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颜色校正的工作是一个电脑美术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方面要避免颜色的失真现象,另一方面要确保输出正确的颜色,因此颜色校正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在上篇中,我们已经提出颜色校正是视觉影像中最常用最符合非线性编辑软件特点的一种特技类型.也详细讲解了“GPU三段颜色校正”特技的操作方式。本篇将介绍E7中的另一种颜色校正特技——“GPU Gamma颜色校正”。本篇将解答三个问题:(1)什么是Gamma颜色校正:(2)在什么情况下选择Gamma颜色校正:(3)如何使用Gamma颜色校正?  相似文献   

3.
在前两篇中,我们详细讲解了GPU三段颜色校正特技和GPU Gainma颜色校正特技的操作方式。本篇将对E7中的另一种颜色校正特技-GPU颜色校正加以说明。我们将会讲解关于具有特殊校色效果的GPU颜色校正特技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实例,详细展示该特技在特殊校色领域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少见的双光学系统,分别对反射稿与穿透稿进行扫描,属于机多功能的产品,但是这款扫描品质与扫描速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视点视频系统中不同视点视频间存在的颜色差异,提出了一种RGB空间下的颜色校正方法.以与真实世界颜色比较接近的视频作为参考视频,对存在颜色差异的视频进行颜色校正,首先将两个视频同一时刻的一帧图像从YUV空间变换到RGB空间,计算图像r,g,b三通道的校正系数,然后对三通道颜色进行校正,最后将校正后的RGB数据变换回...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Avid Media Composer的视频图像颜色校正工具及其应用,根据自身的使用经验结合具体实例介绍运用Avid Media Composer进行颜色校正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安全颜色控制,保证颜色校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立体视频序列视点间颜色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基于直方图匹配的立体视频颜色校正算法。深入分析视点图像间颜色存在的乘性和加性差异,结合颜色差异建模,使用直方图匹配算法校正颜色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颜色校正算法计算复杂度较低,并且在保持图像视觉效果的同时,能较好的消除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之间的颜色差异,是一种有效的立体视频图像颜色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几种颜色空间及多视点视频线性颜色校正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多视点视频线性颜色校正方法对不同序列分别在3个颜色空间(CIELab,RGB,YUV)中进行校正,从客观的视差平均值计算和主观评价质量两个方面对校正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序列两视点所在的空间中的直图表述差异越大,则在此空间中进行颜色校正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张海锋  牛玉贞  薛雨阳 《电子学报》2017,45(7):1677-1685
为了获得与用户主观感知相一致的颜色校正算法和对校正结果进行客观评估,本文首先创建了一个针对颜色校正的数据集ICCD(Image Color Correction Database).ICCD数据集中的颜色差异涵盖了多种类型和粒度,其中颜色差异类型包括亮度、色相、饱和度、曝光度、对比度以及RGB中的R和G通道,每类颜色差异包括3个修改粒度.本文挑选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颜色校正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校正,并通过用户调查获得校正结果图像的主观平均得分值.基于ICCD数据集,本文对6种颜色校正算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得出在大多数颜色差异和粒度上,Pitie提出的迭代颜色分布转换算法的校正性能最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后,本文对14种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挑选出与已有的评估方法相比与主观感知一致性更好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视频颜色校正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友 《电视技术》2003,(10):55-57
根据不同要求,使用应用软件对影像进行颜色校正,在后期制作中十分重要。从颜色属性、拍摄环境和摄像机造成的色差、颜色对视觉的影响和颜色校正等几个方面,叙述了颜色校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YUV颜色空间下的多视差图偏色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幅视差图中选取一副颜色接近真实的图像作为标准图,然后将该标准视差图和偏色视差图分别进行从RGB到YUV的颜色空间转换,计算偏色视差图在YUV颜色空间下的3个颜色校正系数K,得到YUV颜色空间下待校正偏色图像的真实颜色灰度值,最后将得到的颜色灰度值从YUV转换到RGB颜色空间,从而实现任意多幅偏色视差图的校正。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法可以实现任意多路偏色程度在15%以内的偏色校正,校正效果较好,从而能改善自由立体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相似文献   

12.
