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27种中药分别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进行系统提取,利用转基因斑马鱼对提取物进行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检测。提取物处理斑马鱼胚胎24 h后,统计斑马鱼节间血管(IS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抑制率;部分有活性的提取物进一步采用鸡胚尿囊膜(CAM)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川芎水提物、白芍乙酸乙酯提取物、竹黄水提物、鬼箭羽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大青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抑制血管活性现象;其中川芎水提取物、鬼箭羽乙酸乙酯和水提物、乳香水提取物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27种中药中发现了7种提取物具有抑制转基因斑马鱼节间血管生长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血管内建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龙胶囊抗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龙胶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手术结扎大鼠下腔静脉使大鼠下腔静脉内形成血栓,称量血栓湿重和干重;用血栓生成仪观察记录电刺激5min内颈总动脉平均阻塞率(%);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受试药对二磷酸二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丹龙胶囊能够减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降低颈总动脉平均阻塞率;抑制由二磷酸二腺苷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研究结果证明丹龙胶囊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腺苷二磷酸诱导斑马鱼血小板聚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是有效的血小板激活剂。本文研究了腺苷二磷酸对斑马鱼存活率、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相关基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影响。结果显示,30μmol/L-1 mmol/L ADP对Sdpr(days post fertilization)斑马鱼存活率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利用血小板标记荧光的转基因斑马鱼,我们发现ADP也能诱导斑马鱼血小板聚集。反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vWF在斑马鱼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表达上调。说明ADP是研究斑马鱼血小板聚集机制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4.
广西产藤茶总黄酮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物实验,探讨广西产藤总黄酮对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GXTF能明显抑制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和体仙血栓形成;降低高血脂症模型小鼠血脂和血糖水平;提高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5.
发现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是治疗肺气肿等疾病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本研究用弹性蛋白酶建立微量、高效的体外抑制剂筛选模型,利用西维来司钠作为阳性对照,验证了筛选模型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筛选了33种中药单体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检测血液凝固性和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是研究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的重要手段。为了探讨雪莲活血化瘀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本实验对沙门氏菌性“热毒血瘀”模型兔给药前后的血小板数、血小板电泳速率、血小板聚集性、体外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进行了检测。证明雪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正常兔和“热毒血瘀”模型元的血小板聚集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21.1±2.9%(±Sx)和25.6±2.7%(±Sx),且对模型兔血小板聚集性的抑制作用要比对正常兔的强(P<0.01);雪莲对亢进的血小板免疫粘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雪莲还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及抗机体纤溶活性降低的作用。但雪莲对血小板的表面电荷无影响,对血小板的生成也无明显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雪莲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其促进机体纤溶活性和降低血液凝固性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松花粉的抗血小板及抗血栓作用,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研究松花粉对血流变学的影响和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大鼠动-静脉血栓模型研究松花粉对血栓形成、COX-1和COX-2的表达以及对TXB_2的含量和TXB_2/6-keto-PGF_(1α)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松花粉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同时,松花粉可以显著降低血栓重量以及选择性抑制血管壁COX-2的表达,而不影响COX-1的表达,并且能够降低TXB_2的含量以及使TXB_2/6-keto-PGF_(1α)的比值趋于平衡.松花粉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的作用,并且该作用与其能够高度选择性抑制COX-2的表达和调节TXB_2/6-keto-PGF_(1α)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和结扎大鼠下腔静脉方法评价虎杖苷(polydatin,PD)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应用玫瑰花结试验和Born比浊法观察PD对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PD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引起的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D明显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作用和肉豆蔻佛波醇(N-formyl-methiongl-leucyl-phenylalanine,fMLP)激活的中性粒细胞悬液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1.9,307.6μmol/L.本实验提示PD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阻抑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月见草花粉形态,以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对白鼠的血糖、血脂、血栓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具有明显降低白鼠的血糖、血脂含量的作用(P〈0.01),并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的聚集率.月见草及其花粉提取液的药用机理与其窜含的γ-亚麻酸(GLA)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周桂芬  钟正贤 《广西科学》1998,5(3):224-226
