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大量应用,带来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管理问题,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管理包括开放文档的管理和写入,测试、验收与标识管理两个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了开发文档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发展和现状、主要类型、特点及其选用准则,并介绍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在近程侦察雷达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及信号处理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贾洁 《今日电子》1996,(12):80-82
本文介绍了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逻辑设计中的应用,以改善行为逻辑设计适配到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文章中的方法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例,其方法同样适用于复杂何编程逻辑器件。  相似文献   

4.
线阵CCD驱动器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述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性能特点,介绍了一种可用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线阵CCD驱动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蒋毅 《世界电子元器件》2005,(9):30-30,32,34
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中。针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步骤及实际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以ALTERA的器件为例,从设计实际出发,对其应用的基础及关键点进行说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可编程器件的出现为数字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们,本文对可编程逻辑器件尤其是通用阵列逻辑的各种工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逻辑器件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深亚微米与超深亚微米技术的发展使可编程逻辑器件向系统级可编程芯片转移。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IP的系统级可编程芯片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Lattice公司pLSI/ispLSI 1000系列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和AMD公司MACH100/200系列PAL器件作了简要的比较。Lattice公司和AMD公司都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重要生产厂家,本文对Lattice的代表产品pLSI/ispLSI1000系列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和AMD公司的代表产品MACH100/200系列,PAL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1)逻辑块的尺寸;(2)  相似文献   

9.
胡立诗 《电信技术》1993,(10):41-43
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原理,结构及设计方法,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器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可编程逻辑器件现状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很快,已经从20年前几百门的PAL/GAL发展到现在的超过300万门的FPGA,已拥有可以提供足够系统集成容量的密度、增强的嵌入系统能力、功能集合及许多其他特性的新器件。新的开发工具提供了对这些新器件的支持,并具有以更高的生产率实现数百万门电路设计的能力。与新芯片及软件相配合的是带知识产权的系统级设计模块解决方案,它们的参数可由用户自定。芯片、软件及知识产权功能构成了完整的可编程解决方案,可编程逻辑已成为系统集成的平台。1、全球可编程逻辑器件市场现状根据IDC的数据,可编程…  相似文献   

11.
脉冲激光沉积β-FeSi2/Si(111)薄膜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幼华  陆培祥  龙华  杨光  郑启光 《中国激光》2006,33(9):277-1281
用FeSi2合金靶作为靶材,采用准分子激光沉积法在Si(111)单晶基片上制备了单相的-βFeSi2薄膜,并将飞秒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引入到-βFeSi2薄膜的制备工艺中;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扫描电镜(F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组分、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基片温度为500℃,采用KrF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法可获得单相的-βFeSi2薄膜。衬底温度为550℃时,-βFeSi2出现迷津状薄层。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法-βFeSi2薄膜的合成温度比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温度低50~100℃;薄膜的晶粒分布均匀连续,没有微米级的微滴;飞秒脉冲激光沉积效率比准分子激光的高1000倍以上,是一种快速高效的-βFeSi2薄膜沉积技术。  相似文献   

12.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has been used to characterize fringe visibility and noise due to phase fluctuations in a GaAlAs superluminescent diode. The superluminescent diode was chosen to have very little longitudinal mode structure. The fringe visibility decreases from unity at zero path-length difference (PLD) to 50 percent at 13 μm PLD and 10 percent for a PLD of 26 μm. Noise in the interferometer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PLD until a level 9 dB above that for zero PLD is reached at a total photodetector current of 60 μA. An expression relating this limiting noise level and the fringe visibility data to an amplitude correlation function is derived. A numerical value of 0.74 is determined for this correlation function in the limit of large PLD.  相似文献   

13.
硅验证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将用户的电子设计最终生成熔丝映射文件如JEDEC、SVF文件,并下载于PLD器件中去。随着器件的密度越来越大,在PLD EDA软件的质量保证中测试熔丝映射文件的正确性对测试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而硅验证即为一种重要的方法。介绍了硅验证的地位、作用和方法及其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14.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is emerging as the most rapid and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the many compound films. ZnO thin films can be prepared under various deposition conditions by PL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ubstrate temperatur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nnealing temperature, substrate, buffer layers thickness and film thickness on micro-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ZnO films grown by PLD technology are reviewed. ZnO films with special function can grow under proper conditions by PLD.  相似文献   

15.
超快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综述了脉冲沉积(PLD)类金刚石膜(DLC)的优势和局限,对其局限的补偿和突破,以及脉冲沉积法的重要发展方向——超快脉冲激光沉积(Ultra-fast PLD)类金刚石膜(DLC)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各种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出现.使传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设计硬件电路时,如果使用PLD器件,就可以使电路设计更加合理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介绍了PLD的设计流程.为PLD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郝康理 《电讯技术》1990,30(4):54-64
本讲座通过介绍专用集成电路(ASIC)入手,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结构,从应用的角度介绍通用逻辑器件(GAL)的结构和特点,以及有关PLD的编程技术,最后给出几个实用的编程实例和GAL器件的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18.
郝康理 《电讯技术》1990,30(3):69-74
本讲座通过介绍专用集成电路(ASIC)入手,简叙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原理和结构,从应用角度介绍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的结构和特点,着重阐述PLD的编程技术,最后给出几个PLD器件应用编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凭借其低温生长优势,逐步在GaN薄膜外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回顾了近年来PLD技术外延生长GaN薄膜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衬底上的GaN薄膜外延研究进展,以及作为克服异质外延的重要手段——缓冲层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目前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应用PLD技术制备GaN薄膜及其光电器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FPGA教学和程序设计中较难理解的时序问题,阐述了PLD电路设计中时序的相关概念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实验。本文在调研PLD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归类整理了与PLD设计中与时序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依托一个"4比特计数器时序分析"的基础实验设计,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