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果实采前套袋对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果实采前套袋是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商品价值的有效方式。本文综述了热带、亚热带果树果实采前套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果实采前套袋对果实品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成熟期和采后果实耐贮性的影响,同时指出了果实采前套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一种提高采后脐橙果实耐贮性的安全、简便、低成本保鲜技术,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将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用壳聚糖(稀释800倍的卡多赞)浸泡5 min(以清水浸泡5 min为对照)并在相对湿度85%和温度(18±1)℃下贮藏,研究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果实比较,壳聚糖处理能较好地保持“纽荷尔”脐橙果实的外观品质,有效减少果实腐烂,抑制脐橙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较高的还原能力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壳聚糖(稀释800倍的卡多赞)处理增强了采后“纽荷尔”脐橙果实耐贮性,与壳聚糖处理增强脐橙果实的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的产生与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及较好地保持其细胞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崔文静  刘丽丹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1,32(19):284-287
采后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在不适的环境因子作用下,导致果实生理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产生了生理性病害,如冷害、油胞病、褐斑病以及水肿病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耐贮性,进而影响果实的食用品质。本文从柑橘主要生理病害与果皮细胞膜、细胞壁和亚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着手,对采后柑橘果实几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过程中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采后柑橘果实生理病害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华优’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后15 d分别用10、20 mg/L氯吡苯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浸蘸猕猴桃幼果,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PPU处理对采后‘华优’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能有效增大果实单果质量,且增幅与CPPU使用质量浓度呈正比,但CPPU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和风味营养品质含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20 mg/L处理时负面影响最为严重。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耐贮性,贮藏过程中,20 mg/L处理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膜损伤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冷敏性提高,冷害率、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贮藏90 d后果实质量损失率高,好果率低。10 mg/L处理对果实品质、耐贮性损害显著小于20 mg/L但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芒果因其果形美观、色美肉甜,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以"桂热10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后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在芒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降低果实的发病率和转黄指数,而且还能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呼吸强度的上升、降低VC含量的下降速率。1-MCP处理能有效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积累。因此,1-MCP在芒果采后贮藏过程中,能保持果实品质,延缓果实成熟,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其中以1-MCP浓度为0.5μL/L时,芒果果实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振动胁迫对果品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振动胁迫对果品采后后熟衰老生理如乙烯合成、呼吸作用、生物膜结构变化,以及对果品采后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脱落酸(ABA)是五大植物内源激素之一,是果蔬生长发育及成熟各阶段的主要调控因子,具有抑制生长、促进休眠、抑制萌发、促进脱落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ABA在果蔬采后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提高果蔬的食用品质、外观品质和耐贮性等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促进相关基因表达、控制相关酶活性以及改变膜通透性等方面。本文综述了ABA在果蔬采后方面的应用现状和作用机制,分析了ABA在果蔬采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水率高,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期集中,采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耐贮性和耐运输性较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蓝莓加工业的发展,蓝莓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蓝莓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是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贮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本文介绍了蓝莓果实采后的贮藏性能,重点综述了近5年来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气调贮藏、辐照处理、1-甲基环丙烯处理、涂膜处理、化学药剂保鲜等主要措施,并对未来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1-MCP处理对"红心"番石榴果实在(25±1)℃,85%RH环境下的保鲜效果。在贮藏期间测定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相对电导率、果皮色调角h°、果实硬度及果实相关营养品质和耐贮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μL/L 1-MCP处理可降低"红心"番石榴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和相对电导率,保持较高的果皮表面色调角h°、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蔗糖的含量,较低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推迟果实黄化和软化,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因此,1-MCP处理是一种提高常温"红心"番石榴果实贮藏品质和耐贮性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生长调节因子,具有广谱的生理效应,其作用于果蔬能够显著诱导果蔬产生抗病性、提高果蔬的耐冷能力、改善果蔬采后的感官品质和耐贮性。MeJA改善果蔬采后品质的机制主要包括诱导基因的表达、提高抗氧化及抗病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抗性物质的积累、改善果蔬体内能量的代谢等方面。本文就MeJA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在果蔬采后方面的应用现状、作用机制及其在果蔬生产中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以期为MeJA在果蔬采后中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海藻酸钠/纳米TiO2(sodium alginate/nano-TiO2,SA/TiO2)复合涂膜处理抑制采后番木瓜果实软化的作用机理,以“日升10号”番木瓜为试材,采用SA/TiO2复合涂膜处理,研究采后番木瓜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A/TiO2复合涂膜处理能有效地抑制采后番木瓜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和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活性,减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水解,减少可溶性果胶的增加,从而保持较完整的细胞壁结构,维持果实硬度。因此认为,SA/TiO2复合涂膜处理可延缓采后番木瓜果实的软化进程,提高果实耐贮性。  相似文献   

12.
