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采用单斗一汽车生产工艺的露天煤矿在我国还不多,只有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霍林河南露天矿等几家。但从世界采矿技术和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来看,单斗一汽车生产工艺和半连续生产工艺将是我国露天煤矿在今)j段时期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单十一汽车生产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归结起来其主要特点是机动灵活、生产能力大,一次作业循环时间短。很显然,周期时间是影响设备效率,提高生产能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何缩短周期时间,充分发挥采、运、排三大环节的能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影响汽车运行周期时间的因素很多,诸如内外…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针对黑岱沟露天矿8750型拉斗铲的作业循环耗时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挖掘方式、岩土台阶几何形状是影响挖掘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组合式挖掘、改变岩土局部几何形状提高设备挖掘环节效率;设备转动耗时是影响一次作业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满载旋转、空载返回环节中,应保持设备加速、减速过程中转动角度的比值分别为3/2,4/5;铲斗提升耗时是制约挖掘煤沟作业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提升-旋转"制约关系制定了拉斗铲挖掘-排弃位置参考表。  相似文献   

3.
姜久昌 《煤》2014,(7):71-72
煤矿井下正规循环生产之外存在着非正规作业项目。在正规循环作业方面,煤矿各项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非正规作业项目是一个薄弱环节,薄弱环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煤矿企业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不能降低。对于一个煤炭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就是利润,只有将非正规作业项目抓好了,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安全生产周期才能延长。  相似文献   

4.
肯定了推行“四六”作业制的优越性,并对循环作业方式、劳动组织、工资分配、生产环节、现场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霍林河南露天矿采用的单斗─—汽车工艺长期观测,对采掘工作面卡车不同站立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最佳装车位置,进而对主采设备作业效率进行分析计算。为压缩车、铲一次作业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交流电传动矿车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单斗-矿车工艺系统中矿车和电铲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一种新的矿车作业周期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矿车待装时间并建立了其计算公式,并利用电铲和矿车性能参数分别计算了作业循环时间中的装料时间、矿车满载运输时间和空载折返时间;给出勺容比和车铲比的推荐公式,定量分析了勺容比、车铲比和矿车等待装料时间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开发出软件程序,它能在满足矿山生产目标前提下,方便快速地输出多种可供比较的单斗-矿车工艺系统设备选型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7.
自卸汽车要提高运输矿岩能力,从台月、台年指标看,无论单车或车队,首先要有合理作业制度,较高的出车率,其次在给定的班作业时间里,协调车路间、部件间的较佳工作,以缩短一个循环周期,增加班循环次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8号煤顶板采空区悬顶面积大、周期来压强度大等问题,对126次循环作业典型压力表数据进行读取分析,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为40 m左右,周期来压步距为25 m左右;运输巷受28204采动煤柱应力集中影响,压力相对其他较大。  相似文献   

9.
杨金宏  李军强 《建井技术》2009,30(6):9-11,5
麦垛山煤矿副立井、回风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中,以正规循环作业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手段,科学编制循环作业图表;并通过对井筒循环作业时间曲线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影响正规循环作业的诸多问题,提高了正规循环率,加快了施工速度.两井筒均取得了连续2个月月进达百米以上的好成绩,创出了宁东煤炭基建工程施工新纪录.简要介绍了凿井施工机械化配套设备、现场施工管理体系、循环作业时间安排及循环作业时间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霍林河南露天矿采用的意境斗-汽车工艺观测,对采掘工作面卡车不同站立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最佳装车位置,进而对计算。为一,铲一次作业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露天煤矿拉斗铲作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露天煤矿拉斗铲的作业效率,采用黑岱沟露天矿拉斗铲现场作业的统计数据,研究了拉斗铲的作业周期及分布规律和拉斗铲作业的满斗系数.得出了拉斗铲作业周期的计算公式,作业周期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作业周期及满斗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回转时间是影响拉斗铲作业周期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拉斗铲作业周期服从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拉斗铲的倒堆能力,为露天矿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提高拉斗铲司机技术水平及加强露天矿各种工艺阃的配合和现场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拉斗铲的满斗系数;减小拉斗铲作业回转角和加大拉斗铲斗容的满斗系数是提高拉斗铲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外拉斗铲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霍林河南露天煤矿单斗—卡车工艺配车入换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露天采矿技术》2007,(4):13-15,17
通过对霍林河沙尔呼热南露天煤矿单斗—卡车工艺系统的实验观测,就采掘工作面卡车不同的入换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入换方式与采运设备效率的关系,以确定合理的给车入换方式,为压缩车、铲一次作业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健铭  韩长路 《陕西煤炭》2022,(2):87-90,145
黄陵一号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成功应用后,对巷道围岩支护提出新要求,首先要为智能化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的开采条件,回采巷道实现"一次支护,永不返修"的目标,满足智能化开采需求;其次,回采巷道要能满足矿井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保证矿井采、掘接续平衡,综合考虑回采巷道掘进、支护时间在每循环作业过程中占比较大,因此考虑在回采巷...  相似文献   

