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胃癌前组织和胃癌中Fas基因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及胃癌中Fas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72例慢性胃炎和53例胃癌中Fas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正常胃粘膜无Fas基因表达。Fas mRNA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和胃癌(52.83%,P<0.05)。Fas蛋白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0.56%,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37.50%,P<0.01)、异型增生(55.00%,P<0.05)和胃癌(45.28%,P<0.01)。X^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Fas蛋白表达阳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Fas蛋白表达状态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93,P<0.01)。结论 Fas基因对胃癌前组织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的凋亡与增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8例胃癌、27例癌前病变和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结果 胃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胃正常粘膜和胃癌前病变组织(2.8%,6.3%,12%,P<0.05);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上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在正常胃粘膜、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凋亡/增殖比率呈递减趋势而细胞增殖指数则呈递增趋势(P<0.05);细胞凋亡指数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转移状况无关(P>0.05),细胞增殖指数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转移状况无关(P<0.05)。结论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失衡可能是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Smad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和61例胃癌组织(高中分化 腺癌22例,低分化腺癌29例,粘液腺瘤3例,印戒细胞癌7例)中的Smad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胃粘膜组织,Smad4蛋白主要存在于腺体体底部细胞胞浆中。在胃癌组织,Smad4表达于胞浆及少量细胞核中,它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粘膜和高分化腺癌相比,P<0.01,P<0.05),而且分化越差的胃癌组织,其表达减少。提示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结论 Smad4在低分化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粘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其凋亡指数。结果: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肿瘤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2/80),PTEN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凋亡指数(AI)和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凋亡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E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胃癌凋亡的抑制可能与PTEN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GFR在胃粘膜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Vision 二步法检测胃镜活检组织,包括10例正常胃粘膜上皮、16例胃上皮瘤样病变、19例胃上皮内瘤、47例胃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意义。结果:在正常胃粘膜上皮、上皮瘤样病变、腺瘤及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2.21%、10.25±3.59%、36.37±4.80%、70.47±7.78%,在胃上皮内瘤及腺癌组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上皮及上皮瘤样病变组( P<0.05,P<0.01),腺癌组显著高于上皮内瘤组(P<0.05)。 EGFR的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EGFR的表达增强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GFR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及探讨组织蛋白酶B表达与胃癌预后指标(肿瘤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54例胃腺癌标本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结果 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蛋白酶B阳性率为5.6%(3/54),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1.1%(33/54),较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明显升高(P<0.01)。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与胃癌预后指标(肿瘤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人胃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Bcl—2蛋白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对50例临床病理诊断的胃癌患者标本及1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进行Bcl-2表达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胃癌的分级及癌前病变等分类比较。结果Bcl-2的表达在进展期胃癌(68.0%)、早期胃癌(64.0%)、不同共型性增生(59.0%)、肠化生(57.9%)中均高于正常胃粘膜(20.0%);按胃癌的分化程度;高分化腺癌(82.4%)>中分化腺癌(50.0%)>低分化腺癌(17.6%),并且在癌旁组织中可见增殖带拉长,Bcl-2蛋白在此增殖细胞及周围增生腺体中的表达为强阳性。结论:灵重要的癌基因,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胃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癌前病变及细胞增殖情况有关,提示有可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发生,或通过与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细胞增殖,导致癌变。  相似文献   

8.
