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HSC,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后,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 blot检测大鼠HSC的增殖、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丹参对大鼠HSC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可明显抑制大鼠HSC的NF-kB活性,并能下调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对大鼠HSC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NF-kB活性和下调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核因子 κB(NF κB)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分泌的作用。方法 :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及 31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s ,均分空白对照、地塞米松和染料木黄酮 3组进行研究。NF κ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TNF α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哮喘患者PBMCsNF 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及培养上清TNF α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P <0 .0 1) ,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 <0 .0 1)。染料木黄酮抑制哮喘组NF κB高表达及TNF α高分泌 ,与哮喘空白对照组比较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其抑制作用弱于地塞米松 ,且哮喘染料木黄酮组PBMCsNF κB胞核染色阳性率与TNF 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NF κB表达增高 ,TNF α分泌增多。染料木黄酮可抑制哮喘患者PBMCsNF κB的高表达及TNF α的高分泌 ,对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塞米松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观察核因子 κB(NF κB)在SAP时动态表达,探讨NF κB在SAP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NF κB的活化与SAP的关系.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阻断肝门部胆管,向胰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0.001 mL&#8226;g 1)及SAP地塞米松处理组(DEX组,即给SAP大鼠腹腔注射DEX 0.01 mL&#8226;g 1),每组3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脏NF κB活性,同时测定血淀粉酶(AMS)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SAP组术后1 h NF κB开始表达,TNF α和IL 6开始升高,3 h达高峰,6 h后下降.地塞米松明显下调NF κB的表达,抑制TNF α和IL 6的产生,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使SAP病情明显缓解.结论:信号转录因子NF κB参与了大鼠SAP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减轻SAP时肺组织损伤,这与其对NF κB表达的抑制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坏死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F κB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杂交检测IκBα的蛋白质表达,半定量RT PCR检测ICAM 1mRNA含量。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血清LDH、CK和MDA含量升高,心肌坏死,NF κBp65蛋白大量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减弱,ICAM 1mRNA表达上升。地塞米松使升高的LDH、CK和MDA明显下降,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显著抑制NF κBp65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增强。结论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中,NF κB和ICAM 1mRNA表达增加,表明抑制NF κB激活,减少ICAM 1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勇飞  王勇  周新  钟兵  柏干苹  张春 《医药导报》2003,22(8):519-523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及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影响,阐明该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模型,收集滑膜细胞,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 κB的活性,反转录 PCR检测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表达.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内NF κB活性与TNF α mRNA、IL 1β mRNA、IL 10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青藤碱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F κB活性与TNF α mRNA 、IL 1β mRNA的表达,而对IL 10 mRNA的抑制效应与浓度无关.结论: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NF κB活性而降低滑膜细胞内TNF α mRNA及IL 1β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2 (IRAK 2 )在白介素 1(IL 1)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激活核因子 κB(NF κB)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3细胞 ) ,阻断IRAK 2的表达 ,用IL 1及肿瘤坏死因子刺激细胞后 ,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NF κB活性。结果 以IRAK 2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可明显减弱IL 1诱导的NF κB活性 ,此效应强度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但I 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NF κB活性无影响。结论 IRAK 2反义寡核苷酸对IL 1和TNF激活NF κB有不同影响。IRAK 2在IL 1诱导的NF κB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勇  彭代智  黄文华  周新 《医药导报》2003,22(6):367-369
目的:观察小鼠烫伤后不同时相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蛋白激酶C(PKC)的变化及应用特异性调控剂H 7后腹腔巨噬细胞内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从信号转导的角度阐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以1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收集腹腔巨噬细胞,同位素掺入法测膜浆PKC活性,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NF κB的活性.结果:烫伤后巨噬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PKC活性升高,其中胞膜PKC活性与TNF α mRNA的变化呈正相关.给予H 7后NF κB活性下降.