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优化平行纱的成纱性能,分别使用花式捻线系统与环锭纺纱系统纺制2种精纺羊毛/涤纶平行纱,并对比分析这2种成纱系统所纺制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其中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平行纱的方法是先在环锭纺纱上分别纺制线密度为15.625 tex的深蓝、浅蓝2种颜色的细纱,再在花式捻线机上将2种细纱平行喂入,外包1根线密度为2.22 tex的涤纶长丝;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平行纱的方法是先在环锭纺纱上间隔喂入深蓝、浅蓝2种颜色的粗纱,纺制线密度为31.25tex的细纱,再将其与线密度为2.22tex涤纶长丝在并线工序并合。对比这2种成纱系统,结果表明: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的平行纱的纱线强力较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的平行纱高出48.7%、断裂强力高出44.4%。对比2种平行纱的纱线风格,使用花式捻线系统纺制的平行纱颜色均匀,使用环锭纺纱系统纺制的平行纱呈现深蓝、浅蓝2种颜色交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讨传统环锭纺、集聚纺、赛络纺、集聚赛络纺、喷气涡流纺的成纱机理以及纱线耐磨性能。用这5种方法纺100%新疆长绒棉精梳11.6tex纱。对比测试了纱线的条干、毛羽、强力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集聚赛络纱的各项质量指标和耐磨性均优于其他纺纱。虽然喷气涡流纱的强力和条干不如传统环锭纱,但是耐磨性和毛羽比传统环锭纱好。认为:在集聚纺、赛络纺、集聚赛络纺这样一些环锭纺纱新技术的纺纱过程中,集聚和并合作用都能提高纱线的耐磨性,集聚程度对纱线的耐磨性影响较大,并合作用相对较小。两种同时采用时,改善耐磨性的效果最好。同原料同号棉纱,其耐磨性与条干、强力、毛羽等性能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的纱线耐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邱莉 《毛纺科技》2006,(3):19-20
研究了通过在羊绒纱线中加入彩色点子的方法,生产出具有特殊效果的羊绒纱线.中高支粗纺羊绒彩点纱的纺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文章对彩色点子的生产以及和毛、梳毛、纺纱、络筒等工艺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羊绒彩点纱的加工工艺.此研究为羊绒产品的设计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发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面料.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一种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根据聚酰亚胺和山羊绒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从原料处理入手,对两种纤维进行抗静电与给湿处理。采用人工混合,在纺纱各工序优化工艺参数配置,做好生产过程管理,试纺出了质量满意的18.5 tex聚酰亚胺/山羊绒85/15针织用纱。纱线开发和生产中统筹考虑,通过加强原料与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针对具体纱线品种优化工艺,提高了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粗纺生产工序短,梳毛下来的粗纱就直接上粗纺细纱,经细纱1.2~1.7倍牵伸、加捻和卷绕而成粗纺纱。 粗纺细纱机有环锭和走锭两大类。国内凡引进粗纺梳毛机,相应的要引进细纱机与之配套,故环锭和走锭细纱机都有。一般走锭纺高支针织纱,环锭多用于纺机织纱。 二、粗纺环锭细纱机: 国产的粗纺环锭细纱机有BC583、BC584、BC585、BC586等四种,国外引进的主要亦有四种型号(具体规格如下表一所示),即意大利的毕加里公司的 DS型、意大利加定诺(Gaudino)公司的FST系列、比利时HDB公司的CBP和CPY系列及日本京和(Ky-owa)公司的 NKR…  相似文献   

6.
粗梳毛纺系统常用的细纱设备有走架细纱机、走锭细纱机和环锭细纱机三种,测试了三种细纱机在相同条件下所纺细纱的各项指标,通过分析测试指标来对比三种细纱机的纺纱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走架细纱机和走锭细纱机所纺纱线条干均匀度要优于环锭细纱机,但生产效率却低于环锭细纱机.  相似文献   

