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KMnO_4或微波单独及联合作用预处理剩余污泥。通过对比破解前后污泥上清液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VSS/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破解率(DD)、溶解性蛋白质含量、溶解性多糖含量、含固率等变化,考察KMnO_4或微波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污泥破解以及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微波联合作用相比于单独使用KMnO_4或者微波效果更好,可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的破解率,增大有机物的溶出量,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反应时间、KMnO_4投加量。采用联合作用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反应时间240 s,KMnO_4投加量2 000 mg/L,此时蛋白质和多糖在上清液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9.46和258.47 mg/L。  相似文献   

2.
绿茶冲泡过程中咖啡碱的转移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模拟中国绿茶消费者的泡饮方式,研究在冲泡过程中液料比、茶汤剩余百分比、加水温度、冲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这5个因素对咖啡碱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冲泡次数外,加水温度对咖啡碱的溶出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冲泡时间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90℃,液料比和茶汤剩余百分比为55∶1和30%时,咖啡碱溶出量最多;但无论用哪种冲泡方法进行冲泡,当冲泡4次时,咖啡碱溶出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钙、铁、锰、镁、锌、镍和铜的含量,并对枇杷花茶进行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微量元素溶出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茶中微量元素丰富,含量顺序为:钙铁锰镁锌镍铜。溶出特性研究表明,钙和镁最易溶出,而铁和锰较不容易溶出,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浸泡时间呈现良好对数关系,单泡微量元素的溶出量与冲泡次数呈负指数关系。研究表明,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枇杷花茶中钙、铁等元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适合常规分析;枇杷花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浸泡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4.
低温短时热水解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70~120℃,20min热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出、重金属释放及厌氧消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DNA及氨氮(NH4—N)等指标的溶出在110℃以下都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且在90~100℃之间有显著跳跃性增长,在120℃反而有所下降.污泥中微生物细胞在100℃时破裂.通过研究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和沼气产率来表征低温热水解对厌氧消化的影响,这2项指标均在110℃取得最大值.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有机物溶出指标及厌氧消化性能均与预处理温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单位降解VS产气与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溶出率呈很好的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臭氧对污泥的破解效果,在剩余污泥中通入臭氧进行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氧化时间的增加,臭氧对污泥的溶胞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污泥液相中蛋白质的浓度和UV254均上升,蛋白质浓度最高达56.3 mg/L,30 min时增幅约为4.52倍,此时UV254增加率达到46.21%,表明臭氧处理污泥的最佳时间为30 min;pH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通过镜检观察和粒径测定,臭氧可以促进污泥絮体的破坏,使絮体颗粒变小、变分散。  相似文献   

6.
针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速率缓慢的问题,采用热—碱联合的处理方式处理污泥,分别考察热碱处理温度、时间、pH等因素对污泥的破解效果,以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多糖、SCOD及COD溶出率来表征对污泥的破解程度,通过生化甲烷势(BMP)试验来评价热碱处理对厌氧消化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经过热碱处理后COD溶出率、SCOD、溶解性蛋白质及溶解性多糖浓度明显升高,高温及强碱性条件对破解污泥有明显效果,在pH=12、 90℃的条件下处理120 min破解效果最佳,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厌氧消化20 d累积甲烷产量1 508 mL,甲烷产率为70.07 mL/g,未处理污泥累积甲烷产量547 mL,甲烷产率为24.14 mL/g,热碱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污泥有机物质量比低,厌氧消化速率慢、产气少,60℃左右的热水解是改善措施之一。该文在热水解罐中进行了剩余污泥低温热水解的中试研究,采用热泵供热。对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T)、污泥含固率和有机物质量比(CVSS/CSS)等对剩余污泥低温热水解的影响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热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RT为1d,温度54~60℃,污泥含固率3%。加碱可以促进水解,当污泥含固率5%时,调节pH到10可使VSS去除率和有机物溶出率分别增加46.8%和10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污泥含固率和有机物质量比都是热水解的关键影响因素,各因素对VSS去除率和有机物溶出率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一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污泥含固率、温度、有机物质量比。在最佳工况下,剩余污泥低温热水解后进行中温(35℃)厌氧消化,消化时间10d的情况下,沼气产量比未低温热水解时增加44%。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碱解法对二沉池污泥中COD的释放效率,本文利用NaOH和超声波两种方法对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污泥进行消解,考察NaOH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污泥中COD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浓度为2.0g/L,消解时间为12h时,污泥的COD释放量最大,且COD的释放量随NaOH浓度和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超声波消解污泥相比,NaOH消解污泥释放COD的量明显高于超声波消解释放的COD量.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污水处理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中提取蛋白质是污泥资源化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利用单一热解、单一酸解及酸和热解偶合法提取蛋白质,并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探讨。试验表明:单一热解和酸解法可提取部分剩余污泥中的蛋白质,但是效果不理想。而采用酸和热解耦合,在p H=1,温度保持在110℃,处理时间6h条件下,蛋白质提取效率可达61.59%。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标准加入法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创新了测定烟灰中铟的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预处理烟灰样品,确定了消解液、微波消解压力、时间、温度等关键因素.采用三步微波消解工序,其消解温度、压力、时间依次为60℃、8atm、1min,70℃、13atm、2min,100℃、20atm、3min.实验结果表明,烟灰在逆王水和氟化铵中溶样效果最好,分析消解烟灰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43%-1.67%,加标回收率在102.3%~107.1%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以某铝型材厂的含铝污泥为原料,采用盐酸酸溶法回收污泥中的铝.研究了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对污泥中铝溶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75—80℃,用12mL(1+21盐酸溶解20.000g污泥25min,陈化80min,铝溶出率为94%-9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市政剩余污泥的蛋白质提取工艺。首先比较了酸碱两种预处理方法对蛋白质提取的影响,对效果较好的碱处理方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利用响应面法对NaOH浓度、溶液加入量和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优蛋白质提取条件: 21.79 g 湿污泥中加入 80 mL NaOH溶液(3.68 mol/L),在50 ℃条件下处理 20.32 h。在上述条件下,蛋白质产量为8 967±0.4 μg/g 干污泥, 是优化前的 2.33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微波炉和聚四氟乙烯罐高压消化刀豆,芦笋等罐头食品,以HNO_2—H_2O_2(2:1)为消化剂,消化6分钟(500W),用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消化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及准确度高.预期可广泛用于罐头食品的商检分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微波破解对热解过程的催化作用,通过污泥固定床热解实验,利用称重法获得热解产物的产率,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微型气相色谱(micro GC)和气态色谱-质谱仪器(GC-MS)联用等分析手段,分析固态、气态、液态产物成分.对污泥热解与微波破解污泥的热解进行了对比实验,不同终温下的三态产物产率的变化表明:普通污泥热解难度降低,深度得到加强.GC-MS分析发现:污泥热解生物油中多以单环芳香化合物和含氮芳香化合物为主;而热解生物油成分发生了较大改变,含氮芳香化合物含量增加,400℃下,胺和酮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52%和118%.Micro GC分析发现:相对普通污泥,微波破解污泥在较低终温下气体产率更高,而最大产率没有提高.FTIR光谱对比分析显示:微波破解处理的污泥热解残渣中烷烃、烯烃、醇、酮有机物含量均比普通污泥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热(80℃,15 min)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考察了600 W的微波作用下,经过0,1,2,4和8 min的微波预处理的泔脚的中温(36℃)批式发酵产氢,并借助CurveExpert1.3软件对实验结果用修正的Compertz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的微波预处理时间对泔脚发酵产氢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4 min是转折点;结合能量衡算,2 min的微波预处理表现出更大的产氢优越性,其产氢延迟时间λ、最大比产氢率、产氢率分别为2.51 h,13.33 mL/(g.h),215.11 mL/g.发酵产氢结束后,产氢发酵液中乙酸和丁酸的质量分数之和占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大于79.3%,呈现典型的丁酸型发酵.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微波功率下,干燥脱水污泥,观察其微生物形态,并分析其TN/TP/OC、挥发分性质的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微波1 min时,微生物缩水;2 min时失去活性;4 min时蛋白质变性。干化污泥TN/TP/OC、挥发份受微波功率影响显著,随微波时间延长,微波功率越大,TN呈一级"波浪式"下降趋势越明显,含量从22.5 mg/g降至13.0 mg/g;TP呈二级"阶梯式"上升趋势越明显,含量从1.25 mg/g上升至1.65 mg/g;OC先下降后上升的幅度越明显,含量从26.1 mg/g降至23.6 mg/g再上升至26.6 mg/g;挥发份呈一级"阶梯式"递减趋势越明显,含量从44.7%降至33.5%。  相似文献   

