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病论》外感病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析《时病论》有关外感病的论述,表明在清代寒温争论之时就有力图使寒温合一的外感病学专著出现。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医外感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中医外感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鉴于目前高等中医院校仍将外感病学范围内的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作为两门学科开设,重习雷氏之见,对建立外感病学新学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头痛历代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有不同的名称。《素问·风论篇》有脑风、首风之名,把头痛的病因归于外来之邪,因风寒之邪侵犯头脑而致头痛。《东垣十书》则将头痛分为内伤和外感头痛,根据症状和原因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吴茱萸汤之方剂方义,其方不为一证一经一病而设,《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出现在阳明篇、少阴病、厥阴篇及呕吐哕下利篇中,只要病机同为肝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皆可用之,文中列举了厥阴头痛、胃脘痛、咳喘之疾病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其病虽异但应用吴茱萸汤皆有奇效,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4.
《首都医药》2003,10(19):51-51
医圣张仲景有著名的《伤寒杂病论》传世。传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曾有一段神奇之遇。 东汉年间,民间大疫流行,因伤寒而死者十有其七。百姓慑于疫病之害,谈疾色变,纷纷避而远之,甚有患者被弃于荒野,待毙而终。南阳郡涅阳郎中张机,字仲景,师从本郡张伯祖,得真传而名扬乡里,不为疫病所畏,终日奔波于乡邻之间,访疾问苦,望闻问切,全然不顾染疾之忧。但药不敌病,收效甚微。张仲景日久志坚,断定八百里伏牛山必有解疫之药,遂奔走于伏牛山麓,苦苦寻觅,历尽艰辛。  相似文献   

5.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是外感病的治疗总纲,但其以证制方和以方测证的辨证思想在临床灵活应用能收到良好效果,现举我在临床实践中以经方治疗的病例3例。  相似文献   

6.
陈洪柱 《黑龙江医药》2013,26(2):305-306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现代中医用来治疗感冒、流感、风湿、头痛等.此药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且加味桂枝汤可以有效地治疗过敏性鼻炎,本文就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桂枝汤加味的治疗该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六朝(公元222—587年)承汉启隋,是3世纪初到6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在这段时期里,有关《伤寒杂病论》的医学文献数量很少,但鉴于这个时期对于《伤寒杂病论》流传史的重要性,检索和探讨这一阶段的历史资料对于《伤寒杂病论》的文献研究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8.
一、发黄的概念“发黄”一词,首见于《伤寒论》。(《内经》只有黄疸记载,查阅有关文献,发黄的概念归纳如下, (一)发黄与黄疸,名异实同。成无已《伤寒明理论》:“疸者,黄也。单阳而无阴者。伤寒至于发黄,为疾之甚。”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疸与黄,其实一病,古今立名异耳。” (二)发黄与黄疸有区别。章太炎《章太炎论医集》:“所谓黄疸者,惟热病发黄不名黄疸,其余发黄通以黄疸目之。”  相似文献   

9.
<正>抵挡汤出自《伤寒论》太阳蓄血证,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组成。为治疗下焦蓄血证名方。蓄血证病在血分,以发狂,小便自利,少腹硬满为主症。临床常用来治疗急腹症、甲状腺结节、肝硬化等。在临证中从其病机出发,发挥新用,治疗重症梗死后心绞痛1例,收效显著,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1病案实录患者男性,72岁。初诊日期:2013年10月10日。患者自2005年第一次突发心肌梗死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抢救,行冠状动脉支架  相似文献   

