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5年,胸闷1月余"入院。患者15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机械瓣),术后未定期复查。近1个月来感胸闷气短。入院查体:血压131/68 mmHg(1 mmHg=0.133 k Pa),脉搏62次/min,心界左右扩大,心率95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前区可闻及人工金属瓣膜音,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生物瓣毁损患者行介入二尖瓣瓣中瓣手术的经验和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瓣中瓣手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毁损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既往置换Medtronic HancockⅡ瓣膜5例,Edwards Perimount瓣膜1例,佰仁思生物瓣膜1例,St Jude Medical Epic瓣膜12例。瓣膜型号25号10例,27号7例,29号2例。手术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在X线透视及TEE检测下经心尖途径或经股静脉-房间隔途径,将压缩的介入瓣膜在导丝引导下植入二尖瓣生物瓣内。19例患者均成功经心尖入路或经房间隔入路完成介入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术。1例术后8 h内发生活动性出血,1例术后随访2年后死亡,其余17例患者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完成全部随访,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二尖瓣均无反流,峰值流速[(1.81±0.36) m/s vs (2.61±0.49) m/s,P<0.05]及平均跨瓣压差[(6.1±2.3) mmHg vs(12.5±5...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行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外科手术高危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11例“瓣中瓣”置换术均通过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途径进行,手术成功率100%,1例在置入瓣膜成功后出现左心室穿孔导致心脏压塞行开胸探查术;1例并发脑卒中。术后无瓣膜功能不全病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降低[(13.1±3.9)mmHg vs.(7.8±2.0) mmHg,1 mmHg=0.133 kPa,P=0.001],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级患者明显减少(100%vs. 9%,P<0.001)。6例患者完成术后30 d随访,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患者瓣膜功能良好,未见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败的“瓣中瓣”置换术成功率高,可作为再次外科手术高风险人群的有效替代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38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8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9例,"双孔法"13例,后叶腱索转移3例,后叶矩形切除 "双孔法"2例,后叶腱索转移 "双孔法"3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4例,瓣叶穿孔修补2例.本组35例植入人工瓣环.结果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32例,少量反流6例.1例术后第一天发生瓣膜撕裂,行二尖瓣替换术后痊愈.1例术后第九天因消化道出血,继发肾功能衰竭死亡.36例术后早期超声复查,二尖瓣舒张期流速0~1.9m/s,平均(1.23±0.39)m/s.跨瓣压差0~14.4mmHg,平均(6.61±3.56)mmHg.36例随访2~70个月,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5例.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2 4岁 ,因反复胸闷、气短 10个月 ,咯血 5d入院。入院查体 :休克体征 ,贫血外观 ,心尖部可闻及重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III/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余无阳性体征。经心脏彩超等检查后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 (MS)合并轻度关闭不全。入院后经用镇静剂、利尿剂、止血剂及抗休克等处理 ,仍咯鲜血不止 ,且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遂于 2d后行急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术中未给肝素以防咯血加重造成窒息。手术操作时间仅 16min。术后舒张期杂音明显减弱 ,左房压由 2 8mmHg(1mmHg =0 133kPa)降至 7mmHg。术后咯血停止 ,第 3天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反流患者,以76%泛影葡胺17 ml递增法扩张,每次增加0.5~1 ml,扩张终点使左心房压下降50%以上,或左心房平均压达到15 mmHg以下,二尖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消失或明显减轻.结果:60例患者经PBMV后二尖瓣口面积(1.6±0.3)cm2,较术前(0.9±0.3)cm2显著增加(P<0.01);术后三尖瓣反流面积(6.2±4.0)cm2,较术前(10.3±6.4)cm2显著减少(P<0.01);术后左心房直径(45.4±7.4)mm,较术前(49.7±7.9)mm显著减小(P<0.01),术后右心房直径(28.7±5.6)mm, 较术前(46.5±6.3)mm显著减小(P<0.01),术后左心房平均压(15.6±6.1)mmHg(1 mmHg=0.133 kPa)较术前(25.5±6.6)mmHg显著减小(P<0.01),术后右心房压力(13.2±2.4)mmHg较术前(18.5±4.7)mmHg显著下降(P<0.01);二尖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从中重度减为轻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从术前0~1/6级升高到1~2/6级,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即术前可登楼2~4层即感觉胸闷气促,术后可以登4~7层,随访2个月~9年,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合并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患者,可以减轻症状,减轻三尖瓣返流面积,改善生活质量,近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二尖瓣替换术后人工瓣膜不匹配(Patient-prosthesis mismatch,PPM)的发生情况,及PPM对患者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及心房纤颤(房颤)射频消融术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手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3±11.7)岁,均为持续性房颤心律。手术方法为二尖瓣人工瓣膜替换术加Cox-mazeⅢ°房颤射频消融术,使用的人工瓣膜包括机械瓣22例,生物瓣7例。术后计算瓣膜有效开口面积(EOA)和瓣膜有效开口面积指数(IndexedEOA,EOAI),并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将EOAI≤1.2cm2/mm2定义为瓣膜不匹配,肺动脉收缩压≥40mmHg(1mmHg=0.133kPa)定义为肺动脉高压。结果:无手术及随访期死亡。随访12~36个月,平均(21.3±7.6)个月。29例患者中17例手术后有效瓣口面积(EOAI)≤1.2cm2/mm2,PPM发生率为58.6%,无PPM(Non-PPM)12例。PPM组与Non-PPM组相比,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下降为(51.4±9.8)mmHg及(35±6.7)mmHg(P0.01);术后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分别64.7%(11/17)及33.3%(4/12),P0.01;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分别为35.3%(6/17)及25%(3/12),P0.05;左心房经线分别减少到(50.7±11.2)mm及(42±10.4)mm,P0.05。结论:风湿性二尖瓣替换术后PPM的现象较为常见。二尖瓣位PPM对患者术后持续的肺动脉高压及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综合应用二尖瓣成形术矫治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4年3月,综合应用多项成形技术修复23例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瓣膜,患者年龄14~71(45±23)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6例,重度17例,均存在2个以上的反流点;联合应用后瓣矩形切除、前叶三角形切除、腱索缩短、腱索转移、缘对缘二孔化、置入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等技术修复二尖瓣。