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爱民  刘景丰 《医学争鸣》2002,23(21):1952-1954
目的:探讨5种多药耐药(MDR)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MDR的基因诊断标准。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组织中5种MDR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用四氯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检测抗癌药物对胃癌原代细胞的IC50值。结果:胃癌组织mdr1,MRP,LRP和GSTp1mRNA表过增加,TopoⅡαmRNA表达最减少,5种MDR基因mRNA表达量之间无相关性;胃癌耐药涉及mdr1,MRP,LRP,GSTp1和TopoⅡα基因,mdr1mRNA≥0.4,MRP mRNA≥0.5,LRP mRNA≥0.9,GSTp1 mRNA≥0.8和TopoⅡmRNA≤0.3为耐药联合诊断标准,符合率为98.6%,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5种MDR基因,分别介导不同的多药耐药现象,多重MDR是胃癌耐药的主要形成,用RT-PCR方法联合检测5种MDR基因mRNA表灰在胃癌化疗敏感性预测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呻耐药蛋白(LRP)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对NSCLCs组织中两种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NSCLCs患者LRP表达率为69.5%(41/59),其中腺癌明显高于鳞癌(P〈0.05)。LRP与Flk-1在59例NSCLCs中共同表达29例(49.2%),LRP的表达与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有关,Flk-1与TNM分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k-1+LRP、复发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Flk-1和LRP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1,MRP1)、肺耐药蛋白基因(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的表达量及其与临床化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患儿化疗前后外周血和手术切除新鲜冻存组织,以及对照组外周血中MDR1、MRP1、LRP的mRNA表达量。结果所有化疗患儿外周血MDR1表达量与同期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MDR1表达量存在正相关(r=0.894,P=0.000);化疗前后外周血MDR1表达量变化与肿瘤大小变化间存在负相关:神经母细胞瘤(r=-0.733,P=0.000),卵黄囊瘤(r=-0.874,P=0.000),淋巴瘤(r=-0.617,P=0.005);化疗前外周血MDR1表达量与首次化疗后相应肿瘤标志物变化大小呈负相关:神经母细胞瘤尿香草杏仁酸(VMA)(r=-0.440,P=0.046),卵黄囊瘤甲胎蛋白(AFP)(r=-0.831,P=0.000),淋巴瘤乳酸脱氢酶(LDH)(r=-0.495,P=0.031)。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MDR1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动态检测患儿化疗前后PBMCs中MDR1mRNA水平对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化疗方案的修订。  相似文献   

4.
Qiao SK  Guo XN  Wang Y  Xu S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2003-2006
目的 预测恶性淋巴瘤(ML)患者的治疗反应,并判断根据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显像参数,能否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准确进行功能性评估。方法23例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的ML患者,在化疗前均进行99^Tc^m-MIBI显像,分别计算早时像(10min)和晚时像(1h)的靶本(T/B)比值以及99^Tc^m-MIBI显影剂的洗脱率(WR%);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病变淋巴结活体组织标本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MRP mRNA表达水平;在经过6—8个疗程的联合化疗(加或不加局部放疗)后,通过临床和放射学方法对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MDR1、MRP mRNA同时表达阴性患者组的WR%(16±6)明显低于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组(33±5)和两者其一阳性表达组(28±6,均P〈0.01);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组与两者其一阳性表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MDR1阳性组早时像T/B值、晚时像T/B值和WR%分别为3.0±1.1,2.5±0.8,17±7,MDR1阴性组三值分别为3.4±1.0,2.3±0.7,32±6,MDR1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在早时像T/B、晚时像T/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W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阳性组三值分别为3.1±1.2,2.5±0.8,19±8,MRP阴性组分别为3.3±1.0,2.3±0.7,31±6,MRP阳性与阴性组比较,也仅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在早时像T/B、晚时像T/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MDR1表达水平、WR%与治疗反应均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MRP表达水平与治疗反应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2)。结论 99^Tc^m-MIBI作为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准确反映MDR1、MRP的表达水平和功能状态,并可以预测ML患者的化疗疗效,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有益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M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EGFR与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光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  95例NSCLC中,EGFR、LRP、P-gp、MRP及GST-π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60.00%、40.00%、41.05%和55.79%。EGFR表达在有无吸烟史、不同病理类型(鳞癌vs腺癌)、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RP和MRP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 <0.05),MRP在高分化癌的表达阳性率低于中、低分化(P <0.05)。MRP与LRP、P-g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41,P =0.001;r =0.213,P =0.038),EGFR与LRP、P-gp、MRP、GST-π的表达无关(P >0.05)。EGFR阳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为37.5%,低于EGFR阴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66.0%)(P <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常阳性表达,形成MDR的4种蛋白相互联系,可能对耐药的形成起协同作用,EGFR可以作为评价NSCLC化疗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P-gp,LRP。MR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术前未做化疗的肺腺癌组织中P-gp、LRP、MRP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组织中P-gp、LRP、MR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26g,89.13%,43.48%,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5)。三种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肺腺癌中可协同表达,二种耐药基因蛋白及二种以上程度耐药表达率为89.13%。P-gp、LRP、MRP的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肺腺癌对转运蛋白类耐药基因有较强的耐药性,检测P-gp、LRP、MRP的协同表达对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P-糖蛋白(P-gp)、肺癌耐药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肺鳞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术前未做化疗的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gp,LRP,MRP的表达水平。