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医师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11例,将其术前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1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单发,平扫密度均匀,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增强皮质期肿瘤病灶早期强化明显,9例包膜强化,5例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大,增强后皮质期呈"轮辐状"强化,中央见星状瘢痕,延迟期可见对比剂部分充填。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肿瘤边界清晰,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多在皮质期有明显强化,部分肿瘤增强后可见特征性的"轮辐状"强化及中央星状瘢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为2.5~7 cm,平均4.2 cm,分别位于左肾5例、右肾6例,肾上极4例、肾下极5例、肾中极2例。术前均诊断为肾癌而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大体观察肿瘤包膜完整,切面呈淡黄或棕黄色,质地均匀,2例肿瘤中央可见白色星芒状瘢痕样病灶,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灶。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常易被误诊为肾癌。其CT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其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及1986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05例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中无症状型(偶发)占57.14%,腰痛为主型占30.48%,血尿为主型占4.76%,肿块为主型占7.62%;B超表现为均质、边界清楚的实性回声,肿瘤内有星状回声者占15.24%,肿瘤内见钙化者占5.71%;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块状影,增强后肿瘤均匀强化,瘤中心见星状低密度灶者占19.05%;术前误诊为肾癌者42例、肾盂癌者1例、肾上腺肿瘤者3例,术前确诊者9例;行肾癌根治术治疗者89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者16例;光镜下瘤细胞呈腺泡状及梁束状排列,胞质含嗜酸性颗粒,核圆形、大小一致、位于中央;行免疫组化cytokeration8染色者96例均呈阳性,vimentine染色者96例均为阴性,EMA染色者82例均呈阳性;随访1~87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易被误诊为肾癌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特点,诊断需靠病理检查,治疗时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癌的螺旋CT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肾嗜酸性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的认识水平,增加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共17个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①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癌的CT形态表现比较:16例共17个嗜酸细胞腺瘤中,88.2%(15/17)的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平扫为密度均匀的肿块,70.6%(12/17)为等密度,所有肿瘤内均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时52.9%(9/17)不均匀强化,11.8%(2/17)在增强扫描皮髓期表现病灶中央星状瘢痕,其中1例星状瘢痕在肾盂期强化,呈星状高密度。30例早期肾细胞癌平扫时76.7%(23/30)为密度均匀的肿块,70.6%(19/30)为低密度,增强扫描时86.7%呈不均匀强化(26/30),13.3%(4/30)在皮髓期病灶出现中央星状瘢痕,2例出现轮辐状强化,其中1例可同时观察到轮辐状强化及中央瘢痕。②平扫时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CT值较肾癌高,P值〈0.05。增强扫描各时相二者CT值无明显差异,但是嗜酸细胞腺瘤的增强峰值出现在皮髓期,而肾细胞癌的增强峰值出现在实质期。结论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与肾癌鉴别诊断很困难,平扫多为等密度、没有包膜、没有钙化、增强扫描的峰值为皮髓期的肿块可提示嗜酸细胞腺瘤,但确诊还需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结合15例确诊病例及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行肾切除术。病理结果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2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双侧多发肿瘤。随访时间9个月至11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具有多发倾向,且易合并肾恶性肿瘤,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检索CBM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7例中13例为偶发,体检B超发现包膜完整、均匀回声肿块,CT、MRI检查均可见中央星状瘢痕。光镜、电镜下可与嫌色细胞癌鉴别。手术后未做任何辅助治疗,随访8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为一种较特殊的良性肿瘤,B超、CT、MRI检查仍具一定特征性,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RO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CT平扫8例RO均为单侧、单发,呈类圆形4例,分叶状4例,均突出肾轮廓外。8例肿瘤实质部分CT值约22~36 Hu,平均31 Hu。增强扫描8例均为富血供,皮髓质期肿瘤实质CT值103~187 Hu,平均强化幅度较平扫上升94 Hu。实质期强化减低,CT值82~151 hu,平均强化幅度较平扫上升74 Hu。排泄期稍下降,CT值86~117 Hu,排泄期平均强化幅度较平扫上升70 Hu。2例肿瘤见星状瘢痕,2例节段性强化逆转,1例轮辐状强化,1例肿瘤内出血、1例点状钙化,1例少量脂肪。结论 当CT平扫表现类圆形或分叶状突出肾轮廓外的等、低密度影,增强表现富血供,皮髓质期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实质期、排泄早期不同程度的下降,皮髓质期肿瘤内不均匀强化的低密度区,在实质期、排泄期逐渐减小或消失,呈进行性填充,同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无瘤栓,肾门及腹主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肾嗜酸细胞腺瘤是可供选择的鉴别诊断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10年2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行肾切除,6例行肾部分切除。结果 26例中,25例诊断考虑肾癌,4例发现有浸润,21例肿瘤直径小于4cm。随访1~156个月,均无转移与复发。结论部分肾嗜酸细胞腺瘤会有浸润,但不影响其良性性质。