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峡船闸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三峡船闸开挖卸荷岩体高边坡的稳定变形机制及加固优化措施”,采用理论和试验分析的方法,从细观尺度到宏观尺度研究了岩石的损伤流变断裂,建立了裂隙岩体的损伤流变断裂力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本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及断裂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三峡闪云斜长花岗岩开展了四点弯曲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测得了K1和K1,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了临界断裂判据经验公式,并与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模拟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断裂有限元计算,采用经验断裂判据对船闸边坡岩体裂隙扩展的稳定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三峡闪云斜长花岗岩开展了四点弯曲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测得了KⅠ和KⅡ,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了临界断裂判据经验公式,并与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理论作了比较分析。模拟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断裂有限元计算,采用经验断裂判据对船闸边坡岩体裂隙扩展的稳定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锚固方案的平面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锚固方案的平面有限元计算张玉军朱维申(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430071)1前言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在修建时将形成路堑式双高陡边坡,最高达170m,其中闸墙直立坡一般高50m,最高有70m。高边坡的稳定,直接影响到船闸运行...  相似文献   

5.
单线运行之后,三峡船闸的通过能力只相当于双线时的40%,因为除了双线变单线外,每24小时,船闸还要经历一个空载换向的过程。这是航运界对单线通航后通过能力预测普遍认同的一个数字。  相似文献   

6.
1朱维申,张玉军.三峡船闸高边坡节理岩体稳定分析及加固方案优化研究.1996,15(4): 305~3112 夏熙伦,徐 平,丁秀丽.岩石流变特性及高边坡稳定性流变分析.1996,15(4):312~3223 孙 钧,凌建明.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的细观损伤及长期稳定性分析研究.1997,16(1):1~74 朱维申,邱祥波,李术才等 损伤流变模型在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的初步应用1997,16(5):431~4365 张燎军,傅作新,朱岳明等.三峡永久船闸闸墩-锚杆-岩基的非线性耦合分析.1998,17(…  相似文献   

7.
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峡船闸采用双线五级连续型式,船闸规模大、水头高,闸室有效尺寸280m×34m×5m(长×宽×槛上最小水深),上游水位变幅135~175m,下游水位变幅62.0~73.8m,设计总水头113m,最大通航流量56700m3/s,可通行万吨级船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总设计水头最高的船闸。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设计研究,1994年4月开工,2003年6月建成并投入试通航。三峡船闸的建成投产,是多门类、多学科技术综合研究和运用的结果,三峡船闸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使船闸技术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三峡船闸完建工程是三峡工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关键性工程之一。对三峡船闸完建工程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业主推行项目部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总结。结合船闸完建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对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组织功能、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项目管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的界面元法与评判准则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针对三峡船闸高边坡的特点 ,提出了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模型和工程稳定问题的干扰能量法 ,并应用上述模型与分析方法对三峡船闸高边坡进行了分级开挖仿真计算 ,评价了其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三峡船闸高直立边坡岩体的开挖变形控制与加固是确保三峡工程按期蓄水的关键。通过对开挖加固空间关系及安全稳定的综合分析论证,解决了北线二闸首中隔墩上部倒悬体和下部基岩爆破开挖稳定的复杂施工问题。通过超前锚固、个性化控制爆破、倒悬体高效加固、长大锚索快速施工及混凝土回填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三峡船闸上部倒悬体和下部爆破开挖综合处理方案和工作流程。实现了船闸安全、优质、高效建设,确保了三峡船闸在2003年按期投运,监测显示船闸已安全运行16年。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工程的开挖加固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的永久船闸施工开挖后,在山体内形成最大坡高170余米的人工开挖陡高边坡,并引起地应力释放和重新分布,对船闸陡高边坡的稳定性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三峡永久船闸开挖过程中,于1995和1999年在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一、二期开挖完成后进行了2次地应力测量,揭示该区域地应力场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地应力场的变化对船闸高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为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建设信息》2007,(5S):F0004-F0004
邢德勇同志系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三峡指挥部指挥长.硕士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参加葛洲坝二期工程,隔河岩电站、三峡工程等项目施工。1995年起先后负责了三峡临时船闸及升船机工程、三峡二期厂坝工程,三峡三期厂坝厂房工程、右岸地下电站工程等项目施工.为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打造工程精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船闸CCD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近年来研制开发的CCD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系统为技术条件,针对长江三峡多级船闸闸室消防问题设计了一个满足多级船闸闸室外大空间火灾监控要求的火灾自动报警技术方案,并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峡永久船闸工程混凝土缺陷的类型,介绍了缺陷治理选用的材料,并对灌浆工艺、施工注意要点、灌浆质量检验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FLAC-3D 进行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105,自引:33,他引:72  
 首先介绍了FLAC23D 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然后将其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过程的应力变形分析和稳定分析。结果说明船闸结构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在秭归开工。三峡大坝蓄水后,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成为客货船舶过坝的主要通道,但耗时需9小时以上,而以“水-陆-水”方式的滚装船转运,也至少需3小时。修建三峡翻坝高速公路,车辆可”绕开”大坝,无需中途转运,有望在1个多小时内完成翻坝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三峡翻坝铁路是长江三峡江南铁水联运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投资32.97亿元,线路全长42.56km,铁路等级II级,自宜万铁路宜昌南站引出,经宜昌市点军区、夷陵区,终点接入秭归县三峡翻坝物流园茅坪港。据了解,按最大设计能力,三峡大坝永久船闸到2030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极限值1亿t。但2011年,三峡大坝永久船闸货物通过能力已提前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分析永久船闸高边坡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监测设计的基本原则;针对三峡船闸高边坡中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监测要求:最后给出了具体的监测部位(断面)及监测项目和仪器的优化布置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能相互协调,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19.
三峡船闸边坡反分析以及稳定性和整体安全储备能力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基于三峡船闸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问题的重要性,采用弹-粘弹塑性西原模型,依据监测成果和开挖揭露的地质资料,对边坡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了反馈分析,并根据反演分析得到的力学参数,对三峡船闸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很元分析,对其稳定性和整体安全储备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瞿才鑫  王诗薇 《安徽建筑》2015,22(3):190+200
文章以三峡船闸上游待闸锚地完善建设工程为例,将三峡上游庙河锚地至端方溪水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OFDM的扩频通信的技术在航道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