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目的:对13例癫痫持续状态实施程序化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有效实施急救护理、安全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程序化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时,护士实施程序化护理,及时有效实施抢救,提升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抢救的时间、抢救的成功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其工作特点具有急、忙、多学科性的特点[1] 。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的核心 ,是有计划的护理活动 ,将护理程序运用在急救护理实践中 ,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急救护理措施1.1 护理估计急诊护士应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较强的应急、抢救能力 ,过硬的抢救技能。当急诊抢救病人到达急诊科或听到救护车接诊病人报警时 ,急诊分诊护士应主动迅速接诊抢救病人 ,首先对急诊病人病情迅速估计 ,做出初步诊断 ,处理致命的病因与症状 ,同时准确分科 ,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异位妊娠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探讨。方法:根据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给予抢救护理。结果:6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干预和手术后全部治愈并出院。结论:抢救和护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抢救护理干预对挽救患者生命,早日康复十分有益,并且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一体化护理车的设计和应用.该护理车承载的抢救用品一应俱全,使医护人员在抢救病人时取用急救物品更方便、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准确、及时、有效地配合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提高护理抢救应急能力。方法 :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操作程序、评分标准 ,内科每位护士 30min内训练过关 ,且对 4 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抢救护理操作程序进行护理。结果 :4 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操作程序的制定、训练 ,提高了护理抢救应急能力 ,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艳 《中外医疗》2013,32(8):166+168-166,168
目的探讨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48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全程护理模式下的抢救护理;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470例危重患者做对照组,治疗中对其采取常规抢救护理措施进行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治疗危险和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86例消化道大出血住院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病情观察仔细与否、护理到位与否直接决定抢救成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做外伤性脾破裂大失血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准确快速地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的抢救与护理。结果 有效的扩容抗休克抢救和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结论 抢救护理是外伤性脾破裂大失血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吴彩霞  王友玲 《当代医学》2010,16(28):116-117
目的急性青光眼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急性青光眼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治疗及生活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准确判断及时处理赢得了最佳抢救时机和确保复苏质量。结论及时处理准确判断赢得最佳抢救时机是急性青光眼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取得的成效。方法针对急诊科特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加强护患沟通,优化急诊工作流程,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强化急救技能培训,改善硬件设施,实行弹性排班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就诊流程满意率、巡视病人满意率、治疗护理满意率、病室管理满意率及陪检率均比较高。结论在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可激发护士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发智能化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在急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护理电子病历结构模式,研发适合在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结构化病历模式及功能,及时解决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过程,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和评价.结果:智能化急门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的研发能很好地在急门诊应用.结论: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节省了急门诊护士书写病历时间,更好地服务于急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13.
范晓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2+1074
目的:探讨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胃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成功止血39例,术后发生再出血1例后经处理康复,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成功止血34例,术后再出血6例,有效率为8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止血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童丽 《中外医疗》2012,31(35):169-170
随着中国护理事业的深入发展,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所以原本以女性为主体的护理队伍开始逐渐形成了含有男性的加盟队伍,而且调查实践表明,男护士工作正处于不断认可和支持的上升发展局面,对于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意义。为了探讨男护士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优势及管理。该文在生理、心理、学习、应急、服务5个方面分析了男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并总结了对该群体特殊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护理工作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而急诊科是救治生命的前沿阵地,要做好急诊护理工作,应从加强专业训练、强化法律意识、提倡礼仪服务、注重心理护理这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急诊科就诊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N-Y--作的满意度、焦虑程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科病区内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可促进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7.
护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护理不仅需要护士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需要更加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急诊护理更是一项细致多方位的服务性工作,带有“公关”性质,面对众多危重患者和紧张杂乱的场面,急诊护士要求处事不惊,沉着稳重。因此,加强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修养,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赛芬  赵翠兰  莫心女 《吉林医学》2012,33(15):3292-3293
目的:探讨在外科病区设立二线值班对培养高层级护理人才的效果研究。方法:2009年12月通过二线值班准入考核,选择16名护士担任二线值班,实施前对其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及岗前培训,2010年1月开始实施二值夜班,实施1年后对其进行综合能力考核。结果:实施后护士在理论、操作、抢救、管理、组织、应急、沟通等方面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二线值班有助于提升高层级护士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质控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促进了护理人才的整体素质的培养,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与实施优质化护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急诊ICU病例各60例,分为两组,A组优质护理组60例,B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安全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8.4%,高于急救ICU对照组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救护士的综合急救服务能力,可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降低危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在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ACI患者87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4)和常规组(n=43)。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抢救效率、溶栓相关指标[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时间、DNT达标率]、救治结局、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CT检查时间、缴费时间、标本送检时间、静脉通道开通时间、DNT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研究组DNT达标率70.45%较常规组43.18%高,家属护理满意度95.45%较常规组79.07%高;48h病死率、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模式下一站式护理服务可缩短静脉溶栓ACI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促进病情康复,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