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维拉帕米(VR)治疗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SVT)时红细胞钠泵和Na~+、K~+、Mg~(2+)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正常人30名红细胞内Na~+、K~+、Mg~(2+)分别为77.9±2.1、172.5±3.8、16.4±0.4μmol/g Hb,红细胞膜钠泵为43.9±6.1 μmol Pi/g Hb/h。SVT 33例发病时,红细胞内Na~+、K~+、Mg~(2+)为83.7±5.0、143.2±12.5、12.6±0.5 μmol/g Hb,红细胞膜钠泵为65.1±5.2μmol Pi/g Hb/h。给VR后,红细胞内Na~+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内K~+和Mg~(2+)则低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膜钠泵活力仍高于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较敏感的检测技术,本组检测49例正常小儿RBC内、外K~+、Na~+、Ca~(2+)、Mg~(2+)含量,作为慢性心衰患儿的正常对照。旨在观察慢性心衰患儿RBC内、外K~+、Na~+、Ca~(2+)、Mg~(2+)含量有无改变及其与心衰的关系,间接了解慢性心衰时心肌细胞内、外电解质有无改变,进而探讨慢性心衰时心肌细胞内、外电解质对心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阻断犬冠脉左前降支90min后再灌注60min,发现较持续缺血150min其缺血区细胞内Ca~(2+)、Na~+增加,K~+、Mg~(2+)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而在心肌缺血45min时经静脉给予穿心莲提取液,较对照组缺血区细胞内Ca~(2+)降低(P<0.05),Na~+明显降低、K~+显著升高(P<0.01),Mg~(2+)增加(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低。说明穿心莲提取液可以阻止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内Na~+、Ca~(2+)增加,K+、Mg~(2+)丢失。这可能是其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棉酚是我国首创的男性避孕药,效果肯定。但部分服棉酚的受试者出现低钾血症,影响临床的应用.为探讨其机制,我们用PCMB(p-chloromercuribenzoic acid)处理的红细胞Na~+、K~+跨膜流动模型,研究了醋酸棉酚对人类红细胞(Na~+-K~+)-ATP酶及(Na~+,K~+)联合转运的影响。 首先我们注意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棉酚可使PCMB处理的红细胞的Na~+、K~+外流速率减慢,当棉酚浓度为2μmol/L时,其流动介质中Na~+、K~+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4%和4%。用以往的棉酚抑制  相似文献   

5.
营养结构差异是导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南北、城乡和民族间明显不同的重要原因。对有代表性的石家庄城乡(北方)、新疆哈密3民族(哈萨克、汉、维吾尔)、舟山(渔民)、贵州威宁汉及彝族(南方)8个人群。年龄40~59岁共745名。男性自然人群的67种血、尿营养性参数与血压作相关分析。发现:(1)尿Na~+及Na~+/K~+、尿Ca~(2+)及C~(2+)/Mg~(2+)与血压呈正相关;尿K~+和Mg~(2+)则呈负相关:(2)反映蛋白摄入的参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渗溶血,高速旋离沉淀方法制得人红细胞膜制剂。测得Na~++K~+-ATP酶活力为6.15nmo P/min/mg蛋白质。测活反应系统中加入专一抑制剂乌本苷,一般可以用测活反应系统中缺K~+,Na~+来代替。在27~37℃范围内,Na~+-K~+-ATP酶对ATP的km值随温度上升而有增加。反应活化能为1.8×10~(-4)Cal/mol(卡/克分子)。 测活系统中加入Co~(2+),Ni~(2+),Zn~(2+),Cd~(2+),或Pb~(2+),对Na~+-K~+-ATP酶没有明显的影响,Sn~(2+)在10~(-4)M时有抑制Na~+-K~+-ATP酶的现象。Mn~(2+)能提高总ATP酶及Mg~(2+)-ATP酶活力,影响Na~+-K~+-ATP酶活力的测定。实验表明Ma~(2+)对乌本苷抑制Na~+-K~+-ATP酶的效应有拮抗作用。 没有发现胆汁酸盐对Na~+-K~+-ATP酶有明显的激活或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及K-Na火焰光谱分别测定了59例变应性鼻炎(PAR),27例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及34例对照组(NC)鼻分泌物(NS)中的Ca~(2+)、K~+及Na~+浓度。结果,PAR组及NAR组鼻分泌物中Ca~(2+)较正常对厢组为低(P<0.01),各组K~+、Na~+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用酶学比色法测定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期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为每小时2.577±0.86微克分子磷/毫克蛋白(均值±标准差),明显高于正常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与糖酵解相偶联。再障慢性期(Na~+·K~+)-ATP酶活性升高,可作为病情变化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30例健康人和76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胞内Na~+、K~+含量。结果表明EHF患者各期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低于健康对照,低血压少尿期最为明显。同时还发现Na~+·K~+-ATP酶活性降低与病情程度有关,病情越重,其活性越低。与Na~+·K~+-ATP酶活性降低的同时,胞内Na~+含量增高,K~+浓度降低,Na~+·K~+-ATP酶活性与胞内Na~+呈负相关,与胞内K~+呈正相关。研究EHFNa~+·K~+-ATP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Echo—LVH)及无Echo—LVH 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与红细胞内K~+、Na~+、Ca~(2+)、Mg~(2+)含量的关系和降压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细胞内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cho—LVH 组室性早搏(VPC)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Echo—LVH 组,前者红细胞内Na~+、Ca~(2+)含量显著高于后者,且与VPC 显著正相关,K~+、Mg~(2+)含量显著低于后者,与VPC显著负相关;硝苯啶及卡托普利均能纠正红细胞内离子代谢紊乱及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细胞内离子含量与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32只雄兔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组(VG)9只,假手术组(SOG)9只作为对照。