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粉告急     
国际奶粉市场的变化让中国乳业始料未及. 几年前我们还在担心国际奶粉大量进入中国,是否会对中国国产奶粉构成打压,而今天,更多的人开始担心,每年进口的国际奶粉是否还能喂得饱国内乳品企业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WTO效应在中国乳业的释放,进口乳制品的关税进一步降低,这是否会对中国乳品市场造成冲击?国际乳品贸易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中国乳业应该如何融入国际乳品市场?应该怎样从国际乳品市场中获取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利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加入WTO后,中国乳品市场已经由原先相对封闭的市场面越来越快地融入国际市场,正在成为国际乳业市场中重要的一员。在这样的转折面前,国际乳品企业怎样看待中国市场?中国乳业应该如何打造自已的核心竞争优势?如何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2006年,国内的乳品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乳制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升级一日千里,而与此同时,各家企业还要承受着来自国际市场乳制品原料涨价的压力。不容乐观的是,作为国际上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干旱仍然在持续,导致原奶产量持续锐减,而与此同时,主要乳制品生产国如美国、欧盟等内需依然旺盛,这都加剧了国际市场乳制品供应的紧张局面。同时,国际乳业集团开始更多的参与并融合到中国乳业市场之中,中国乳业与世界乳业的的交融变得越来越紧密,中国乳业的发展与世界乳业的大环境愈发相互影响;国内的乳品企业之间以及与国外的乳品企业之间,也正朝着在多层面上展开亦竞争亦合作的关系迈进,与国际上企业之间的关系模式向趋同。"再没有100%的竞争对手与100%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经历超常规发展之后的中国乳业进入了转型期.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市场环境和价值链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不管我们以什么心态面对开放和市场,当我们看到外资乳企在中国市场全面发力的时候,内心的忧虑自然难以健忘和稀释。当外企包机运奶粉、进口液态配方奶、日企进军中国乳业市场等等迹象使得我们的忧虑越发浓厚的时候,中国乳业的标准之争也开始越演越烈的阶段,当白水和牛奶相提并论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的愈加密切,中国乳业市场俨然已成为一个"十里洋场",身处期间的中国乳品企业,无一能够置身事外。尤其是当中国乳业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大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乳业经历了2008年的洗礼和风波后,不仅震动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格局,同时也成了催生未来乳业龙头的导火索,诸多的品牌博弈使得人们对中国乳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一向处事低调的飞鹤乳业在产品经受住市场考验后,这次也正式走上前台,积极参与三鹿的收购,大力拓展市场,强化固有国际牧场的奶源管理模式,成为公众眼里乳品行业一个后制发力的新星,尽管业内人士都知道他一直是行业孜孜不倦的资深耕耘者。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启动反倾销调查和声势浩大的兼并重组之后,很多国内企业倍感困惑,担心成为重组浪潮中本吞吃的小鱼,一些外企也感到了隐隐而来的压力,于是明治奶粉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一时间,对中国市场的悲观论调开始充斥媒体。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代表整个外企行业对中国乳业市场的盖棺论定呢?从市场的反馈信息,虽然各个企业感受到的压力程度不同,但普遍对  相似文献   

10.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用各种复杂的情绪目睹感受了中国乳业的各种风波和动荡,无奈和失望之余,我们常常会习惯性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乱像丛生?于是有关道德约束、行业引导、产业结构、资金压力、市场形势等等原因就浮上桌面,抛开企业生存压力或其他原因漠视道德观念铤而走险之外的情形,我们就会水到渠成的总结到这样一个现实:是竞争压力导致市场的裂变和畸形。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乳品行业仍然是国人关注的高敏感行业。同时乳制品一直是中国食品工业规划的发展重点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乳制品行业出现了新的格局。由此本刊组织国内相关行业专家深度剖析新形势下的中国乳业竞争战略,结合国际通用的市场竞争分析模型,从行业竞争的角度为乳品行业市场竞争形势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新鲜饕餮大餐。  相似文献   

11.
岳蕾  罗月婷 《新食品》2006,(8):33-33
自2004年以来,中国乳业,特别是液态奶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增长势头开始减缓,一些小品牌开始逐渐淡出市场。与此同时,几大巨头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直接或变相价格战导致利润直线下降。为了摆脱同质化日益严峻的现状.同时增加利润率.今年以来,国内乳品高端市场逐渐升温,而企业强化对乳品“功能性”的打造以增加进攻高端的底气,也已出现苗头。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当前欧盟和中国乳业主要实施的政策:包括欧盟的贸易政策、市场支持政策和农户支持政策,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牧草业发展政策、规模化奶牛养殖促进政策以及乳品加工业政策;进一步地从政策层面对欧盟和中国乳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乳业政策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可供中国借鉴的乳业政策;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生鲜乳...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以往的市场预期,过了十一,乳业开始进入销售旺季。但今年的乳业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之中,这可急坏了有着巨大库存的乳品企业。超市各大终端等场所随处可见各个乳企的促销员,促销力度也是非常之大。国内奶价冲高回落海关最新数据,1-9月奶粉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1.99%,然而这个可能是中国乳业市场的拐点。但是在奶粉平均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下半年以来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奶价的全面下  相似文献   

14.
《乳品与人类》2010,(1):34-37
2009年是中国乳业近10年来最不平凡的一年之一,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延续,尽管程度有所减弱作为世界乳品市场价格“晴雨表”的恒天然全脂奶粉网上报价持续的低迷,给中国奶粉业乃至整个奶业带来了重大冲击,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在各项扶持和规范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乳业在艰难地回暖,复苏的速度超过了行业界内外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11,(17):I0004-I0004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扩大,中国市场对国际葡萄酒市场的影响力也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际酒评家开始试图影响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近期,美国著名酒评大师罗伯特·帕克开始品评一些中国葡萄酒并公布分数。英国酒评家斯蒂文·斯普瑞尔也开始在中国上海举办葡萄酒比赛。国际酒评家想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这个市场还刚起步,在酒评体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构筑新防线     
2007年伊始,中国乳业继续高速前行,从已经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季度中国乳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从伊利的全国布局到蒙牛的升级战略,再到光明的创新思维以及盘旋于乳业资本市场上的风起云涌,正在催生一个新的乳业版图的诞生。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乳业再次迎来了新的考验。林光常事件、央视曝光陕西奶站事件以及达能并购娃哈哈事件,占据了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引发了社会对中国乳品业和饮料业的思考。一些行业专家也忧心忡忡,如果说过去中国乳业的争论更多的是企业之间或者说是集团利益之间的角斗,那么,这段时间以来中国乳业所遇到的挑战,是乳品安全,是全行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牛奶涨价了!” 中国乳品市场上持续了10年之久的价格战,终于在今年戛然而止。这也就注定了2007年,将成为中国乳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尽管连日来有关乳业新国标的争议不断,不过作为中国常温奶市场发展受益者的瑞典食品包装巨头利乐公司仍继续“唱好”中国乳业。据该公司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将成增长最快的乳业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中国乳业市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全所未有“寒意”,原奶企业持续亏损,加工企业利润下滑严重,行业一片萧条。然后在中国庞大的市场土壤之下,总有独善其身者。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乳业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消费模式的改变成为乳业迅猛增长的持久动力。中国乳业市场的繁荣和潜力吸引了国际上的乳品商家,纷至沓来投资中国乳品行业,抑或是直接对中国出口相关产品和原料,逐渐的在中国乳业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在世界乳业的出口中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