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H血型发现于1937年,它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也是输血医学最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在世界人口比例中属RH阴性血型人只占0.3%左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0.2%~0.5%,这就造成了RH阴性血液难以贮备,不能确保临床用血的需求。这是输血工作中一直困扰血站和医院的一个大问题,各方面为之花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结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2000年以前我市没有开展RH血型系统的鉴定,严重制约了我市输血事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我站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始了RH血型的筛选,并逐渐建立RH血型档案,鉴于目前我市还没有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此项研究。因此开展此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今年上半年我站向科技局申报了“RH阴性的血型进一步分型研究”的科研报告,该项目的研究旨在对RH阴性献血者的RH血型进行分析鉴定,为临床输血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大医院临床RH阴性血的正确输注。为此笔者就如何搞好RH阴性患者的输血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丽  周琨  王立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71-171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的重要血型系统之一,现已作为血型常规检查项目,RH阴性患者的检出常给临床输血带来许多困难,现将本院三例RH阴性患者输血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RH(D)阴性血型在我国属于稀有血型,汉族阳性率0.3%,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阳性率4%。我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患者占一定比例。由于RH(D)阴性血型血液供应紧张,冰冻保存的RH(D)阴性血型的红细胞价格昂贵,解冻红细胞需一定时间,解冻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输注,所以RH(D)阴性血型手术患者的输血问题一直是临床输血中的难题,RH(D)阴性手术患者常因备不上血液而延误治疗,针对这一情况,输血科对择期手术RH(D)阴性血型的患者在符合储存式自身输血的条件下,采取自体输血,以合理的输血方案保证了临床用血并有效的节约了血源。  相似文献   

4.
RH血型发现于1937年,它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红细胞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也是输血医学最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在世界人口比例中属RH阴性血型人只占0.3%左右,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占0.2%-0.5%。我市近十年从献血人群中筛查为0.3%,符合世界人口比例。  相似文献   

5.
益阳市汉族人群ABO、RH(D)血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益阳市汉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规律,指导血站采供血工作。方法采用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方法鉴定血型,计算出各血型的分布比例,并与临近地区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益阳市汉族人群ABO血型比例分别为A(33.86%)、B(21.92%)、O(36.23%)、AB(7.99%),RH(D)阴性的比例为0.25%,RH(D)阴性比例分别为A(0.31%)、B(0.10%)、O(0.32%)、AB(0.09%),均呈现出O〉A〉B〉AB的分布规律,但B型、AB型RH(D)阴性更少见。结论可利用血型分布规律,科学调配血源,缓解用血偏型矛盾,指导临床对RH(D)阴性紧急输血患者,可用O型RH(D)阴性洗涤红细胞输注,争取时间、抢救患者。  相似文献   

6.
段小娟  杨芳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12):758-758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1998-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312例患者血型检验。1.2 材料:上海科技公司生产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Sex.aclone Amti-D(RH1)226。1.3 测定方法:ABO血型用正定型(标准血清 被检者红细胞)、RH血型用玻片法(抗D血清 被检者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张杰  方晓蕾  禹梅  张慧君 《河北医学》2013,19(2):302-304
目的:探讨Rh血型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对本输血中心申请输血的血液标本1528例,除行ABO血型鉴定外,还进行Rh抗原表型检验,筛查Rh血型病例。结果:Rh(E)阴性636例,占41.62%。Rh(D)阴性为8例,约占总申请数0.52%,Rh(C)阴性104,占6.81%。RH(c)阴性:668例,约占43.72%。RH(e)阴性732例,约占47.91%。结论:I临床输血中除行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外,对于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做Rh抗原表型检验,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各民族RH(D)、ABO血型所占的比例.哈密地区是新疆东部的多民族聚居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哈密地区北部的牧业县,总人口11.7万余人,有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为53046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汉族为64865人、哈萨克族为34406人、蒙古族为14240人、维吾尔族为2900人、回族为1500人,由于我县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较大,RH(D)阴性血型所占比例较大,各民族生活方式不相同,RH(D)阴性血型者输血难度较大,所以对全县RH(D)阴性血型的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血型及血型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ABO血型正定型,反定型及RH(D)血型,采用全自动微板法.筛查出的RH阴性标本,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以排除Du型.结果 ABO血型分布情况为A 28.18%,B 26.37%,O 38.91%,AB 6.54%,RH(D)阴性者占献血人群比率为0.26%.结论 本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阴性(D)血型占人群中的比率符合我国汉族人群RH(D)阴性阴性占0.2%~0.5%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88-90,94
目的通过对中山市某三甲医院Rh D阴性住院患者血型分布特点和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Rh D阴性血液库存管理,保障Rh D阴性患者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1月住院患者ABO及Rh D血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1 051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男女间ABO血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4);检出Rh D阴性患者511例,占0.231%,其中A、B、AB、O型患者Rh D阴性检出率分别为0.060%、0.060%、0.026%、0.087%,分布特点为OA=BAB。Rh D阴性在ABO血型系统中的分布存在男女性别差异,Rh D阴性血型在男性为OABAB,女性为OBAAB。221 051例住院患者中有13 983例输血患者,输血患者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Rh D阴性输血患者有34例,占0.243%,其血型分布特点为OBAAB。结论Rh D阴性血型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ABO血型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有利于当地血站对Rh D阴性血液采集和储备。Rh D阴性住院患者和输血患者占有一定比例,输血科应加强Rh D阴性血液的库存管理,与血站做好协同合作,合理调配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血型分为A、B、O、AB四大类,在这四种血型人的红细胞上,就有相应的A、B、AB凝集原。不管是哪种血型,大多数的人红细胞上还有一种RH抗原,称为RH阳性;少部分人的红细胞上无RH抗原,则称为RH阴性,RH血型也是一种独立的抗原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贮存式自身输血(PAT)在RH(D)阴性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97例RH(D)阴性孕妇将其分为PAT 56例(PAT组)和未自身输血41例(对照组),比较PAT组孕妇采血前后3d、回输前后以及两组分娩前后3d血常规主要指标:RBC、Hb、Hct、PLT的数量,并观察妊娠情况及母婴预后.结果 56例RH(D)阴性孕妇采血前后3d、43名RH(D)阴性孕妇回输前后的RBC、H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产后母婴情况良好,出生的新生儿Ap-gar评分在8~10分;自身血液回输时无任何输血不良反应.PAT组与对照组分娩前后3 d RBC、H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平均住院周期延长且输异体血孕妇可能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PAT在RH(D)阴性孕妇生产中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减少了异体血的输注且母婴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h阴性稀有血型的临床紧急用血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在4200例输血患者采用单克隆法鉴定Rh阴性血型的阳性率.结果 在4200例受血者中发现Rh(D)阴性者18例,Rh(D)阴性率为0.43%.结论 Rh阴性血的输注问题应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为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提倡自体输血,严查Rh血型.  相似文献   

