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型中医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与西医肾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90例年龄2~12岁的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紫癜、水肿的中医证型标准,确立中医证型,同时通过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常见证型主要为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肺脾气虚、湿热内蕴证;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肾脏病理分型以Ⅲ、Ⅳ级最为常见;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常见的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肺脾气虚分型肾脏病理改变较重,多集中在Ⅲ~Ⅳ级,其余证型肾脏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41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41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在肾穿刺活检前24h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儿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结果肺脾气虚型、脾虚湿困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患儿光镜病理类型均以轻微病变(MCNS)、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型多见;气阴两虚型患儿以MCNS、局灶节段硬化(FSGS)多见。各证型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证型患儿免疫病理均以无免疫复合物型为主,均在50%以上,而IgA+M+G+C3型最少,各证型的肾组织免疫荧光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光镜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明显不同,在免疫病理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7例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4个证型,对各个证型与肺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207例患者中肺肾气阴两虚证最多(45.9%),肾阳虚证最少(11.1%)。对各个证型在肺HRCT不同阶段的比例数比较发现:在肺HRCT 1期阶段,肾阳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在肺HRCT 2期阶段,肾阳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在肺HRCT 3期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肺功能方面:在肺功能轻度下降阶段,肾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在肺功能中度下降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肾阳虚证;在肺功能重度下降阶段,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肾阳虚证。结论:肺肾气阴两虚证是RA-ILD的主要证候类型,肾阳虚证最少见;肺肾气阴两虚证多见于肺HRCT的2期和3期阶段,肺功能的中、重度下降阶段,程度最重;肾阳虚证多见于肺HRCT的1期和2期阶段,肺功能的轻、中度下降阶段,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4.
陈鹏跃  韩履祺  蔺素萍 《光明中医》2012,(10):2142-2144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为辨证食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山西省中医院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58例,记录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分析中医证型,列表统计证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以湿瘀互阻证为主136例(52.7%);脾肾气虚夹瘀证次之占22.5%;其它依次为阴虚湿热证占10.1%;湿热内蕴证占8.5%;风水相搏证3.5%;阳虚水泛证最少只有2.7%。发病年龄以中年(36~64岁)、少年(7~17岁)为高峰,分别占35.7%和31%。结论根据辨证食疗指导患者饮食,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儿童肾病综合征410例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儿科2004年3月—2010年3月经肾穿刺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10例患儿在肾穿刺活检前24 h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类型与肾脏病理光镜和免疫荧光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型:肺脾气虚型61例,脾虚湿困型102例,脾肾阳虚型121例,肝肾阴虚型79例,气阴两虚型47例;肾组织病理:轻微病变(MCNS)13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229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5例,膜性肾小球肾炎(MN)7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36例。免疫病理分为4型:IgA型41例、IgM型66例、IgA+M+G+C3型9例、无免疫复合物型294例。结论 5种中医证型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明显不同。肺脾气虚型中MCNS最多,其次为M sPGN;脾虚湿困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中M sPGN均最多,其次为MCNS;气阴两虚型中MCNS最多,其次为FSGS。5种中医证型的肾组织免疫荧光类型在IgA型、IgM型、IgA+M+G+C3型的分布上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简称"多囊肾病")的临床病例调查,初探多囊肾病的中医证型规律,及其与年龄、病程及肾功能情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259例多囊肾病患者中医证候、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探索多囊肾病中医证候规律。结果多囊肾病患者出现概率超过1%的症状有腰膝酸软、腰背胀痛、舌紫黯、神疲乏力等27个症状。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在259例多囊肾病患者中常共同出现的症状有4类:第1类为虚兼气滞血瘀型,共76例,占29.34%;第2类为脾肾阳虚兼湿热型,共91例,占35.14%;第3类为寒湿凝聚型,共30例,占11.58%;第4类为肝肾阴虚型,共62例,占23.94%。肾虚兼气滞血瘀型、寒湿凝聚型血肌酐水平较脾肾阳虚兼湿热型、肝肾阴虚型降低;多囊肾病患者不同病程和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肾病中医证型可分为肾虚兼气滞血瘀、寒湿凝聚、脾肾阳虚兼湿热、肝肾阴虚4型。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多囊肾病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型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临床证型,以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总结其中医证型的文献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方差分析、频数统计等方法,归纳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84例患儿中肺脾胃气虚者58例(69.0%),脾肾阳虚者18例(21.4%),肝脾不和者8例(9.5%)。其中,肺脾胃气虚者和脾肾阳虚者年龄以30 d~2岁为主,分别占55.2%和55.6%;肝脾不和者年龄以6~14岁为主,占62.5%。结论: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病以肺脾胃气虚、脾肾阳虚、肝脾不和为辨证分型,肺脾胃气虚为主要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8.