14.
平果铝土矿采矿-复垦联合工艺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恒强 《金属矿山》2008,38(8):26-29
叙述了平果铝土矿在生产过程中,针对矿山作业特点,将复垦与采矿作业结合起来,组成采矿-复垦联合工艺系统;各环节有效组织、统筹规划,使周期最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最终整体效果达到最优的目的。并对采矿-复垦联合工艺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黑岱沟露天煤矿亟需一种拉铲工艺条件下5#煤开采方案;通过对5#煤赋存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核定产能条件下采场整体推进度,确定5#煤可采时限;同时根据多年拉铲的工程实践研究,总结出了拉铲3大类作业方式,依据不同的作业方式和5#煤及夹矸开采运输系统布设方式,提出了4种5#煤开采方案,并从“5#煤及夹矸运输系统布置、拉铲倒堆系统采剥循环时间、各环节采剥工程量、年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方案4。  相似文献   

16.
许杨丰 《采矿技术》2018,18(2):59-61
立足凡口铅锌矿井下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后的生产作业组织协调的实际需求,运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研究开发井下采矿生产组织协调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井下作业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井下生产作业基本信息,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位置、作业性质,作业进度、安全状况等的及时全面动态管理、网络查询,实现各工区队、各生产环节作业信息报表自动生成及网络浏览,以及生产组织协调纪要及通知文件上传下载和动态管理,支持井下采出充各生产环节有效组织和统筹协调安排,为矿山降低成本、提高矿山井下采矿生产作业管理效率,促进井下安全、高效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逐步进入开发后期,很多油层压力系数低于水的当量压力系数。用清水进行洗井、冲砂、酸化等井下作业施工,清水大量漏失进入地层,井筒内无法建立正常循环,容易造成地层污染严重,油井产量降低,生产周期缩短,作业费用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油田的开发,采用泡沫流体做为修井液、洗压井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矿井建设总体安排要求的巷道平均月进度,确定循环时间及炮眼深度。l=m·T/720K_0η式中:l——炮眼深度(米);m——平均月进度(米/月);T——循环时间(小时);η——炮眼利用率;K_0——循环完成率。选用的炮眼深度应在掘进每米巷道所需时间为最少的优化范围内。机械化施工巷道常采用顺序作业施工。每个循环时间由凿岩、装岩、支护与辅助作业时间所组成。  相似文献   

19.
阳煤寺家庄公司15116综采工作面选用3组ZT2×4000/23/50超前液压支架,提高了顶板维护安全系数,降低了超前维护作业的强度。集中移架(每天检修班移一次超前支架)生产班无需移超前支架、无需打设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量小,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回采效率高;支护强度较低,生产班需要承担1/2的退锚工作量。随采随移架(每割一刀煤移一次超前支架)支护强度大,安全系数较高,检修班无相关工作;生产班作业环节较多,需要移超前支架和退锚,回采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铲运机遥控和制导系统在一名操作工控制多台铲运机的工作方式中的联合应用。一种能达到这些目的的系统已经在国际镍有限公司(IncoLimited)北锡崖(CopperCliffNorth)镍矿进行了试验。这个系统使用高速、大容量生产网路以及三维视频系统和无线电遥控装置在装载和卸载时遥控一台铲运机。装载后,操作工利用一种自动制导系统调度铲运机经平巷行驶到澜矿井。溜矿井处的卸载作业遥控完成后,铲运机返回,开始下一次循环。这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因为操作工只控制循环中的装载和卸载两个环节,所以效率得到提高。这使得操作工能更有效地利用其工作时间给特定的一台铲运机装载、卸载,而其余的铲运机由制导系统控制,会继续行驶和(或)在溜矿共处自动卸载。操作工坐在遥控站,所以安全性提高。至于自动卸载系统,今后将予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