结论:烫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NF κB的活性明显被激活,PKC NF κB信号通路参与了TNF α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 β 七叶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方法 大鼠缺血前分别给予 β 七叶皂苷 15 ,30 ,6 0mg·kg- 1,ig ,7d ,末次给药 1h后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缺血 2h ,再灌注 2 2h ,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和脑梗死范围 ;用伊文思兰法测定脑缺血 2h再灌 3h后对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分析及免疫印迹的方法测定大脑缺血区白介素 8(IL 8)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结果 β 七叶皂苷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 ,改善神经功能症状 ,其脑内IL 8,TNF α的活性显著降低 ,NF κB的表达显著减少 ,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β 七叶皂苷通过抑制炎性物质的表达和释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 1B基因多态性对胃黏膜感染幽门螺杆菌(Hp)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核因子(NF) κB的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4例,通过多态性分析和检测,其中IL 1B 31T/T基因型21例,C/C基因型40例,C/T基因型33例。以34例Hp阴性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对照,其中IL 1B 31T/T基因型7例,C/C基因型18例,C/T基因型9例。结果Hp阴性患者胃黏膜组织TNF α和NF κB表达量极少,而且IL 1B 31各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p阳性胃黏膜,IL 1B 31T/T基因型、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患者TNF α表达分别为1.20±0.17,0.87±0.18和0.94±0.16;NF κB mRNA表达分别为1.10±0.16,0.90±0.15和0.97±0.17(均P<0.01)。而Hp阴性的NF κB mRNA活性很低。在Hp阳性患者,NF κB 活性显著增加,而且IL 1B 31T/T基因型患者比C/T和C/C基因型明显增加,分别为0.99±0.12,0.89±0.15和0.90±0.14(P<0.01)。结论Hp感染促进TNF α和NF κB mRNA表达,上调NF κB活性,在IL 1B 31T/T基因型个体更明显。提示Hp感染后,IL 1B 31基因型患者的高胃癌风险有炎症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反义白介素 1受体相关激酶 1(IRAK 1)寡核苷酸对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Lipofectin介导反义IRAK 1寡核苷酸转染HepG2细胞 ,以逆转录PCR法检测IRAK 1mRNA表达水平 ,用SandwichELISA法检测NF κB的活化。结果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抑制IRAK 1mRNA表达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呈剂量 (1~ 8μg)和时间 (5~ 2 4h)依赖性地抑制NF κB活化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 4μg与细胞共孵育 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 :反义IRAK 1寡核苷酸通过阻断IRAK 1表达抑制NF κB活化 ,预示反义IRAK 1寡核苷酸可潜在抑制IL 1的炎症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A1(PGA1)对缺氧再给氧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缺氧再给氧模型,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测定内皮细胞NF κB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的蛋白表达,Northernblot分析测定ICAM 1mRNA的表达。结果 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刺激后NF κB活性显著增加,ICAM 1的蛋白和ICAM 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再给氧后升高更明显;PGA1处理组NF κB活性较缺氧再给氧组明显下降(P<0 01),ICAM 1的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明显下降(P<0 01),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 前列腺素A1通过NF κB介导,下调内皮细胞ICAM 1的蛋白和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反义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I 3 激酶 )寡脱氧核苷酸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对核因子 κB(NF 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Lipofectin介导反义PI 3 激酶ODN转染HepG2细胞 ,以逆转录PCR法检测PI 3 激酶mRNA表达水平 ,用SandwichELISA法检测NF κB的活化。结果 (1)反义PI 3 激酶ODN抑制PI 3 激酶mRNA表达。 (2 )反义PI 3 激酶ODN呈剂量 (1~ 8μg)和时间 (5~ 2 4h)依赖性地抑制NF κB活化 ,2 μg反义PI 3 激酶ODN与细胞共孵育 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 反义PI 3 激酶ODN通过阻断PI 3 激酶表达抑制NF κB活化 ,预示反义PI 3 激酶ODN可潜在抑制IL 1的炎症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对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对体外培养的类缺血神经细胞进行干预治疗后再复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 κB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治疗组NF κB的表达分别为 (38.7± 4 .83) %和 (2 0 .8± 3.2 4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丹参对NF κB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TNF-α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TNF α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研究经TNF α处理的大鼠C 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活性 ,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观察TNF α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以及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抑凋亡蛋白bcl 2的表达。结果 TNF α对体外培养C 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并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但抑凋亡蛋白bcl 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TNF α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 ,而bcl 2蛋白表达水平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扈玉华  张庆俊  史学芳 《河北医药》2002,24(10):772-774
目的 明确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 (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后胶质原酸性蛋白 (glialfibril laryacidicprotein ,GFAP)变化分布 ,以及与核因子κB(NF κB)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 2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损伤组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使用免疫组化分别测试GFAP与NF κB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变化。结果 ASCI后 6h ,白质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 ,ASCI后 5d ,灰白质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 ;AS CI后 1h ,NF κB的免疫反应在病灶内和边缘部位可以探测到 ;ASCI后 5d ,NF 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NF κB部分参与了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 ,抑制NF κB的表达 ,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相似文献   

16.
