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知17-羟类固醇的分泌有很明显的昼夜节律,正常参考值的高低相差太大。究其原因与昼夜分泌节律有关,以及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否与年周期有关,未见资料报告。为此,我们对健康人群进行年周期分泌节律的正常参考值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光照和中医补肾方药对小鼠血褪黑素(melatonin,MT)浓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384只,雌雄各半。雌、雄各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48只,分别在正常明暗周期、正常明暗周期+药物、异常明暗周期、异常明暗周期+药物4种条件下喂养,绘制时间序列图,对各时间点进行双因素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制成各组数据拟合时间序列模型。结果对于雌鼠,异常明暗周期条件下的MT峰移动约6 h,额外光照干扰了MT分泌节律;药物提高MT峰分泌量;光照和药物交互作用部分调节MT分泌量,但对分泌节律无影响。对于雄鼠,额外光照未干扰MT分泌节律;药物提高MT峰分泌量;光照和药物交互作用未调节MT分泌量和分泌节律。结论方药对不同性别小鼠作用不同,均有增加MT分泌量的作用,但调节分泌节律作用不明显。额外光照对雌鼠MT分泌节律干扰大;光照和药物交互作用更适合于雌鼠。  相似文献   

3.
对2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及月经前期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催乳素进行了测定,并与15例健康人的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健康人除催乳素外,其他垂体-性腺激素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病患者垂体和性腺激素分泌节律紊乱,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和月经前期增高,而在排卵期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分泌在排卵期均降低,而在黄体期却增高。经用乳腺康治疗2~3个月后,垂体和性腺激素分泌节律趋于正常。孕激素在月经前期回复到最低点,雌激素在卵泡期和月经前期降低,而在排卵期明显升高,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在排卵期出现一个接近正常的分泌峰。本研究认为,乳腺康中的二仙汤可以调整性激素的周期性节律;而乳腺康中的逍遥散可以调节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  相似文献   

4.
冀萍  宋翠英 《中国针灸》1998,18(3):13-14
采用放免分析法对乳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孕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进行了测定 ,并与健康人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 :健康人除泌乳素外 ,其他性激素指标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患者则性激素分泌节律紊乱 ,表现为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 ;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月经前期升高 ,而在排卵期降低 ;促卵泡生成素在排卵期降低 ,黄体期略有升高 ;促黄体生成素排卵期、黄体期均降低。经针刺治疗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激素分泌节律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辰电针足三里对小白鼠胃酸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凡 《北京中医》1990,(6):42-44
本实验以小白鼠胃酸分泌机能为指标,观察时间因素与针效的关系。发现正常小白鼠的胃酸分泌量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昼少夜多;利血平性胃溃病小白鼠的胃酸分泌减少,节律消失,在分泌节律的谷值时辰——巳时电针“足三里”可使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而在峰值时辰——亥时电针则效果不明显,说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出"女七男八"的生命节律周期理论,"女七男八"是指女子的生命节律与七有关,而男子的生命节律与八有关。此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各家文化、天文地理认识等诸多因素影响,为后世研究女子和男子的生理节律现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2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及月经前期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和催乳素进行了测定。并与15例健康人的测定结果对照。结果显示:健康人除催乳素外,其他垂体-性腺激素都有明显的周期节律变化;乳腺增生有病患者垂体和性腺激素分泌节律紊乱,孕激素分泌时间延长,雌激素分泌在卵泡期和月经前期增高,而在排卵期降低,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分泌在排卵期均降低,而在黄体斟  相似文献   

8.
生命节律广泛地存在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节律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对大自然节律周期的研究必将揭示人体生命节律的本质,这是生命节律的共性。 《黄帝内经》系统的论述了外界环境中各种周期性变动因子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阴阳者,生命之根本也”。其中记载的周期主要有四时周期、昼夜周期、十日周期、十二日周期,五日周期、六十日周期、十月周期、十二月周期、五年周期、十年周期、六十年周期、六年周期、十二年周期等,但诸多周期并非各不相干,而是像一组齿轮,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9.
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钟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密切相关,SCN神经 信息传递到人体大脑的不同部位,从而影响生物的冲动,行为及过程,包括体温,激素分泌,休息和活动,睡眠和清醒等。光刺激针灸穴位可能通过影响递质分泌等方面而影响24小时周期节律。  相似文献   