17.
以鲢鱼鱼肉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加热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微波和超声功率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室温下的蛋白相比,35℃加热9 min时的蛋白乳化性提高了36.79%,乳化稳定性在7 min、35℃时提高了14.2%;与未经微波处理的蛋白相比,微波功率100 W、40s时,乳化性提高了1.35倍,乳化稳定性在100 W、30 s时提高了15.85%;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乳化性在超声功率160 W,超声时间10 min时提高了56.7%,乳化稳定性在200 W、15 min时提高了9.85%.  相似文献   

18.
酶消化法和匀浆法获得河蟹游离精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 7.4的条件下,以不同的温度(27 ℃,32 ℃,37 ℃,42 ℃和47 ℃)、酶浓度(0.05 %,0.10 %,0.15 %,0.20 %和0.25 %)和酶作用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胰蛋白酶消化中华绒螯蟹精荚获得游离精子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每克精荚获得的精子数量为判据,发现酶作用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温度和酶浓度.酶消化的最适反应条件是:温度为37 ℃,酶浓度为0.20 %,作用时间为5 min.酶消化法与机械匀浆法的比较研究发现,酶消化法从每克精荚中获得的精子量为7.41×108个,显著高于匀浆法,且精子的死亡率为4.75 %,显著低于匀浆法.此外,用人工诱导顶体反应法进一步检测酶消化法以及机械匀浆法所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能力,酶消化法获得精子的顶体反应率为62.3 %,而匀浆法为64.5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酶消化获得游离精子的方法明显优于机械匀浆法.  相似文献   

19.
肠激酶消化融合蛋白Trx-Exendin-4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Invitrogen公司开发的重组肠激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消化融合蛋白Trx-Exendin-4,用16%的Tricine-SDS-PAGE检测目的多肽Exendin-4与其他切割产物的量.结果表明:温度对肠激酶消化融合蛋白Trx-Exendin-4的影响很大,37℃时酶活力高,以非特异性切割为主;16℃时酶活力居中,特异性切割与非特异性切割共存;4℃时酶活力较低,但以特异性切割为主.获得Exendin-4的最佳消化条件是:1 U肠激酶在4℃条件下6 h消化3 mg的Trx-Exendin-4,效率最高,特异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DC05EK冷轧搪瓷用钢板贮氢能力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析出物对氢渗透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小尺寸析出物数量减少,降低了实验钢的贮氢能力,氢渗透时间缩短.退火温度在730~850℃之间,随着退火温度的提升,1mm厚实验钢板的氢渗透时间从165min下降到119min;退火温度升高至870℃,由于细小弥散析出物的反向溶解,导致氢渗透时间急剧缩短为36min,贮氢能力不足;DC05EK冷轧搪瓷用钢合适的连续退火温度范围是730~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