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对照组:未实行药物分娩镇痛组),记录两组孕妇的不同时点的 VAS 评分,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孕妇各时点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孕妇的疼痛,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2.
陈晓琴  罗晓菊  黎兴美  周霞  吕行 《护理研究》2013,27(13):1220-1222
[目的]比较水中分娩与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结局,评价水中分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6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志愿要求水中分娩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孕妇6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水中分娩;选择同期、无椎管阻滞禁忌证、志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5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分析两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情况、产后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结局及分娩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入水后与对照组分娩镇痛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入NICU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能够起到与持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我科273例自然分娩产妇,其中自愿接受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111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期未实施分娩镇痛的162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产后出血、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人次及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镇痛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延长(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新生儿科人数及羊水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镇痛后疼痛程度降低(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对第一、第二产程有一定的影响,对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无影响,对羊水性状改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分娩中实施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未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75%,剖宫产率为8%,优于对照组60%和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实施能够提升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缩短产程时间,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产程观察及分娩结局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二产程所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两组产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选择的分娩方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式镇痛分娩可缩短产程时间,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状况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产妇常规自然分娩,分娩过程中不给予麻醉镇痛。观察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对照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及宫颈裂伤、会阴损伤、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钳助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差率及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14-217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妇的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待产的孕妇94例,以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选择自然分娩,观察组选择行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对比两组产妇的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口开全时间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腔自控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此镇痛方式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对新生儿状态无额外影响,不但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且有利于保障产妇心理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联合非药物减痛法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6月收入的足月待产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镇痛方案,观察组采取导乐分娩结合穴位疗法非药物减痛法。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抑郁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程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入待产室时焦虑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入病房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非药物减痛法能够加快自然分娩产妇产程进展,优化分娩结局,改善产妇精神状态,产妇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2产程应用手膝卧位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5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598例与观察组56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第1产程及第3产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分娩处理方法,第2产程对照组采用屈腿半卧位,产床床头抬高40°,配合宫缩自然用力,在截石位完成分娩;观察组采取手膝卧位15~30 min,配合宫缩自然用力,在截石位完成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会阴、产后并发症发生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会阴情况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产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娩镇痛孕妇在第2产程中采用手膝卧位可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降低阴道助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导乐仪)对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在本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全产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导乐仪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时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镇痛效果、活跃期、第2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妇在全产程一对一导乐陪伴基础上采用导乐仪镇痛分娩,能有效减轻产妇产痛程度,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且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经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实施侧卧位并配合自主用力的分娩方式,对乙肝母婴传播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慢性乙型肝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选择侧卧位并自主用力,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和HBV母婴传播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41.91±22.43)min,产时出血量(135.00±62.16)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7、2.234;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10例,低于对照组;自然裂伤90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手术助产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对照组分别为3例和2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检测HBsAg阳性检出者,观察组为12例,对照组为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检测,均无HBsAg阳性检出者。