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真核延伸因子1A2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人类真核延伸因子(EEF)1A2基因导入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后.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方法 应用腺病毒载体将EEF1A2基因导入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细胞粘附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运动、侵袭、转移及粘附能力的改变.结果 Ad5/F35-EEF1A2转染后继续培养48 h的SW1990细胞,可见预期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实验组24 h后细胞迁移率为(74.43±2.12)%,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08±5.92)%和(48.09±3.54)%,P<0.05].实验组48 h后穿膜细胞数为(65.42±8.24)个,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5.82)个和(23.25±5.23)个,P<0.05].实验组48 h后穿膜细胞数为(61.30±5.68)个,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4±3.60)个和(32.33±2.51)个,P<0.05],且对Ⅰ型、Ⅱ型、Ⅳ型胶原、纤维结合蛋白、粘蛋白的粘附力增强(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EEF1A2高表达能明显增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运动、侵袭、转移及粘附能力.提示EEF1A2可能通过改变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半乳凝素3( galectin-3)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PANC1、AsPC-1的galectin-3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应用1、2、3、5μg/ml galectin-3单抗处理SW1990细胞24、48、72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胰腺癌SW1990.PANC1、AsPC-1细胞均有galectin-3 mRNA和蛋白表达.galectin-3单抗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及穿膜细胞数.培养72 h时2、3、5μg/ml galectin-3单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9.8%、29.9%和4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 μg/ml galectin-3单抗组的穿膜细胞抑制率为37.1%,与对照组的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在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用抗体中和galectin-3能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根据氧化苦参碱浓度梯度(0.625、1.25、2.5、5、10 mg/mL)分组,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光镜及电镜观察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24、48、72 h)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结果 随着氧化苦参碱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强;1.25 mg/mL氧化苦参碱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0.625 mg/mL氧化苦参碱组(P均<0.05),≥2.5 mg/mL氧化苦参碱各组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mg/mL氧化苦参碱作用人膀胱癌T24细胞后,在光镜、电镜下均可见到典型的调亡形态,FCM可见癌细胞株出现调亡峰.0.625、1.25、2.5 mg/mL氧化苦参碱均能明显抑制Survivin的表达(P均<0.05),上调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等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苦参碱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和表达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水平的影响,为苦参碱和APRIL的抗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苦参碱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率.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肠癌SW480细胞株的APRIL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加入不同终浓度(0.5、1.0、2.0 mg/ml)的苦参碱后24、48、72 h SW480细胞表达APRIL mRNA的水平,设氟尿嘧啶为对照组及不加药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苦参碱对大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SW480细胞有明显的APRIL表达,加入不同浓度(50、100、200 ug/ml)的氟尿嘧啶后,SW480细胞APRIL mRNA的水平均逐渐升高,至72 h表达最高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碱,在药物作用后24 h,SW480细胞的APRIL mRNA水平升高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后逐渐下降,至药物作用后72 h,其水平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在抑制SW480细胞增殖的同时,残存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可能因为APRILmRNA水平的高表达而增强,故同时辅予对抗APRIL功能的治疗措施可能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而苦参碱不会引起SW480细胞APRIL mRNA水平的持续升高.可望成为一个有益的抗大肠癌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BbPG3胰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方法]将补气通络解毒方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分别在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系BbPG3,MTT法检测各时间段胰腺癌细胞的OD值和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G0/G1、S、G2/M期细胞数。[结果]培养至4h时,细胞存活率为93.5%,2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时,细胞存活率为71.2%,2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时,细胞存活率为46.9%,2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时,细胞增殖率为19.7%,2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S期百分比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M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组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通络解毒方含药血清有明显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刺参黏多糖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8 mg/ml刺参黏多糖干预胰腺癌SW1990细胞24、48、72 h,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Hippo信号通路成员YAP、MST1及相关基因Survivin、Caspase-9、TEAD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YAP、磷酸化YAP(pYAP)蛋白的表达.结果 以对照组细胞的表达量为1,刺参黏多糖干预SW1990细胞48 h后细胞的YAP 、TEAD1、Survivin、Caspase-9、MST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7、0.31、0.26、4.06、7.06,其中YAP、TEAD1、Survivin mRNA表达下调,Caspase-9、MST1 mRNA表达上调,且呈时间依赖性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细胞YAP、pYAP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705±0.021、0.430±0.043,刺参黏多糖干预SW1990细胞48 h后YAP、pYAP的表达量分别为0.545±0.071、0.652±0.025,其中YAP表达下调,pYAP表达上调,且呈时间依赖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刺参黏多糖可能是通过Hippo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I-166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25、50、100μg/ml)的MMI-166处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24、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25、50、100μg/ml MMI-166处理细胞24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4.23±3.87)%、(44.81±2.01)%、(53.91±1.74)%;48 h的抑制率为(39.95±1.83)%、(52.26±3.46)%、(63.20±2.48)%,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24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7±0.55)%、(8.22±0.70)%、( 14.10±0.44)%;48 h的细胞凋亡率为(11.19±0.47)%、(23.01±0.53)%、(28.10±0.