术中采用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手术后每年进行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术后随访期死亡率和无二尖瓣反流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随访时间为(71±37)个月,2例患者失访(9%),1例患者于术后3年死于心力衰竭,预计11年总体生存率为95%。根据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2例存活患者中,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72个月和96个月发生中度二尖瓣反流,免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预计发生率为76.4%。无患者因为二尖瓣反流复发或者其它原因进行二次心脏手术。结论:正确判断二尖瓣闭锁不全的病理改变,综合应用多种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二尖瓣成形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在老年及瓣膜钙化程度重的患者中的 6个月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行PBMV患者 6 82例 ,以血液动力学评价术前及术后即刻左房压、肺动脉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 ;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和术后 6个月二尖瓣口面积及跨瓣压差。 结果 PBMV有效缓解二尖瓣口的机械性狭窄 ,引起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 ,肺动脉压力下降及二尖瓣口面积 (MVA)增加 ,两组患者均获益 ,老年组分别平均下降 (9 1± 1 1)mmHg、(10 9± 2 2 )mmHg、(9 1± 1 5 )mmHg、MVA增加 (0 5 2± 0 16 )cm2 ;非老年组分别为 (8 9± 2 4 )mmHg、(7 3± 0 8)mmHg、(7 3± 2 3)mmHg、MVA增加 (0 6 6± 0 11)cm2 。超声随访结果显示 ,PBMV疗效稳定。 结论 PBMV较为明显的改善二尖瓣狭窄症状 ,具有微创、低风险的特点。适用于瓣膜钙化重、条件差和高危围术期而不适合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迷宫Ⅳ(Maze Ⅳ)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在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心脏外科因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治疗的患者217例临床资料。其中83例患者在Maze Ⅳ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MVP组),134例患者在Maze Ⅳ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组)。其中MVP组男性56例、女性27例,年龄23~72岁,平均(45.9±8.5)岁, BMI:19.1~31.4 kg/m~2,平均(22.8±3.4) kg/m~2;MVR组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27~75岁,平均(46.3±5.7)岁,BMI:19.4~31.2 kg/m~2,平均(23.3±2.6) kg/m~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超声结果、围术期资料、术后出院时及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分析Maze Ⅳ术联合MVP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较MVR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P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心排、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左心室破裂)、病死率、ICU滞留时间较MV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引流量、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MVP组出院时、术后3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较MVR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MVP组窦性心律维持率较MVR组明显改善(P0.05),MVP组术后6个月LAD回缩、LVEDD回缩、肺动脉收缩压下降、LVEF改善较MVR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Maze Ⅳ术联合二尖瓣成形术在治疗二尖瓣病变和并心房颤动患者中能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优化和改善左心房及及左心室的重构,提高患者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率,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房颤)病例换瓣同期行心内微波消融术的近、中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换瓣同期行心内微波消融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病例,患者平均年龄(49±12)岁;临床均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房颤,房颤病史平均(4.2±2.9)年。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结果:58例心脏手术复跳后均为窦性心律(100%),微波消融时间平均(15±5.2)min。围手术期因重度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呼吸衰竭死亡各1例。出院时51例患者为窦性心律,近期转复率为91.1%。术后6个月,2例复发转为房颤,49例为窦性心律(87.5%),术后12个月49例仍为窦性心率,总有效率87.5%。术后无血栓形成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的病例换瓣同期行心内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操作较“迷宫手术”和射频消融简单,手术时间短,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实施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合并二尖瓣置换/成形术38例。主动脉根部2例行Wheat术,其余均行Bentall术;二尖瓣6例行二尖瓣成形术(MVP),3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孙氏手术4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2.6%(1/38);1例患者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2例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例患者并发真菌感染。2例患者因术后引流多行二次开胸探查术。术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5±11)mm(36-83mm),较术前明显缩小。结论:主动脉根部联合二尖瓣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主动脉瓣环较大的患者,经主动脉瓣口行二尖瓣手术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可行性。方法:对2016-10至2017-10间在本中心以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PBMV治疗风湿性重度二尖瓣狭窄的24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于术后1、3、6及12个月门诊随访,行X线胸片、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24例患者均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施行了PBMV。术后经导管测二尖瓣跨瓣压差由(15.0±5.1)mm Hg(1 mmHg=0.133 kPa)降到了(6.7±2.9)mmHg(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瓣口面积由(0.8±0.1)cm2增加到了(1.7±0.1) cm2(P0.01)。平均球囊直径为(26.7±1.2)mm。其中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二尖瓣轻度反流。平均随访时间为(7.4±3.1)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二尖瓣瓣口面积仍高达(1.6±0.1) cm~2,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为(9.0±4.3) mmHg。本组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心包积液或外周血管并发症。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可以成功施行PBMV,其在避免了X线辐射及对比剂使用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1年,活动后喘息3个月,间断发热1个月余"于2004-12-21以细菌性心内膜炎(SBE)收入我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2℃,血压90/3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8次/分,呼吸18次/分.