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HFRS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HFRS患者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HFRS患者各期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与多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HFRS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但各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RS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FRS分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7种补体成份和血浆素原(Pg).结果表明,CT脂酶抑制剂在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均高于正常(P<0.01);补体C_1q在多尿期高于正常(P<0.01);补体C_4在发热期和少尿期低于正常(P<0.01),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补体C_3,C_5和C_9的变化与C_4相似;B因子在少尿期低于正常(P<0.01),在多尿期高于正常(P<0.05);Pg始终高于正常水平但在少尿期有回降.说明EHF患者不仅有补体经典途径的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攻击阶段的变化,而且亦有旁路激活,其活化程度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2003年收治的曾行各期心电图检查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将不同病期、不同病型的心电图表现发生率、异常率和种类进行比较。结果发热期25例中心电图异常3例(12%),低血压休克期20例中心电图异常18例(90%),少尿期50例中心电图异常30例(60%),多尿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14例(25%),恢复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2例(3.6%)。轻型8例心电图异常1例(12.5%),中型28例心电图异常12例(42.9%),重型和危重型24例心电图均异常(100%)。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热期、多尿期、恢复期。重型和危重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中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均有心电图异常发生,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多见,其次为多尿期。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77年10月至1978年1月对临床确诊了的38例流行性出血热(下称出血热)患者的血钾、血钠、血氯和血非蛋白氮进行了测定并作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材料和方法标本来源:出血热发热期10例(中型6例、重型4例)、休克期8例(中型2例、重型4例、危重型2例)、少尿期38例(中型13例、重型15例、危重型10例)、多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变化的规律。资料和方法1993~1994年在家鼠型出血热流行高峰季节,检测108例次病人各期血清T3、T4、TSH含量并与正常组90例对照。结果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血清T3、T4明显低于正常组,P值均<0.01。血清TSH的含量在发热期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明显降低,P<0.01。结论证实了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损害及各期变化规律,建议对严重低T3综合征的患者应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85-1087
目的: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组105例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进行测定,40例健康受试者组成正常对照组,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检测,HFRS组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在发热期、少尿期、恢复期等各病程阶段均显著升高,尤以少尿期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S组各病情状态患者在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等病情状态血清Hcy、Cys-C水平在少尿期阶段均显著升高,尤以危重型最高,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HFRS组少尿期患者血清Hcy与Cys-C之间呈明显的正性相关(P<0.05)。结论:检测HFRS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对患者疾病诊治及探讨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此例患者从多尿期进入恢复期。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患者病情开始转归,进入恢复期。  相似文献   

8.
检测112例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血浆纤维连结素,以46例正常献血员为对照。血浆纤维连结素在发热期及低血压休克期含量降低(P<0.01),少尿期含量升高(P<0.01),多尿期及恢复期恢复至正常人水平。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纤维连结素含量显著增高的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观察45例流行性出血热脑电图,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异常率分别为80.77%、100%、85%、72.73%、50%;轻、中、重、危重四型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62.5%、91.3%、100%、100%脑电图变化和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各型的病理变化程度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一般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少尿期一般在病程的第6—8周,休克期末出现少尿期。有时无明显界限,也可不经过低血压或休克期,直接由发热期进入少尿期。此期表现为尿少,甚至尿闭,浮肿。我院自2000-2004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96例,治愈92例,死亡4例,结合临床实践,谈谈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氧自出基(OFR)在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5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从发热期开始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升高,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变化最显著,三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在同一病期中,病情越重,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也越明显。尤其在少尿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与少尿持续时间分别呈一定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在多尿期及恢复期有恢复的趋势。这提示,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氧自由基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可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微囊活性炭血液灌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病人是一项新技术,我院于1984年11月~12月对建德县第三医院收治的3例少尿期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其中危重型2例,重型1例),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2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37次血清T2、T4值的检测,并与2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T3、T4检测值比较.发现发病早期(5病日内)各型HFRS血清T3值均低于正常组,中型、童型患者T4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3、T4值,发热期出现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下降最为明显,多尿期开始恢复,恢复期T3值接近正常,T4值反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对HFRB患者进行血清T3、T4的检测,对HFRS的早期分型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肾脏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在治疗护理上必须抓住各期的主要环节,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2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与常规保守治疗的比较,了解血液净化治疗在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中的地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24例中,男81例,女43例,年龄26~69岁,平均368岁。其中危重型103例,重型21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液净化治疗组和非净化治疗组。净化组共78例,其中危重型68例,重型10例。78例中,发热期病人5例,低血压休克期38例,少尿期34例,多尿期1例。非净化组危重型35型,重型11例。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净化组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血液净…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李洪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典型病例临床上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密切观察各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对预后甚为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典型病例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其中少尿期并发急性脑出血是出血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做好少尿期液体管理 ,防止脑出血发生 ,是降低出血热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环节。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12月我科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 4 8例 ,其中男 37例 ,女 11例 ,2例并发急性脑出血。2 护理2 1 按传染病常规护理 ,进行虫媒隔离。2 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及脑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围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3、T4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的T3、T4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出血量<30ml的T3、T4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脑出血量≥30m患者的T3值明显低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随着病情的恢复,此种变化渐趋于正常.结论 动态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判断患者病情发展、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10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结果表明,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自发热期开始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降至最低点,多尿期高于正常水平,恢复早期达最高峰,发病60病日恢复正常。中、重型患者降低较显著;重型患者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较其它两型为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22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其抑制物(PAL)活性、血浆纤溶酶(PL)活性在病程中的活动变化。结果EHF患者在发热期、少尿期七一PA与PL活性显著上升(P<0.01),PAL活性低于正常,t-PA/PAL比值显著升高(P<0.01)多尿期与恢复期t—PA与PAL的活性有所下降,PAL活性增强,t—PA与PAL比值低于发热期和少尿期(P<0.01),由此可见,EHF患者出血症状可能与t—PA活性增强,PAL活性下降,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