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氨酰氧化酶对胃癌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对胃癌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两株胃癌细胞,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其LOX的表达量;通过体外Transwell小室迁徙实验比较两株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β-氨基丙腈(BAPN)作用下迁徙能力的变化.结果 两株胃癌细胞中均有LOX的表达,当BAPN浓度是0.2和0.3 mmol/L时,胃癌细胞的体外迁徙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LOX可能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迁徙能力而促进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预后很差。叉头框(FOX)转录因子家族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组织发育,在肿瘤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综述了FOX家族分子表达与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分析了FOX在HCC进展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提出FOX家族分子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尿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赖氨酸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探讨尿酸在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以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尿酸作用于该细胞,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赖氨酸氧化酶(LOX)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变化.观察用小干扰RNA下调LOX对尿酸诱导FN表达的影响. 结果:尿酸能够显著上调NRK-52E细胞LOX前体及成熟蛋白的合成,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FN的表达亦显著增加.LOX siRNA能够显著抑制尿酸诱导NRK-52E细胞表达成熟LOX的作用;同时LOX siRNA能够降低高尿酸导致的FN表达的增加. 结论:尿酸能够通过上调赖氨酸氧化酶增加FN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环氧合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是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终末并发症.对于HCC的治疗仅是姑息性的,长期存活很少.肝内转移是肿瘤切除后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慢性HBV、HCV感染常发展成肝硬化、HCC.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在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促进细胞生长,抑制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COX在慢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感染发展成肝硬化、HCC及肿瘤转移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具有不同细胞来源、表型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串扰,影响肿瘤的生长和侵袭。CAFs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HCC的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 VM)、抑制HCC微环境中的肿瘤免疫、代谢重编程等生物学活动,进而参与HC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促使HCC的发生发展。探索CAFs与HCC发生发展机制,预测HCC患者的生存率,CAFs将有可能作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对于研究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CAFs的起源、异质性,及其在HCC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展望CAFs将可能作为HCC潜在治疗靶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倩倩  许文萍 《胃肠病学》2012,17(10):626-629
肝细胞核因子(HNFs)是一类在肝脏优势表达的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重要肝细胞功能基因表达,在肝脏发育以及肝细胞分化、功能维持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HNFs家族成员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HCC细胞和组织中HNFs表达下调,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上调HCC细胞中的特定HNF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向成熟肝细胞分化,为H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ase, P5CS)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人肝癌细胞系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1)HCC及癌旁组织P5CS检测:选择10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及癌旁组织P5CS蛋白;(2)P5CS对人肝癌细胞系Li-7、Huh-7铁死亡的调控作用观察:取对数生长期Li-7、Huh-7,用si ALDH18A1[乙醛脱氢酶家族18成员A1(AL-DH18A1)可编码P5CS蛋白]转染细胞,采用q 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Li-7及Huh-7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合成相关基因ACSL4、LPCAT3、LOX-15,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前后Li-7及Huh-7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取转染前后Li-7及Huh-7细胞各分为2组,分别加入5μmol/L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同体积DMSO,采用C11-BODIPY荧...  相似文献   

8.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家族共17个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家族成员中KLF4、KLF5、KLF6、KLF8、KLF9、KLF10及KLF17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关系密切,显示HCC相关KLFs异常表达在HCC诊断、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7种HCC相关KLFs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调控HCC的侵袭迁移机制对于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环状RNA(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因其环状结构高度稳定,在肝细胞中起microRNA(miRNA)海绵作用,以竞争内源性RNA机制调控miRNA或促进靶基因表达,在HCC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探讨circRNA在HC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筛选HCC诊断标志物和研发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0.
肝癌(HCC)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细胞的凋亡受到多种基因、转录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调节[1].Pim-2基因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m家族成员之一,属于一种钙/钙调蛋白调节激酶,在多种细胞组织的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可通过磷酸化底物发挥抗凋亡,促进细胞维持自我生存作用[2].  相似文献   

11.
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胰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人体一种必需脂肪酸,该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4个双键,是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其代谢有两条途径: 环氧化酶(COX)和脂氧合酶(LOX).研究表明其代谢限速酶COX和LOX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AA代谢产物抑制COX和LOX通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功能.非选择性和选择性COX或LOX抑制剂被用来尝试治疗胰腺及其他肿瘤.  相似文献   