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9±0.12)%(P<0.05).结论 MMI-166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链siRNA多靶点对乳腺癌4T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支链siRNA多靶点在不同时间段(24 h、48 h及72 h)对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细胞增殖活性:在24 h,Mixtur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其余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48 h,Mixture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siRNA-STAT6组、siRNA-STAT5a及siRNA-STAT5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iRNA-STAT3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72 h,Mixtur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其余各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凋亡率,Mixtur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支链siRNA多靶点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6.25、12.5、25、50、100μg/ml)对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GCG(25μg/ml)对SW1990细胞凋亡及不同浓度的EGCG(0、10、20、30、40、50 μg/ml)对SW1990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EGCG(0、25、50μg/ml)作用SW1990细胞24 h后,吸光度值(A492)分别为0.46±0.04、0.42±0.04、0.27±0.03,48 h后分别为0.48±0.02、0.31±0.03、0.16±0.02,72 h后分别为0.51±0.01、0.24±0.04、0.14±0.04,EGCG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SW1990的增殖(P<0.01).25 μg/ml EGCG作用于SW1990细胞24、48、72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33±1.15)%、(19.77±0.81)%、(29.17±0.75)%,而对照组相应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7±0.45)%、(3.20±0.26)%、(3.67±0.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20、50 μg/ml EGCG作用SW1990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分别占(57.59±0.97)%、(62.99±1.91)%、(68.87±1.88)%,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Go/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相应下降(P<0.01).结论 EGCG能明显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SW1990细胞凋亡及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华蟾素注射液(Cmobutacin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 1990、BxPC3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法在不同的时间点(12h、24 h、48 h、72 h和96 h)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其中对SW1990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8.92±1.98) mg/mL,对BxPC3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为(5.00 ±0.66)mg/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可使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阻滞于的G2/M期.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能通过诱导人胰腺癌细胞SW1990、BxPC3阻滞于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为临床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siRNA)阻断5-LOX基因的表达,观察其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靶向5-LOx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采用RT-PCR检测RNA干扰后5-LOX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靶向5-LOX序列特异性的三条siRNA(组1、组2、组3)可以有效地抑制SW1990细胞5-LOX基因表达,其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9.6%±1.9%、55.4%±2.6%和55.2%±2.7%.转染靶向5-LOX siRNA的三个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显著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 细胞接种24 h后,三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37%±1.19%、11.63%±1.25%和13.67%±1.04%:48 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13%±1.5%、26.63%±1.22%和25.47%±1.67%, 各siRNA组增殖抑制率高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均P<0.05),转染后24 h和48 h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6%±1.05%、11.45%±1.44%、12.13%±1.36%和7.37%±1.23%、18.75%±1.5%和22.02%±1.45%,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所构建的靶向5-LOX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有效阻断SW1990细胞5-LOX基因表达,显著地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猛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极低。目前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量子点-RGD作为荧光探针已用于胰腺癌的靶向标记研究。目的:研究量子点-RGD荧光探针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靶向标记情况以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常规培养胰腺癌SW1990细胞,量子点-RGD探针行靶向标记。以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0nmol/L量子点-RGD探针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标记情况,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15、20、40、70nmol/L)量子点-RGD探针分别培养12h、24h和48h后对胰腺癌SW1990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在紫外光激发下,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示10nmol/L量子点一RGD探针能有效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进行靶向标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量子点-RGD探针浓度低于20nmoL/L时对胰腺癌SW1990细胞活力无影响。结论:量子点.RGD探针能有效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进行靶向标记,且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有助于胰腺癌治疗的靶向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γδT细胞比率和凋亡的影响,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的Wistar大鼠关节炎为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雷公藤内酯醇组.雷公藤内酯醇按4μg/100g体重肌肉注射给药,每3 d 1次,31 d处死动物,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γδT细胞比率,流式细胞仪测定γδT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A模型组外周血中γδT细胞比率明显下降,凋亡率升高,P<0.01;经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后,γδT细胞比率恢复,接近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γδT细胞凋亡,调节CIA大鼠外周血γδT细胞比率,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治疗R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加入5%基础培养液和越桔原花青素(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L)含药血清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SHG-44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越桔原花青素均可以抑制SHG-44胶质瘤细胞的生长。