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科口腔医学生牙科色彩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对43名口腔医学专业五年级本科生进行牙科色彩学教学培训,包括色彩学基础知识及VITA3D-MASTER比色板的比色技巧和应用方法,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比色成绩差异及男、女生比色结果差异。结果:色彩学教学后学生的比色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男生和女生比色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色彩学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本科口腔医学生的色彩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TTB视觉比色机械训练系统对受试者比色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TTB系统对102名受试者进行每周1次、共3周的视觉比色训练,记录每次TTB训练的成绩及时间,计算每次TTB测试的比色效率值.在训练前后均随机选29色Vita 3D-Master比色板的5个色标进行比色测试,计算比色平均色差及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正确率,做为培训前、后比色能力测试成绩.结果:TTB测试比色效率逐渐提高,三次测试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比色能力测试中所选色片与目标色片的平均色差小于培训前比色平均色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培训后受试学生对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觉比色机械培训可提高受试者的色彩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牙比色训练箱(TTB)对口腔专业不同训练层次操作者的比色能力进行检测,以了解他们比色能力的差异,为医学美容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排除色觉障碍的口腔医学本科学生、口腔修复工艺(专科)学生、牙科加工中心技师各20名,分别以TTB比色测试模式随机抽取的15个比色标准色标进行测试,使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上述3组不同训练层次人员的比色成绩的差异。结果:口腔本科生、口腔修复工艺学生与牙科加工中心技师比色成绩分别是834.04±51.66、859.40±53.31和888.36±48.54;口腔本科生和口腔修复工艺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牙科技师显著高于口腔修复工艺学生(P<0.05)和口腔本科生(P<0.01)。结论:经过TTB比色测试,不同训练层次人员的牙比色成绩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三种比色板在牙科比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研究Vita经典比色板、Vita3D-Master比色板和SHOFU NCC比色板在牙科比色中的临床效果,以指导临床和技工制作瓷修复体。方法:采用修复前比色、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口腔外比色以及口腔内核对颜色的方法,对比三种比色板的比色效果。结果: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在口腔内、外核对颜色时,使用Vita3D-Master比色板和SHOFU NCC比色板的满意度均高于Vita经典比色板,而Vita3D比色板和NCC比色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i-ta3D-Master比色板和SHOFU NCC比色板颜色范围较宽,临床比色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口腔修复科医师目测法比色的误差。方法从1副Vita LuminVacuum比色板中抽取临床常用的9个比色片,14名口腔修复科医师按临床使用方法与另1副完整的Vita比色板比色。结果比色正确95次(75.4%),错误31次(24.6%),色度误差△E在1.24~4.56之间,平均为2.58。结论口腔修复科医师目测比色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TTB机械比色训练系统应用于本科生口腔修复色彩学教学的效果。方法使用TTB机械比色训练系统中Linearguide Training Box项目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2名未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生进行VITA 3D-Master比色系统模拟训练,应用Toothguide Trainer项目对比色训练后本科生、口腔修复教研室研究生及具有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在职医生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成绩、操作时间及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正确率,计算各组受试者比色效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TTB机械比色训练系统培训后的本科生比色效率为64.03±18.82,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训练后的本科生使用TTB测试的比色效率优于研究生及在职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训练后的本科生对单项色彩因素选择明度、饱和度、色相正确率分别为64.64%、88.57%、87.70%。结论TTB机械比色训练系统应用于口腔修复色彩学教学能有效提高本科生色彩识别能力;经比色训练后的本科生对明度因素的识别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新型NCC比色板在重新比色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型NCC比色板在牙科重新比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传统Vita比色板比色失败的168例、208个单位瓷修复体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Vita3D比色板重新比色、配色,重新制作。另一组采用新型SHOFUNCC比色板重新比色、配色,重新制作,比较两组的比色效果。结果NCC比色板组的满意率为92.8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NCC比色板颜色较宽,临床比色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选色法在前牙铸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分别对235例前牙牙体缺损选择铸瓷全冠修复的病例进行比色。修复后,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对各组修复体和比色参照的天然牙进行测色,计算每组修复体与天然牙的总色差(△E)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与试验组(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的△E分别为(4.58±0.45)NBS和(1.25±0.68)N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医、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与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相比可以为铸瓷全冠修复体提供更佳的比色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种植术前心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在种植前及种植中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更年期妇女72例,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于种植术前5分钟进行牙科焦虑量表测评焦虑程度,术后5分钟记录患者术中焦虑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术前及术中的牙科焦虑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更年期妇女的心理特性,在口腔种植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小其牙科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配合性及对种植修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自制带金属底冠定制比色板的临床使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带金属底冠定制比色板在临床比色中的应用.方法:由3名专业口腔修复医生,分别采用自制带金属底冠定制比色板和VITA比色板对20例门诊患者在自然光下进行比色,按照2种比色结果分别制作两个修复体,从临床视觉效果和应用PR-650型光谱扫描色度仪测量2种方法对其进行颜色评价.结果:从修复体与邻牙之间的色差值和满意度两面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根据定制比色板制作的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的色差值小于根据VITA比色板制作的修复体;医生和患者对前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后者.结论:2种评价方式都说明,定制比色板的比色效果优于VITA比色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延长冷光美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外源性染色牙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试验组:Beyond冷光美白后使用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对照组:Beyond冷光美白后使用普通牙膏.