126例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建萍 《光明中医》2010,25(2):252-25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肾病126例进行总结,进行临床分期、中医证候分型。结果临床分期:糖尿病肾病126例患者,肾功能正常期66例占总数52.38%;肾功能失代偿期49例占总数38.88%;尿毒症期11例占总数8.73%。中医辨证分型:糖尿病肾病126例患者中,脾肾阳虚证最多共66例,占总病例数52.38%,肝肾阴虚证43例,占总病例数34.12%;气血阴阳俱虚证15例,占总病例数11.90%。结论脾肾阳虚证最多共66例,占总病例数52.38%,在糖尿病肾病病程中始终能够见到,是其糖尿病肾病基本的证型和病机特征。脾失健运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肾气,肾阴的亏虚是糖尿病肾病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兼见血瘀证是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进展的加重因素;阴阳两虚证是糖尿病肾病的最终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辨证给出证型。结果:调查发现,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所涉及脏腑为脾肾。其中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较为常见。移植1年以上组及肾功能正常组阴平阳秘比例高;男性患者以气虚证为多,女性患者以阳虚证、气虚证为主;40~50岁年龄组病人虚证的比例较高。结论:肾移植术后证型均为虚证,其中以脾肾气虚、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证型与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肾功能改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PNS)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PNS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肾脏穿刺活检,对其中医辨证分型和肾脏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00例PN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证112例、肝肾阴虚证75例、脾肾阳虚证89例、肾络瘀阻证24例,其中男性分布占69.33 %,与女性30.67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00例PNS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MCNS)47例、膜性肾病(MN)13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64例、lgA肾病(lgAN)64例,300例PNS患者中医证型和肾脏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χ~2=28.461,P=0.012,γ=0.425)。其中湿热蕴结证以MN、MCNS较为多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均以MN为主,肾络瘀阻证以MN较为多见;135例病理分期为MN的PNS患者中医证型和MN分期有一定相关性(χ~2=16.531,P=0.034,γ=0.427)。结论:PNS患者中医证型和肾脏病理组织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重要思路与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萍  刘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01-2602
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由于患者体质差异,阴阳盛衰、气化代谢特点不同而呈现出肾虚为主的基本证候:肾精气亏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以及瘀血阻络等证。随病情发展,骨质疏松症后期各证均转为肾虚血瘀的本虚标实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于专家观点的糖尿病中医证候的出现率,并提取确立其证候要素。方法对1980年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中的专家观点提取证候要素,并运用2检验对其进行多组间的比较。结果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热盛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肝肾阴虚、阴虚燥热、气滞血瘀、肺胃燥热也可认为是糖尿病的常见证候。阴虚、气虚、阳虚、内热在专家观点中出现频率很高(>80%),与其他出现频率较低的各证候要素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证候要素的确立和应证组合是证候量化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的新探索。糖尿病常见的证候要素有阴虚、气虚、阳虚、内热、血瘀、内燥、气滞、内湿、痰浊。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肺癌患者辨证分型与癌胚抗原及糖链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及CA199、CA125、CA153的浓度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5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型、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共4组,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的CEA及CA199、CA125、CA153,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的CEA及CA199、CA125、CA153存在明显差异。结论CEA及CA199、CA125、CA153可作为反映肺癌患者本虚及标实状况的参考指标,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 054例体检者进行调查,采集其中206例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进行证素判断,同时对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收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9.55%;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出现的频率依次为:病位证素为脾>肝>肾>心>肺,病性证素为痰>阴虚>气虚>湿>热>血瘀。