结论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侧卧位并配合自主用力的分娩方式,不会增加乙肝母婴传播风险,能够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少会阴部的损伤及产时出血量、降低新生儿产时暴露的机会,母婴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阶梯式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进入活跃期的产妇分成4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采用肌注药物、氧化亚氮吸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方法;另1组为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结果 实验组镇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各组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阶梯式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镇痛;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 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瑞芬太尼组(n=22)、硬膜外组(n=22)和对照组(n=22)。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硬膜外组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记录3组产妇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产妇分娩各时点的疼痛指数,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D)评定产妇产前情绪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产妇产后抑郁状态,并对3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瑞芬太尼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产程、出血量和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娩出后的VAS评分较分娩时均有所降低。瑞芬太尼组和硬膜外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与硬膜外比较,瑞芬太尼组分娩时、娩出后的VAS评分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生产前的HAD评分及产前抑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产后瑞芬太尼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P<0.05)。对照组和硬膜外组EP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镇痛效果差,但可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对产前有抑郁倾向的产妇可选用瑞芬太尼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助产士门诊对改善初产妇入院待产时机及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2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常规产检同时助产士门诊就诊,对照组仅常规产检,通过对入院待产时机、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入院待产时机的把握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可提高初产妇入院待产时机,识别症状和体征的区别,使产妇做好心理准备,减少产妇反复就医的次数,增强阴道分娩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量泵控制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镇痛分娩组(观察组)80例与传统分娩组(对照组)100例比较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产程较对照组短、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微量泵控制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是安全有效的,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屏气用力方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产妇入院时间次序,将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在第二产程中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屏气用力方法,观察组采用呼吸技巧进行屏气用力。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会阴侧切率、屏气用力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会阴侧切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屏气用力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采用呼吸技巧进行屏气用力,可减少产妇体力消耗,提高产妇分娩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产妇对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意愿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210例,对照组自愿选择通过拉美兹呼吸法、按摩等方式减轻分娩疼痛;观察组自愿选择在宫口开大2 cm时采取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程中胎心率变异振幅比对照组小(P<0.01);观察组宫口开全时胎方位枕前位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60 min时吸吮反射评分高于观察组(P<0.01,P<0.05),而出生120 min时两组吸吮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镇痛分娩减轻了产妇疼痛程度,使胎儿供氧增多,胎心平稳。但镇痛分娩影响了胎方位的旋转,使胎儿受挤压时间较长,影响了新生儿吸吮反射评分,随着新生儿出生后时间的延长,吸吮反射评分逐渐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膜早破产妇体温及产时发热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月15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产房临产的足月(孕龄≥37周)、头胎、胎膜早破产妇130例,根据产妇是否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将产妇分为两组:硬膜外分娩镇痛组(n=57)和对照组(n=73)。收集并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合并症等一般情况;破膜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程中使用催产素或地西泮等产科情况及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的镇痛时间;产妇进入产房时体温、产程中体温变化值、观察时长(进入产房至胎儿娩出时间)、是否发热(腋温≥37.5℃)、是否接受感染排查及使用抗生素、产前、产后第一天、产后第二天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新生儿体重、身长、娩出即刻脐动脉血气分析、是否接受感染排查及使用抗生素等情况。结果除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产妇的孕周略大于对照组[(39.34±0.96)周vs.(38.83±1.41)周]外,两组产妇的年龄、合并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破膜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使用安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延长[(505.32±200.15)min vs.(334.73±146.96)min],催产素使用率明显增高(91.2%vs.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入产房时的体温、产前和产后第二天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新生儿体重、身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胎儿娩出即刻脐动脉血气分析及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产妇观察时长[(689.75±254.00)min vs.(392.07±227.95)min]、产程中体温增高的幅度[(0.49±0.46)℃vs.(0.24±0.30)℃]、发热率(17.5%vs.2.7%)、接受感染排查(12.3%vs.0%)与抗生素治疗的比率(70.2%vs.43.8%)、产后1 d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47±2.96)×10~9/L vs.(13.09±2.7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3.4±3.7)%vs.(81.7±4.9)%]及新生儿接受感染排查比率(12.3%vs.0.0%)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热产妇相比,发热产妇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率增加(83.3%vs.39.8%)、观察时长延长[(680.00±218.36)min vs.(503.31±281.87)min]、接受感染排查(100.0%vs.50.8%)与抗生素治疗的比率(50.0%vs.0.8%)及新生儿接受感染排查的比率(50.0%vs.0.8%)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引起胎膜早破产妇产程中体温增高的幅度增大、产时发热率增加,但该现象与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42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 ,施行持续硬膜外阻滞 ,同期同条件的 65例产妇作对照。观察镇痛效果、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使用催产素情况及新生儿阿氏评分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镇痛有效率 10 0 % ,两组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镇痛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5 ) ,镇痛组更多地使用催产素 (P <0 .0 5 )。两组的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持续性硬膜外阻滞应用于无痛分娩中 ,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