口唇无紫绀.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总结我院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评价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l0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05例, 男167例,女138例,年龄43-78 (50.28±10.50)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量中度136例,中-重度108例,重度61 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据二尖瓣病变Carpentier功能分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例,三尖瓣成形术156例;Ⅲ型迷宫术18例。出院后进行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返流程度。 结果 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5例(4.92%),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9.84%),延迟性心脏压塞1例(0.03%),永久起搏器置入1例(0.03%)。术后随访272例,随访率89.2%(272/305),随访时间3个月-10年。随访期间,1 例于术后13 个月死于脑梗塞,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270例均存活。1例患者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于术后36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45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心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45.68±7.24 vs 37.21±8.6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62.30±6.56 vs 48.08±6.25)、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40.24±5.12 vs 35.16±6.37),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 (0.52±0.07 vs 0.64±0.05,P <0.05)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Carpentier分型,合理应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因"二尖瓣置换术后15年,胸痛1个月"于2015年10月16日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6.7℃,呼吸(R)20次/min,脉搏(P)78次/min,血压116/86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楚,口唇及颜面不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扩大,心率78次/min,律齐,P_2不亢进,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传导广泛。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肺动脉高压(PAH)是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二尖瓣膜手术时所应重视的问题,但目前二尖瓣狭窄合并PAH患者二尖瓣置换术指征仍未达成共识,且PAH严重程度对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预后等的影响结论不一。目的探讨PAH严重程度对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二病区行二尖瓣置换术的二尖瓣狭窄合并PAH患者52例,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n=12)、中度组(n=25)、重度组(n=15)。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人工瓣膜(机械瓣膜/生物瓣膜)植入情况,三尖瓣成形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左心房折叠术应用情况,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6个月、1年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PASP,随访期间再次手术情况。结果 (1)3组患者围术期无一例死亡;3组患者植入机械瓣膜/生物瓣膜情况,三尖瓣成形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及左心房折叠术应用情况,CPB时间,ACC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长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2)重度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3)时间、方法在右心室直径、PASP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左心房直径、LVEF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LVEF、PASP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PASP上主效应显著(P0.05),在LVEF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3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短于术前,PASP低于术前(P0.05);重度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左心房直径、右心室直径长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ASP个月,无一例再次手术。结论与合并轻中度PAH患者相比,合并重度PAH的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心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因"周围性水肿8个月余"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患者8个月前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冠心病、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在外院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室流出道疏通+二尖瓣置换(机械瓣)术+起搏器植入术,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室间隔穿孔,穿孔部位位于室间隔肌部中段,考虑与术中左心室流出道疏通过度有关,当时未行特殊处理。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保留二尖瓣及瓣下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的经验.方法 对126例患者采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56例.结果 治愈125例(99.2%),死亡1例.结论 对二尖瓣疾病行"瓣中瓣"法二尖瓣置换术,由于保留了二尖瓣及其瓣下装置,有利于术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操作简便,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度返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 (MS)伴中度二尖瓣返流(MR)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二尖瓣球囊导管治疗MS伴中度MR患者 6 2例 ,其中二尖瓣膜明显增厚、钙化者 7例 ,对左室最大前后径、二尖瓣口面积、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心功能(NYHA分级 )等主要指标随访观察 12~ 36个月。结果 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大 [(0 83± 0 18)cm2 比 (1 86± 0 2 4 )cm2 ,P <0 0 1],左房平均压 [(32± 8)mmHg比 (13± 8)mmHg ,P <0 0 1,1mmHg=0 133kPa]及二尖瓣跨瓣压差 [(18± 9)mmHg比 (5± 3)mmHg ,P <0 0 1]明显降低 ,心功能明显改善 [(2 81± 0 2 4 )级比 (1 4 6± 0 37)级 ,P <0 0 1],左室最大前后径无显著改变 [(4 5± 4 )mm比 (4 6± 4 )mm ,P >0 0 5 ]。对左室最大前后径、二尖瓣口面积及心功能等指标随访观察 12~ 36个月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 ,严格把握球囊扩张终点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患者PBMV的近、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