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吻合器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胃器械吻合法在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高龄食管癌(49例)和贲门癌(27例)患者施行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手术中施行消化道器械吻合,术后观察吻合口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32%),吻合口出血2例(2.6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食管切缘癌残存3例(3.95%),行放射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1~3 a,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5.26%),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9.21%(7/76)。1 a生存率80.2%(61/76),3 a生存率55.3%(42/76)。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器械吻合安全快捷,但应注意预防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切缘癌残留等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应用在食管癌根治术颈部食管胃吻合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胸中上段食管癌23例采用经胸食管癌根治术胃沿管床上提至颈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术后病检均为鳞状细胞癌,无乳糜胸,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吻合口瘘1例(4.35%),经治疗后1个月后痊愈。随访0~3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8.70%),扩张后均好转,反流性食管炎4例,服用奥美拉唑、吗丁啉后好转。全组无一例死亡及切缘癌残留。结论管状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根治性强,简便易行,节省手术时间,降低了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收集胸中段食管癌 82 3例分两组 :A组 (弓上吻合组 ) 3 2 1例 ,B组 (颈部吻合组 ) 5 0 2例 ,比较两组术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5年生存率。 结果 :A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高于B组P <0 0 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两组 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3年生存率B组高于A组P <0 0 5。5年生存率有显著意义P <0 0 1。 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应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吻合术 ,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单层宽边外翻吻合术在治疗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6例食管癌行食管胃颈部单纯宽边外翻吻合术.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1.37%,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0.68%,胃食管反流3例,发生率2.05%.结论 食管胃颈部单层宽边外翻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是一种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和胸腔内吻合术对高龄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吻合口部位的不同分为颈部吻合组(52例)和胸腔内吻合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颈部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7%(4/52)、3.8%(2/52)、28.8%(15/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22.5%(9/40)、20.0%(8/40)、67.5%(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颈部吻合组上切端癌残留率和总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3.9%(2/52)、7.7%(4/52),均显著低于胸腔内吻合组的17.5%(7/40)、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吻合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胸腔内吻合组(69.2%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食管次全切除术后应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胃颈部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 应用可吸收线行食管癌切除食管粘膜 -胃粘膜颈部吻合术 2 36例 ,术后 2周、3个月、6个月行钡餐透视 ,观察吻合口情况。结果  2 36例手术中行左侧开胸 +左颈吻合术 98例 ,行右胸 +右颈 +上腹正中切口 (右三切口 ) 1 38例 ,术后 2 7例 (1 1 .4 % )发生并发症 ,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 ,术后 3个月发生 1例吻合口狭窄。结论 应用可吸收线行食管粘膜 -胃粘膜颈部吻合术 ,可有效预防颈部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同时可以降低上切缘残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右胸、腹正中、右颈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的结果及术式的利弊。方法 采用经右胸、上腹正中、右颈三切口治疗 80例胸上、中段食管癌 ,在颈部行食管胃机械吻合。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2例 (2 5 % ) ,肺部感染 3例 (3 7% ) ,胃排空障碍 9例 (1 1 3% )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出血 ,术后随访 1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 1 %和 2 7%。结论 经右胸、腹正中、右颈三切口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切除彻底 ,淋巴结清扫彻底 ,颈部机械吻合安全可靠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但创伤较大。  相似文献   

8.
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57例中上段食管癌,均采用左胸、颈部二切口,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57例均行左颈部胃食管吻合,全组均行颈、胸、腹部淋巴清扫.结果 全组无手术期死亡,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漏,经引流治愈.结论 本术式能最大限度切除食管,且最大限度清除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吻合口位于颈部可避免胸腔漏致命并发症,胃位于主动脉后食管床内,对术后肺呼吸影响小,术后胃酸反流小.左胸、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能保证手术彻底,且术式更安全,对食管中上段癌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粘膜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食管胃吻合方法 ,以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 2 18名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即分为两组。实验组 12 6例 ,行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 ;对照组 92例 ,行常规食管胃端 端吻合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分别为 0、 1.6%和 4.8% ,而对照组为 3 .3 %、7.6%和 3 7.0 % (P <0 .0 5 )。结论 :食管 -胃粘膜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目前颈部吻合在食管中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探讨其优缺点。方法:对80例食管中段癌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左进胸-左颈部食管胃吻合(两切口)55例,采用右进胸-腹部正中切口-左颈部食管胃吻合(三切口)25例。80例患者均使用一次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结果:80例中只有1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经换药后痊愈;无切缘阳性,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淋巴结阳性者占43.75%,上纵隔淋巴结阳性占6.25%,颈部淋巴结阳性占13.75%。结论:颈部吻合应用于常规食管中段癌根治术,可较彻底切除肿瘤、清扫周围淋巴结,减少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胃端端吻合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食管胃交界部癌行常规近半胃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后,采用食管胃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并重点观察术后切缘癌残留率、吻合口瘘以及术后3个月胃肠功能,包括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进食量、进食频率、胃排空情况及体重恢复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缘癌残留、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以及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6.3%),胃食管反流症状者13例(27.0%),进餐量与术前进餐量之比为(0.83±0.14)kg,每天进餐频率为(4.1±1.2)次,体重恢复到术前的患者占41.5%。结论:食管胃端端吻合在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手术中安全可行,能降低食管胃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和全胃切除的可能性,预防术后胃排空障碍,减小术后饭量损失,利于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适用于贲门肿瘤较大(胃体侵犯较多)和胃体较小者。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切缘癌残留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993— 2 0 0 0年我院行手术切除食管癌 6 5 8例 ,术后切缘癌残留 5 6例 ,发生率 8.5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切缘癌残留 5 6例中 ,男 5 3例 ,女 3例 ,年龄 47~ 6 9岁 ,平均 5 2岁。其中弓下吻合 15例 ,弓上吻合 32例 ,颈部吻合 9例。病理检查示上切缘癌残留 47例 (83 .9% ) ,下切缘癌残留 7例 (12 .5 % ) ,上下切缘癌残留 2例 (3.5 % )。除 4例切除瘤体上端食管不足 5cm外 ,其余 5 2例切除瘤体上下端食管 5cm以上。2 结果切缘癌残留与肿瘤部位、长度、病理分型、分…  相似文献   

13.
