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保健康、简约和谐的生态美是现代服饰绿色设计的审美追求。本文以生态美学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美为指导,对我国云南独有的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进行系统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从服饰设计的色彩、面料、图案、工艺、饰品和款式等方面论证其与地域生态环境之间的健康和谐关系,有利于深入剖析云南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服饰设计生态美的理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转型以及快时尚消费的速率加快,历史悠久、淳厚质朴、多样性的民族服饰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甚至泯灭的危险。为了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云南纳西族服饰文化历史发展进行调查,从纳西族传统服饰中的女性羊皮披肩纹样出发,提炼女性羊皮披肩的呈现形式、来源传说和功能表现,分析披肩纹样表现的题材内容、色彩和造型,分析羊皮披肩纹样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表达,指出现代服装设计中羊皮披肩纹样在色彩、结构和造型上的创新实现方式。对纳西族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指导作用,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保护具有警醒、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红 《饰》2010,(4)
本文通过对普米族和纳西族的服饰、族源、地域和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同宗同源"是两族群服饰类同的根本原因.地域条件又使得这一服饰现象能长期保留,并认为这种现象是"同源异流"后新的融合,其产生的结果是不同民族间服饰形态的趋同,为民族融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探索现代流行蒙古族服饰的工艺特征与艺术特色,挖掘现代流行蒙古族服饰中的文化内涵与符号特征。 基于流行文化的发展脉络,运用实践考察法,通过对流行蒙古族时装中的面料、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方面 的研究,探寻蒙古族流行服饰中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文化内涵。在对比传统民族服饰工艺的基础上,对加入流行 元素、时尚概念与现代工艺的现代流行蒙古族服饰进行解读与剖析。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现代流行蒙古族服饰与 现在蒙古族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工艺、色彩、图案等方面都具有创新又不失传统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属性,在 传统服饰中融入流行元素,符合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5.
通过论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对传统服饰的影响,提出中国古代服饰在形制、色彩、图案等各方面要受“天人合一”思想的约束,从而达到人间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自然与社会环境直接影响服饰的形成,通过探讨朝鲜族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民间习俗,分析传统服饰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从而来弘扬民族传统,促进民族服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动漫画作品中的服饰是反映作品社会背景,动漫角色的职业地位、地域民族、性格特征等最直观、最具象的体现载体。文中对当今日本的动漫画服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采取概括总结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动漫画作品中叙事题材决定了服饰的作用及分类,探讨每一类服饰造型特点。同时对动漫画作品与时尚服饰流行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云南丽江西林瓦村纳西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其选址生聚、街道脉络、院落秩序、建筑造型、细部涵义诸方面对于生态之美、形式之美、生活之美的积极作用,提出院落组织的逻辑有序,因势相宜是纳西聚落之美的核心,是进一步研究和发扬的岀发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当代美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服饰美的体现在于是否与环境相和谐。这包括服饰色彩与人体之间的内空间环境,服饰色彩与它所处的背景、场景的外空间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所以服饰色彩离不开生活环境,它在环境中是一种与功利保持重要关系的观赏活动。并且服饰色彩的形态还受到地理和季节这样的自然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科学、思想等社会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清代满、汉服饰的演变与交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在我国民族服饰中独树一帜.满族作为清朝的统治民族,满服对我国服饰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由于满、汉两族人民长期混居,使两族服饰文化逐渐走向融合.本文主要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和满汉两族的民族特点,论述两族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辛亥革命为界限,论述了中国服饰从"合礼"向"合理"过渡的特征和原因,探索了这种服饰变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对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纺织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纺织服饰类“非遗”)源自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 践,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认 同。因此,本文通过挖掘纺织服饰类“非遗”中所蕴含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契合度,分析纺织服 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进一步探究纺织服饰类“非遗”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路径。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和促进纺织服饰类“非遗”的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女性羊皮披肩是纳西族传统服饰中的精华.文章除了对羊皮披肩从材质、色彩、造型、装饰要素在形式美感和实用功能层面的阐述之外,还深入到服饰文化内涵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多种文化交融的情形下,承载着纳西族服饰文化传统的羊皮披肩仍然焕发着特有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我们必须要树立保护传统服饰文化精粹的意识,通过研究与挖掘,让其延续的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从它所具有的技艺性、从属性、民族性、创意性以及所包含的种类方面展开分析,从而论述服饰手工艺在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丽江纳西民居多以土为建材,其方式主要有夯土、土坯、陶瓦等3种.其中,土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墙体材料,具有宜居性、操作性、环保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很多优点.本文通过对丽江纳西民居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和总结出土坯材料的优缺点,进而对其强度、抗震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缺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地位进行探讨,从它所具有的技艺性、从属性、民族性、创意性以及所包含的种类方面展开分析,从而论述服饰手工艺在服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唐宋服饰色彩文化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唐宋服饰色彩的个性语言,指出了唐宋服饰色彩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本飞鸟、奈良、平安前期3个时代,与300年大唐相伴随,在服饰制度、服装制作技术、服装样式、服饰色彩图案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模仿隋唐服饰,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隋唐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唐风化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民族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从观念模式、地理环境因素、内部对立结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变异性等方面分析传统服饰色彩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传统服饰色彩以及准确运用现代色彩语言来表现传统服饰色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唐宋服饰色彩文化的历史渊源,阐述了唐宋服饰色彩的个性语言,指出了唐宋服饰色彩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