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48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有1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0.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及高龄.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造影剂剂量及高龄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勇  郭志刚  李鹏  侯玉清  屠燕 《广东医学》2008,29(5):824-826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624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CIN诊断标准将其分为CIN组(53例)和非CIN组(571例),分析CIN发生危险因素及CIN患者的预后。结果624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有5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8.49%,多变量逻辑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CIN组与非CIN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3.77%和1.4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3%vs2.80%)、(3.77%vs1.75%)、(7.55%vs4.55%)及(13.20%vs7.36%),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CI术后CIN患者心源性死亡率较非CIN患者高。  相似文献   

3.
冠脉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收集21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IN发生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21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患者共发生CIN1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高血压1例。经治疗后10例痊愈,3例好转。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及种类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降低其发生、改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1991年4月~200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CIN诊断标准将其分为CIN组(53例)和非CIN组(571例),分析CIN发生危险因素及CIN患者的预后。结果 624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有5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8.4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CIN组与非CIN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3.77%和1.4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3% vs 2.80%)、(3.77% vs 1.75%)、 (7.55% vs 4.55%)及(13.20% vs 7.36%),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CI术后CIN患者心源性死亡率较非CIN患者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12例行冠脉介入诊疗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t〉75岁,n=183)和非高龄组(60~75岁,n=229)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CIN的发生率并观察水化治疗的效果。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患者合并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其CIN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25.2%VS10.5%;P〈0.05)。两组CIN患者术后1、3d血清肌酐水平(Sc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恢复到基础水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造影剂用量等。结论高龄老年患者CIN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和年龄、危险因素比例增加有关,应在术前慎重评价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充分的水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肾功能情况、年龄、心功能、糖尿病、高血压、冠脉血管病变等与CIN的相关性,并记录CIN的发生情况。结果:CIN的发生率为14%,对CIN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基础肌酐值〉309.4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45 mL/min、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不全等与CIN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与CIN发生未见相关(P〉0.05)。结论:高龄、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等可能是CIN发生的高危因素。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未能证实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PCI的1 4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n=375)和非糖尿病组(n=1 106)。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变化及CIN发生率,分析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PCI术后非糖尿病组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CIN发生率分别为36.8%和16.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IN组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CIN组(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高且生存率明显下降,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与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低剂量组87例,术前和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高剂量组84例,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术后3d40mg口服,以后维持20mg口服。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定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tatin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48h高剂量组SCr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9),术后72h低剂量组患者EGFR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22),术后24h高剂量组Cystatin C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06);低剂量组CIN发生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39)。高剂量组患者术后各炎症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用量≥150mL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571,95%CI:1.087-7.813),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6,OR=0.756,95%CI:0.341-0.947)。结论急诊PCI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预防CIN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总结123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91例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及防治策
略。结果术前伴随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CIN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
死亡率,以及术后1年的心源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非CIN组患者的明显升高。结论慢性
