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全局优化算法,它通过种群中粒子间的合作与竞争,对解空间进行智能搜索,从而发现最优解。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文中对一种新的算法PSO-BP进行了研究,该充分发挥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算法的局部搜索优势,并与BP算法一起对44像素的英文字母进行识别比较。实验表明,将粒子群算法用于神经网络的优化,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而且算法简单,且对更高像素的英文字母识别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的期货价格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对中国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预测时,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时多用的是BP神经网络,但是BP神经网络存在对初始权阁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模型效率,提出采用PSO-BP模型预测期货价格.首先运用粒子群算法代替BP神经网络的初始寻优,再用BP算法对优化的网络权闽值进一步精确优化,随后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中国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预测研究中.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结合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局部搜索优势,有效的防止了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可能,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问题以及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引入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 共享BP神经网络强大的灵活性和量子粒子群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势, 通过改进QPSO的平均最优位置的计算方法, 实现基于BP神经网络和量子粒子群的油田节能指标预测. 以大庆某采油厂注水泵机组单耗数据为训练数据, 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 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诱导和交通控制实现的前提和关键。针对城市交通流的特点,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将全局优化的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组成递阶结构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算法中,主级为蚁群算法,进行全局搜索;从级为粒子群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取得比梯度下降法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粒子群优化算法.传统的粒子群算法采用实数编码,收敛速度慢.为了提高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混沌编码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混沌编码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学编码方式,更能准确地表达编码对象的多样性,将混沌编码应用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使算法在初期的搜索区域更大,更快找到全局最优解.把混沌编码的粒子群算法与BP算法相结合用来优化神经网络.利用混沌编码的粒子群算法快速找到全局最优位置的邻域,然后再用BP算法进行局部寻优,收敛到全局最优位置.仿真结果证明混沌编码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比实数编码的粒子群神经网络分类收敛速度更快,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虽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但其自身有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来改进BP神经网络。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进行优化。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混沌优化,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用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的最优解作为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通过对非线性函数的拟合实验,发现改进后的结果与普通的BP神经网络的结果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高了拟合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将改进的具有双群特性及带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小波分析结合优化神经网络预测地基沉降量.针对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将粒子总群分成两个子群,分别对两个子群进行不同的搜索策略以增强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其中一个子群采用变惯性权重进行局部细搜索;另一个子群采用大的惯性权重进行全局搜索,并与小波分析去噪结合,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对地基累计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划分使算法有较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同时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标准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及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BP算法的协同神经网络学习方法。该方法在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利用PSO优化算法与BP算法进行最优网络权值的协同搜索,从而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性及BP算法的反向传播特点。将该算法应用于4个复杂函数的拟合仿真,并与标准BP算法以及传统的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协同算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BP网络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9.
江丽  王爱平 《计算机应用》2012,32(Z2):13-15
针对标准BP算法收敛速度慢及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与BP混合算法的神经网络学习方法。该方法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与BP算法进行最优网络权值的搜索,从而既充分利用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性又较好地保持了BP算法本身的反向传播特点。将该混合学习算法应用于复杂函数的拟合仿真,并与标准BP算法以及传统的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混合学习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且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递阶遗传粒子群算法在神经网络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递阶遗传粒子群算法(HGAPSO)应用于神经网络设计,可以在对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的同时对连接权重进行求解。该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在解决离散问题和粒子群算法在解决连续问题上的优势,并利用BP算法沿误差最速下降的能力对连接权重进一步学习,达到全局最优和快速搜索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混沌时序信号的预测,表明递阶遗传粒子群算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性能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群智能搜索的优化技术,它是通过粒子追随个体最优解和群体最优解来完成优化,且算法简单、易实现、参数少,具有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可有效应用于科学与工程实践中。