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它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应用rh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各28例,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第3天起,治疗组采用含rhEGF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应用rhEGF后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期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时间缩短(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P<0.01);未见疼痛加重;能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b-bFGF(Recombinant Bou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tor Gel)对各种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对Ⅱ度烧伤、难愈性创面、皮肤擦挫伤,随机分成rb-bFGF治疗组和非治疗组,rb-bFGF治疗组换药时外用rb-bFGF,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rb-bF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rb-bFGF可促进各种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4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冷霜直接外涂后暴露;B组22例创面含rhEGF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坏死组织清除情况、换药时疼痛与不适程度。结果 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52)d,B组为(12±3.06)d,B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换药时坏死分泌物易清除,疼痛程度较轻。结论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应用含rhEGF的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能较好地解决药物黏附不易清除的难题、并能及时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明显,同时具有创面换药简便、疼痛轻与不适较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烧伤创面、肉芽创面和慢性溃疡创面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喷rhEGF或安慰剂,以创面愈合为指标,判断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创面动态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浅Ⅱ度创面、深Ⅱ度创面、残余肉芽创面、慢性溃疡,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提前为2.08d、3.00d、4.33d、4.80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rhFGF能够有效促进浅Ⅱ度创面、深Ⅱ度创面、残余肉芽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深Ⅱ度为主的混合性烧伤创面(以后简称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Ⅱ度烧伤病人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rhEGF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rhEGF喷涂创面后行包扎,对照组直接行包扎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rhEGF对Ⅱ度烧伤创面有明显促进表皮生长作用,加速创面愈合,结论:rhEGF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加百克瑞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烧伤后期残余创面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用百克瑞纱布换药)和治疗组20例(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加百克瑞纱布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预后瘢痕轻. 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加百克瑞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加速残余创面愈合,能有效减轻后期瘢痕增生挛缩.  相似文献   

8.
张兵 《西部医学》2012,24(3):561-56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方法对68例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一患者两处深度相同、部位相应的创面进行自身对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创面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EGF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愈合时间及细菌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浅Ⅱ度烧伤创面观察组愈合时间为(9.3±1.2)天,对照组为(13.1±3.5)天;深Ⅱ度烧伤创面中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5.1±3.0)天,对照组为(20.7±2.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hFGF能够有效促进浅、深Ⅱ度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严重烧伤后残余创面5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加rhEGF软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平均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辐照猪皮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用于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5例Ⅱ度烧伤患者,分成3组,分别是辐照猪皮组、rhEGF凝胶组和对照组(碘伏油纱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度、换药工作量、色素沉着度、愈合后效果以及1年后随访效果。结果不同治疗方式的愈合时间:对照组>rhEGF凝胶组>辐照猪皮组。辐照猪皮组和rhEGF凝胶组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提前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辐照猪皮组效果要略优于rhEGF凝胶组(P<0.05);rhEGF凝胶组和辐照猪皮组的患者疼痛度减轻及换药工作量相对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患者创面愈合效果良好、较少引起色素沉着,1年后部分患者随访证实远期愈合效果好,较少引起瘢痕增生。结论辐照猪皮和rhEGF治疗Ⅱ度烧伤效果确切、预后良好,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体表慢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体表慢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创面常规消毒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无菌干棉球蘸干创面后,创面喷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尔后用庆大霉素纱布条敷于创面,外加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除不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余治疗同治疗组。4阉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1%,平均治愈时间12.38d,对照组治愈率为40.6%,平均治愈时间19.78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体表慢性溃疡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纳米银护创液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动态观察两组的溃疡愈合面积、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溃疡的面积变化、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纳米银护创液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荆芥连翘汤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创伤和烫伤两种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以及rhEGF的用药组和自身对照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用显微镜观察溃疡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和自身对照组相比,荆芥连翘汤可明显缩小小鼠皮肤溃疡面积(P<0.001),同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01);荆芥连翘汤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rhEGF用药组。