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a2O3-TiO2-ZrO2玻璃具有很高的折射率, 在镜头材料和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其玻璃形成能力低, 通常只能采用快速冷却的方法制备, 因此难以获得大尺寸材料。为了获得大尺寸La2O3-TiO2-ZrO2玻璃, 本研究采用La2O3-TiO2-ZrO2非晶粉末为原料, 利用非晶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上的塑性行为, 在温度动力学窗口ΔT内进行热压烧结制备了大尺寸La2O3-TiO2-ZrO2玻璃, 在保持非晶的前提下实现了La2O3-TiO2-ZrO2粉末的完全致密化。采用SEM、XRD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研究发现, 当烧结温度高于910 ℃时, 烧结过程中会析出La4Ti9O24晶相; 当烧结温度低于900 ℃时, 样品保持良好的非晶性, 并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 样品的致密度有所升高。烧结压力也会影响烧结过程, 样品的致密度随着烧结压力升高而增加。大尺寸La2O3-TiO2-ZrO2非晶材料具有很高的折射率, 在587.6 nm处折射率可达到2.33。在La2O3-TiO2-ZrO2非晶粉末烧结过程中, 塑性流动是其主要的传质机理。  相似文献   

2.
La2O3-TiO2非晶氧化物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材料,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其非晶形成能力较差, 通过无容器凝固制备的材料尺寸通常在10 mm以下。为了获得大尺寸La2O3-TiO2非晶氧化物材料, 本研究在La2O3-TiO2氧化物体系中加入少量SiO2。先通过气动悬浮技术制备非晶粉末, 然后用真空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备出了高致密度的大块La2O3-TiO2-SiO2材料, 并用XRD、SEM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SiO2可以提高La2O3-TiO2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 通过气动悬浮技术获得的原料粉末呈完全非晶态, 通过热压烧结方式获得的块体材料高度致密, 仅存在少量的气孔。烧结样品有微弱的晶化, 晶化是其无法完全致密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研究烧结曲线, 分析了La2O3-TiO2-SiO2非晶粉末的烧结机制。烧结的La2O3-TiO2-SiO2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折射率大于2.2, 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玄武岩玻璃为基体,使用La元素模拟高水平放射性废物(HLW)中的核素U,采用熔融-热处理的方法制备掺La2O3玄武岩玻璃固化体,研究了不同La2O3含量的玻璃固化体的结构、热稳定性和抗浸出性能的变化。XRD和SEM分析表明,当La2O3含量增加到12%(质量分数)时,所得样品均表现为玻璃相。Raman分析表明,随着La2O3的加入,玻璃网络中多元环和四元环的Si-O-Si键断裂,Al3+反而会更多地参与网络连接,并且La2O3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玻璃网络的聚合度。根据DSC分析可知,随着La2O3含量的增加,玻璃固化体的结构刚性提高,热稳定性总体来说有所增强。采用产品一致性试验法(Product consistency test, PCT)计算样品的归一化浸出率,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La...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烯腈为模板,采用高压静电纺丝与烧结相结合制备了La2O3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La2O3纳米纤维进行分析。将其用作除氟剂,探讨了La2O3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2O3对氟离子的吸附数据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ΔG0)0、熵变(ΔS0)及焓变(ΔH0)均大于零,说明La2O3对氟离子吸附过程为多级控制的自发熵增加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环己烷选择性氧化生成的环己醇和环己酮是己内酰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在尼龙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工业路线条件苛刻,效率低。温和条件下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引起极大关注,而光催化在低温环境压力下的饱和 C-H 活化和氧化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 Bi2O3-TiO2复合催化剂,对其结构、形貌、光学与光电化学性质通过多种方法包括 SEM、XRD、N2吸脱附、UV-Vis、光致发光光谱、瞬态光电流响应等进行详细表征。在室温、0.1 MPa 氧气为氧化剂、500 W 氙灯模拟太阳光条件下比较了纯 TiO2、Bi2O3 和 Bi2O3-TiO2 复合物对环己烷选择性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 Bi2O3 后提高了 TiO2 的催化活性,其中 9%Bi2O3-T...  相似文献   

6.