临床上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癌鉴别困难,结合临床表现、CT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保留肾单位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与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及嫌色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嫌色细胞癌和3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资料,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均予以超声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CT征象,观察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等时期的LKR值、△AT、△TTP、△PI,以及分析各期LKR值、△AT、△TTP、△PI、联合诊断的ROC曲线。结果 常规超声表现: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在病灶性质、回声、形态及边界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表现: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在增强方式、减退方式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在峰值强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AT、△TTP、△PI比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分析可见,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在星芒状瘢痕、均匀强化比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在囊变、坏死、钙化、包膜、轮辐状强化、节段性增强反转、出血所占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嗜酸细胞腺瘤与肾嫌色细胞癌的平扫LK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嗜酸细胞腺瘤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LKR值高于肾嫌色细胞癌(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层螺旋CT中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LKR AUC值分别为(0.525、0.931、0.800、0.850,P<0.05);△AT、△TTP、△PI的AUC值分别为(0.990、0.673、0.909,P<0.05);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55,P<0.05)。结论 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嫌色细胞癌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尤其是超声造影,能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癌的鉴别提供重要信息,但为了避免漏诊情况发生,建议上述两种方法临床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肾嫌色细胞癌和3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检查资料,比较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检查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文献复习及诊治分析。结果 2例均于术前误诊为良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提示嗜酸细胞瘤,术后病理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细胞学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罕见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5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孤立型纤维瘤3例,后肾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各1例;其中12例接受CT检查,3例接受MR检查.结果 11例CT或MR平扫显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肾嗜酸细胞腺瘤明显不均匀强化,体积较大者可出现中央瘢痕.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R T1WI、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内夹杂索条状、斑片状高信号以及流空信号.血管瘤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易发生囊变;孤立型纤维瘤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后延迟强化.后肾腺瘤、平滑肌瘤和球旁细胞瘤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 肾脏罕见良性肿瘤大多边界清晰,影像学表现多有一定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在常用腹部检查:常规超声和MS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MSCT影像学资料。所有病患者均行超声检查;10例中2例直接增强,8例平扫加增强,包括皮质期,髓质期,其中8例中有4例包括排泄期,对其超声、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灶均为单发,6例位于左肾,4例位于右肾,最大径3.6㎝~8.6㎝,平均5.2㎝。超声检查:10例中8例边界清晰,6回声较均匀呈等回声,3例中央见星芒状瘢痕;彩色多普勒表现:8例血供丰富。CT平扫6例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边界清楚,8例中央可见稍低密度区,1例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皮质期显示8例病灶明显强化,6例强化低于肾皮质,1例强化接近于肾皮质;髓质期显示6例强化程度下降并低于肾皮质;9例病灶包膜完整,8例中央均显示星芒状瘢痕影,并且其中4例有呈渐进性强化,1例强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强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肾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受检查的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15例,设为RO组,嫌色细胞肾癌16例设为CCRC组,收集患者的增强CT相关影像资料,并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处理,方法包括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1个肿瘤5个呈辐轮状强化,MIP重建显示血管束呈辐轮状粗细不等,其中2个轴位像显示不清,MPR冠状位显示清晰;11个星状瘢痕,3个轴位像显示不清,其中2个MPR冠状位、1个矢状位重建显示清晰。RO组星状瘢痕征象发生率为53.33%,明显高于CCRC组的18.75%;而CCRC组均匀强化率为56.25%,明显高于RO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11.386,Z2=8.124,P0.05)。RO组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肿瘤强化与皮质强化的比值为0.71±0.17、0.64±0.17、0.58±0.08;CCRC组分别为0.67±0.15、0.63±0.12、0.57±0.