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对参试的品种杨88个品种(系)苗期和幼龄期的抗虫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白杨透翅蛾的品种(系)为白城5号杨、白林3号杨、白林2号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白杨透翅蛾亲本;抗青杨天牛的品种(系)为白林2号杨、白城41号杨、迎春5号杨、格尔里杨、107号杨、中黑防2号杨、88-04杨、吉林加拿大杨、白城1号杨、晚花杨、加雌杨、健杨、白城2号杨、88-13杨、摩里柏林杨、81-10杨、白林3号杨、5号杨、小×钻杨,是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青杨天牛亲本。  相似文献   

2.
引种杨树无性系进行对比造林试验,对保存率大于70%的7种无性系的生长量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选择出哲林4号和白林2号杨,抗逆性比较强,生长量也比较高。8年生幼树的胸径生长量达12.4cm和11.6 cm,为对照树种小黑杨的124%和116%;树高为11.7 m和12.1 m,为对照树种的129%和133%。哲林4号和白林2号杨综合评定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双辽黑钙土型沙土上建立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并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88个品种(系)中,苗期(1 a生)成活率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85.3%)的有10个品种,分别为晚花杨(94.0%)、新生×小黑52杨(91.3%)、白城41号杨(88.7%)、83-25杨(87.4%)、莫斯科加拿大杨(86.7%)、加×美杨(86.7%)、88-04杨(86.7%)、98-33杨(86.7%)、黑林2号杨(86.7%)、小×钻杨(85.6%)。半轮伐期(12 a生)保存率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85.33%)的有2个品种,分别为7915501杨(91.67%)和白林3号杨(87.50%);与对照表现持平的有1个品种,即新生×小黑52杨(85.33%)。  相似文献   

4.
以8个杨树品种(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整株称重法和光合法测定蒸腾速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幼苗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品种(系)从小到大的依次顺序为8328杨8325杨8801杨白林3号杨白城2号白城小黑杨8804杨白城5号杨,其中,8328杨和8325杨蒸腾速率与蒸腾量均较低,说明其抗旱能力优于其他品种(系)。两种测定方法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0.7以上。  相似文献   

5.
双辽市从2005年开始进行引种栽培风沙一号杨,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5 a生时,平均树高为8.5-9.5m,较小黑杨、白林一号等高出15%左右,且干形通直,饱满度高;平均胸径为4.5-5.5 cm,较小黑杨、白林1号杨等高出1cm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吉林省双辽品种杨基因收集圃中对参试的88个品种(系)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抗叶锈病品种(系)为小×钻杨、白林2号杨、富锦3号杨、5号杨、晚花杨、西+加杨、迎春5号杨、81-10号杨、中林299杨、里普杨、7号杨、W-14杨、18号杨、长春加拿大杨、加型杨、2号杨、昭林200杨、白城42号杨、黑林2号杨、黑林1号杨、辽育2号杨、黑×小(选)杨、86-24号杨、1号杨、加×美杨,抗黑斑病品种(系)为西+加杨、白林3号杨、迎春5号杨、W-14杨、小×钻杨、晚花杨、加雌杨、88-13号杨、98-22号杨、33号杨、47号杨、大凌河220杨、辽育2号杨、加×美杨、中林299杨、山海关杨、黑林1号杨、吉林加拿大杨、鲁山杨、5号杨、美×中杨、83-25号杨、摩里佛拉健杨、白城4号杨、黄快杨、黑×小(选)杨、马里兰德×小黑杨、81-10号杨、加型杨、荷兰3934号杨、(美×黑)×健杨、莫斯科加拿大杨、新生×小黑50杨、小×加暴638杨、长春加拿大杨、舍伯吐杨、美×小47杨、龙荷夫健杨、107号杨、格尔里杨、小青×美杨、富锦3号杨、98-30号杨、白城41号杨、健杨、黑×19杨、白城42号杨、N119杨、86-24号杨,以上是吉林省品种杨杂交育种较理想的抗叶锈病及黑斑病亲本。  相似文献   

7.
杨树山地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适宜山地造林的杨树品种,1980年从省内外引进6个杨林品种,以乡土树种山杨、大青杨为对照,在吉林松花湖进行引种造林试验,经对其10年生生长、形质、抗性进行综合评定,选择出鞍山杂杨、白林1号、山海关杨可在吉林地区山地造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红石林区,引进了银中杨、黑林1号杨、黑林2号杨、黑林3号杨、小黑14号杨、白城2号杨、吉林杨、迎春5号杨、中黑防、大叶山杨、中绥12号杨、晚花杨、沙乘草杨、美洲黑杨14个杨树品种进行工业原料林适栽品种选择,结果表明,银中杨为东部山区工业原料林的首选杨树品种。总结了银中杨在东部山区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双辽黑钙土型沙土上建立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并进行抗寒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88个品种(系)中,抗寒性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11个品种(系),分别为:98-34号杨、7915501杨、47号杨、18号杨、小×加暴638杨、摩里柏林杨、白城2号杨、大同86-12杨、7号杨、富锦4号杨、迎春5号杨,是吉林省品种杨杂交育种可选用的较理想抗寒亲本。  相似文献   