纳米双金属氧化物作为除氟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六水合硝酸铈和六水合硝酸镧为原料,聚丙烯腈(PAN)为模板,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煅烧相结合制备La2O3-CeO2纳米纤维,利用TEM、SEM-EDS、BET、FTIR和XRD对La2O3-CeO2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La2O3-CeO2纳米纤维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研究了pH、吸附质(F-)初始浓度、吸附时间、La2O3-CeO2纳米纤维投加量和共存阴离子等对除氟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2O3-CeO2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31.04 m2·g-1。pH为3时,La2O3-CeO2纳米纤维的...  相似文献   

7.
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锆源, 钛酸丁酯(Ti(OBu)4)为钛源, 聚偏氟乙烯(PVDF)为有机添加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K9玻璃基片上制备PVDF/TiO2-ZrO2光学膜, 提高了ZrO2-TiO2光学膜的综合性能。然后采用SEM、FT-IR、接触角以及紫外/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等手段对PVDF/TiO2-ZrO2光学膜的组成、光学性能和抗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研究。SEM测试表明, 在K9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光学膜。PVDF的添加导致水与薄膜的接触角增大。ZrO2-TiO2光学膜的光学带隙随ZrO2含量的增加而略微增大, PVDF/ZrO2(50mol%)-TiO2薄膜的光学带隙随PVDF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另外, ZrO2-TiO2光学膜的折射率随ZrO2摩尔分数的减小而增大, PVDF/ZrO2(50mol%)-TiO2膜的折射率随PVDF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SP)的方法制备Ni/Al复合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种类稀土氧化物(La2O3或CeO2),通过SEM、EDS、XRD、电子探针(EPMA)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稀土氧化物对FSP制备Ni/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Al复合材料复合区有较明显的Ni粉团聚物存在,Ni-La2O3/Al、Ni-CeO2/Al复合材料中Ni粉团聚物数量减少,尺寸减小。La2O3和CeO2均对Al-Ni原位反应有较大影响,能够促进Al-Ni原位反应的进行,生成更多增强相。Ni-CeO2/Al复合材料与Ni-La2O3/Al复合材料相比,复合区组织更加均匀,增强颗粒Al3Ni含量更多。La2O3和CeO2均能显著提高FSP制备Ni/Al原位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Ni-La2O3/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21 MPa,Ni-CeO2/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38 MPa,两者相比于Ni/Al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166 MPa)分别提高了33.1%和43.4%。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出一种无黏结相硬质合金来减少传统硬质合金中钴元素的应用,采用化学法制备(W,Mo)C/Al2O3/La2O3。以偏钨酸铵、钼酸铵、硝酸铝、硝酸镧、尿素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低温燃烧法探究硝酸盐和尿素、葡萄糖的不同配比,得出最优配比后还原炭化制备(W,Mo)C/Al2O3/La2O3粉末。在1500~1800℃经离子烧结制备(W,Mo)C/Al2O3/La2O3无黏结相材料,研究其力学性能并分析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硝酸盐和尿素的最佳摩尔配比为1∶2,硝酸盐和葡萄糖的最佳摩尔配比为1∶0.5,加入葡萄糖后颗粒尺寸减小了0.28μm,比表面积提高了75.64%。致密度、维氏硬度和抗弯强度在160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45%,2202HV和1203 MPa,断裂韧度在1500℃时达到最大值为7.52 MPa·m1/2。由于晶粒的细化及第二相颗粒的增韧的影响,(W,Mo)C/Al2O3/La2O3在1500~1600℃时以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为主;晶粒长大以及孔隙的出现导致(W,Mo)C/Al2O3/La2O3在1700~1800℃时以沿晶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复合材料La0.7Sr0.3MnO3/α-Fe2O3,并研究了其结构、电磁参数和吸波性能,进一步初步探索了该粉体用于布料涂层的吸波效果。结果发现:La0.7Sr0.3MnO3/α-Fe2O3与石蜡以质量比7∶3混合后的吸波性能显著,分别在厚度5.0和9.5 mm处能吸收99.9%以上的入射电磁波,吸波性能优异。此外,在1~18 GHz和1.0~10 mm范围内,样品La0.7Sr0.3MnO3/α-Fe2O3的总有效吸收(≦-10 dB)带宽覆盖测试带宽的91.8%,实现了雷达多频段的有效吸收。复合材料良好的吸波性能得益于La0.7Sr0.3MnO3和α-Fe2  相似文献   

11.