证素心与吸烟正相关;证素肝与情绪不佳正相关;证素脾与饮食不当正相关,与高学历负相关;证素肾与高学历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证素痰与饮食不当正相关;证素阴虚与睡眠不佳和家族史正相关;证素热与饮食不当和家族史正相关;证素湿与吸烟正相关;证素气虚与年龄正相关,与运动负相关;证素血瘀与家族史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证素构成以脾、肝、肾、痰、阴虚、气虚、湿多见,各证素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是预防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门诊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508例),同期选择月经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300例)。观察患者年龄和中医疾病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异。结果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肾阴虚为主,约占52.3%(23/44),育龄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约占24.3%(87/358),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虚为主,约占25.5%(27/106);功血患者各年龄段总人数与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24,P=0.005)。崩漏266例,主要证型以阴虚血热为主,约占25.9%(69/266);经期延长156例,肾阴虚为主要证型,约占25.0%(39/156);月经先期30例,以气滞血瘀证型为主,约占50.0%(15/30);经间期出血7例,以气滞血瘀和湿热证型为主,均占30.4%(7/23);月经过多15例,气血两虚兼血瘀证型最多,约为46.7%(7/15)。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57,P=0.004)。观察组的PR、ER表达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表达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客观的方法分析年龄、中医疾病与功血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医证候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450例DPN患者的病历资料经整理后统一辨证分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气滞证6个单证。结果:单证频率前3位依次为:血瘀证(70.89%)、阴虚证(64.89%)、气虚证(57.33%);以复合证型为主(89.11%),其中以虚实夹杂为主(89.78%),阴阳两虚血瘀最多见(23.44%);本虚角度上来讲,不同病程组证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大于10年组中阴阳两虚、或兼痰瘀证最多(34.16%);不同病程组痰瘀互结证出现率较高(17.77%-28.00%),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周围神经症状、针刺痛觉、糖尿病病程、舒张压水平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瘀是DPN的关键病机;DPN后期出现阴阳两虚为本的病机演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按病证结合的原则选择研究对象,并按与患者组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条件选取健康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之中医5证型比较,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之总分和肝经维度积分、焦虑维度积分与抑郁维度积分,在气滞型、郁热型和阴虚型明显高于虚寒型,瘀血型(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其5证型之间,气滞型、郁热型和阴虚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47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基本信息和中医临床信息的采集、踝臂指数(ABI)检测、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定、股总动脉及动脉粥样斑块检测。所有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中医证型与ABI、股总动脉IMT及其积分、股总动脉及动脉粥样斑块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与阴阳两虚型的ABI明显小于阴虚热盛型。阴阳两虚型的左右IMT均明显厚于湿热困脾和气阴两虚型,IMT积分和斑块积分均明显大于气阴两虚型。结论下肢动脉缺血程度随糖尿病病情的进展而加重,中、晚期患者明显重于早期患者。阴阳两虚型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利用频数统计法分析中医证候要素的频次和常见程度,以及全部证候的分布特点。结果:26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的频次和常见程度分析发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本虚以气虚(171频次,32. 39%)最为常见,其次是阴虚(42频次,7. 95%)较为常见,阳虚(16频次,3. 03%)和血虚(1频次,0. 19%)相对少见;而标实则以血瘀(129频次,24. 4%)和痰浊(125频次,23. 7%)最为常见,其次是热蕴(42频次,7. 95%)较为常见,水饮(2频次,0. 38%)相对少见。根据证候要素组合的证候诊断分析,使用单一证候辨证者220例,占83. 65%,使用两个证候同时辨证者42例,占15. 97%,3个证候同时辨证者1例,占0. 38%。单一证候辨证者220例中,中气虚血瘀证(94例,42. 7%)最为常见,其次是痰瘀互结证(46例,20. 9%),气阴两虚证(41例,18. 6%)和心肾亏虚证(32例,14. 6%)较为常见,阳虚水泛证(6例,2. 73%)及心火炽盛证(1例,0. 45%)相对少见。根据证候分布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方法以补益正气、固护肾气为主,祛痰浊利水湿与活血化瘀并重。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机属本虚标志、虚实夹杂,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多为血瘀、痰浊、热蕴。中医治疗多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