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50例、微血管病变组40例,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RP、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的cRP、TNF-α和IL-6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发展过程,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 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 4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 4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cy、MMP-9、IL-6及TNF-α水平.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Hcy、MMP-9、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DM组,DN2组血清中Hcy、MMP-9、IL-6及TNF-α水平高于DN1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Hcy、MMP-9、IL-6及TNF-α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炎症介质,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cy、MMP-9、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热射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收治的80例热射病患者纳入H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纳入J组,检测并对比H组、J组患者及H组不同病情程度、预后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H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J组(P0.0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凝血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TNF-α均高于未合并组(P0.05),预后死亡组患者血清TNF-α、IL-6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血清CRP、TNF-α、IL-6指标的检测对热射病患者病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9):1811-1813
目的:评价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毒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和宫颈高危型HPV转阴和症状消失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CRP、IL-10和IL-6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CRP、IL-10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1β、CRP、IL-10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高危型HPV转阴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妇康栓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加快了其HPV转阴和症状复常。  相似文献   

5.
陶俊  周漫  李艳 《安徽医药》2021,25(3):482-485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糖化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其是否并发酮症酸中毒分为酮症酸中毒组(DKA组,47例)和糖尿病组(非DKA组,67例),并收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8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间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差异以及G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KA组GA水平(12.72±5.03)g/L显著高于非DKA组(9.25±3.09)g/L和对照组(5.25±1.11)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KA组HbA1c、空腹血糖、ALP、尿素、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DKA组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KA组总蛋白、白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DKA组和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A与HbA1c、空腹血糖、ALP、尿素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总蛋白、白蛋白、HDL-C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 DKA病人血清GA水平显著增高,监测血清GA水平可用于预测DKA的发生.DKA病人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增高,ALP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伴有肝功能受损;尿素、尿酸水平升高,提示可能伴有肾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张慧亮 《抗感染药学》2019,16(3):463-465
目的:探究和比较完全胸腔镜引导下的肺癌微创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患者术后肺部与切口感染影响的比较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资料,按手术方式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和观察组(完全胸腔镜引导下的微创手术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后感染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清中TNF-α、IL-6、MMP-9、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感染的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MMP-9、CR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MMP-9、CRP水平测得值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各项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完全胸腔镜引导下微创手术的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有效改善了血清TNF-α、IL-6、MMP-9、CRP水平,避免或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组(DM组)2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DN1组),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31例(DN2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P、TNF-α、IL-6和IL-8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DN的病理生理过程,在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CRP、TNF-α、IL-6和IL-8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4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2例(静脉注射胰岛素1~2 U/kg体重)和大剂量组22例(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各1~2 U/kg体重),后将两组患者的血糖、钠、钾、酸中毒纠正时间及血清IL-6、IL-12、IL-18及TNF-α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钠、钾及血清IL-6、IL-12、IL-18、酸中毒纠正时间及TNF-α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大剂量组低血糖发生率(13.6%)却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且血糖平稳降低.  相似文献   

9.
宋庆芳  安旭娜  王战建 《河北医药》2013,35(12):1787-1789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TNF-α、IL-6与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DN)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双下肢肌电电生理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组(DN组)40例,2型糖尿病非神经病变组(NDN组)5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NC组)40例。每组均检测血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肌酐(尿A/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以空腹胰岛素及C肽、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DPN组与非DPN组比较血清FFA、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病程、尿A/C、HbA1c、HOMA-IR、TNF-α、FFA、IL-6进入回归方程。炎性因子TNF-α、IL-6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游离脂肪酸、TNF-α、IL-6是N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27例和非厄贝沙坦治疗组25例,并设2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比较,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尿毒症MHD组CRP,IL-6,TNF-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d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厄贝沙坦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厄贝沙坦可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朱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9-195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对照组联合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吡格列酮组每天加服吡格列酮15 mg治疗12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RP、TNF-α水平,评估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IR)变化.结果: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显著下降(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吡格列酮组治疗后FPG、2hPG、HbAlc、IR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蜂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蜂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蜂胶高剂量组、蜂胶低剂量组、优降糖组,每组各10只。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正常组、模型组同时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股动脉取血,对空腹血糖(FPG)、血脂(TG,TC)、胰岛素、CRP、IL-6、TNF-α进行检测,取胸主动脉进行病理解剖。结果通过高糖高脂饲养加链脲佐菌素诱导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组大鼠血糖、尿糖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蜂胶高、低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其效果蜂胶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接近优降糖组,胸主动脉病变也有所改善;治疗组大鼠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蜂胶有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与其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玉伶  陈珊珊 《河北医药》2012,34(19):2897-2899
目的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血液灌流(HP)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清除的疗效。方法选择透析龄3个月以上稳定的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HD组、HFD组、HD+HP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CRP、IL-6、TNF-α、β2-MG血清含量。结果 MHD患者治疗前的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透析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合首次治疗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下降(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β2-MG及TNF-α均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β2-MG及TNF-α值低于HFD组(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β2-MG及TNF-ɑ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ILD)对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70岁)MHD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给予番茄红素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IL-1β、IL-6、IL-10、TNF-α、CRP、MDA、GPx、SOD水平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的Alb、SF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的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IL-1β、IL-6、IL-10、TNF-α,CRP、SOD水平的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差值(P〈0.05),而MDA、GPx、SF、Alb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MHD患者存在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番茄红素可减轻这种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IL-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消除或控制促炎因素,并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204例,按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01例)和单纯冠心病组(103例),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血浆CRP、IL-6、TNF-α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1)。CRP、IL-6、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0.51和0.51,P〈0.01)。结论 CRP、IL-6、TNF-α升高是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炎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光量子血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光量子血疗治疗前后对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光量子血疗治疗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率为80.35%,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1),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体内TNF-α、IL-6及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光量子血疗对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血清TNF-α、IL-6及IL-8在银屑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100名,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GDM45例,正常糖耐量组(NGT)55例,同时收集50名非妊娠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PN、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非妊娠对照组相比,妊娠期妇女血清IL-6、hs-CRP、TNF-α、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水平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明显升高而APN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0.05);GDM组血清IL-6、hs-CRP、TNF-α以及HOMA-IR又较NGT组显著升高,而APN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1)。在妊娠期妇女中,APN与hs-CRP、IL-6、TNF-α、TG水平及HOMA-IR呈负相关(r=-0.391、-0.373、-0.381、-0.352,-0.407,均P<0.01);在校正了年龄、孕周、体质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后APN与hs-CRP、IL-6、TNF-α仍呈负相关(r=-0.322、-0.324、-0.314,均P<0.01)。结论 GDM患者APN水平明显降低,其可造成GDM患者炎症反应失衡,可能是导致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采集类风湿关节炎初治患者43例(RA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炎性指标,予R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疗程12周,再比较RA组服药前后的临床及实验室炎性指标,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对CRP、IL-6及TNF-α的影响。结果CRP、IL-6及TNF-α,RA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RA组服药后较服药前三者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RA存在全身性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钙可减轻RA患者的炎症反应,控制这种炎症反应所促使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和血浆渗透压,甲状腺功能及血浆炎性指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HbA1c和血浆渗透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 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血浆 T3水平与 CRP和 TNF-α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r=-0.743,r=-0.583,P〈0.01)。结论高血糖高渗状态可抑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