10.
外周多巴胺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其异常升高与疼痛有关,早已有研究表明针刺能影响血浆多巴胺水平,但这只是某一时间的静态观察。本实验在24h之内动态地研究佐剂性关节炎家兔血浆多巴胺的昼夜节律变化,与正常家兔进行比较,并观察即刻针刺和疗程针刺效应对节律的影响。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裴林  武晓瑞  任维  李佃贵 《中成药》2007,29(2):192-195
目的: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含药血清对神经起步点自发放电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Bennett-X ie大鼠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离体后固定于灌流槽内,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含药血清对不同环境灌流液中神经放电节律的影响并与卡马西平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正常灌流液中神经自发放电节律模式有周期1放电、整数倍放电等类型;中药各组放电节律模式均由周期1放电逐渐转化为整数倍放电,最后稳定于静息态。放电频率随时间、剂量变化逐渐降低,曲线斜率增大。中药干预无钙灌流中神经放电节律模式也有明显变化。结论:天冰调督胶囊含药血清对神经自发放电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抑制作用可能与阻断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钾离子通道;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体的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节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节律的生活,让人舒适、安定和健康,无节律的生活使人烦躁、不安,有损身心健康。从宏观看,一般来说,多数人的周期节律为7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时间生物学的角度,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对恶性肿瘤节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既然生物都有各自的节律和周期,那么癌细胞的分裂和增生有没有特定的节律和周期呢?如果有,它在患者身上的特殊表现又怎样?作者带着这个问题直阅了有关资料,并留心观察了上百例恶性肿瘤病人,初步发现恶性肿瘤也有其特定的时间节律,其中以中、晚期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与运气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运气学说的内容,包括气化学说、五运周期节律、六气周期节律、干支周期节律,丰富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潘秋平 《中医药学刊》2008,26(2):348-349
《淮南子》包含了丰富的原始运气学说的内容,包括气化学说、五运周期节律、六气周期节律、干支周期节律,丰富的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视交叉上核信号输出的角度揭示电针调整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正常光-暗周期导引大鼠转轮活动与其同步后,采用定时提前8 h光照方法复制超前性光-暗周期转以后节律紊乱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在ZT4电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对各组大鼠SCN内PK2的表达量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各组动物转轮活动峰相位均前移,平均转移量在241.37~256.25 min之间,且各组之间平均转移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动物SCN内PK2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下降,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ZT4针刺后组内动物SCN内PK2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捆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参与调节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的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SCN内PK2蛋白的表达量来恢复SCN时间信号的强度,以促进外周组织与SCN时间信号的同步化,从而参与调节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并电针通过上调PK2的表达来影响SCN神经元活动,在整体上影响生物钟信息的整合和设定,促使机体与正常光暗周期再同步。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体的构成及其生命活动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合相应,息息相关。褪黑素的分泌节律与光照周期变化关系密切,本文分别从昼夜阴阳变化、四时阴阳变化、生物体生命周期3个角度入手,探讨褪黑素与阴阳的关系,从而为失眠症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五脏的时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的时间特性,主要表现为周期节律性,即五脏的生理,病理均具有运气节律,四时节律,双月节律和十二时辰节律,认识和掌握这些周期节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海杰 《中国针灸》2010,30(8):642-642
笔者于2007年2月一2009年2月运用针灸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9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年龄17~43岁,平均37.6岁;病程3月~4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  相似文献   

20.
月周期节律诱导法治疗闭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月经周期疗法及节律诱导法,是治疗功能性闭经一种较好方法。周期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我们所应用的周期疗法,是依据月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所制定,与中药人工周期有所不同,节律诱导法,是根据时间医学关于生物节律的理论,结合心理疏导法所制定,通过反复的多次诱导,有可能使丧失月经周期节律的功能性闭经,重新建立有周期节律性的月经周期,通过临床试用30例,疗效较好。兹介绍之,以就正于海内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