14.
Rh血型系统在输血治疗和母亲免疫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Rh血型对输血的影响,主要来自一部分Rh(D)阴性个体,他们通过输血和妊娠的免疫作用产生抗D抗体。在输人不相合的Rh(D)阳性血液后,轻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重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死亡。因此,在输血前检查受血者的Rh血型就显得非常重要。1998年4月~2002年12月对我院首次申请输血的受血者共计12919例进行了Rh(D)血型抗原检测,共发现28例Rh(D)阴性个体,避免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Rh阴性血型及其抗体,为临床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6604例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通过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进行Rh(D)血型抗原检测,通过盐冰法、聚凝胺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Rh阴性血中的抗体.结果 该组受检者中检出Rh(D)阴性37例,Rh(D)阴性率为0.48%(32/6604),其中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2例.结论 常规对Rh阴性血型进行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能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20例,全身麻醉后行急性等容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观察患者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输自体血前(T2)、输回收血后(T3)、输术前采集的全血后(T4)5个时点的HBG、HCT、PLT、APTT、PT和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记录ANH时采血量、回收洗涤红细胞量。结果全部手术患者ANH时采血量平均为(590.00±137.27)ml,术中回收洗涤红细胞量平均(562.50±179.09)ml,输异体血0ml;不同时点的HBG、HCT、PLT、APT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PT在T1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在正常对照值范围内。HBG、HCT、PLT和FIB在T1与T0、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输异体血,解决RH(D)阴性血源稀缺难题,可安全用于RH(D)阴性稀有血型外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身输血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特别是Rh(D)阴性的特殊血型患者手术用血采用自身输血尤为重要。我院对6例Rh(D)阴性的高龄癌症患者择期手术施行了自身输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起,开始将RH血型鉴定作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测项目,至2004年底共鉴定出RH(D)阴性175例,其中u型2例。可见RH(D)阴性患者在临床输血中虽不多见,但也不少见。RH(D)阴性属稀有血型,在发现后需血站供给同型阴性血液时,因供血  相似文献   

19.
Rh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系统之后临床意义最大的另一个血型系统。它的发现解决了Rh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诊断,也避免了Rh阴性受血者经过妊娠或输血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再次输血后引起的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由于RhD阴性血型的存在,如输入不相合的血液,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约为0.34%。在Rh阴性血源不足的情况下,安全输血更为重要,我院把Rh血型鉴定列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为安全输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孕妇对Rh血型的认识,做好孕前检查和预防工作,避免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基层医院采用单克隆抗体法对6001例孕妇常规检测RH血型。结果共筛查出RH阴性血型孕妇22例,其中门诊产前检查筛查出18例,住院孕妇筛查出4例,孕妇Rh阴性血型发生率为0.36%;RH血型不合孕妇8例,其中门诊筛查出6例,住院部筛查出2例,孕妇RH血型不合发生率为0.13%。未发生因RH阴性血型孕妇分娩及新生儿严重后果。结论基层医院应常规检测孕妇Rh血型,特别是对有流产史、死胎及输血史的孕妇检查Rh血型及免疫抗体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及妇幼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