7.
陈忠 《江苏纺织》2001,(7):11-12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自行改装的EJM128K型紧密纺细纱机上试纺了27.8tex亚麻/棉紧密纱和环锭纱,并对比了两种纱线的性能,分析研究了紧密纺纱技术在亚彬棉混纺中的可行性。结果证明,紧密纺纱技术适用于亚彬棉的混纺,能够有效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新的纺纱方法产量较高,可纺制新颖纱线。新纺纱方法的发展使纱线生产厂和使用厂都认识到只有考虑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工序,才能成功地开发新工艺。1.环锭纺纱工艺自本世纪以来,具有高经济性和高适应性的环锭纺纱机已基本淘汰了走锭纺纱机或间歇纺纱机。由于环锭纱的结构基本上没有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纤维赛络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变粗纱间距、粗纱捻系数及细纱后区牵伸倍数研究了聚乳酸纤维赛络纺工艺,分析了不同纺纱工艺对纱线断裂强力、条干不匀率及毛羽指数变化的影响,得到了聚乳酸纤维赛络纺的较优纺纱工艺.在同一台细纱机上,采用相同的粗纱捻系数及牵伸工艺,同时纺制了23.9 tex聚乳酸纤维环锭纱和赛络纱.两种纱线的断裂强力均呈正态分布,两者波动性无明显差异,且前者断裂强力显著高于后者;聚乳酸赛络纱的毛羽有明显改善;两种纱线的条干差异不大,环锭纱略好于赛络纱.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问题,通过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机理和过程的研究,采用以不同纺纱方式生产的山羊绒纱线的针织物,在滚箱式起毛起球仪上分别做2、3、4、5 h的起毛起球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比较环锭纺和走锭纺山羊绒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及起球箱内磨掉的绒毛和毛粒质量,得出采用2种纺纱方式的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与走锭纺和环锭纺的纺纱机理不同有关,纺纱工艺对山羊绒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为企业解决山羊绒织物起毛起球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开发丝光羊毛/山羊绒/兔绒/天丝混纺纱的意义,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工序的技术要点,为天丝这种新型环保纺织材料在粗纺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丝/羊绒针织纱的纺纱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丝/羊绒混纺的原料选择、纺纱工艺及成纱质量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认为用现有绢纺设备,通过优化工艺配置,能够纺制质量较好的丝/羊绒混纺针织纱。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纤维规格对喷气涡流纺纱线中纤维径向分布的影响规律,将两种不同规格的羊绒纤维和同一棉型涤纶纤维分别以相同比例混纺,经喷气涡流纺纱机MVS861制备了两种羊绒/涤纶纤维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两种混纺纱线的横截面样本,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集纱线样品横截面的纤维分布图,结合汉密尔顿指数分析法和Onion指数法分析,得到喷气涡流纺混纺纱中羊绒纤维和涤纶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制得的羊绒/涤纶混纺纱线中,羊绒纤维因其初始模量更小、长度更长有向外转移趋势,初始模量更大、长度更短的涤纶纤维则有向内转移趋势;但混纺纱的最外层纤维由纤维含量和纤维规格共同决定。该结论可帮助纺制喷气涡流纺羊绒混纺纱时根据需要来选择纤维原料的规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半精纺和赛络纺纺纱技术和工艺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丝光毛、尼龙、羊绒纤维的主要性能特点,在19.2tex丝光毛∕尼龙∕羊绒混纺针织纱的纺制过程中,探讨了纺纱工艺参数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棕棉/山羊绒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通过介绍棕棉、山羊绒纤维的主要特性、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开发棕棉/山羊绒80/2018tex混纺针织用纱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有机棉纱线的品质,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对其进行纺纱,并对比纺制所得紧密纱和环锭纺有机棉纱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通过紧密纺纱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棉纱强力并降低毛羽量。  相似文献   

18.
刘园园  邱华 《纺织器材》2012,39(5):48-52
从细纱工序和新型成纱方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在环锭细纱机上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阐述了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安装旋流器,具有效果显著、成本低和安装方便的优点;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旋流器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比较,着重介绍了他们各自研究的旋流器类型,研究的结论以及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指出随着对纺织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环锭细纱机进行改造、提高纱线的性能已成为我国纺纱技术改造的重点,今后可以继续研究旋流器喷嘴纱道内压缩气体对纤维、纱线作用的机理,为设计出结构合理的喷嘴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一种新型的羊绒花式纱线的开发及应用方法。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并配套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选择合理优化的纺纱工艺路线制成由羊绒纱线做饰线,锦纶为芯线的羊绒羽毛纱线,并总结纺制了羊绒羽毛纱线的生产技术。通过羊绒羽毛纱线和普通羊绒纱线运用电脑变换组织巧妙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立体提花图案的针织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