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肝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应用信息护理健康教育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4月—2019年4月肝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76例,依据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IIFAR方案信息干预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变化评分。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导管堵塞、血栓、导管移位、穿刺位置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尊感、愤怒、精力、疲劳、混乱、紧张及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应用基于IIFAR方案信息干预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强化对置管期间行为习惯的管理能力,缓解自身不良情绪,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黄玲 《当代护士》2017,(11):156-158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护能力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恶性肿瘤PIC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接受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肿瘤化疗PICC患者自护能力,降低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PIC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PICC知识的知晓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带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健康指导干预有利于增加PICC患者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CC置管病人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方法。[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PICC置管病人自我管理教育基础上,指导病人每日记录PICC维护日记。于PICC置管1周、1个月、2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评价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统计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在置管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1个月、2个月时显著提高(均P0.01);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7例(28.33%),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每日记录维护日记能提高长期PICC置管病人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对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PICC置管患者2013年299例为对照组,2014年313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自我护理能力、导管按时维护率、PICC留置时间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提高PICC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在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共享决策理念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置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管理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27.27%低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基于共享决策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提高PICC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14.75分±8.95分)67.11%为高水平,对照组总分(88.11分±13.00分)51.23%为中等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明显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病人俱乐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带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4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病人俱乐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加入病人俱乐部后ESCA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加入前(P0.05);观察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病人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肿瘤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静疗小组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置管情况、置管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疗小组在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在留置PICC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至4月收治的7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健康教育;2017年5至7月收治的72例患者为干预组,在传统照护基础上给予4周居家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可有效提高留量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及自我护理能力,减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夏友 《当代护士》2010,(8):95-96
目的 探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实施PICC置管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2009年10月实施PICC置管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玉珍  王善芳  王玉艳 《妇幼护理》2023,3(19):4629-4631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 PICC 置管肿瘤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临沭 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行 PICC 置管患者 80 例,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组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 PICC 导管置管具体内容、导管维护方法、注意事项等 PICC 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自护 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脱管、静脉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 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肿瘤行 PICC 置管患者,可缓解患者不良心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 知识掌握度,减少并发症减少,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管道自我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维护能力、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能够提高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维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世芬  陈伍妹  陈青梅  杨云 《全科护理》2012,(35):3308-3309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病人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肿瘤PICC置管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PICC置管必要性的认识、日常生活护理、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的预防、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提高肿瘤病人对PICC置管的认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钱玉兰  陆勤美  张兰凤 《护理研究》2014,(13):1602-160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4.75±8.95)分,67.11%为高水平,对照组总分为(88.11±13.00)分,51.23%为中等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3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从而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龚海琴  贾宏  施雪雁  范爱飞 《全科护理》2014,(19):1731-1733
[目的]探讨建立病人俱乐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带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440例 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病人俱乐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加入病人俱乐部后 ESCA 总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加入前(P〈0.05);观察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病人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 PICC 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时植入情景模拟法,探讨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本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价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统计2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10d、1月、2月、3月以及拔管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健康教育法可以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术后PICC带管出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置入PICC导管化疗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发放相关手册、集中护理宣教PICC护理操作流程等常规性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回授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自我监测、自我护理技能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自我监测、自我护理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带管出院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干预对乳腺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在本院行PICC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6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置管期间建立PICC护理团队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PICC置管知识知晓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护理团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置管知识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及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PICC 置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14.75分±8.95分)67.11%为高水平,对照组总分(88.11分±13.00分)51.23%为中等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明显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使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