实验对比研究了Ga2O5、TeO2、GeO2、WO3、Nb2O5和Bi2O5金属氧化物的掺入对氟磷激光玻璃的光谱和激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eO2、GeO2和Ga2O5的加入增大了Yb3+的吸收和发射截面; 其中, 掺有TeO2的氟磷玻璃的Yb3+吸收和发射截面最大, 分别达到了1.95 pm2和0.85 pm2。Ga2O5、Nb2O5和GeO2的加入对玻璃激光性能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 其中, 在掺有Ga2O5的氟磷玻璃中激光参数SFL值最大, 为1.237。同时发现, 在TeO2和GeO2掺杂氟磷玻璃中也存在严重的Yb3+荧光俘获现象, 大大减弱了其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SiO2-BaO基微晶玻璃以其膨胀系数高、耐高性能优异而成为耐高密封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稀土氧化物对该类封接玻璃改性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本工作研究不同高阳离子场强(Cation field strength,CFS)的稀土氧化物取代传统碱土氧化物BaO对新型富稀土—SiO2-BaO-Ln2O3(SBLn,Ln=La、Sm、Er、Yb)系列玻璃的网络结构、结晶行为、微观结构和高温性能的影响。随着稀土阳离子场强由2.82(La3+)增大到3.98(Yb3+),SBLn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析晶起始温度(Tx)、析晶峰值温度(Tp)均逐渐增加,说明高稀土阳离子场强有利于提高SBLn玻璃的热稳定性。四类富稀土SBLn玻璃的结晶相均由Ba Si O3和Ba Si2O5相组成,随稀土阳离子场强增大,Ba Si O3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东  王昊  梁逸帆  宋艺  王铀 《材料保护》2024,(3):50-62+69
随着航空发动机不断向高推重比、高性能方向发展,传统、单一的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 TBC)已经不能满足热端部件严苛的服役要求。锆酸镧(La2Zr2O7)具有熔点高、高温下结构稳定、低热导率等优点,具有极好的隔热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热障涂层候选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两大关键问题,即热膨胀系数低和断裂韧性差。因此,La2Zr2O7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会因热失配而造成局部热应力集中,导致涂层过早剥落失效,严重影响涂层的服役寿命。国内外研究表明,对La2Zr2O7材料进行改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系统分析了关于La2Zr2O7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将La2Zr2O7材料改性总结为4类:第二相复合、稀土掺杂、纳米化和高熵化。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以CaO-B2O3-SiO2(CBS)玻璃粉体和Al2O3陶瓷粉体为原料,通过在CBS与Al2O3的质量比固定为50:50的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Bi2O3作为烧结助熔剂,探讨了Bi2O3助熔剂对CBS/Al2O3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介电性能、抗弯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Bi2O3助熔剂能通过降低CBS玻璃的转变温度和黏度促进CBS/Al2O3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进程,于880 ℃下烧结即能获得结构较致密、气孔较少的CBS/Al2O3复合材料.然而,过量添加Bi2O3将使玻璃的黏度过低,从而恶化CBS/Al2O3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及抗弯强度.当Bi2O3的添加量为CBS/Al2O3复合材料的1.5wt%时,于880 ℃下烧结即能获得最为致密的CBS/Al2O3复合材料,密度为2.82 g·cm-3,这一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7.21,介电损耗为1.06×10-3),抗弯强度为190.34 MPa,0~300 ℃的热膨胀系数为3.52×10-6 K-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刷涂法在Al2O3基多孔隔热材料表面制备Al2O3/MoSi2涂层,涂层以硅溶胶作为粘结剂,纳米Al2O3与Al2O3纤维作为耐高温组分,MoSi2为高发射率组分。通过SEM、XRD对Al2O3/MoSi2涂层微观表面结构、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纳米Al2O3与Al2O3纤维的质量比和MoSi2含量对Al2O3/MoSi2涂层耐温性能的影响,并对Al2O3/MoSi2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发射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Al2O3与Al2O3纤维的质量比小于1∶1时,热考核后Al2O3/MoSi2涂层表面无裂纹产生;当纳米Al2O3与Al2O3纤维的质量比在1∶2~1∶4之间时,Al2O3/MoSi2涂层中的纤维网络较完整。MoSi2的含量为20%时,Al2O3/MoSi2涂层抗热震实验循环25次后表面保持完好,热考核后在2.5~25 μm波段的平均发射率在0.85左右,具有较高的发射率。   相似文献   

16.