芬太尼对人外周血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芬太尼是否影响免疫炎症反应中的某些因素 ,如同吗啡。方法 外周血取自 7个正常志愿者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芬太尼 ( 2 0 μg·L-1和 2mg·L-1)组、模型组(脂多糖 ,LPS组 )和治疗组 (芬太尼 2 0 μg·L-1+LPS、芬太尼 2mg·L-1+LP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核因子(NF κB)活性 ,用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介素 6(IL 6)含量。结果 芬太尼组NF κB活性及TNF α和IL 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组 (芬太尼 2 0 μg·L-1+LPS、芬太尼 2mg·L-1+LPS)中NF κB的活性分别为 81 .9% ,76.1 % (中性粒细胞 )和 78.6% ,72 .6%(单核细胞) ,明显低于模型组 88.9%和 85 .1 % (P <0 .0 1 )。TNF α含量在治疗组 (芬太尼 2 0 μg·L-1+LPS、芬太尼 2mg·L-1+LPS)为 45 9和 3 5 7ng·L-1,IL 6为 796和 72 0ng·L-1,两者均低于模型组 (其中TNF α为 1 2 2 6ng·L-1,IL 6为 1 5 63ng·L-1) (P <0 .0 1 )。结论 芬太尼对NF κB的活性及TNF α和IL 6的含量无影响 ,但可抑制LPS诱导的NF κB的活性及TNF α和IL 6的含量 ,且高剂量芬太尼的抑制作用大于低剂量芬太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藤碱对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可否对内毒素性肝损伤进行抑制及相应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 30只随机分为肝损伤组、NAC组和对照组 ,不同给药后检测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 α、丙二醛 (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变化 ,并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析NAC对核因子(NF) κBp6 5、IκBα的影响。 结果 NAC不但使肝组织TNF α、MDA含量降低 ,GSH含量升高 ,且抑制了内毒素诱导胞质IκBα降解和NF κBp6 5的表达。 结论 NAC可能通过调整库普弗细胞氧化还原平衡 ,影响NF κBp6 5活化 (核易位 ) ,从而抑制了TNF α等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 ,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 (NO)对急性肺损伤 (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LI模型 ,吸入不同浓度NO ,测定肺组织核因子 (NF) κB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IL) 1 0mRNA的表达。结果 与LPS组 (A组 )比较 ,LPS +吸入NO 5 ppm(B组 )、LPS +吸入NO 2 0 ppm(C组 ) 1 2小时湿重 /干重 (W /D)显著降低 ,LPS +吸入NO4 0ppm(D组 )无明显差异。LPS注射后肺组织NF κB活性明显增强 ,6小时达到峰值 4 0 6± 6 2 ,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45± 31 ,P <0 0 5 )。吸入NO 5 ppm和 2 0 ppm 6小时后 ,NF κB活性明显低于LPS组 (P <0 0 5 )。但吸入 4 0ppmNF κB活性在 3小时、6小时明显下降后 ,1 2小时又明显升高。B组和C组肺组织TNF α和IL 1 0浓度及mRNA表达在 3~ 1 2小时均明显降低 ,但D组吸入NO 4 0 ppm1 2小时 ,TNF α表达与LPS组无显著差异。吸入NO后各组IL 1 0表达均降低。结论 吸入 5 ppm和 2 0ppmNO可抑制LPS介导的NF κB活化 ,下调炎症因子表达 ,改善ALI ,但吸入 4 0 ppmNO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Yinhuangmicroenemacompound,YHMEC)的体外抗炎效应并探讨其部分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YHMEC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比色法分析PMФ的生长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分析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LPS刺激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NFκB表达增强且多分布在细胞核;YHMEC干预组TNFα和IL6含量增加被明显抑制,细胞核p65表达减少。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使PMФ分泌TNFα和IL6减少,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