结论 荆芥连翘汤可明显促进小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荆芥连翘汤对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荆芥连翘汤对小鼠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皮肤创伤和烫伤两种皮肤溃疡模型.比较荆芥连翘汤以及rhEGF的用药组和自身对照组小鼠皮肤溃疡面积,用昆微镜观察溃疡面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和自身对照组相比,荆芥连翘汤可明显缩小小鼠皮肤溃疡面积(P〈0.001),同时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01);荆芥连翘汤用药组疗效显著优于rhEGF用药组。结论 荆芥连翘汤可明显促进小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85例经临床确诊的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分别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每天3次和冰硼散每天3次局部用药,比较两组患儿溃疡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进食改善时间、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病程及溃疡面积均匹配(P〉0.05)的基础上,研究组患儿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进食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97、3.65、3.12,均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59.52%)(χ2=11.96,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局部用药即时,22例出现刺激痛加剧。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加快儿童口腔溃疡愈合,减缓疼痛,改善患儿进食情况,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蒲元胃康胶囊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蒲元胃康胶囊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②方法选择420例上消化道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慢性胃炎病人(双盲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服安慰剂,治疗组56例和开放组320例(慢性胃炎264例,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均给予蒲元胃康胶囊治疗。③结果治疗组和开放组中大部分病人服药3~12d后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7~20d大部分症状消失;该两组病人的症状、影像学或病理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Hc=13.95~61.66,P<0.01),仅有少数病人出现恶心和大便稍干结等不良反应。④结论蒲元胃康胶囊是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理想中成药。  相似文献   

17.
杨武  田澄  范颖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77+223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溃疡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2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溃疡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54例69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83.3%)58条肢体得到随访,肢体局部静脉曲张复发1例。下肢水肿1个月后消退10例,肢体溃疡术后2~9周全部愈合。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溃疡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慢性溃疡效果好、创伤较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常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外用溶液联合贝复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面部整形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0例面部整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均进行面部整形手术,切口缝合后,对照组于切口外涂抹rhEGF外用溶液,2次/d,1个月为1疗程;试验组同时联合bFGF凝胶,2次/d,1个月为1疗程.记录切口愈合时间,术后5 d,比较两组切口疼痛程度、愈合情况,随访3个月、6个月时,对患者瘢痕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4例切口肿胀,3例切口渗液,愈合良好者7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VSS评分、OSAS评分和P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GF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面部整形术切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患者对切口愈合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estrictive fluid management strategy,RFMS)对严重烧伤早期肺脏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严重烧伤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严重烧伤患者29例作为限制组.采用非随机前瞻性观察研究法分析:两组休克期(伤后2d内)治疗方法相同,回吸收期(伤后3~10 d)对照组常规治疗,限制组实施RFMS,即适当控制补液总量+通过利尿促进体液排出.采用脉搏轮廓持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容量监护仪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伤后10d内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伤后10 d每日液体入/出量并计算液体净平衡;记录实验室生化检查、病原菌培养结果;统计回吸收期呼吸机使用情况;分析患者伤后2周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限制组回吸收期每日液体净平衡和每日累积液体净平衡均低于对照组.限制组回吸收期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在各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在伤后7d达正常值上限且持续在高水平维持,限制组于伤后7d达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external venous lungwater index,ELWI)均高于正常值上限,限制组仅在伤后79d高于正常值上限.对照组和限制组回吸收期出现ELWI异常总天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2.34%和35.34%,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吸收期对照组15例使用呼吸机,限制组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吸收期呼吸机使用总天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41.02%,限制组18.5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伤后2周内对照组12例发生ARDS,限制组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肺部感染,限制组5例;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吸收期心脏指数(CI)均高于正常值上限,平均动脉压(MAP)处于正常值范围.结论 适当的RFMS可有效减少严重烧伤回吸收期液体净平衡,促进体液回吸收和减轻容量负荷,对预防和减轻早期严重烧伤肺水肿与肺部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