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为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Hum)与1临床多种疾病的关系,对非冠心病、高血压病老年患者(60~89岁)311例和非冠心病、高血压病老年前期患者(45~59岁)435例进行血清尿酸测定,Hum检出率分别为68.5%(213例)和57.7%(251例).同时做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51.6%(110/213)和30.7%(77/251).心律失常发生率老年组与老年前期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提示老年Hum与心律失常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田相风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70-1471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的放疗护理方法。方法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放疗前护理、放疗中护理、放疗后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科学的放疗护理,58例患者中总有效率达86.21%。结论对老年肿瘤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疗效。方法:对45例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连续4周,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45例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西酞普兰是对5-羟色胺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小、起效快、安全性高,适宜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整体抗抑郁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转移瘤患者再次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52例老年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n=24)和联合治疗组(n=28)。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组在放疗组基础上口服替莫唑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放疗组为75.0%(18/2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1个月,较放疗组(10.5个月)明显延长(P<0.05)。联合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放疗组,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两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老年脑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1-06~2011-06收治的老年AML患者(>60岁)6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为2组,A组(亚标准剂量组),B组(预激方案组),并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只有58例可进入疗效评价。A组33例,15例获完全缓解(CR),CR率为45.5%,B组25例,10例获CR,CR率为40.0%,2组CR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标准剂量组相对老年患者而言化疗剂量较大,治疗相关病死率增加。减低剂量的CAG预激方案对老年AML患者来说有一个好的缓解率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7例,于术后第4~7天开始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B组38例,使用同样方案于术后第28~31天开始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化疗不良反应在肝脏毒性方面不同,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重。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使用FOLFOX4方案进行早期化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宫颈癌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提质量指数(BMI)将这些患者分为≥24kg/m~2组(n=20)和24kg/m~2组(n=20)两组,进行摆位固定、图像配准及摆位误差校正,然后对40例患者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及摆位扩边值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例患者X轴、Y轴、Z轴的MPTV分别为5.2、11.0、5.6;≥24kg/m~2组患者在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绝对值显著大于24kg/m~2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X轴、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锥形束CT能够有效减小宫颈癌放疗分次间摆位误差,对放疗摆位外扩边界值进行估算,提升放疗精准性,影响因素为BMI,如果患者具有较大的BMI,则可以将其外扩边界适当增加,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崔伟  左富义  陈纲  孙亮  于波 《人民军医》2011,(8):691-692
