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橙溶液的辐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对偶氮染料甲基橙进行了γ射线辐射降解研究,探讨了H2O2加入量、吸收剂量、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对辐射降解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射能有效降解甲基橙,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脱色效果显著。H2O2加入量、吸收剂量、初始浓度均与甲基橙的降解效率有关,而溶液的pH值对降解影响不大。实验证实,利用γ射线辐射降解技术处理染料废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60Coγ-射线辐射降解环己丁酸,通过对辐照前后化学需氧量(CODcr)与pH值变化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环己丁酸浓度、初始pH值、H202初始浓度和吸收剂量对环己丁酸的辐射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剂量条件下,环己丁酸初始浓度越高,CODcr去除率越低;酸性条件更利于溶液中CODcr的去除;H202与γ-射线辐照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H202初始浓度为1mmol·L-1时,其对40mg·L-1环己丁酸的辐射降解的促进效果达到最好。环己丁酸水溶液的CODcr浓度变化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后处理工业示范厂和后处理大厂产生的非工艺低放废水具有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污染核素种类多等特点。针对后处理非工艺低放废水的特点,初步探究了使用混凝剂处理非工艺低放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为助凝剂,比较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3种混凝剂对模拟非工艺低放废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去除效果。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混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对模拟非工艺低放废水的混凝效果最佳,混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当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加入量分别为348 mg/L和24 μg/L、混凝时间为30 min、pH=5时,得到去除模拟非工艺低放废水中TOC的最优方案,TOC去除率达到24%。  相似文献   

4.
采用60 Coγ射线辐射降解苯酚,通过分析辐照前后苯酚去除率与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研究了苯酚浓度、氨氮质量浓度、吸收剂量、初始pH值和自由基清除剂对苯酚的辐射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辐射技术能有效降解高浓度氨氮环境中的苯酚,苯酚及其COD去除率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苯酚的辐射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收剂量相同时,苯酚初始浓度越高,苯酚去除率越低;氨氮质量浓度对γ辐射去除水溶液中苯酚未见显著影响,辐照前后氨氮质量浓度变化不大;弱酸性条件更利于溶液中苯酚的去除;苯酚的辐射降解机理以·OH氧化为主。  相似文献   

5.
絮凝沉淀处理含盐量较高的铀、钚低放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含盐量较高的低放废水开展了絮凝沉淀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钚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有效去除,增大絮凝剂投加量及降低废水初始pH可以提高铀的絮凝效果.pH的控制是获得铀的高去除率的关键.当Fe2 投加量为100 mg/L、废水初始pH为6时,铀的去除率可达95.5%以上.采用两次絮凝沉淀的方法,第二次沉淀时调节pH<7.0,Fe2 投加量控制在80 mg/L左右,可以使出水铀质量浓度降到10 μg/L以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通量工程试验堆产生的低放废水中离子核素的特点,采用新型膜组合工艺分离技术进行高效处理试验堆低放射性废水的研究。通过配制含有Cs+、Sr2+、Co2+、Ni2+、Fe3+的低浓度模拟废水,依次研究压力、离子浓度、pH值、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等因素对膜处理模拟废液中各金属离子脱盐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废水在pH值等于7,加入1:2.5的0.15 mol/L EDTA条件下,用超滤-反渗透(UF-RO)膜组合工艺处理时,Cs+、Sr2+、Co2+、Ni2+、Fe3+的脱盐率均达到95%以上;放射性蒸残液用EDTA螯合后,通过UF-RO-RO处理,去污效率可达到95.7%。  相似文献   

7.
茜素红的辐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 γ射线辐照茜素红水溶液,研究该染料的辐射降解特性.通过对辐照前后茜素红的紫外可见光谱、脱色率、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的研究.探讨了吸收剂量、初始浓度、溶液pH值、H2O2加入量、在不同气体饱和条件下对茜素红溶液降解和矿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技术能有效降解茜素红染料,在空气饱和双氧水浓度为4mmol/L的条件下,吸收剂量为7.5kGy时,茜素红脱色率可达98%,TOC去除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废物焚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低放工艺废水。废水处理时,其所含Cl-会对蒸发设备造成腐蚀,含HCO3-对离子交换柱产生解吸作用,影响放射性核素吸附的效果。对此,研究建立了一套电渗析处理系统,进行了NaCl溶液直流脱盐实验和循环脱盐实验、阴离子选择透过性实验、模拟工艺废水的电渗析处理实验,确定了工艺流程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模拟废水经处理后非放射性物质含量满足国家排放标准,产生的浓缩液达到废水处理平衡浓度,符合工艺废水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氯苯胺水溶液的紫外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85nm/254nm紫外光灯对4-氯苯胺水溶液进行光照降解,研究了该物质的辐照降解特性.通过对4-氯苯胺去除率、总有机碳(TOC)去除率、脱氯等过程的研究,探讨了4-氯苯胺初始浓度、pH值、不同通气条件、投加H2O2等因素对4-氯苯胺溶液降解和矿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能有效降解4-氯苯胺,在空气饱和、H2O2浓度为10 mmol/L的条件下,辐照时间为2 h时,4-氯苯胺的降解率可达99%,TOC去除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0.
榕树叶-活性污泥协同曝气处理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含铀废水的处理效率,改善固液分离效果,采用具有强富集性的榕树叶和具有絮凝作用的城市活性污泥,联合处理含铀废水。探讨了溶液pH值、铀溶液初始浓度、曝气量对含铀废水中铀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榕树叶-活性污泥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并讨论了榕树叶-活性污泥的等温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榕树叶-活性污泥联合处理含铀废水时产生的协同作用对铀的去除率比单独体系的几何叠加去除率约高70%;当含铀废水的初始pH值为3.5时,去除率达最大,约为100%;pH值增加,去除率明显下降;曝气量在80~100L/h时,铀的最佳去除率达85%以上;榕树叶-活性污泥协同处理不同浓度铀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2 5和0.999 8。  相似文献   