12.
<正>微小RNA(miRs) 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可通过与靶基因RNAs 3′端非翻译区(UTR)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引起靶基因mRNAs降解,进而调控靶基因表达[1,2]。miRs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23家族在细胞的分化、凋亡和肿瘤的发生及药物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一直重视支持基础研究,也有科研工作者研究miR-23家族成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家族成员3(eIF4E3)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癌症基因集分析(GSCA)数据库、肝细胞癌整合分子数据库(HCCDB)以及UALCAN数据库分析eIF4E3在HCC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IF4E3的转录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GSCA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inked Omics数据库对eIF4E3的共表达基因进行探索,对其共表达基因作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通过肿瘤免疫相互作用数据库(TISIDB)和Sanger Box平台分析eIF4E3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eIF4E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在HCC患者中,eIF4E3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无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无疾病间隔(DFI)均较eIF4E3高表达组显著缩短(P<0.05)。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 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是一种铜依赖性氨基氧化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能参与催化细胞外基质中胶原和弹性纤维的赖氨酸残基交联,以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正常功能。近年发现,LOX参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分级高的胶质瘤进展较快。研究显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基因和蛋白异常表达,并发现对调节细胞外基质(ECM)有降解作用的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在肿瘤浸润性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MMP-9作为家族经典成员,可同时降解基底膜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指示分子——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表达及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实时PCR分别检测30例经TACE治疗和30例未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Ep CAM的表达水平。在此基础上,用Ep CAM的si RNA载体,在HCC细胞系Hep G2和高侵袭性的MHCC-97H中检测Ep CAM对抗肿瘤药物作用的影响;在MHCC-97H细胞系中,检测降低Ep CAM表达对MHCC-97H侵袭作用的影响。结果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Ep CAM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Hep G2细胞中转染Ep CAM的si RNA能够显著上调Hep G2细胞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以及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和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在MHCC-97H中转染Ep CAM的si RNA能够显著抑制其侵袭作用。结论 TACE治疗可引起HCC组织中Ep CAM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降低HCC细胞中Ep CAM表达水平,可导致HCC细胞的肿瘤干细胞特征如侵袭性显著下降,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中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的生物学功能和相关的病理机制。方法通过CCLE数据库分析正常肝细胞与HCC细胞系中AKR1B10 mRNA的表达,UALCAN以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癌旁组织与HCC组织中AKR1B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验证H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KR1B10蛋白表达差异。使用慢病毒分别敲减HepG2及Huh7细胞中的AKR1B10,分为对照组和AKR1B10敲减组(shAKR1B101#、shAKR1B102#)。采用AnnexinV-APC/PI双染法、细胞克隆实验、皮下移植肿瘤的方法检测敲减AKR1B10后HCC细胞凋亡、克隆形成、皮下成瘤体积的变化。过氧化物敏感性荧光探针DCFH-D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敲减AKR1B10后HCC细胞内活性氧(ROS)以及p-ATMser1981、γ-H2AX、c-Caspase-3和c-RARP等蛋白的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CCLE数据库提示AKR1B10 mRNA在HCC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Oncomine数据库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AKR1B10 mRNA的表达增加了10倍以上;UALCAN数据库提示AKR1B10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的6例HCC患者中AKR1B10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对照组相比,AKR1B10敲减组中HCC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值均<0.001)。与对照组相比,AKR1B10敲减组ROS的水平升高,DNA损伤指标p-ATMser1981、γ-H2AX蛋白,细胞凋亡指标c-Caspase-3和c-RARP蛋白增加。此外,在BALB-c/Nude小鼠模型中,从异体移植后第13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AKR1B10敲减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值均<0.05)。结论AKR1B10可能是治疗HCC的有效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赖氨酰氧化酶(LOX)小干扰RNA(siRNA)敲低LOX基因表达对人绒癌Bewo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将LOX基因的siRNA转染至人绒癌Bewo细胞株,细胞分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确定siRNA沉默效率(LOX mRNA、蛋白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表达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N-cadherin,MMP-2及MMP-7表达显著高于siRNA组(P<0.05)。结论沉默LOX基因能抑制绒癌Bewo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效抑制人绒癌细胞转移和侵袭。敲低LOX基因可能是人绒毛膜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主要通过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通路代谢.研究表明,COX和LOX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呈高表达.其中,COX-2和5-LOX在某些肿瘤中还出现共同表达,其代谢产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iRNA靶向干扰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LOX-siRNA的BGC-823细胞株和阴性对照BGC-823细胞株。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前后LOX 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前后的LOX蛋白表达水平。MTS法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干扰LOX基因对BGC-823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NC-siRNA组及空白组比较,LOX-siRNA转染组LOX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LOX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