上皮钙粘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素(E-cadherin,E-CD)在慢性胃炎、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20例慢性胃炎、2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及50例胃癌组织中E-CD的表达。结果:慢性胃炎、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胃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19/20例)、85.0%(17/20例)、42.0%(21/50例)。慢性胃炎及胃粘膜异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显高于胃癌组(P<0.01),同时E-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等有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E-CD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Fas、FasL、P2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组织及10例正常胃粘膜中Fas、FasL的表达,并对正常胃粘膜和肿瘤组织中P2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织、癌旁交界组织的Fas表达和P27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而FasL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胃癌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的Fas、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27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Fas、FasL表达与胃癌形成有关,与胃癌进展无关,Fas/FasL系统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免疫逃避中起重要作用;P27可能是一个预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VonHippel—Lindau(VHL)及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联合检测VHL及Survivin基因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HL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VHI。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5%,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的表达(P〈0.0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的表达(P〈0.01).VHL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有关。结论:VHL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HL基因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VHL可能作为诊断胃癌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性肺癌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Fas associateddeathdomainprotein ,FADD)在非小细胞性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NSCLC及 1 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FADD蛋白表达 ,TUNEL法检测NSCLC中癌细胞凋亡。结果 :NSCLC中 ,FAD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0 .6 %(5 0 / 6 2 ) ,低于正常肺组织 (1 0 0 % ,1 3/ 1 3) ,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73,P >0 .0 5 )。癌组织中FADD表达多呈中度或强阳性 (36 / 6 2 ) ,正常肺组织FADD表达多呈弱阳性 (1 1 / 1 3) ,癌组织FADD表达程度高于非癌肺组织 (χ2 =7.84 5 ,P <0 .0 5 )。NSCLC中FADD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的肿瘤FADD表达减少 (P <0 .0 5 ) ,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无关 (P >0 .0 5 )。所有标本均可检测到癌细胞的凋亡 ,FADD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凋亡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 .380 ,P <0 .0 1 )。结论 :FADD表达异常在NSCLC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FADD表达水平与NSCLC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FasL expression in immune escape of breast cancer, FasL protein expression and the number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 in 40 specimens of breast cancer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try. The expression of FasL mRNA was measur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the consecutive tissue slices of 40 breast cancers respectively. By using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apoptotic cells were detected in 40 specimens of breast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FasL was detected in all 40 specimens 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consecutive tissue slices, the location of expression of FasL protein corresponded with that of FasL mRNA. In those with FasL extensive expression, the number of TILs was less (P<0.05), the apoptotic index (AI) of TILs was higher and the AI of tumor cells was lower (P<0.01) than those with FasL weak expression respectively. The AI of TILs was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umor cells (r=-0.629, P<0.01). In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cells can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TILs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FasL, which can counterattack the immune, system. This may be a mechanism of immune evasion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应用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上述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Fas、FasL在胃癌及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非典型增生组织(P<0.01)和胃癌组织(P<0.05)。结论:Fas、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4.
Fas、Fas配体和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Fas、Fas配体(FasL)和干扰素-γ(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在石蜡包埋的58例胃癌组织和其中相对应的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阳性率分别为19.0%和64.2%,胃癌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χ^2=23.46;P=0.00)。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FasL阳性率分别为63.8%和45.3%,胃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χ^2=3.83;P=0.05)。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IFN-γ阳性率为49.1%,而胃癌组织中未发现一例阳性。