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3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而且CIN可以影响病人的预后。目前加强冠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引起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ACS患者368例。据入院发病时血清铁蛋白水平以三分位数法分为3组(A组SF<160?ng/ml,B组SF 160?ng/ml~< 258?ng/ml,C组SF≥258?ng/ml),比较不同组ACS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68例患者发生CIN 39例,发生率为10.6%;A组106例,发生CIN 9例,发生率为8.5%;B组153例,发生CIN 11例,发生率为7.2%;C组109例,发生CIN 19例,发生率为17.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显示SF为239.5?ng/ml时预测CIN发生具有68.4%的敏感性和65.2%的特异性(曲线下面积为0.727,95% CI:0.663,0.7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F≥258?ng/ml,[OlR=2.677(95% CI:1.606,4.462),P?=0.000]、血清肌酐升高[OlR=1.029(95% CI:1.001,1.058),P?=0.046]、血清尿素升高[OlR= 1.553(95% CI:1.145,2.107),P?=0.005]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射血分数升高[OlR=-0.054(95% CI:0.898,0.999),P?=0.048]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水平SF、术前肾功能异常对ACS患者介入治疗后CIN具有预测作用,射血分数是CIN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3月在齐鲁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PCI的200例患者,分别监测造影前3?d内(任意1?d)和造影后第3、7天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β2微球蛋白(β2 MG),分析冠状动脉诊疗术患者CIN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4例(7%)发生CIN。在CIN组和非CIN组,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影剂剂量和高脂血症,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原有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是CIN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年龄、BMI、ACEI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影剂剂量和高脂血症等不是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原有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行PCI术的67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PCI术前、术后血肌酐(Scr)水平将其分为CIN组(78例)和非CIN组(601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cr(于PCI术前1 d及术后连续3 d检测Scr)、尿酸(UA)、C反应蛋白(CRP)、RDW、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血小板计数,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于入院后第2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记录PCI术过程。结果 CIN组年龄、糖尿病病史、Scr、CRP、RDW、多支血管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支架总长度均高于非CIN组(P<0.05);CIN组eGFR、LVEF均低于非CIN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Scr、CRP、RDW、eGFR、多支血管病变、支架总长度对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041(1.006,1.078)〕、糖尿病病史〔OR(95%CI)=0.558(0.226,0.991)〕、Scr〔OR(95%CI)=4.642(1.722,12.976)〕、CRP〔OR(95%CI)=1.304(1.118,1.463)〕、RDW〔OR(95%CI)=1.381(1.086,1.757)〕、eGFR〔OR(95%CI)=0.958(0.927,0.993)〕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水平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影响因素,可能对该类患者发生CIN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影剂对肾功能影响,引起造影剂肾病(CIN)的易患因素及其防治。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222例,检测术前、术后24h、72h的血尿素氮、血肌酐(cr)。对造影后24~72h血肌酐较原来增高25%或者44μmol/L以上定义为CIN。结果肾功能不全组CIN发生率20%,明显高于术前肾功能正常组的4.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CIN患者,术中造影剂用量少,而术前补液量明显多于CIN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造影剂可引起一过性肾功能改变,CIN与造影剂剂量、补液量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朱达霞 《当代医学》2011,17(14):102-10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852例中21例老年并发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IN发生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 852例行冠心病患者共发生CIN 21例,稳定性心绞痛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7例,心肌梗死12例,合并糖尿病1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7例,高血压5例。经治疗后10例痊愈,3例好转。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发病率较高,危险性大,采取有效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降低其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6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威视派克行介入操作,分析入选病例的基础资料、CIN的发病率,分组讨论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脉介入后有56例发生CIN(发病率为8.6%),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95 mL)、左心收缩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龄、eGFR〈60 mL/(min.1.73m2)、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存在冠脉病变的患者CIN发病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60 mL/(min.1.73m2)(RR=6.50,P=0.003)、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RR=2.67,P=0.049)、高血压(RR=5.11,P=0.036)是CI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造影剂剂量较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高龄、eGFR〈60 mL/(min.1.73m2)、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存在冠脉病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CIN发病率高,eGFR〈60 mL/(min.1.73m2)、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可能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住院的32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造影剂肾病(CIN)各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按照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共有19例患者可诊断造影剂肾病。结论造影剂剂量和术前原有肾功能水平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性.方法 回顾分析PCI术后老年组(>60岁)患者184例和非老年组(<60岁)患者176例造影剂肾病各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组有18例(9.8%)发生CIN,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糖尿病、充血性心衰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是老年人发生CIN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对糖尿病患者行介入诊疗术治疗前后对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下肢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3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均使用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剂量100~200ml,接受水化(静脉或口服水化)。结果造影剂使用前肾功能正常者28例,肾功能异常者2例;造影剂使用后无CIN患者发生。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毒性药物、血管内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用ACEI和造影剂种类是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但如在介入前给予肾功能不全患者危险因素充分评估和给予积极干预,对高危患者严格掌握造影的适应证,同时造影时给予非离子型造影剂中等剂量100~150ml/每次,术后充分水化,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3.1%(60/18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P=0.004,OR=3.411,95% CI=1.466~ 7.940)、吸烟史(P=0.033,OR =4.930,95% CI=1.137 ~21.371)、糖尿病史(P=0.007.OR=3.226,95% CI=1.378 ~7.551)、高空腹血糖(P =0.028,OR=2.113,95% CI=1.082 -4.125)、高糖化血红蛋白(P=0.000.OR =3.744,95% CI=1.868 ~7.505)、高三酰甘油(P=0.019,OR=2.639,95% CI=1.173 ~5.937)和高cTnI(P=0.000,OR=5.631,95% CI -2.942 ~ 10.777).结论 女性、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心肌酶增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相关性肾病(CIN)的危险因素,及术前不同液体量对CIN的影响。方法将88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CIN组46例和非CIN组8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中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同CIN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围手术期不同补液量对CIN发生的影响。结果 CIN的发生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衰及大剂量造影剂使用高度相关,术前液体量2 500 m L者,CIN发生率显著低于液体量少者。结论术前和造影后充分的水化是预防CIN发生的有效手段,术前充分对发生影响肾功能危险因素的评估,术后早期病情观察和详细出入量的记录,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l N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