结果 P-gp在肺鳞癌,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腺癌78.26%,鳞癌47.46%(P〈0.05);LRP表达阳性率为腺癌89.13%,鳞癌44.07%(P〈0.01);MRP在不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腺癌、鳞癌组织中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基因产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13%,49.15%,两种类型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肺鳞癌,腺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检测P-gp,LRP,MRP的协同表达对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异质性亚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差异,探讨耐药蛋白在肝癌组织中不同亚群细胞的表达意义。方法①通过MTT法分别测定人肝细胞癌异质性亚群细胞在不同浓度、不同化疗药物(ADM、VP-16、DDP)作用下的抑制率,计算每种药物IC50值。②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MRP、LRP、GST在两亚群细胞中的表达率。结果①LCSC-1和LCSC-2亚群细胞对阿霉素(ADM)、顺铂(DDP)、鬼臼乙叉苷(VP-16)等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F=249.651)。三种药物对LCSC-2亚群细胞和LCSC-1亚群细胞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②LCSC-1和LCSC-1亚群细胞MDR1、MRP、LRP、GST的表达量分别是:(23.97±0.34)%、(17.03±0.59)%、(24.02±0.63)%、(23.93±0.59)%;(26.59±0.78)%、(19.43±0.60)%、(26.43±1.06)%、(26.24±1.06)%;两亚群比较,t=5.32,P=0.006;t=4.94,P=0.008;t=3.85,P=0.028;t=3.30,P=0.030。两亚群细胞MDR1、MRP、LRP、GST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P、LRP、GST、MDR1的高表达,可能是人肝癌细胞异质性亚群多耐药产生的部分分子基础,耐药是肝细胞癌干细胞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mdr1、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drl、MRP、GST-π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各耐药相关基因在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3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3种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以及GST-π)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3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3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P—gp、MRP和GST-π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73.6%和64.8%。鳞癌和腺癌相比P—gP、MRP、和GST-π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gP、MRP和GST-π的表达与对3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问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MRP和GST-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化疗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OX-2、P—gp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以探讨COX-2在NSCLC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分析NSCLC中COX-2、P—gp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NSCLC及16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COX-2、P-gp蛋自表达,应用PCR法检测两组中HPV16/18DNA的表达。结果①NSCLC中COX-2和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32/54)和46.3%(25/54),远癌正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②COX-2阳性组中P—gp的表达阳性率为65.6%(21/32),明显高于COX-2阴性组的18.2%(4/22),两者有显著相关性(r=0.468,P〈0.05);③肺腺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73.1%(19/26),明显高于肺鳞癌46.4%(13/28)(P〈0.05),NSCLC中COX-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吸烟史等无关(均P〉0.05);④NSCLC中HPV16/18DNA总检出率为40.7%(22/54),肺良性病变组为6.3%(1/1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例COX-2阳性的病例中HPVDNA同时阳性有13例,22例COX-2阴性病例中有13例HPVDNA阴性,两者无相关性(P〉0.05);HP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9/22)及50.0%(16/3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X-2可能通过上调P—gp的表达而参与对NSCLC多药耐药的调节;NSCLC中COX-2、P-gp表达与HPV感染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超  时会云  袁东朋 《海南医学》2010,21(14):45-48
目的探讨p53突变与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p53和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GST-π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 P-gp、MRP、LRP、GST-π、p53阳性率分别为53.3%、50.0%、75.0%、73.3%、68.3%。LRP在腺癌中表达最高,p53在鳞癌中表达最高。p53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其余4种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一种或一种以上耐药相关蛋白共表达率达94.8%,且p53与P-gp、GST-π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p53蛋白的表达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p53阴性化疗有效率(60.5%)明显高于p53阳性者(28.3%,P〈0.05)。结论肺癌组织p53突变与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p53结合耐药相关蛋白检测可以预示患者的化疗耐药性,对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志军  乐涵波  张永奎  钱立勇 《浙江医学》2010,32(10):1495-1497,1500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术前未经化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92例肺癌组织标本并以20常肺组织作为对照进行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检测.并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2例肺癌组织中MRP、LRP及其两者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52%和45%,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2)MRP、LRP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均无明显差异.另外,MRP、LRP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随着耐药蛋白表达种类的增加,生存曲线水平下降.结论 NSCLC中MRP、LRP的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检测NSCLC中MRP、LRP在判断患者预后.指导肿瘤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LRP和蛋白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性与LRP的关系。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MTT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 氟尿嘧啶三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LRP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 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三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三种用药均耐药,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LRP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3.8%鳞癌和腺癌相比LRP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LRP的表达与三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参与介导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宿利清  付秀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43-1345,F0003
