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类生产生活对塑料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了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废塑料裂解法回收进展,从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废塑料裂解反应器、废塑料与其他固废共裂解三个方面对废塑料裂解技术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塑料回收企业和石油石化企业在废塑料裂解回收方面的进展,分为裂解法制油和裂解法制化学品两个方面。阐明了废塑料回收在节约能源、碳减排和经济性方面的意义,指出国内废塑料裂解法回收存在法规缺失、废塑料分类不清晰、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学术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提出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应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废塑料进行裂解法回收处理,结合上下游产业链,分阶段实施废塑料裂解产油品路线和产化学品路线。  相似文献   

2.
废塑料裂解制燃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贤响  尹笃林 《化工进展》2008,27(3):348-352
介绍了废塑料裂解制燃料的4种方式:热裂解、催化裂解、热解-催化改质和催化热解-催化改质,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催化技术是制约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重点阐述了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和裂解产物改质催化剂在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进展,对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废塑料裂解制燃料催化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君涛  刘健康  梁生荣  钟汉斌 《化工进展》2014,33(10):2644-2649
在简要介绍和比较热裂解、催化裂解、热裂解-催化改质和催化裂解-催化改质4种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废塑料裂解催化剂和废塑料裂解产物改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催化剂酸性、比表面积、孔径以及负载金属离子的类型等对废塑料催化裂解和催化改质反应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聚烯烃(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废塑料和聚苯乙烯废塑料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的反应机理。最后对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采用催化裂解-催化改质组合技术是未来废塑料化学转化制燃料过程的发展趋势,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是开发具有较强酸性和有利于大分子扩散与传质性能孔道结构的分子筛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石葆莹  揣成智 《塑料科技》2006,34(3):61-62,34
分析了国内外废塑料油化技术及其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不同方式及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废塑料常用物理和化学回收法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具体论述了废塑料催化裂解回收利用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如反应条件、塑料种类、引入催化剂,并讨论了废塑料催化裂解所需催化剂的影响因素,如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最后针对废塑料催化热裂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废塑料催化裂解技术机理的探究、设备的改良和催化剂的优化将是未来废塑料回收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废塑料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杰云 《辽宁化工》2007,36(11):767-770
综述了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填埋法、焚烧法、材料再生法、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降解法等,介绍了生物降解法和超临界水降解法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引借了国内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如填埋法、焚烧法、材料再生法、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降解法等,介绍了生物降解法和超临界水降解法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引借了国内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废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塑料的回收和绿色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热裂解和催化裂解等废塑料裂解制油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现状,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催化裂解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废塑料回收利用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和产物油品质量高等优点,是未来废塑料制油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还重点阐述了裂解过程中的温度、停留时间、原料组成、催化剂种类和反应器类型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并针对废塑料制油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应重点关注混合废塑料脱氯工艺、提高液态产物产率和提高油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废塑料裂解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废塑料的裂解是回收再利用塑料的方法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废塑料的选择和分离技术,裂解反应器及工艺条件,裂解催化剂,裂解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对进一步优化裂解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废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处理回收废塑料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催化裂解作为一种新的塑料回收方法,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和产物油品质高等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废塑料裂解制油催化剂如分子筛、氧化物、黏土和过渡金属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子筛类、黏土类和无定形氧化铝-二氧化硅催化剂属酸性催化剂,其裂解废塑料机理为碳正离子机理;碱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裂解废塑料机理为碳负离子机理;过渡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具有双功能,其中,金属活性位起加氢-脱氢作用,载体酸性位起异构化作用;而粉煤灰催化剂可同时实现废塑料与粉煤灰两种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今后应注意在催化机理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性能,并研究对复杂废塑料混合物的催化裂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艺蕾  马跃  李术元  岳长涛 《化工进展》2021,40(5):2784-2801