图像颜色校正是多摄像机视觉应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区域的局部颜色校正算法,主要思想是在参考图像与待校正图像之间建立特征点的对应关系。此算法根据尺度不同的区域内可获得的对应特征点数目不同的特性,在不同尺寸参数对待校正图像进行分割,以得到稳定的特征点对应,进而获取准确的颜色校正信息,提高了颜色校正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此外,本文还考虑了局部校正对图像颜色一致性减弱的问题,进行了平滑处理。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校正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彩色摄影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负片还原即彩色扩印与放大的问题.彩色还原中,最麻烦的是颜色的校正.因为彩色胶卷在拍摄与冲片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偏色,这就需要在彩色还原中校正.校正颜色的方法有加色法及减色法,现在多采用减色法,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三套11种不同密度的滤色片或采用可以改变颜色比例的混色箱来改变颜色的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工程》2017,(9):16-20
针对水下图像对比度低、颜色失真的问题,提出了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的颜色校正模型算法,在灰度的基础上,先求出RGB各个通道的均值然后进行对比判断,根据均值的大小来决定是一端线性拉伸还是两端线性拉伸。该方法基于颜色平衡、RGB色彩模型和HSI颜色模型的对比度校正。基于增强水下图像质量的需求,该算法在CLAHE分块进行局部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每小块区域进行限制对比度,然后运用颜色校正模型算法,并采用双线性插值来提高算法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5.
孟凡阳  李霞  裴继红  林耀明 《信号处理》2013,29(10):1265-1273
针对多图像全景中颜色不一致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图像全景颜色特征分布线性变换不变性校正算法。首先,利用相邻图像直方图形状的线性变换不变性,计算出相邻图像之间的颜色校正参数,然后,利用参数传递得到非相邻图像之间的颜色校正参数;为了得到具有颜色一致性的全景图像,并降低参数传递所带来的误差,通过构建基准图像度量函数选择最优的基准图像,并以基准图像为源点,利用单源最短路径算法优化获取各个图像到基准图像的传递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增强多图像全景颜色的一致性,而且对于光照和视角的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穿透型电子束管又称能量敏感型电子束管.这种管子的特点是:仅仅通过加速电压的变化,即电子束能量的变化,就可以改变屏幕的发光颜色或余辉;它显示的颜色变化范围大,颜色鲜艳,结构简单,分辨率高;因管内无栅网、荫罩等选色装置,所以耐振动性和耐冲击性好,对杂散磁场的抗干扰性强.穿透型电子束管适用于字符显示、图象显示、航空管理系统、飞机和船舶上的显示以及余辉可变的雷达显示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技术》2008,32(3):39
测量并自动校正液晶电视的GAMMA曲线,保证液晶电视颜色复现的一致性 修正各灰阶的白平衡误差,明显提高各灰阶颜色的一致性,改善暗区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确定参数的全局直方图匹配的颜色校正方法,对于标准的多视点视频序列,利用直方图,分别快速估算出其在RGB,YUV,CIELab这3个颜色空间下的3个分量线性方程的参数值,在MATLAB环境下仿真出3个不同颜色空间中的校正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赵小锋  姜本清  方伟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4):134-136,139
电子航图在飞行仿真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由于局部纸质航图尺寸、来源及扫描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扫描得到的各个子航图颜色不一致,严重影响航图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电子航图的颜色校正问题,利用相郊子航图间的重重叠域,采用线性映射变换的方法,在RGB、YIQ、YUV、HIS 4种颜色空间下对电子航图进行校正和比较.实验结...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水体环境中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采集的水下图像存在颜色失真、亮度不均、对比度低等缺点。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了基于亮度校正与多空间转换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采用色彩平衡算法对退化图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将色彩校正的图像从红-绿-蓝(red-green-blue,RGB)空间转换为色调-饱和度-亮度(hue-saturation-value,HSV)空间,用构造出新的二维伽马函数处理V通道,再转回RGB空间;最后对颜色校正图像和亮度校正图像进行加权融合,并将融合图像从RGB空间转换为LAB空间,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处理L通道,再转回RGB空间,便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采用主观视觉效果和3种客观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地校正图像亮度,提高图像清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