10.
在乾安县干旱立地适宜造林的品种杨为白林1号、白林2号、黄快杨、小黑杨系列品种,苗木规格为二根二干或三根二干,适宜采用深沟栽植。水分是杨树大苗成活关键外在因素,运输时要浇水并覆盖保湿,栽前浇一遍水,栽后浇两遍水;及时抚育,确保成活成林。  相似文献   

11.
彰武县沙区造林成活率低,受风吹沙打、降水量少、土壤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调查发现: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杨树当年生长非常重要,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大于2%,草本植物才能生长正常。应慎重选择造林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从沙地生态保育角度考虑,彰武应以封山(沙)育林、封山(沙)育草、禁山禁牧为主,造林为辅。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纸浆林用主要杨树品(树)种生根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地区纸浆林用12种杨树品(树)种进行水培生根试验,结果表明:迎春5#生根能力最强,水培12 d时生根率达92.3%,平均根长为2.69 cm;水培16 d时生根率达到100.0%,平均根长为5.20 cm。白林2#生根较整齐,生根率稳定在84.6%,平均根长1.40 cm。新疆杨、8859-150、8859-214在水培试验时间内,没有生根。根据生根率、侧根萌动早晚、平均根长综合确定,迎春5#、白林2#、沙×草、白林3#和8859-172五个品种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引进的OP-367、DN-34、NM-6等3个北美杨品种与当地优良品种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期DN-34杨封顶较早,高生长与其他品种有一定差异,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7%;扦插造林3 a来,OP-367杨生长量最大,胸径6.93 cm,树高8.8 m;造林5 a来,3个品种未发生冻害、风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梁峁顶黄土立地类型,阳坡、风沙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类钙层黄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风沙土立地类型4种立地类型的5种造林模式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宜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的优化造林模式以及小叶杨成过熟林(小老树)的最佳更新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丘冈地杨树造林技术措施与生长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整地规格、栽植密度、品种、抚育方式与林木生长量关系的对比分析,得出在丘冈地区栽植杨树必须通过一定的土壤改良措施,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恰当的造林技术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半干旱沙地利用新型植树机进行造林,最好采用苗根造林方式,最佳栽植深度为45cm。  相似文献   

17.
库布齐沙漠高大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新月型沙丘段进行沙柳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分别用浓度为1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和水对沙柳穗条浸泡处理后,进行扦插造林,3个月后调查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比其对照分别提高了12.4%和10.1%;穗条细根发育数量提高28.2%和23.2%,对穗条分枝数、枝条高生长和基径生长影响不显著。②设置沙柳机械沙障与未设林地年风蚀土层厚分别为23.6 cm/a和95.8cm/a,设置沙障后土层风蚀量平均减少了75.4%,固沙效果十分明显。行列式林地土壤风蚀量与行距相关,行距2 m与行距4 m相比,风蚀量约降低16.1%。③穗条栽植数量每穴2条较每穴4条,造林成活率和幼林保存率分别提高近5.0%和50.3%,该地区选择坡度5°~15°的垂直于主风向的平缓坡面中、下坡位为造林适宜地。  相似文献   

18.
杨树生长的密度效应与数量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洞庭湖平原区采用南抗杨树无性系进行的8种不同密度造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胸径生长于5年生、树高生长于8年生以后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均具显著差异,其变化规律是胸径、树高生长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林木此时的生长已开始受制于单株营养面积之不足。根据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交汇情况,8种造林密度杨树林分的经营目标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单株营养面积为8~1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为7~9年,所获材种为20 cm以下纸浆材、纤维板材等;二是单株营养面积为24~36 m2造林密度的数量成熟在10年以上,可培育26 cm以上大径材。  相似文献   

19.
在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采用机械开沟整地,并组装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沙地杨树低产林改造与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一般为95%以上,做到一次成林。造林后10年,杨树平均树高达到10 m以上,平均胸径达到14 cm以上,并通过合理施肥,杨树平均树高净增加0.68~1.24 m,平均胸径净增加1.31~2.09 cm。因此,选用适宜的杨树品种,同时进行农林复合经营、以耕代抚,改造沙地杨树低产林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