输精管吻合组(VAG)14只,于双侧输精管结扎术后第12个月吻合双侧输精管,术后第5个月检测结果表明:①VAG Na~+,K~+-ATPase活力为53.42±14.03μmolpi/mg.h,虽明显低于SOG但却显著地高于VG;②VAG的Mg~(2+)-ATPase活力与SOG比较无差异;③睾丸Na~+,K~+-AT-Pase、Mg~(2+)-ATPase活力和睾丸重量与精子密度均呈密切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蒙古种沙土鼠(Mongolian Gerbil)制成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了缺血后脑组织Na~+,K~+-ATP酶活力的改变。结果表明:脑缺血60min后重灌流80min的脑组织Na~+,K~+-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o.05)。从而提示,高压氧治疗脑水肿机制是通过恢复脑组织Na~+,K~+-ATP酶活力、恢复细胞内外离子分布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洋地黄应用于内科临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治疗心衰的主要药物。尽管近年来对洋地黄作用规律有了不少的认识,但在易患因素的影响下,洋地黄中毒者仍不少见。作者测定红细胞内Na~+、K~+浓度,推测心肌细胞内Na~+,K~+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在洋地黄中毒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组129例血浆和鼻分泌物cAMP,cGMP含量、鼻分泌物Ca~(2+)、Na~+K~+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测结果表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组血浆及鼻分泌物cAMP含量、cAMP/cGMP比值及鼻分泌Ca~(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及鼻分泌物中cAMP呈正相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环核苷酸,Ca~(2+)及植物神经系统在PAR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电流法对血清中K~+,Na~+,Ca~(2+),Mg~(2+)4种离子的电迁移速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两极上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4种离子的迁移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C~(2+)>Mg~(2+)>Na~+。模拟直流电疗方法,在铅电极板和皮肤之间放置湿润的垫子,此时两极附近的皮肤内侧无气泡产生,即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但当铅电极直接放入血清中通以相同电流时在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表明此时两极上发生了电子的得失。直流电疗法;氧化还原;电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M_3对Na~+、K~+-ATP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构上比GM_3多一个唾液酸的GD_3和多一个乙酰糖基的GM_2均无抑制怍用。即使去除唾液酸的CDH,或是在此基础上再去除一个半乳糖基的脑苷脂(CMH)及唾液酸,对该酶也无抑制作用。提示GM_3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不同Na~+、K+浓度对,GM_3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均呈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人参茎叶皂甙对离体兔脑Na~+、K~+—ATP酶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其作用的方式,并比较了人参茎叶皂甙与氯丙嗪对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茎叶皂甙对脑内Na~+,K~+—ATP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方式为反竞争性抑制,半抑制浓度(IC_(50))为8.0×10~(-4)克,并具有和氯丙嗪相似的抑制脑内Na~+,K~+-ATP酶的作用。但从分子水平解释人参茎叶皂甙抑制脑内Na~+,K~+-ATP酶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体液的分布和组成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水在人体内并不是以纯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一种溶解多种无机盐(K~+、Na~+、Ca~(2+)、Mg~(2+)、Cl~-、HCO_3~-等)和有机物(糖、蛋白质)的水溶液。这种水溶液称为体液。因此,体液的主要物质结构是水和电解质,另外还有一些非电解质。电解质主要是盐类,指溶解于水后能解离或带有电荷颗粒的物质,有阴、阳离子。非电解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  相似文献   

19.
测定20例正常人及40例 NIDDM 患者红细胞膜 ATP 酶活力和红细胞内离子浓度。结果NIDDM 患者 Na~+-K~+-ATP 酶、Ca~(2+)-ATP 酶活力明显低于正常人(P 均<0.001),Mg~(2+)-ATT 酶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NIDDM 患者红细胞内[Na~+]、[Ca~(2+)]明显高于正常人(P 分别<0.001和0.01),[Mg~(2+)]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K~+]无明显变化(P>0.05)。上述变化在无血管病者就已出现,有血管病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夹竹桃甙抑制Na~+、K~+-ATP酶的动力学作了探讨,并与乌本甙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夹竹桃甙抑制Na~+、K~+-ATP酶,在Na~+、K~+浓度改变对均为非竞争性抑制,Na~+/K~+比例6:1时,为混合性抑制,而ATP对夹竹桃甙的作用几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