11.
以伊利石和高岭石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其对U(Ⅵ)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吸附剂质量、pH、温度、离子种类、腐殖酸等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 对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伊利石和高岭石对U(Ⅵ)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10 h、铀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吸附剂质量为0.04 g、pH=5的条件下,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好;在12 h、铀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吸附剂质量为0.01 g、pH=5的条件下,高岭石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伊利石和高岭石对U(Ⅵ)的吸附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伊利石;溶液中Mg2+、CO2-3、HCO-3显著降低了伊利石和高岭石对U(Ⅵ)的吸附效果;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能力提高,高岭石对U(Ⅵ)的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2.
芬顿氧化法预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放射性废树脂进行预处理,使用芬顿试剂对其进行了氧化降解预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实验操作的合理条件:当过氧化氢的初始浓度为4.0 mol/L、亚铁离子的初始浓度为20 mmol/L、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95 ℃、溶液的初始pH值为2.5时,该法对3种不同的含铀废湿树脂(50 g)均有理想的降解效果。反应进行2 h后废树脂被完全分解,残液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97%以上,由8.0 ~10.0 g/L降至0.2~0.3 g/L,且吸收液中铀含量无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有较好的氧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活性艳蓝染料KNR的辐照降解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Coγ射线辐照活性艳蓝KNR水溶液,研究活性染料的辐照降解特性。以脱色率和化学需氧量COD60(Chemicaloxygendemand)去除率为降解指标,研究了活性艳蓝KNR水溶液在受辐照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变化,并探讨了吸收剂量、H2O2加入量、初始浓度、溶液pH值和溶液在不同气体饱和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技术能有效降解活性艳蓝染料,脱色效果十分理想,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几种矿物材料对Cs+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几种矿物材料对Cs 吸附性能的研究,采用间歇法对优选出的合成沸石(ZF)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浓度、温度、pH、模拟地下水)对Cs 的吸附性能,为评价中低放核废物处置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ZF对Cs 的平衡吸附容量随Cs 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平衡吸附比随Cs 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衡吸附容量、平衡吸附比随水相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5~9范围内,pH值对其吸附性能影响不大,但当pH=11时,ZF的吸附性能发生了明显的下降;在不同模拟地下水中,ZF的吸附性能随模拟地下水中化学组成不同而不同;其吸附平衡时间大约在10~15 d。  相似文献   

15.
对硝基苯胺的辐照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子束辐照对硝基苯胺水溶液,研究了对硝基苯胺的辐照降解过程,并对吸收剂量、初始浓度、溶液pH及H202加入等因素对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地降解对硝基苯胺。初始浓度为100mg/L,吸收剂量为20kGy时,对硝基苯胺的降解率可达95%以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去除率可达41%以上。  相似文献   

16.
锶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法测定了锶在核废物处置预选场址土壤中的平衡吸附容量,研究了水相pH值、流速、土壤粒度和锶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土壤吸附锶的影响。水相pH值、流速、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越大,土壤平衡吸附容量越大;土壤粒度越小,土壤平衡吸附容量越大。用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场址土壤对锶的最大吸附率为48.8%,吸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辐照降解二氯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氯苯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难以降解.利用束流为1 mA、电子束能量为1.5 MeV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邻,间,对-二氯苯的模拟废水.辐照剂量分别为35 kGy、70 kGy、105 kGy、140 kGy、210 kGy.实验表明电子束能够降解氯苯类废水且效果很好,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的降解率为50%时所需剂量分别为:38 kGy、35 kGy、46 kGy.辐照降解过程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增加,辐照后溶液呈强酸性,pH在2-3.根据实验结果,本文给出了二氯苯的辐照降解机理并初步探讨了辐解中间产物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农业副产物葵花籽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溶液中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用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吸附铀前后的葵花籽壳进行分析和表征,通过静态实验分别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铀酰离子初始浓度、葵花籽壳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的适宜pH为5.0~6.0,35℃下,当铀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溶液pH=5.0,葵花籽壳质量浓度为1.00g/L时,饱和吸附量可达29.2mg/g。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吸收剂量、初始H2O2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辐照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使用紫外可见光吸光度、化学需氧量和浑浊度测定方法,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2O2能有效地提高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辐照降解效果。初始pH=3、吸收剂量为40 kGy、H2O2浓度为10 mmol/L时,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其中,CODcr去除44.3%、浑浊度下降98.3%。初始H2O2浓度与初始pH值对γ辐射联合H2O2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气隙式膜蒸馏处理低放废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放废液在放射性废液里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尤其是对内陆核电站,需要选择更高效的处理技术,有必要研究膜蒸馏处理低放废液后的净化效果。基于气隙式膜蒸馏装置研究对模拟低放废水中微量的Sr~(2+)和Cs+的净化效果,以及温差和流速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对某乏燃料后处理厂里的低放废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膜蒸馏装置对微量的Sr~(2+)和Cs+平均截留率均大于99.99%,去污因子可以达到104量级以上;流速和温差对膜蒸馏装置的净化效果基本没有影响;对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后处理厂的低放废液,膜蒸馏装置连续处理4天多,处理后的馏出液的平均总α活度浓度为0.04Bq/L,平均总β活度浓度为15.13Bq/L,远低于该厂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