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与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显示肾嗜酸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肾癌强化方式与特征性表现,其中中央星状瘢痕与强化均匀度有助于两种肿瘤的术前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肾嫌色细胞癌(CRCC)与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以及比较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在两者以及亚组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2-10—2014-05间手术切除的86例肾嫌色细胞癌和3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标本进行总结,并对其组织进行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评判,评估他们在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他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中,患者的性别构成、肿瘤大小、肿瘤发生的左右部位、采取的手术切除方式、肿瘤是否侵犯包膜以及生存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嫌色细胞癌组的患者年龄(均数51.3岁,标准差12.4)倾向于嗜酸细胞腺瘤组(均数56.4岁,标准差15.1)的患者年龄,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的比较中,临床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为较低的临床分期(主要为I期及II期);而在TNM分期的比较中,两组未显示出有明显差异(P0.05)。CK7分子在嫌色细胞癌组(54/86,63%)与嗜酸细胞腺瘤组(0/33,0%)两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11/14,79%)与嗜酸细胞腺瘤组两组中的表达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CK7在嫌色细胞癌组中均高表达;而CK20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49/86,57%)、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8/14,5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15/33,45%)三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CD44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20/86,23%)、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14,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5/32,16%)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线粒体抗体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68/84,81%)、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2/14,86%)以及嗜酸细胞腺瘤(25/32,78%)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病例中,包括生存时间等的多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的差异,三者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比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临床分期低;CK7(+)支持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CK20、CD44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表达在嫌色细胞癌及其亚组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造影灌注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超声造影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典型超声造影表现为,造影剂由四周向中心充填,中央放射状纤维瘢痕区域始终无造影剂充填,呈"轮辐状"改变,与病理大体标本表现一致.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CT、MRI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肾嗜酸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的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位于骨皮质,边界光滑清楚,突向肾实质外。CT表现为实质密度肿块。中央显状低密度区。MRI T1WI亦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中央显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中度强化,而中央区不强化。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非常少见的肾脏肿瘤,CT、MRI具有相对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儿童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后肾腺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7岁女性后肾腺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患儿因发现左肾占位病变入院,伴发红细胞增多症,CT见肿瘤边界清晰、质地均匀、高密度并伴有点状钙化,诊断为左肾肿瘤,行左肾切除。结果:术中见肿瘤被膜完整,切面色灰白,质地均匀,病理检查:后肾腺瘤。术后半月复查,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后肾腺瘤术前难以依据影像学特征明确诊断,对于CT值高、边界清晰、点状钙化及伴发红细胞增多症的肾脏肿瘤,应作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明确诊断后,力争行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0例RO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4-78岁,平均57.8岁.病变位于左肾6例,右肾4例.大体见瘤组织边界清楚,切面均质、棕红色或褐色,3例瘤中心可见纤维性瘢痕...  相似文献   

20.
王佳  韩俊  马建兵  薛超 《浙江临床医学》2023,(4):571-572+575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瘤(RO)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0例单发RO,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7例病灶实质期呈持续性强化;4例肿瘤中央可见星芒状无强化区;1例肿瘤内部出现“车辐状”强化;2例出现“节段性增强翻转”征象。结论 结合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能有效提高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临床决策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