文中综述了PSO各种改进技术、研究热点问题及其应用进展情况并指出了PSO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izat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pproaches, based on recombination procedure. The PSO and ABC are population-based iterative methods. While the PSO directly uses the global best solution of the population to determine new positions for the particles at the each iteration, agents (employed, onlooker and scout bees) of the ABC do not directly use this information but the global best solution in the ABC is stored at the each iteration. The global best solutions obtained by the PSO and ABC are used for recombination, and the solution obtained from this recombination is given to the populations of the PSO and ABC as the global best and neighbor food source for onlooker bees, respectively.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particle swarm and bee colony helps increase global and local search abilities of the hybrid approach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Hybrid approach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HPA for short. In order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PA algorithm, this study utilizes twelve basic numerical benchmark functions in addition to CEC2005 composite functions and an energy demand estimation probl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HPA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PSO and ABC.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PA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hybrid methods based on the PSO and AB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PA algorithm is an alternative and competitive optimizer for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微粒群优化算法及其改进形式综述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微粒群优化算法是一类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启发式全局优化技术,群体中的每一个微粒代表待解决问题的一个候选解,算法利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复杂问题解空间的最优候选区域。该文综述了算法的基本形式及其多种改进形式,并给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类新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粒子群优化(PSO)是一类有效的随机全局优化技术。它利用一个粒子群搜索解空间,每个粒子表示一个被优化问题的解,通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复杂搜索空间中的最优区域。提出一类新颖的PSO算法,该算法在基本PSO算法的粒子位置更新公式中增加了一个积分控制项。积分控制项根据每个粒子的适应值决定粒子位置的变化,改善了PSO算法摆脱局部极小点的能力。另外,该算法增加了限制搜索空间范围的机制,这对某些函数优化问题是必需的。用5个基准函数做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优于基本PSO算法以及自适应修改惯性因子的PSO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具影响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BP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最具影响粒子PSO算法BIPSO,并利用复合适应度即均方误差和误差均匀度之和作为BIPSO训练神经网络的指标,并对它与其他的神经网络训练算法诸如BP算法、GA算法、PSO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IPSO性能优于其他算法,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具有更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形式的微粒群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标准微粒群算法在优化多峰、多维的复杂函数时,其效果并不理想,容易早熟收敛。为了改进微粒群算法处理此类问题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将标准微粒群算法迭代公式中的群体最优位置用个体最优位置的中心代替,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多样性,避免早熟收敛,同时保持了迭代公式的简洁形式。3个常用测试函数的数值模拟表明,新的微粒群算法较标准微粒群算法在寻优能力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源调度优化提升云计算的效率并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是云计算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粒子群算法常用于解决资源调度问题,然而粒子群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调度应用中算法初期收敛速度快,后期收敛速度缓慢,易陷入局部寻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用于云计算资源调度问题的研究,该算法通过自适应改进粒子的个体学习因子和社会学习因子,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使得粒子逼近更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不仅具备良好的收敛性和全局寻优能力,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云资源调度中任务队列的总完成时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粒子群算法(PSO)在解决高维、多模复杂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算法—催化粒子群算法(CPSO)。在CPSO优化过程中,种群中的粒子始终保持其个体历史最优值pbests。CPSO种群更新由改造PSO、横向交叉以及垂直交叉三个搜索算子交替进行,其中,每个算子产生的中庸解均通过贪婪思想产生占优解pbests,并作为下一个算子的父代种群。在CPSO中,纵横交叉算法(CSO)作为PSO的加速催化剂,一方面通过横向交叉改善PSO的全局收敛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纵向交叉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对6个典型benchmark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其它主流PSO变体,CPSO在全局收敛能力和收敛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粒子群算法在投影寻踪模型优化求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是一种新兴的优化技术,其思想来源于人工生命和进化计算理论.PSO算法通过粒子追随自己找到的最好解和整个群体的最好解完成问题的优化.针对投影寻踪模型中的最佳投影方向优化问题.运用PSO算法和惩罚函数法相结合对该优化问题进行了计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PSO算法对于求解有复杂约束的非线性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是可行的,且算法的收敛速度快,编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从而为各领域运用投影寻踪模型评价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寻优方法,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