分别于治疗后即时(基线)及治疗后3、6个月由同一名医生采用比色仪对左上中切牙进行比色,记录色彩学参数L*、a*、b*,并计算治疗后3、6个月色彩学参数与基线的差值.结果 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面的总体美白效果与基线相比轻度减弱,但两组间△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试验组牙面美白效果保持较好,而对照组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牙颈部△E、△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普通牙膏相比,使用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可以有效延长冷光美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虚拟仿真系统应用于口腔局部麻醉教学的效果。 方法于2019年7月选择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6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C组)、仿头模组(F组)和虚拟仿真组(V组),每组20人。全部学生统一接受理论知识培训及观看操作演示,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将C组学生两两分组互相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由专业教师进行评分;F组和V组分别在仿头模和虚拟仿真系统上进行练习,结束后进行麻醉操作考核。操作考核后三组统一进行第二次理论考试,额外再对F组和V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分组前后两次理论成绩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三组操作成绩和麻醉效果评分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操作成绩和麻醉效果评分的比较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麻醉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显示,V组学生经过练习后,第二次理论成绩明显提高,与第一次理论成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768,P = 0.001),而F组和C组学生的第二次理论成绩与第一次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F = 2.079,PF = 0.051;tC = 0.538,PC = 0.597)。在操作考核中,三组的考核成绩分别为C组(82.1 ± 2.6)分、F组(83.9 ± 1.5)分、V组(85.7 ± 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12.629,P<0.001)。麻醉效果考核成绩分别为C组(63.5 ± 6.7)分、F组(68.5 ± 5.9)分、V组(74.0 ± 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13.157,P<0.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虚拟仿真系统更能够提高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水平及学习兴趣。 结论在口腔外科麻醉的临床前教学过程中,虚拟仿真系统更有利于提高口腔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实验组为2009级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教学;对照组为2007级和2008级口腔医学五年制学生,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2009级学生的PBL满意度调查和比较三个年级《口腔修复学》成绩来评价PBL教学效果。结果:2009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86.2%的学生表达对PBL教学效果的满意,与2007级和2008级学生《口腔修复学》成绩的不及格率、优秀率和成绩平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满足《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中的牙体预备评估软件SW 4.4(CEREC?)测量上颌前牙全瓷冠预备体的磨除量,评估培训前后临床前期学生牙体预备质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口腔医学专业40名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临床前期牙体预备培训课程SW 4.4软件学习。标准预备体和培训前后的预备体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测量软件比较唇侧、舌侧(各9点)及切端(3点)的磨除量与标准预备体之间的差异。结果:培训前的唇侧和切端磨除量与培训后和标准预备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培训后的唇侧和切端磨除量与标准预备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培训前后及标准预备体三组之间的舌侧磨除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 4.4软件在临床前期学生的牙体预备训练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唇侧、切端的牙体预备质量。与标准预备体比较,培训前的牙体舌侧预备量不足,而培训后则预备过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EREC3直接法光学印模和间接法光学印模在后牙种植修复中临床效果的差别.方法:选取80颗后牙种植CEREC全瓷冠修复病例,其中实验组40例使用CEREC直接法制取光学印模,对照组40例使用间接法制取光学印模,然后根据印模数据分别制作全瓷冠并口内粘接.修复后追踪观察2年,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并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97.5%,在外形,表面质地和颜色上无明显差别,在边缘适合性方面分别为90.0%和100.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后牙种植CEREC全瓷冠修复时,间接光学印模优于直接光学印模.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avidrill baseplate in the training of second-year dental students in cavity preparations in primary ivorine teeth was assessed. The preclinical class of 112 students was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avidrill-only group, two groups combining Cavidrill training with traditional typodont training, and a typodont-only group. The Cavidrill baseplate was found no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cavity preparation when assessed on midterm and final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17.
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防治作用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金黄地鼠颊囊动态癌变模型60只,分2组:实验组(灵芝三萜组)和对照组(未服用灵芝三萜组),每组各30只,对所取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survivin在两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病理结果显示随DMBA涂药时间的延长,两组动物模型的病变呈加重趋势(P〈0.01),第6、9、12周实验组的病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总体上看两组颊囊癌变过程中不同组织学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Bcl-2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survivin在上皮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阶段,实验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灵芝三萜对口腔黏膜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survivin、bcl-2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项目细化Mini-CEX量表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将82名口腔医学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习周期内应用项目细化Mini-CEX量表对口腔医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至少2次,评估后即时给予学生反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方式对两组同学出科考试合格率和优秀率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出科考成绩优秀率为26.83%,高于对照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05,P<0.01)。学生反馈对Mini-CEX量表评价体系的接受度较高,在对病例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的掌握程度上有明显优势。 结论项目细化Mini-CEX量表用于临床技能教学中操作简单且全面,适合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临床教学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