结论:胃癌细胞Fas—FasL系统平衡失调,本研究中胃癌细胞不表达IFN-γ,可能与胃上皮细胞癌变及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产物Fhit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正常胃组织、31例癌旁正常组织、12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67例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Fhit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Lauren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十分显著(P〈0.01),而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级别等分组指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良性胃病组织、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胃癌4组中表达下降或缺失率逐渐升高,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Fhit蛋白在弥漫型、分化不良型胃癌中丢失显著,提示可能预后不佳:Fhit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与胃癌发生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其对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NLRP3介导caspase-1依赖的焦亡信号通路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MKN45及MGC803)中NLRP3、caspase-1表达;随后下调NLRP3,检测胃癌细胞NLRP3、caspas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GSDMD、白细胞介素(IL)-18、IL-1β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IL-1β、IL-18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CCK-8法及细胞周期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结果NLRP3、caspase-1在胃癌细胞中较GES-1表达增高(P < 0.01)。下调NLRP3后,胃癌细胞LDH释放率及焦亡率显著降低(P < 0.01);GSDMD、IL-1β、IL-18表达降低(P < 0.01);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P < 0.01);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减弱。 结论NLRP3在胃癌中高表达,其表达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其介导的caspase-1依赖焦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Liu J  Li ZS  Wan XJ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504-509
目的 探讨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 ,凋亡相关基因Bcl 2 /Bax、Fas/FasL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 SD大鼠按水浸 束缚应激 (WRS)实验 2h、3.5h及WRS结束后2、5、8、12、2 4h分 7组 ,每组 8只鼠 ,对照组 8只鼠。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WRS结束前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WRS结束前后大鼠胃粘膜组织Fas、FasL、Bcl 2mRNA的表达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 2 /Bax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 1)正常大鼠胃粘膜上皮散在TUNEL细胞 ,WRS 2h~WRS后 5hTUNEL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并逐渐达高峰 ;WRS后 8~ 12hTUNEL 细胞逐渐减少 ,至WRS后 2 4h仍高于正常水平 (P <0 0 5 )。 ( 2 )正常对照组Fas、FasLmRNA无明显表达 ,FasLmRNA在WRS 3 5h至WRS后 8h在粘膜层基底部出现弱阳性~中等阳性表达。FasmRNA在WRS后 5~ 8h在粘膜层基底部出现弱阳性表达 ,WRS后 8h后表达基本消失。 ( 3)正常胃粘膜组织Bcl 2mRNA及蛋白质在胃腺部呈中等阳性表达 ,Bax蛋白质在上皮细胞层呈弱阳性表达 ;WRS 2h~WRS后 5hBcl 2表达明显减弱 (P <0 0 1) ,Bax表达增加并达高峰 (P <0 0 1) ;WRS后8~ 12hBcl 2表达增加 (P <0 0 1) ,Bax表达逐渐减弱 ,WRS后 2 4hBcl 2表达基本恢复至正常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FAF1、FLIP蛋白在青海地区胃癌组织、胃癌前病变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病变组织、5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前病变粘膜组织及50例健康者胃黏膜组织中FAF1、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FAF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00%(42/50)、53.85%,28/52)、28.30%(15/53),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32.59,P〈0.01);在不同临床特征中FAF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胃癌前病变组织中FAF1蛋白呈中度表达(53.85%,28/52),肠上皮化生(56.41%)与异型增生(46.15%)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χ^2=0.41,P〉0.05)。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FLIP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8.00%(19/50)、36.54%(19/52)、81.13%(43/53),胃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2.50,P〈0.01),在不同临床特征中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癌细胞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前病变组织中FLIP蛋白水平较低36.54%(19/52),肠上皮化生(33.33%)与异型增生(46.15%)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χ^2=0.67,P〉0.05);胃癌前病变及正常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2,P〉0.05)。FAF1、FLIP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FAF1蛋白在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提示胃癌的形成过程与FAF1蛋白异常低表达相关;FLI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胃癌的发生与FLIP蛋白异常高表达相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能为早期发现、诊断胃癌提供重要依据。2)在不同,晦床特征中FAF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FLIP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癌细胞转移、TNM分期有关。3)与平原地区胃癌组织中FAF1、FLIP表达水平对比,本研究所示青海地区水平与其无差异。4)FAF1、FLIP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P53、P6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P6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5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胃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的P53、P63蛋白表达,同时用Tunel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胃癌组织P53、P6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旁组织(P〈0.05);低、未分化型腺癌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型腺癌(P〈0.05);有淋巴转移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P53、P63高表达的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减少,早期胃癌低于晚期胃癌(P〈0.05)。结论:胃癌组织P53、P63蛋白高表达,可能延缓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机制障碍可能是胃癌增生失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其其发病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鼻息肉组(29例)和下鼻甲组(11例)上皮细胞Fas、FasL、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上皮细胞Fas、FasL和Bcl-2阳性细胞指数(PIFas、PIFasL、PIBcl-2)均大于下鼻甲组(P<0.01),PIBcl-2/PIFas也大于下鼻甲组(P<0.01),但鼻息肉组PIFasL/PIFas与下鼻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鼻息肉组PIFasL/PIFas和PIBcl-2/PIFas均大于1(理论值,P<0.05)。结论:Bcl-2介导的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和FasL介导的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对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产生部分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