以‘红颜’草莓为实验原料,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对草莓果实的贮藏品质 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的EBR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P<0.05)。同时 EBR处理减少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增加了总酚、花色苷和类黄酮的积累量。EBR处理还 诱导草莓果实3 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加,并抑制H2O2的积 累(P<0.05)。研究表明EBR处理可提高草莓的耐贮性和贮藏品质,这可能与其维持草莓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有关。  相似文献   

13.
龙眼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亚热带特色水果,其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采后极易发生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及病原菌侵染所致果实腐烂等品质劣变,是限制龙眼果实采后保鲜期的主要因素。本文就龙眼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果皮褐变、果肉自溶、病原菌侵染导致果实变质腐烂),热处理、紫外线-强效应波长(UV-B)辐照处理、二氧化氯处理、壳聚糖处理、低温贮藏、气调冷藏、微生物生物保鲜等龙眼果实采后处理及保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延缓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劣变、延长龙眼果实保鲜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胺鲜酯喷施龙眼果实3 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袋50 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每天取样测定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果实对比,采前喷施胺鲜酯可提高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SOD、CAT、APX、GR等活性氧清除酶活力,延缓AsA和GSH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降低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论:采前喷施胺鲜酯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其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湖南岳阳地区"金艳"猕猴桃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金艳"猕猴桃为实验材料,研究采收期(从8月25日到10月30日每隔10 d采果一次,共7个不同采收期,为盛花后140、150、160、170、180、190、200 d,记为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早期采收(采收期I-III)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7Brix),可滴定酸含量较高(2%),固酸比偏低,V_C含量由91.62mg/(100 g FW)增加到122.03 mg/(100 g FW),果实的耐贮性较差,贮藏2周后腐烂率高(70%)。晚期采收(采收期VII)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 V_C含量由采收期VI的232.63 mg/(100 g FW)降低到102.89mg/(100gFW),贮藏1周腐烂率达100%。采收期IV-VI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05Brix-8.56 Brix,营养品质增加, V期V_C含量达最高250.27 mg/(100 g FW),常温贮藏3周腐烂率50%,有利于保持果实较好的品质、耐贮性以及商品价值。结论采收期IV-VI为"金艳"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6.
荔枝果实在采后贮藏和运输中极易发生病原菌侵染、褐变及腐败而导致品质劣变。目前常用的物理保鲜方法成本高,而人工合成化学杀菌剂处理可能会有一定残留且病原菌容易产生抗药性,故使用无毒害、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安全保鲜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壳寡糖涂膜保鲜技术、植物提取物保鲜技术和生物拮抗菌保鲜技术等安全保鲜技术在采后荔枝果实保鲜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维持采后荔枝果实品质,延长荔枝果实贮藏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alicylic acid (SA) is recognised as an endogenous signal, mediating in plant defense and against pathogen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A treatment can reduce decay and extend storage life of various fruit, such as bananas, peaches and apples. RESUL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in harvested sugar apple fruit (Annona squamosa L.) to SA at 0.4, 0.8 and 1.2 mmol L?1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A treatments lowered respiration, increased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catalase (CAT) an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decreased lipoxygenase (LOX) activity and correspondingly lowere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in treated fruits was observed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Moreover, production of superoxide free radical (O2?, ?) and ethylen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reated fruits. Total soluble solids, total soluble sugar, softness and decay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ed in treated fruits, and in turn a delay in the fruits ripening process was achieved after 10 days of storage. CONCLUSION: SA has positive effects in maintaining membrane integrity and in delaying fruit ripening process, which results in improved storability of sugar apple. Copyright © 200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源性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存在于天然植物组织中,可以催化高酯果胶脱甲基酯化生成低酯果胶,进而影响果蔬硬度、出汁率等质构及加工品质。一方面,为了避免贮藏期间出现果蔬汁浑浊沉淀、果蔬罐头中果肉变软、调味酱(如辣椒酱)中皮肉分离等不良品质,会在加工过程中抑制PME活性;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果蔬汁出汁率、生产低酯果胶等,也可在食品中添加外源PME。目前,对于通过激活内源PME来改善食品加工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综述重点讨论促进植物内源性PME催化作用的因素与机制及其在果蔬贮藏加工中的应用,为植物内源性PME在果蔬加工中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