10、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24、48、72 h时,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5μg/L浓度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细胞72 h时,细胞的生长亦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桔原花青素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为其开发为抗脑肿瘤新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体外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MT(0.1、0.5、1.0、2.5及5.0 m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24、48、72 h.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以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MT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0.1~5.0 mmol/L MT作用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4%~85.8%.1.0~5.0 mmoL/L MT作用48 h后,G0/G1期比例为72.6%~85.3%,细胞凋亡率为21.5%~41.7%,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MT可以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止于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Sema4D基因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Sema4D-siRNA,转染到人胰腺癌细胞系中,将实验分为3组,转染siRNA组、阴性对照组(即转染非特异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胰腺癌细胞)。转染48 h后利用RT-q PCR检测转染前后Sema4D mRNA表达的变化,转染72 h后利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转染前后Sema4D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法观察转染后细胞生长变化;Transwell小室侵袭试验检测转染后肿瘤细胞侵袭性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法。结果转染Sema4D-siRNA 48 h后,转染siRNA组Sema4D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990,P<0.001)。转染Sema4D-siRNA 72 h后,转染siRNA组Sema4D蛋白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74,P=0.002 3)。转染siRNA组48、72、96 h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314、62.255、223.493,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转染siRNA组穿膜细胞个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0±5.9 vs 60.0±6.1 vs 61.0±4.6,F=37.21,P=0.000 4]。转染siRNA组穿膜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7±0.31)%vs(9.50±0.45)%vs(9.90±0.61)%,F=26.75,P=0.007 4]。结论 siRNA能够下调Sema4D基因在胰腺细胞中的表达,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使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凋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D)体外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THD(3.125、6.25、12.5、25、50、100、200、400μg/ml)处理胰腺癌SW1990细胞24、48、72 h,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THD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生长.200μg/ml的THD干预使SW1990细胞G0/G1期比例从(41.15±2.23)%上升到(58.83 ±2.33)%;细胞凋亡率从2.6%增加到28.0%;细胞Bax蛋白表达量从0.17±0.03上调到0.33±0.04,Bcl-2蛋白表达量从0.35±0.02下调到0.17±0.01,Bcl-2/Bax比值从2.17±0.44下降到0.52±0.07.结论 THD可以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在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lA2)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腺病毒质粒Ad5/F35-EEFl A2转染胰腺癌细胞株SW1990(EEFlA2低表达),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胰腺癌细胞BxPC-3 (EEF1A2高表达)中EEFlA2的表达水平,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W1990和BxPC-3细胞株处理前后GRB2的表达.化学合成GRB2特异高效的siRNA干扰片段,干预胰腺癌细胞BxPC-3后通过MTT和Transwell实验观察BxPC-3细胞增殖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腺病毒Ad5/F35-EEF1A2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后,GR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F=5.67和6.39,P均<0.05).EEF1A2-siRNA抑制BxPC-3胰腺癌细胞EEF1A2表达后,GR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F=-6.59和4.69,P均<0.05).BxPC-3在被转染siRNA-GRB2后,MTT结果显示72 h时,siRNA-GRB2组吸光度值为1.22±0.14,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1.42±0.15和1.39±0.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3,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RNA GRB2组细胞侵袭能力减弱,24 h后穿膜细胞数为(24.10±4.25)个,与阴性对照组[(54.72±5.24)个]及空白对照组[(51.26±6.23)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0,P<0.05).结论 GRB2是EEF1A2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L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TL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观察尾静脉注射TL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和对瘤组织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结果 TL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增殖,160 mg/ml的TL干预SW1990细胞24 h,细胞抑制率达50.6%,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9.6%升高到45.1%(P<0.01);TL0.5 mg/kg体重瘤内注射对移植瘤的抑瘤率达89.9%,瘤组织VEGF表达减少,MVD从36.25±8.64减少到9.87±3.34(P<0.01).结论 TL可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抑制裸鼠SW1990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沈雁  吕宾  张烁  马忠俊 《胃肠病学》2011,16(3):155-159
背景:温郁金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其抗肿瘤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目的:研究温郁金中二萜类化合物C对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10-70μg/m1)二萜类化合物C作用SW620细胞24、48和72h,并以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1Tr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浓度分别为0、40、55和70μg/ml二萜类化合物C作用24h和48h后对SW620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二萜类化合物C能以时间-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SW620细胞增殖.其抑制能力均显著高于相同时间点和浓度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发现二萜类化合物C作用后的SW620细胞呈典型的凋亡改变。流式细胞术显示二萜类化合物C能阻滞SW620细胞于G,和S期,减少G,期比例,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温郁金中二萜类化合物C对人结肠腺癌SW620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