10.
1 本证、兼证、变证之概念。《伤寒论》原著并无本证、兼证、变证之称,而是后世伤寒之家在六经提纲又设的一种辨证分类方法。如《伤寒来溯集》日:太阳本病脉浮仲景以其或然或否,不可拘定,诊者……必须理会此等兼证:《伤寒指掌》日:在抵今之伤寒无不兼证而病……其各兼并之证列于六经正病之下……;《伤寒贯珠集》则以三证分治则本证用“正治法”,兼证用权变法,变证用救逆法。近年来,此分类方法得到普遍应用,并对三证之概念作了比较详细论述,如《伤寒论选续》、《中国原著选读》、《伤寒论诠解》等总括其意单纯一经病谓之本证在某经病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本来不是此经病所应有的一般症状称兼证(包括并病合病);由伤寒病失治误治而引起的内科杂病中叫变证。  相似文献   

11.
瘀血乃病变之产物,有形之实邪。其学说渊源于《内经》,始详于张仲景《金匮》、《伤寒论》:“血痹“、“干血”、“瘀血”、“蓄血证”、“症瘕”、“症病”、“经水不利”、产后腹痛”等条文中,对瘀血脉证并治论述精当,理法方药初具规模。后贤多宗之以阐发和应用,龙  相似文献   

12.
眩晕素有"眩而又玄"之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其复杂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办法。早在东汉年间,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整理而出的《金匮要略》中,即有治疗痰湿眩晕之"泽泻汤";有我国第一部药典之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之"二陈汤"可健脾化痰,对痰饮眩晕亦有良效;再到明代的《证治准绳》亦有了对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升降散源于明代张鹤腾的《伤暑全书》,为治暑良方,后经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中阐发而发扬光大,成为治温名方。两者都是经典方,临床应用广泛,无论外感、内伤都可辨证应用。本文试从方剂的来源、理论依据、方解、病机、病位、临床应用等比较两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高荣林  提桂香  乔华 《首都医药》2004,11(22):15-17
中医治疗热病有系统的理论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治疗热病的理论,始自《内经》。《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阐述了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的认识,提出了“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其后,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论,并凭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论》宗《内经》之旨,提出了伤寒病中六经辨证的理论和治法及方药。…  相似文献   

15.
《伤寒总病论》中对疫病的记载较为丰富,本研究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对书中记载疫病作以阐述,从新的角度研究《伤寒总病论》,对现代疫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分析总结《伤寒杂病论》中大黄的应用,探讨大黄配伍规律的辨证特点和临床使用。《伤寒杂病论》中大黄配伍严谨,应用灵活,值得深入发掘和探讨,并且认真继承,充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而论述相关脾胃病证治的条文有140余条之多,内容全面而精要,本文就伤寒六经病变中与相关的脾胃病变证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管窥《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中黄芪运用规律及特色。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研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对《清代名医何鸿舫医案》中有关黄芪的运用从症状、病机、方药等方面,采用频次计数法挖掘整理。结果:检索出相关医案383则,涉及症状有103种,主要为外感肺系相关病证、脾胃相关病证、出血病证风火痰郁,疟疾,淋浊,痞积等;病机总频次为211次,主要与劳力内伤、思虑内伤、气虚和与内伤因素导致的虚证和阴火有关;与生黄芪配伍的药物有153味,主要为甘草、秦艽、生地黄、陈皮、远志、当归、牛膝、款冬花等。结论:何鸿舫遣方用药遵李东垣之学术思想,善用生黄芪治疗血证,在调脾胃的基础上养阴止血,同时补气益中兼顾疏理气机,以防气机壅滞。  相似文献   

19.
药物的鼻腔吸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晓莺  奚念朱 《药学学报》1998,33(6):477-480
药物的鼻腔吸收黄晓莺奚念朱(上海第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200011;上海医科大学药学研究所,上海200032)许多药物可通过鼻腔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我国中医书籍早有记载:《伤寒杂病论》用“捣汁、灌鼻中”治卒死;《肘后备急方》有以瓜蒂...  相似文献   

20.
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出于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一书。它是医圣张仲景在"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少阳之邪未解,又入阳明"的情况而设立的具有解表攻里之效的首选方剂。其药物组成有:柴胡8两、枳实4枚、生姜5两、黄芩3两、白芍药3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大黄2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