通过热解和催化热解技术将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一种有前途的回收途径,可解决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化,这种方法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环境优势,为塑料的回收行业确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石蜡、轻质芳烃(BTX)、低碳烯烃和苯乙烯等产品为出发点,阐述了不同聚烯烃塑料的热解特性,详细介绍了温度和停留时间对产品分布和收率的影响,然后基于聚烯烃空间结构的差异,讨论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热解机理,并对催化剂的酸强度和孔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着重分析,以改善产品选择性。此外,文章简述了聚氯乙烯脱氯的三类过程,即热解脱氯、催化热解脱氯和吸附脱氯。最后指出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成本高、重复使用活性低等潜在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优化工艺路线、开发价格低廉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其有效处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废塑料裂解后产生的废塑料油进一步加工处理得到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是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目前废塑料裂解制油的发展状况和常用工艺,并比较各种工艺优缺点。介绍所得废塑料油后续精制加工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煤与塑料共热解既能回收废塑料中的碳氢资源,又可以实现废塑料的资源无害化处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废塑料资源化回收利用方式。本文概述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性质,分析了煤与塑料共热解的机理及共热解过程中氯的迁移规律,简要介绍了煤和塑料的不同混合方式及其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煤与塑料共热解具有明显的增油减水效应,在煤热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废塑料不仅可以改善焦油品质,同时对热解半焦的结构和反应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煤-塑料共热解是一种绿色高效资源化的废塑料处理方式,对于废塑料循环利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及提高煤炭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废杂塑料制备燃料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废杂塑料的产物回归石油产品,介绍了废杂塑料制备燃料油工艺中原料的分离、原料的预处理、催化剂的使用以及热分解、裂解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析热天平等仪器,通过TG技术对榆林长焰煤、济源焦煤、焦作无烟煤等3种不同煤化程度的煤及固体废弃物(塑料)在不同热解速度、不同混合比例下的热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与塑料共热解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升温速度、煤化程度、混合比例、热解终温等。  相似文献   

16.
塑料催化热解技术可定向或联产制备低碳烯烃、单环芳烃、碳纳米管(CNTs)和氢气等能源产品,其调控过程简单,且产物选择性好、附加值高,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较短的停留时间(<1 s)和较高的反应温度(>800℃)下,塑料热解可得到较高产率的烯烃单体,而芳烃产物的形成更依赖催化剂的酸位点和孔结构。Fe、Co、Ni基催化剂可将塑料热解产生的含碳挥发分转为CNTs和富氢气,其CNTs产率和氢转化效率可分别达到30%(质量)和90%以上。总结了塑料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能源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讨论总结了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分布和品质的作用机制,并对各类产物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孙锴  王琬丽  黄群星 《化工进展》2021,40(6):3499-3506
以从4个典型的废弃物处理场取得的与废塑料掺混的杂质样品作为纯塑料热解过程中的添加剂,研究不可回收废塑料中掺混的杂质组分对塑料热解油品质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4种杂质(I1~I4)对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混合塑料热解的影响以及杂质中的无机和有机组分在热解中分别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杂质的添加将塑料热解油中主要组分的富集度由65.5%提升到79.2%~90.3%;其中来源于废旧自行车拆解厂的杂质I4对热解油组成的影响最为显著。I4使得聚乙烯及聚丙烯热解油中的烯烃含量分别提高了25.0%及21.1%,但对聚苯乙烯的热解没有显著影响。I4对塑料热解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无机灰分作为热载体起到的作用、特定活性灰分组分的催化作用以及杂质中有机组分参与热解的影响。灰分作为热载体促进了聚合物分子链的裂解;活性灰分组分能够催化加氢及氢转移等反应;而I4中有机组分热解提高了油相产物中芳烃和烯烃的含量。该研究将为废塑料规模化热解过程中原料的预处理及热解油品质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塑料催化热解技术可定向或联产制备低碳烯烃、单环芳烃、碳纳米管(CNTs)和氢气等能源产品,其调控过程简单,且产物选择性好、附加值高,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较短的停留时间(<1 s)和较高的反应温度(>800℃)下,塑料热解可得到较高产率的烯烃单体,而芳烃产物的形成更依赖催化剂的酸位点和孔结构。Fe、Co、Ni基催化剂可将塑料热解产生的含碳挥发分转为CNTs和富氢气,其CNTs产率和氢转化效率可分别达到30%(质量)和90%以上。总结了塑料催化热解制备高附加值能源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讨论总结了温度、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分布和品质的作用机制,并对各类产物形成机理和制备方法分别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废旧塑料化学法回收是应对白色污染,同时实现高值化回收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废塑料热解油进一步生产燃料油或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备受关注。但塑料垃圾杂质较多、成份复杂,其中杂质硅、氯对反应器、产物、催化剂或反应本身的影响均不可忽视。本文对塑料热解油中硅、氯杂质的来源、形态、生成机制及催化转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杂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