Al2O3/6-6-3青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Al2O3/青铜复合材料, 研究了烧结温度、Al2O3颗粒尺寸、含量及表面状态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二次压制与烧结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组织致密,Al2O3颗粒分布均匀, 综合性能优于6-6-3青铜材料。Al2O3颗粒的化学包覆处理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材料轻量化的发展需要,在1 400~1 600℃温度下开发了MgAl2O4-CaAl4O7-CaAl12O19(MA-CA2-CA6)复合材料,并考察了La2O3添加对该复合材料烧结行为、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2O3添加剂优先固溶到MA-CA2-CA6复合材料组成晶相CA6中,促使CA6相发生晶格畸变,有效抑制了CA6晶粒沿基面的异常长大,其形貌由片状向等轴状趋势转变,促使MA-CA2-CA6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由于CA6晶粒异常长大而导致的多孔网状显微结构得以有效消除,因此也极大地改善了Mg2+的扩散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促进了MA晶粒的发育,有效促进了MA-CA2-CA6复合材料的烧结。经1 200℃预烧、1 600℃保温2 h烧成后,当La2O3的添加量为4wt%时,MA-CA2-CA6复合材料试样的显气孔率由19.2%下降至6.1%,体积密度由2.78 g/cm3上升至3.18 g/cm3,制得了MA、CA2、CA6晶相呈现交织分布、显微结构致密、有利于其力学性能改善的La2O3/MA-CA2-CA6复合材料,经1 200℃预烧、-1 600℃保温2 h烧成后的4wt% La2O3添加试样,其冷态抗压强度由317 MPa增加到了501 MPa。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镧系与非镧系元素对ZnO-B2O3-SiO2系统玻璃热稳定性及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仪(FTIR)开展了La2O3和Y2O3掺杂对该系统玻璃析晶行为、热稳定性和结构变化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当La2O3掺杂量大于8mol%、Y2O3掺杂量大于6mol%时, 60ZnO-30B2O3-10SiO2系统玻璃开始出现析晶现象; 当La2O3掺杂量为4mol%、Y2O3掺杂量为2mol%时, 该玻璃的热稳定性能最好。结构研究表明, 少量添加稀土氧化物会使该系统玻璃的网络链接程度提高, 而当掺杂量超过一定量时会使该系统玻璃的网络链接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分相玻璃以其独特的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气动雾化加料和机械搅拌,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纳米SiO2-Na2O高硅玻璃颗粒增强的P2O5-Al2O3玻璃。通过改变复合持续时间,研究了玻璃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相复合玻璃的杨氏模量高于P2O5-Al2O3玻璃,并且随着复合持续时间由10s增大到8min,玻璃的杨氏模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复合持续时间为6min时,杨氏模量达到最大值80.7GPa。相比于P2O5-Al2O3玻璃,杨氏模量提高了18%。引入SiO2-Na2O高硅玻璃颗粒不仅能够在基体玻璃中形成第二相,而且会改变P2O5-Al  相似文献   

20.
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热障涂层材料Ln2(Zr0.7Ce0.3)2O7 (Ln=La,Nd,Sm,Gd),表征其晶体结构、形貌、晶格参数、平均粒径尺寸和比表面积并研究了相关的热物性能及其机理。对XRD谱和Raman谱的分析表明,La2(Zr0.7Ce0.3)2O7、Nd2(Zr0.7Ce0.3)2O7和Sm2(Zr0.7Ce0.3)2O7均为烧绿石结构,而Gd2(Zr0.7Ce0.3)2O7为萤石结构。结合SEM观察、体积收缩以及相对密度,分析了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