目的:观察老年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直肠癌28例为观察组,〈65岁直肠癌28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新辅助放化疗,剂量为1.8~2.0 Gy/d,每周5天,共4~5周,累计剂量为45~50 Gy;放化疗期间给予卡培他滨2500 mg/(m2.d),分2次口服,连服2周,休息1周,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分级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程度也较对照组更加严重,但未发生Ⅳ级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等不良反应分级病例数,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医院近7年来119例AP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即老年 (年龄≥65岁) 组53例和非老年(年龄<65岁)组66例,对两组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老年组合并高血压(49.1%)、房颤(28.3%)、消化道溃疡或出血(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合并高血压(25.8%)、房颤(10.6%)、消化道溃疡或出血(0);(2)老年组下肢肿胀痛(15.1%)比非老年组下肢肿胀痛(4%)更常见;(3)老年组ST、T改变(90.5%)、房颤(17.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ST、T改变(63.2%)、房颤(1.5%),非老年组窦速、右束支传导阻滞(84.2%)明显高于老年组(52.4%)。(4)老年组PCO2<35 mmHg(65.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0.9%);非老年组PO2<80 mmHg(95.5%)明显高于老年组(76.3%)。(5)APE较易误诊为心内科疾病,老年组误诊率(30.1%)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5.1%)。老年组更多采用抗凝治疗,非老年组更多采用抗凝+溶栓治疗。两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APE合并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有所不同,老年组误诊率较高。对有下肢肿胀痛,低碳酸血症及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房颤的老年患者应警惕 APE,以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心理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法,对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选影术(CAG)检查的59例老年胸痛患者术前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观察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CAG术前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同时,结合CAG结果,比较CAG阳性与阴性老年患者在一般情况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59例老年患者中术前有焦虑症状者26例,占44.1%;有抑郁症状者10例,占16.9%;既有焦虑又有抑郁者8例,占14.2%。CAG检查阳性者43例,阴性者16例,CAG阴性率27.59%。CAG阳性组焦虑症状较CAG阴性组更明显(HAMA平均分:16.1±7.2比11.1±6.6,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位置误差的分析,确定临床靶区(CTV)外扩计划靶区(PTV)边界值的大小。方法 选取26例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患者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采集初次治疗前和以后每周的CT影像,与治疗计划采用的CT影像进行比对,记录各方向位置误差值并计算PTV外扩边界值MPTV结果 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放疗时各方向均存在位置误差,患者在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0.21±3.23)、(0.55±3.51)和(0.08±2.76)mm,头脚方向的系统误差最大,左右方向次之、前后方向最小。各方向位置误差无明显差异。靶区在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依次需外扩5.44、7.26和5.68 mm。 结论 建议在进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时外扩PTV间距依次为左右方向5.5 mm、头脚方向7.5 mm、前后方向6 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光学体表追踪系统AlignRT联合开放式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评估摆位时间和重复摆位次数,并对比分析AlignRT与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两者之间摆位误差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132分次开放式面罩固定头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数据,全疗程放疗使用AlignRT引导无标记线摆位并以治疗计划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外轮廓(Body)结构作为参考体表,结束摆位后分别获取AlignRT与CBCT两种系统的左右(x轴)、升降(y轴)、进出(z轴)、床旋转(Rtn)、进出倾斜(Pitch)和左右转动(Roll)6维方向摆位误差,并记录摆位时间与重复摆位次数。分别采用Wilcoxon和Spearman法分析两种系统摆位误差的差异和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两者一致性。结果 6维方向CBCT摆位误差均满足临床要求(线性方向范围-0.30~0.30 cm,旋转方向范围-2.0°~2.0°),摆位时间为(98±31) s,重复摆位次数占比1.51%(2/132)。两种系统摆位误差除xZ=-3.11,P=0.002)、yZ=-7.40,P<0.001)和Pitch (Z=-4.48,P<0.001)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摆位误差除z方向外,xrs=0.47,P<0.001)、yrs=0.29,P=0.001)、Rtn (rs=0.47,P<0.001)、Pitch (rs=0.28,P=0.001)和Roll (rs=0.45,P<0.001)均呈正相关。6维方向摆位误差95%一致性界限(95% LoA)分别为-0.12~0.09 cm、-0.07~0.17 cm、-0.19~0.20 cm、-1.0°~0.9°、-1.0°~1.5°和-0.9°~1.0°,95%一致性界限的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14~0.11 cm、-0.09~0.19 cm、-0.23~0.23 cm、-1.2°~1.1°、-1.2°~1.7°和-1.0°~1.1°,均位于临床摆位误差容许范围之内。6维方向摆位误差差值3.41%(27/792<5%)在95% LoA之外。