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01-102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6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21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B组22例,给予托吡酯治疗;C组21例,给予丙戊酸钠治疗,治疗均连续1年,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71.43%,B组总有效率77.27%,C组总有效率76.19%,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明显低于A组(28.57%)和C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疗效性均较为显著,但差异不明显,其中托吡酯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其他两种药物稳定。  相似文献   

2.
金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681-3682
目的探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0.1g/次,3次/d,口服;观察组以托砒酯进行治疗,25mg/次,2次/d,口服。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7%(4/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7%(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对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5.06±6.41)分]较治疗前[(12.08±6.03)分]明显下降(Z=6.002,P<0.01);对照组治疗后(7.91±7.86)分]较治疗前[(11.19±5.41)分]明显下降(Z=3.714,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411,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为(22.57±9.18)分,对照组为(27.55±10.58)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纳入的80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托吡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统计用药结束后3、6个月时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结束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更少(P0.0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P0.05)。结论:在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用药中,托吡酯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牙龈出血和粘膜出血等副作用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较高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采取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82例癫痫患儿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托吡酯片(TPM)治疗,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OXC)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对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托吡酯片单药治疗小儿癫痫,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治疗的49例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氯吡格雷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脑血管循环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1.67%,对照组临床疗效为8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2),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循环指标相关指标血流速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时,可采用阿...  相似文献   

9.
吕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249-4251
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98例并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9例,A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联合尿激酶,B组患者治疗方案为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治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状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71.4%(35/49),B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1.8%(45/49),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相对于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均有明显改善,B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对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治疗可选择尿激酶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方案,且临床疗效确切显著且对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04-1705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92.86%(39/42)较对照组76.19%(32/4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M、IgG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10/42)与对照组11.90%(5/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及托吡酯片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针灸组(n=35)。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针灸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针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15、30 d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针灸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30 d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Vs、Vd、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I、R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针灸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0 d后,针灸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5.71%,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房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患者房颤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将房颤并发首次脑卒中的25例老年患者列为研究对象(AF组),另选年龄、性别与AF组相匹配的脑血栓形成脑卒中患者2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脑卒中发病〉48h和治疗1个后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ADL)。结果:入院时AF组的神经功能和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01);1个月的AF神经功能和ADL的恢复程度仍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48例)和B组(47例),A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B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NSE、8-OHdG、MDA、S100β水平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1、2周,A组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2周、3个月,A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NIHSS、Barthel、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Barthel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降低,Barthel及MMSE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n=30,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赣龙抗栓胶囊组(n=30,赣龙抗栓胶囊治疗)、联合组(n=30,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且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全方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CTPI)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根据CTPI检查存在缺血半暗带与否,将100例发病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n=56)或对照组(n=44),均给予rt-PA治疗。比较治疗前后CTPI梗死区域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检测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区CBV和CB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MTT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CBV和CB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PI指导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灌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脑梗死患者21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结果分为无认知损害组46例及认知损害组165例,比较2组患者入选时和随访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并评估MoCA分值与BI和NIHS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无认知损害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且BI评分高于认知损害组患者(P<0.05),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均大于认知损害组(P<0.05);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时,所有患者MoCA分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BI评分呈正相关,与BI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后的认知功能损害会阻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刺星状神经节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刺星状神经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80例,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A组同时增加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刺星状神经节治疗;B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及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A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分别67.5%及98.7%、32.5%及87.4%,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降低(P<0.01),2组间比较A组更显著(P<0.01).结论: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刺星状神经节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三期十步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扬州友好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的58例作为对照组,行三期十步法干预的5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NIHSS评分)、神经功能(Barthel评分)以及负性情绪(HAMD及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