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涛 《广州化工》2011,39(12):77-78
利用溶致液晶的有序结构特性,在不同的介观空间内组装不同性质的纳米粒子,从而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8制备反六角相溶致液晶,以该反六角液晶为模板,以Cu(NO3)2水溶液代替体系中的水相制备铜纳米粒子。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表明,不同浓度下形成不同相的液晶,在400℃下煅烧可得到CuO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2.
由于模板法可以有效地设计和调控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尺寸等,赋予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能,近年来,在介孔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研究中,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简述了软模板法和硬模板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机理,重点综述了模板法在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中常用的模板剂类型,并总结了其优缺点,最后对模板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在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作为微反应器或模板用于纳米材料制备的作用机理,重点论述了微乳液法及溶致液晶模板法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中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使用这两种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沸石和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以及这些材料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这些材料的模板剂循环利用合成法、无模板剂合成法、离子液体合成法、无溶剂合成法以及微波加热合成法等绿色合成技术和方法;同时论述了纳米沸石和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在环境催化以及环境污染物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沸石及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新发展和新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单模板剂法、双模板剂法、附晶生长法、纳米组装法等微-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微-介孔复合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微-介孔复合分子筛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粒子进行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出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介孔铈锆复合氧化物-环氧树脂杂化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并探讨其改善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之间,表面活性剂与前驱体之间以及表面活性剂与溶剂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可以制备形貌和功能多样的介孔二氧化硅、贵金属纳米材料和超分子材料。除了传统的以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集体(胶束、囊泡、液晶等)作为模板制备纳米材料外,还可以利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的响应性基团简化制备过程,提高材料的循环使用。采用有机-无机共组装的方法制备超分子材料更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雷瑞 《工业催化》2014,22(7):505-509
介孔材料是指孔径为(2~50) nm的多孔材料,具有孔道结构规则有序、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等特点,在催化、电、磁、传感器、纳米材料合成、光学器件和色谱载体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国际上跨学科的研究热点。介孔材料的合成采用水热合成法,为液晶模板和协同自组装机理,在介孔材料中引入Al、Co、Cr、Cu、Fe、Ga、Mn、Mo、Nb、Ti、V和Zr等可提高反应活性和表面吸附能,主要应用于分离与吸附、光学以及作为催化剂使用。如何在保持介孔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材料的结晶性及功能性,利用低成本模板剂制备结构稳定、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介孔羟基磷灰石的硬/软模板合成及自组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采用硬、软模板以及单分散HAP纳米晶组装制备介孔HAP的工艺、方法及材料的表征与分析方法;展望了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制备孔径在数纳米至数十纳米范围可调,孔径分布窄、周期性好的三维孔道HAP介孔材料的最佳策略及其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兰海  姚棋  游经鹏  张彪 《精细化工》2020,37(7):1297-1303
集空腔与介孔结构于一体的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低密度和高渗透等特性,而在诸多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该文对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硬核模板法、液体界面组装法和界面重组与转换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催化和光学领域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其制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挑战以及后续突破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M41S系列材料成功合成,中孔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中孔材料不仅可以作为酸、碱或氧化还原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且由于内表面存在大量硅羟基,可稳定地与有机物或有机金属复合物的基团相结合,还可以作为高分散度的金属或氧化物的载体。对中孔材料在烷基化和裂化两类酸催化反应中的一些重要应用进行分析,指出中孔材料在新催化体系中的应用以制备具有晶体孔壁的、均一的和可调变中孔孔道的中孔材料为发展方向,同时设法降低合成费用,克服在新催化领域的应用障碍。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镜、比表面积及微孔物理吸附仪对木材颗粒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卷烟对比实验中,研究木材颗粒复合滤棒和未采用木材颗粒醋纤滤棒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木材颗粒表面呈鱼鳞状,具有介孔吸附材料特性;木材颗粒复合滤嘴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和7种有害物质,对比未使用木材颗粒复合滤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焦油8.57%,CO 2.17%,B(a)P 22.22%,NNK 4.50%,巴豆醛3.49%,HCN 20.37%,氨离子3.77%和苯酚21.16%;木材颗粒复合滤嘴可以提升烟气浓度,增加烟香丰富性和改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在有序介孔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有序介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材料,在催化、分离、纳米技术、智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模板剂(结构导向剂)的表面活性剂在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各种表面活性剂在有序介孔材料合成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分析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对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硅基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基介孔材料是通过有机与无机物组份间的超分子组装或协同效应而杂化形成。它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有序且可调的孔道结构,其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新的化学修饰。这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硅基介孔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作了介绍,重点对国内外硅基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avalanche in the literature reports on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novel mesoporous materials is a matter of interest for the chemist community all over the world. Different classes of ordered mesoporous matrices are designed with fine internal architectur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loading and release of several molecular assemblies of practical interest. The present scenario in this regard has prompted us to undertake a review on the advancement of such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have considered the different possible mesoporous materials suitable for delivery of widely used drugs. We have presented here a general outline of such mesoporous materials and discussed the mechanistic features of their cargo behaviour for different classes of drugs viz., anticancer, antirheumatic, antihypertensive and so on. Finally, the discussion has been concluded with the current scenario of their practical utility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is vastly growing research field. The present review is made to create an impre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soporous materials for their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wards delivery of some important drugs.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制备介孔材料的传统方法与超临界流体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介孔材料制备中用于清除模板剂以及作为载体使硅基基团渗透入介孔模板两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以高聚物为模板制备介孔膜的原理。以超临界流体方法制备介孔材料,所得的产品孔径分布更窄,材料结构更规整、更有序,且模板清除率和硅基的装载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合物/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分析了其结构与性能特点和增强机理,综述了近年来无机介孔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近单分散、平均粒径约为250 nm的SiO2亚微球为核心,采用液相沉积法得到β-FeOOH/SiO2微球,再通过溶胶-凝胶法以β-FeOOH/SiO2微球为内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经水解缩聚反应,焙烧后得到近单分散介孔SiO2/Fe3O4/SiO2微球,以复合微球为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结果表明,近单分散介孔SiO2/Fe3O4/SiO2复合微球的介孔层厚约40 nm,具有较大的饱和磁化强度(14.715 emu/g),较小的剩余矫顽力(约为109Oe),其比表面积为391.067 m2/g,孔容为0.53 cm3/g,孔径分别在5.43 nm和20~80 nm,呈现双孔径分布。复合微球吸附漆酶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容分别减小为103 m2/g和0.37 cm3/g,复合微球对漆酶的吸附量为202.6 mg/g。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孔径结构、改性基团和吸附条件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以及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CO2和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物的吸附脱除效果的影响,还介绍了功能化介孔材料对液晶材料中的微量无机离子和大极性有机杂质的吸附脱除效果,指出了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开发和吸附环境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介孔分子筛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等优点使得其在吸附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介孔分子筛改性的不同方法,包括嵌入法、负载法,以及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制备等。对介孔分子筛在吸附脱硫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对燃料油、天然气、煤气中硫化物的吸附脱除,以及H2S、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吸附脱除。同时对介孔分子筛的改性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合成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吸附等领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