻融循环次数达300次未被破坏,说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4.
侯明略  韩峰 《建筑安全》2023,(11):88-90
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边坡(掌子面)修复治理中,先期治理在岩坡根部与岩坡下渣坡堆积物交接处常采用修建种植槽(槽内种植攀爬植物)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治理。为避免二次治理对已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造成破坏,现对种植槽及渣坡堆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种植槽对渣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设地基、排导诱发水源、渣坡边坡加固、避让汇水强点、开展针对性监测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以增钙渣为主要原料烧制泡沫玻璃用作墙体保温材料,探讨了发泡剂、烧成温度、增钙渣细度等对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掺量为2.0%~4.0%,烧结温度为1150℃,增钙渣通过180目方孔筛,可以制得开孔率大于40%、表观密度220~310kg/m^3、抗压强度2.5~3.4MPa的淡黄色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6.
1可行性研究 转炉渣是炼钢厂生产的废渣,排放量大,资源广泛,如作为水泥原料,既可做矿化剂,也可代替硫酸渣使用,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熟料的产品质量均有利。  相似文献   

17.
现代炼钢工艺流程中有高炉炼铁、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电弧炉冶炼和二次精炼等冶炼工序,分别产生高炉渣、铁水脱硫渣、转炉钢渣、电弧炉钢渣和精炼渣等冶炼渣。本文介绍了各类冶炼渣的产生、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6,(12)
对比分析在混凝土中单掺锂渣和聚丙烯纤维与两者复掺时的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碱溶液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锂渣最优掺量为20%、聚丙烯纤维最优掺量为0.9 kg/m~3。通过叠加效应系数分析聚丙烯纤维锂渣混凝土在强碱溶液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复掺锂渣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强度的叠加效应系数小于单掺时二者作用之和;(2)复掺锂渣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强度叠加效应系数先增加后减小,经60次循环后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可提高10%左右;(3)随着循环周期的再增加混凝土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用作临时施工通道需要行驶运渣车的地下室顶板,根据荷载效应等效原则计算了2~4 m的单向板、3~8.1 m的双向板、柱距8.1 m的框架次梁和主梁在不同满载重量的运渣车轮压下的等效均布活荷载,为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磷渣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磷渣的化学成分及玻璃体质量与活性的关系,也表述了激发条件对活性发挥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磷渣的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