目的探讨肺癌耐药机制及明确耐药基因与化疗药物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MTT法对顺铂(Cisplatin),吉西他滨(Gemcitabine),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畀环磷酰胺(Iphospamide)5种化疗药物针对肺癌细胞悬液进行药敏检测;应用免疫组化进行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及TopoII(拓扑异构酶Ⅱ)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MRP.、TopoⅡ在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50.0%。鳞癌和腺癌MRP1、TopoⅡ相比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鳞癌或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在MRP1、TopoⅡ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RP,的表达与顺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的耐药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表达与紫杉醇、异环磷酰胺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的表达与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异环磷酰胺的耐药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表达与长春瑞滨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MRP1较高表达及TopoⅡ的较低表达共同介导参与了肺癌耐药的机制,且与检测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②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并明确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对于识别可能的耐药个体,选择合理有效的化疗药物,可能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无效化疗和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MRP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耐药性和参与介导多药耐药的相关基因和蛋白(MRP)的表达,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的多药耐药性与三种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和药敏实验法对91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对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 氟尿嘧啶三种单药和联合用药方案耐药情况和总的耐药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MRP基因表达的检测,并将其表达情况与对应的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1例NSCLC化疗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53例(58.2%)对环磷酰胺耐药,51例(56.0%)对阿霉素耐药,42例(46.2%)对顺铂 氟尿嘧啶耐药。其中,19例(20.9%)对三种用药均敏感,27例(29.8%)对三种用药均耐药,尚不能认为其耐药性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MRP在91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73.6%。鳞癌和腺癌相比MR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RP的表达与对三种化疗用药的耐药性均呈正相关(P<0.05),并且不同表达程度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共同介导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固有的多药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神经内分泌(NE)分化与多药耐药(M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法检测113例NSCLC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和嗜铬素A(CgA)的表达,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对同一病例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NSCLC中NSE、SYN、CgA的阳性率分别为53.1%,26.6%和6.2%。至少有2种NE标记物表达者有24例(21.2%),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②MDR1和MRP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80.5%,二者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无关,二者在NSCLC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P<0.01);③2种MDR相关基因mRNA在具有NE分化的NSCLC中的表达均较不伴NE分化者为低(P<0.05)。结论:NE分化可能与NSCLC多药耐药性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与铂类化疗耐药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9例晚期NSCLC碏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含铂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在NSCLC患者组织中,LRP的阳性表达率为77.5%,与年龄、吸烟史、组织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P均>0.05),而LRP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有效率、总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LRP表达阳性率(95.5%)高于男性患者(71.6%)(P=0.043);在远处转移的患者中,LPR阳性表达率为87.3%,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LRP阳性表达率为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 LRP基因的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且LRP阳性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低于LRP阴性表达患者,提示其可能作为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曾爱华  何蕴韶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4):496-497,500
目的全面了解乳腺癌内源性耐药情况,实现肿瘤病人个体化化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1例术前未经化疗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mdr1、MRP、LRP、GST-π、TOPOⅡα、BCRP基因表达。结果这6个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mdr1、LRP、GST-π、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RP和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P和BCRP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有关,mdr1、LRP、GST-π、TOPOⅡα的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内源性耐药无关,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