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斜切口与胃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食管癌手术颈部食管胃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食管残留癌组织的发生率及避免致命的胸内吻合口漏的一种吻合技术。方法 食管次全切;颈部食管切除采用斜切口,使食管两端距离达3.5~4.0cm;食管胃采取黏膜层和浆肌层分层吻合。结果 食管癌100例,其中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79例、中下段11例。早期严重并发症为吻合口瘘4例(496),残端残留癌组织2例(2%),呼吸功能不全5例(5%)。急性心功能不全4例(496)。术后30d内死亡2例(2%),其中急性心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结论 食管斜切口与胃分层吻合技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胃前壁单层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价值.方法 常规经二切口或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将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于胃底作一长约3~4cm切口(略大于食管切缘),分别距食管断缘及胃底切口缘约1cm处行食管后壁肌层和胃后壁浆肌层固定3针,然后行食管后壁断缘和霄底切口后壁缘间断全层吻合,针距约0.3~0.5cm,边距(针距切缘)约为0.5cm.再用褥氏内翻吻合食管前壁断缘和胃底切口前壁缘.边距(针距切缘)约为0.5cm,褥氏内针距为0.5~1.0cm,褥氏外针距为0.3~0.5cm.食管胃前壁不做包埋加固.为防吻合口掉入胸腔,可将胃前壁固定2针于颈前肌群上.最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后,缝闭颈部切口及关胸,关腹.结果 本组167例,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丰1.8%(3/167),经保守治疗愈,无吻合口出血,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与传统吻合方式相比无差别.术后3个月随访吻合口狭窄发生卒3.0%(5/167),经扩张治疗后均能进软食,术后6个月167例随访均能进软食.有胸骨后烧灼感或返酸等返流症状者11例(发生率6.6%).结论 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而且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未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术与胸内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颈部吻合组与胸内吻合组各4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上切缘癌残留、肺部并发症、术后返酸、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 二组手术持续时间无差异(125±23.5min vs 136±28.4min,t=1.76,p=0.72);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上切缘癌残留率、术后返酸低干胸内吻合组(30%vs 60%.X2=33.7,p=0.000;1%vs 5%,X2=31.5,p=0.000;10%vs 25%,X2=31.5,p=0.000);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胸内吻合组(4%vs 1%,X2=12.8,p=0.001).结论 在手术中只要遵循采用食道径路进行胃食管吻合,松驰胃窦部,十二脂肠球部,减少吻合口张力,颈部吻合可作为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时的首选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胸腹两切口、食管-胃右胸顶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5月~2002年4月间采用右胸腹两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153例,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阳性、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清扫淋巴结共计1746个,其中转移淋巴结357个,淋巴结转移率40.5%(62/153),无切缘阳性发生。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140/153)、67.9%(104/153)、49%(76/153)。结论右胸腹两切口具有术野暴露好,吻合确切可靠,肿瘤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切开膈肌,对呼吸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目前中、下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EC)切除,颈部食管胃1层吻合术预防吻合口瘘及切端癌阳性的临床机制。方法本组130例,男95例,女35例,食管中段癌109例,上段癌21例,全部病例均行EC切除,颈部食管胃1层吻合。结果本组130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切端癌阳性。并发症:肺炎、肺不张2例,单纯脓胸1例,胸部切口感染2例,暂时性呛咳、声嘶4例。结论颈部食管胃1层吻合法能预防并降低吻合口瘘及切端癌阳性率的的发生;该术式是一种操作简便省时,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吻合器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部食管胃吻合时管状吻合器的使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食管癌患者作食管癌根治术并用管状吻合器进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经验.结果:术后吻合口瘘2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经扩张后好转.结论: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右胸食管癌切除淋巴结廓清沿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7月至1993年12月间我科用经右胸食管癌切除淋巴结廓清,沿食管床于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70例。共廓清801组淋已结,癌细胞阳性率为17.7%。切缘上下端未见癌细胞残存。颈部吻合口瘘2例。无术后在院死亡。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高位食管癌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124例,其中左颈左胸后外侧切口29例,左颈、右胸后外、上腹正中切口69例,左颈上腹正中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26例(包括全喉切除3例).均以胃代食管.切除病变长度0.5~11cm,平均6.3cm.摘除淋巴结9.5个/台.术后放疗41例(31.3%).③结果 手术切除率94.7%,术后病死率3.8%,吻合口瘘8.9%,声音嘶哑8.1%,吻合口狭窄4.8%,脓胸1.6%,乳糜胸0.8%,癌残留5.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45.20A,、30.4%.术后放疗3~5年生存率为41.7%和27.8%.④结论 食管大部切徐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已成为治疗高位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和常规术式,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