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状态检修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目前正在我国发电行业中大力推广。文章将发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发电厂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结构体系、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目前该系统已经成功开发了4个功能模块,并投入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状态系统检修是当前电力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SOA架构而设计的状态检修系统大大满足了企业信息数据共享和系统交互需求.通过对状态检修功能模块的分析,详细给出了状态检修业务流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目前,该系统已在宁夏电力公司成功应用,其设计方法和业务流程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发适宜于我国国情的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支撑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以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为核心,重在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检修成本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支撑平台CMIS,重点讲述了CMIS系统的设计思路,平台的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模块和系统特点,并论述CMIS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吴江 《华东电力》2003,31(4):32-33
介绍了华东电网电能交易系统 ( ECETS)设备检修子系统目前的各功能模块 (设备停役月度检修管理、每日作业计划管理、设备停役申请及审批管理、设备检修统计查询管理 ) ,以及针对电力体制改革 ,该系统将作出的相应的改进 ,如结合设备检修实现在线发电安全校核 ,合理安排电厂机组计划检修 ,加强“公平”、“公正”、“公开”的调度等  相似文献   

5.
发电厂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检修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必要建立状态检修管理信息系统(MMIS) 。文章提出了发电厂电气设备MMIS 的主要框架及实现的基本功能。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分解形成发电厂主要电气设备的各自独立的管理专家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发电厂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该系统操作方便,功能完善,具有较高的开发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贾志广 《广东电力》2006,19(11):52-55
根据目前火力电站重要部件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承压部件和高速旋转部件安全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介绍了该管理系统的技术性能、功能模块、系统集成。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火力电站重要金属部件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为最终实现机组状态检修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基于周期的设备定期检修模式存在的检修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差、检修人员日益紧缺的问题,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为更好地对状态检修工作进行管理,设计开发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基本模型,实现了试点设备初步状态评价,具备了开展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所有类型输变电一次设备触发评价、实时评价、定期评价与设备状态检修计划辅助编制的功能。该系统经过2 a的应用,实现了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全类型输变电一次设备状态评价与检修计划编制,完成了设备状态检修模式的转型,设备检修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中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设备状态检修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手段。在分析了目前设备管理、设备状态检修和设备现场运维等应用现状与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构建设备状态检修分析系统实现对设备台账数据、设备运维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和电网运行数据等各类数据的高效利用;研究了设备状态检修分析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IEC61850的站端监测数据整合技术、IEC61970与IEC61850的模型融合技术、设备健康档案数据管理技术等,系统实现了设备状态预警、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故障诊断与运维策略决策等功能。通过对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及图形化展现。为提高设备运维效率、降低电力企业成本、实现设备资产优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彬 《电力信息化》2008,6(12):73-75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供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状态检修已成为电力行业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综合考虑各类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质量参数和运行参数(包括在线监测数据和高压、油务试验数据),提出了状态检修与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并论述了智能化供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支持系统的数据结构和功能模块组成,为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减少检修次数和降低检修费用、合理安排检修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方电网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精益化系统、负荷通道评估及决策系统等自动化系统数据分散、功能单一且相互孤立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统一基础数据平台的超高压运维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了电网运行、在线监测、保信远动和巡视检修等电网运行检修信息,开发了电网运行分析、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与决策、负荷通道评估等高级功能模块,为电网生产指挥提供了信息支撑,对各级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规范各类变电监测数据的标准化接入,提供各种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展示、告警、统计、分析和诊断功能,实现变电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为变电设备状态管理提供支撑。文章介绍了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主站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架构设计及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类技术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说明变电站远程维护系统可通过其远程维护工作站对其故障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异地在线调试、参数修改、软件升级,对一次和二次设备进行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分析在站内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应用软件和操作技术等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建立综合自动化远程维护系统具备充分的现场和技术条件;通过对远程维护方式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进行电网设备状态检修,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准确、实时的评价。文章设计并实现了江苏电网设备状态评价系统,该系统基于在线监测、带电检测、SCADA、PMS缺陷库等多个数据来源,通过“状态监测数据→缺陷→状态评价”联动机制实现设备状态实时评价,并与现有的PMS评价信息综合给出设备推荐状态,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设备状态评价结果用于支持电网调度和检修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电力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电站大型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对于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提高供电质量极为重要,当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使用分立的在线监测系统来实现整个变电站的多设备在线监测,则存在系统构建功能的冗余,故对变电站关键电力设备绝缘进行综合在线监测意义重大。为此,介绍了基于NI-PXI测控总线的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并描述了站内网络管理及站间通讯方案,基于NI Measure-ment Studio/NI-DAQ&VISA软件驱动数据采集卡和示波器进行信号采集,用于实现中低频和高频/超高频绝缘特征信号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变电站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综合监测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为实现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专网专建及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5.
箱式变电站智能综合管理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讨论箱式变电站应用特点和传统箱变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箱变二次设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箱变作为一种特殊的深入负荷中心的配电成套设备,其二次设备需要专门设计。进而提出了箱式变电站的智能综合管理实现的硬件原理和软件框图,并提到了这种设计所必须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在我国配电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电动汽车多样化充电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综合能源优化调配的充电站运营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ActiveMQ消息总线实现站与站的互联互通,同时结合多种支付方法和WEB技术提高了系统的运维管理能力。在原有刷卡充电和扫码充电的基础上,基于车辆VIN识别技术增加了即插即充功能,丰富了充电方式。系统扩展了对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接入管理功能,实现了充光储一体化电站的能量统一调配,最大化消纳光伏发电来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成本。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本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专用车辆的跨站充电,实现对社会车辆开放充电运营,而且可以帮助上级平台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1553B总线的航空电子设备的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部队的检测效率和减低维修成本,解决部队维修时存在虚警率高,检测项目不全的问题,本文针对某设备的特点和航电系统发展的趋势,设计了一种基于1553B总线的某型航空电子设备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1553B总线技术,实现了对设备的原位检测,将虚拟仪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该类设备的检测的快速化和自动化。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研制成功,简化了仪器数量,降低了研制成本,满足部队和实验室的测试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和军事效益。  相似文献   

18.
Many electrical facilities were constructed or experienced major expansion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e are now having to deal with electrical switchgear and systems that are 40 to 50 years old. Depending upon the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quipment, they may be at or near the end of their useful lives. In order to mak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equipment's condition and develop a forward plan for operation, reconditioning, or replacement, a detailed application guide for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their aged medium-voltage (MV) switchgear was developed and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Over the past 40 to 50 years, the equipment has not only aged, but the electrical systems have often expan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growth and expansion. This growth has sometimes followed a well-planned strategy based on up-front conceptual studies integrated into long range plans. On other occasions, this growth has been achieved by adding on to existing facilities in an often haphazard manner, or by duplicating existing facilities, equipment, and design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the reliability of our electrical facilities and related losses due to power failures may not be meeting our management's expect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cess developed to model an electrical system and calculat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related financial risks based on the actual system components and process unit cost impacts.  相似文献   

19.
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对发电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分析,开发了发电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引入企业资产管理理念,按照行业内的最佳业务实践设立业务审批与执行流程,对发电企业有形资产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系统在统一的业务基础软件平台上,跟踪管理发电厂的设备资产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构建设备台账、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标准包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工具管理和合同管理8个业务处理和决策支持模块。各模块以发电厂设备的运行、维护为主线进行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