药理试验证实,广西前胡水提物具有体外抗凝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表明广西前胡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干预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及潜在机制。通过筛选CNKI、WANGFANG、VIP数据库、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从干预血小板聚集角度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方剂,整理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IBM SPSS Statistics 25、IBM SPSS Modeler18等软件,分析药物配伍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关联规则,总结干预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方剂中的用药规律、核心角药配伍,应用TCMSP、 Genecards、OMIN、Drugbank、DisGenet、TTD等数据库检索疾病和核心角药活性成分以及对应靶点信息,选择 Venny工具获得疾病-药物交集靶点,利用 STRING 数据库获取相关文件,运用 Cytoscape 3.7.2 软件、Metascape 数据库、微生信网站等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GO KEGG通道富集分析以及气泡图的制作。通过检索“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 抗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等主题词,收集整理处方 50 首,含109味中药,药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性味以温、甘、苦为主,主要归肝、脾、心经。进一步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32个;确定核心角药为“川芎、红花、桃仁”,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主要作用于JUN、AKT1、TNF、IL6、TP53、MAPK1、CTNNB1、MAPK14、FOS、CAV1等靶位。通过metascape通路富集分析得出着重在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通路、癌症相关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等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干预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剂多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辅以补气化痰散结,其核心药物对中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干预 JUN、AKT1、TNF、IL6、TP53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抗AS,同时该研究为治疗AS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优化组方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道家在中国医学上有重大贡献,这些都同道家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分不开。道家医学的传播形态主要为三种,伦理型、传统科技型和符祝型。三种类型在历史上分别反映出,道家在追求医学完善的活动中,经历了复杂的筛选、淘汰和认证过程。值得重视的是,道家在医学上的一些本土性的科学理论,越千年不衰,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极其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卷叶病对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显性感染卷叶病的蛇龙珠葡萄为材料,以未感病蛇龙珠葡萄为对照,分析葡萄酒香气感官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蛇龙珠葡萄酒具有明显的中药香气,如甘草、藿香、陈皮味;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生青气味明显,是该品种葡萄酒的典型香气特征。在挥发性物质方面,与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相比,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具有果香、花香特征的高级醇、酯类物质和具有生青气味的C6醇的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具有油脂香气特征的月桂酸异戊酯、棕榈酸乙酯、正癸醇和2,3-戊二酮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的结果表明:在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存在具有草药香气特征的异戊酸香叶酯。香气重构和缺失实验证实了异戊酸香叶酯能够影响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中药香气属性。研究明确了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香气特征,探究了其香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旨在为葡萄酒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形势,阐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是现代中药符合国际药品主流市场的标准和要求的客观需要。传统中药提取大多存在工艺流程长、耗费大、提取效率低、有机溶剂残留等缺点,而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绿色环保、提取效率高等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新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对提高中药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搜集了有关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中药鉴别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对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目前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领域中。但其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分析化学的诸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丽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建立了马兜铃酸类物质的高通量高分辨筛查分析方法,并对75个中草药、中成药样品进行了筛查,其中31种中草药、23种中成药、5种鱼腥草、9种鱼腥草滴眼液均不同程度检出马兜铃酸类物质。针对检出的6种马兜铃酸类物质建立了定量方法,其线性相关系数 R2 大于 0.994,检测限为 0.0025~0.05 mg/L,回收率86.27%~106.8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高压静电场对中药药效的影响问题。测试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后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得出了高压静电场不影响中药药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肾上腺素(浓度0.1%,0.15ml/只)促成急性血瘀模型,分别用川芎、丹参两味中药预防性治疗,观察大鼠的体外血栓、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小板聚集性的变化,探讨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味中药对大鼠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血小板聚集性未见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