在95% LoA范围内,差值绝对值的最大值分别为0.12、0.16、0.19 cm、0.9°、1.5°和1.0°。结论 基于AlignRT联合开放式面罩的头部肿瘤无标记线全疗程摆位流程,使AlignRT与CBCT摆位误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摆位效率尚可,可应用于首次治疗,并实现治疗中实时监测提高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真空垫(VP)、真空垫联合乳腺托架(VB)和发泡胶联合乳腺托架(PB)对乳腺癌放疗中分次间摆位误差、分次内患者移动及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2021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乳腺癌患者共96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VP组、VB组和PB组,每组32例。利用锥形束CT(CBCT)和计划系统获取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体部肿瘤放射治疗的ExacTrac X-射线图像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群体的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布情况,研究六维放射治疗床修正摆位误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配准数字重建图像(DRR)和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拍摄的正交kV级验证像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患者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以及对应的残余误差。结果 平移摆位误差为x(左右方向):(2.27±2.02)mm,y(头脚方向):(4.49±2.52)mm,z(腹背方向):(2.27±1.37)mm;旋转摆位误差为Rx(矢状面):(1.02±0.73)°,Ry(横断面):(0.67±0.68)°,Rz(冠状面):(0.76±0.84)°。残余平移误差x(r):(0.27±0.48)mm,y(r):(0.37±0.45)mm,z(r):(0.22±0.30)mm;残余旋转误差为Rx(r):(0.17±0.33)°,Ry(r):(0.14±0.34)°,Rz(r):(0.16±0.28)°。结论 对于体部放射治疗的患者,旋转误差和平移误差是同时存在的,不仅需要校准平移误差,旋转误差也不容忽视。ExacTrac 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能够有效纠正六自由度的摆位误差,并保证残余误差在较小的范围内,保证了体部肿瘤放疗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一种新型定制真空垫在盆腔肿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进行评估,并与传统体位固定方式进行对照研究,以提高盆腔肿瘤摆位精度。方法 66名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22名,采用3种不同固定方式:平板固定(N组)、传统真空垫(V组)和定制真空垫(New-V组)。固定效果用三维方向及矢状位轴向旋转的摆位误差测量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New-V组摆位误差在前后(x)、头脚(y)、左右(z)及矢状位轴向旋转角度(r)依次为(0.35±0.37)、(0.21±0.22)、(0.29±0.28) cm和(0.70±0.65)°;N组相应摆位误差依次为(0.44±0.43)、(0.31±0.62)、(0.45±0.60) cm和(1.25±1.00)°;V组依次为(0.38±0.36)、(0.27±0.25)、(0.32±0.29)和(1.09±0.77)°。其中,r值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9,P<0.05)。New-V组的r值误差比其他两组小。分次间误差波动性分析显示,zr方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6,P<0.05),New-V组在4个方向上波动性较小。根据摆位误差分布,对误差引起中心偏移量进行估计,其引起计划靶区(PTV)的剂量分布差异统计显示,New-V组在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上差异较小,且最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18,P<0.05)。结论 New-V组的固定方式较平板(N组)和普通真空垫(V组)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照射分次间误差波动性较小,相对位置误差引起潜在PTV剂量变化较小。因此,新型定制真空垫可优化摆位精度,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CBCT)标准和快速两种扫描模式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测定中的差异,探讨快速扫描模式下的摆位误差测定,并探讨进行在线修正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8日至2014年11月8日收治的5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在首次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前进行顺时针方向标准扫描模式CBCT扫描,之后立即行逆时针方向快速扫描模式CBCT扫描,按照扫描模式将所有患者图像分为快速模式组和标准模式组,两组图像分别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并对两组配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由1名放疗医生、1名物理师和1名技术员采用主观质量评分法(MOS)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 x、y、z轴平移和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在快速模式组与标准模式组之间的差值分别是(0.2±0.2)、(-0.6±0.4)和(-0.2±0.3)mm与(0.2±0.1)°、(0.0±0.1)°和(0.1±0.1)°,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摆位误差统计结果之间高度相关(r=0.92~0.98,P<0.01);两组摆位误差统计结果之间具有较满意一致性(Kappa=0.82~0.94)。