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燕  杨铁金 《广州化工》2014,(20):118-120
实验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Nafion膜修饰电极。研究了在修饰电极上硝基苯酚的电化学特性。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现在醋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4.80(0.2 mol/L HAc-0.2 mol/L NaAc )底液中,硝基苯酚的浓度与峰电流值在2.5×10-7~1.8×10-5 mol/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5×10-8 mol/L。用此电极对实际样品中硝基苯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聚天青I/纳米金-青霉素酶修饰电极,采用方波伏安法研究该修饰电极催化头孢羟氨苄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头孢羟氨苄有快速灵敏的响应,并在2.0256×10-4~3.0578×10-3 mol/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1.25994+0.05381 C(mol/L),相关系数R=0.99196,检出限为6.752×10-5 mol/L。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并对烟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烟酸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有着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利用循环伏安法(CV)对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H=2.5的PBS缓冲溶液中,0.2552 V处的峰电流值与烟酸浓度在8.0×10-5~1.0×10-3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2.0×10-7mol/L(S/N=3)。将该法用于烟酸的实际测定,回收率为98.2%。通过测试本实验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实现食品及药品中烟酸含量快速、准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玻碳电极涂有碳纳米管后,基于功能化的带负电荷碳纳米管的羧基和氨基酸的—NH2质子化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制备聚L-丝氨酸/碳纳米管(PL-Ser/MWNTs)修饰电极的方法,并讨论了多巴胺(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发现多巴胺浓度在1.0×10-6~2.0×10-4mol/L范围内与其脉冲电流信号成线性关系,检出限2.0×10-7mol/L。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应用于针剂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郭宪厚  阚涛  刘岩岩  李超 《广州化工》2013,(11):103-105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电极,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E)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去甲肾上腺素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5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的缓冲溶液中,NE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9.2×10-7~2.3×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6×10-8mol/L。修饰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玻碳电极上形成聚硫堇,再修饰石墨烯,制备出聚硫堇/石墨烯修饰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壬基酚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定,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p H值为4.0的B-R缓冲溶液中,壬基酚在3.0×10-8~2.4×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916,最低检测限为2.0×10-8mol/L(S/N=3),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环境内分泌污染物双酚A在SnS_2纳米片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SnS_2修饰电极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双酚A在修饰电极表面发生的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氧化反应。在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双酚A在0.2462 V处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双酚A浓度在2×10~(-5)~5×10-4 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铝模板为基础,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钯纳米线阵列修饰金电极。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高度有序的钯纳米线饰电极表面出现显著的氧化峰。氧化峰的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4.0×10-4~3.15×10-3 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1×10-4 mol/L。该电极制备方便,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张英  任旺 《广东化工》2010,37(11):251-252
制备牛磺酸修饰玻碳电极,并考察尿酸(U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UA在该修饰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其浓度在2.0×10-6~6.0×10-4mol/L的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电极制备简单,稳定性好,检测方便,用于尿样中UA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贺攀科 《广东化工》2014,(14):220-221
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普鲁士蓝,制备普鲁士蓝修饰玻碳电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2,6-二甲基苯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2,6-二甲基苯酚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响应和电催化活性,在pH为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2,6-二甲基苯酚浓度与其峰电流在2.0×10-5~1.0×10-2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处理多壁碳纳米管,配成修饰液后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作成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野黄芩苷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电化学检测野黄芩苷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野黄芩苷在4.0×10-6~1.0×10-4mol.L-1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方法检出限为8.2×10-7mol.L-1(S/N=3)。连续测定4.0×10-5mol.L-1的野黄芩苷溶液,RSD为1.8%(n=1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注射液和片剂中野黄芩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解文静 《广州化工》2014,(2):88-89,123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DL-精氨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研究金属铅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 pH=4.5的NaAc-HAc缓冲液中,以DL-精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定-1.0~1.0 V处的溶出峰电流。实验结果显示:铅的浓度与溶出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范围是3.0×10-9~9.0×10-7mol/L,检测限为1.0×10-10mol/L,用于测定金属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ABSA)/刚果红(CR)修饰玻碳电极,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的0.1 mol/L NaAc-HAc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多巴胺的浓度在1×10-7~2.5×10-4mol/L范围内,其电化学响应信号与多巴胺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6.9×10-8mol/L(3倍噪音法)。用同样方法制作电极对DA平行测定七次,RSD为6.7%,说明聚ABSA-CR/GCE电极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可用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实际样品的检测。聚ABSA/CR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玻碳电极(MWCNTs-Nafion/GCE),基于此修饰电极,建立了发酵液中色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色氨酸在MWCNTs-Nafion/GCE电极上有良好的响应,氧化峰电势为1.01 V,在5×10-7-2×10-4mol/L范围内,色氨酸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10-6 A)=2.432×104 C(mol/L)+3.1452,R2为0.9973,检测限为2.7×10-8mol/L(S/N=3),回收率在98.3%~10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0%。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选择性和灵敏度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铁氰化铈纳米膜修饰玻碳电极,用扫描电镜(SEM)对修饰膜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与裸电极相比,HQ在铁氰化铈纳米膜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有明显增高。用示差脉冲伏安(DPV)法在优化条件下检测出HQ在1.0×10-5~6.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8。信噪比为3时,HQ的检出限为1.0×10-6mol/L。用该方法对环境水样中的HQ进行了分析,回收率为95.2%~104.8%。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壳聚糖和L-半胱氨酸修饰到玻碳电极基底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此传感器应用于对L-抗坏血酸的测定。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该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作了表征。通过线性伏安实验发现:L-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2.0×10-3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6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将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对维生素C药片中L-抗坏血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用溶剂热法合成PtNi纳米颗粒,将其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检测。探讨了测试底液、富集电位以及富集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位为0.5V条件下,该传感器检测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0.999 9.9×1 0-6mol/L,其检测限为3.3 6×1 0-7mol/L。该传感器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滴涂法将适量碳纳米管修饰到热解石墨电极上,后电沉积纳米氧化镍得到MWCNT/NiO/PG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它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抗坏血酸的测定。试验表明,在pH=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当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10-5~5.0×10-4 mol/L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uA)=-0.4458-0.5922C(mmol/L),相关系数为R=-0.9989。检出限低至5.5×10-7 mol/L。该传感器重现性、稳定性、抗干扰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