标准模式组和快速模式组的MO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9、4.1、3.8和3.6、4.0、3.8,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扫描模式与标准扫描模式采集的图像在胸腹部肿瘤摆位误差测定并在线修正中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且图像质量不会明显变差,CBCT快速扫描模式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测定和在线修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放疗定位膀胱体积对放疗中膀胱体积的一致性和摆位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调强放疗的66例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在CT定位及治疗前自主憋尿后进行定位扫描或执行放疗,每次放疗前行锥形束计算机体层(CBCT)扫描获得左右、头脚和前后平移方向误差。在CT模拟定位影像和CBCT影像上勾画膀胱轮廓并计算体积,根据CT定位影像上膀胱体积进行分组,200~300 ml组18例、300~400 ml组24例、>400 ml组24例,分析CT定位膀胱体积对放疗过程中CBCT膀胱体积相对计划体积的变化百分比和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 200~3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15%,300~4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26%,>400 ml组放疗中膀胱体积减少32%,3组膀胱体积变化百分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7.97、4.83,P<0.05)。三维平移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头脚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72,P<0.05),左右、前后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200~300 ml组:0.00(-0.20,0.20)cm; 300~400 ml组:0.00(-0.20,0.30)cm;>400 ml组: -0.10(-0.30,0.20)cm。>400 ml组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4.66,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定位时膀胱充盈容积控制在200~300 ml,有利于患者在放疗中保持膀胱体积一致性及减少放疗时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锥形束CT(CBCT)在线摆位校正与离线自适应校正在减小头颈部肿瘤临床靶区(CTV)外放,从而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1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头颈部癌症患者入组。分次放疗前后均行在线CBCT扫描1次,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各个方向的配准差值。放疗前后的配准差值分别作为放疗分次间误差和分次内误差,用于计算每例患者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利用CTV外放计算公式,计算在线校正前后CTV外放;以0.5 mm为允许的最大残余系统误差,计算离线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CTV外放。结果 未经在线校正,左右、头脚和前后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5.7 mm、5.6 mm和7.3 mm;每分次放疗均行在线校正,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1.7 mm、1.7 mm和2.3 mm;对系统摆位误差进行离线自适应校正,3个方向上群体化CTV外放分别为2.7 mm、2.5 mm和3.6 mm。结论 基于CBCT图像分析的在线校正和离线自适应校正均能明显减小摆位误差,有助于缩小CTV外放,并有望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6D治疗床联合锥形束CT(CBCT)容积旋转调强(VMAT)治疗妇科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以及其靶区外放边界的变化趋势。方法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20例,采用HexaPODTMevo RT 6D治疗床和kV级CBCT影像引导的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常规摆位后均行校正前CBCT扫描,利用6D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治疗后第3次行CBCT扫描,分别获得校正前、校正后、治疗后X射线容积影像,所有容积图像与计划CT图像采用自动骨性标记和手动微调的配准方式,获得三维平移(x、y、z)和旋转方向(RxRyRz)的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放边界。结果 患者共行CBCT扫描594次,6D治疗床在线校正后,分次间摆位误差在yzRxRyRz轴方向上明显缩小(t=6.21、-8.60、2.13、-8.51、-3.48,P<0.05)。外扩边界MPTVx轴、y轴、z轴方向上分别为2.20、3.43、2.00 mm,校正前后减少幅度为4.46~6.05 mm。结论 6D治疗床联合CBCT可明显提高妇科肿瘤盆腔放疗患者的摆位精度,同时可为精确设定计划靶区外放边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胸部肿瘤常规放疗摆位偏差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确定胸部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时的摆位偏差。方法 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 2 1例胸部肿瘤病人常规放射治疗时所拍摄的 40 8幅射野图像 ,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 (DRR)图像进行了比较 ,并对病人摆位的横向 (RL)和纵向 (SI)及前后 (AP)轴旋转角度的偏差进行了测量。结果 没有采用任何固定装置治疗时 ,RL和SI方向摆位的平均平移偏差分别为(0 7± 3 1 )mm和 (1 5± 4 1 )mm ;平均旋转偏差为 (0 3± 2 4)°。当使用体膜固定治疗时 ,RL和SI方向摆位的平均平移偏差分别为 (0 5± 2 4)mm和 (0 8± 2 7)mm ;平均旋转偏差为 (0 2± 1 6)°。结论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采用体部固定装置可降低摆位偏差。SI方向的摆位偏差大于RL方向的摆位偏差。摆位偏差的主要来源是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