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低熔点聚丙烯(LPP)与高熔点聚丙烯(HPP)的共混物为原料,CO_2作为发泡剂,使用自制高压反应釜进行发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剖析共混物的热行为与流变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泡后的泡孔形态。结果表明:HP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熔融温度与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HPP作为物理交联点,可显著提高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减少泡孔合并与坍塌,提高泡孔密度,泡孔直径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不同聚丙烯材料共混的微孔发泡成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PP)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将两种PP材料共混来改善PP的发泡性能,研究PP材料性质对共混体系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各种发泡温度下使用纯PP材料很难制得泡孔结构好的微孔材料,而两种PP材料共混以后再进行微孔发泡,泡孔结构得到了改善.与两种相似熔点和黏度的PP共混材料相比,在高黏度的PP中混入少量的低熔点、低黏度PP时,可以制得泡孔结构更好的微孔材料.研究了共混比例对泡孔形态的影响,并从熔体黏弹性和结晶性能两方面分析了泡孔结构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二氧化碳(CO_2)为发泡剂,采用釜内受限发泡的方法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共混改性的聚丙烯(PP)发泡材料。采用旋转流变仪、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UHMWPE对PP的流变特性和结晶特性的影响,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探究了共混体系的发泡特性与其发泡材料的静态压缩特性。结果表明,UHMWPE的加入能提高PP的熔体强度,改善其发泡特性。在UHMWPE含量为20%时,得到平均泡孔尺寸最小(8.443μm)及泡孔密度最大(10.566×10~9个/cm~3)的发泡材料;同时共混体系的静态压缩特性与其发泡特性具有直接的关系,泡孔形态更好的发泡材料对应的压缩特性也更好。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发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及其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选择典型工艺条件进行发泡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共混前后样品的结晶行为和球晶形貌,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间接表征其熔体强度,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泡样品的泡孔形态,比较其发泡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混比例为70∶30的PP-H/PP-B共混体系中,由于结晶温度较高,PP-B不仅可以作为结晶成核剂,细化球晶并提高结晶密度,而且还可以作为物理交联点,提高体系的熔体强度。这两方面的改变有效地改善了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使其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有所提高并且没有明显的泡孔塌陷。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PP)是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为了提高PP的微孔发泡性能,本文首先将PP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提高其熔体强度;然后在PP/HDPE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纳米CaCO3,研究CaCO3的含量对共混体系熔体强度及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aCO3的加入使体系的熔体强度提高,且随着CaCO3含量的增加,泡孔尺寸减小,泡孔密度增加。然而,加入CaCO3以后,泡孔结构不是很规整,泡孔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PP)是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为了提高PP的微孔发泡性能,首先将PP和聚乙烯(PE)共混,然后在PP/PE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EPDM,研究EPDM的质量含量对PP/PE共混体系熔体强度和最终泡孔结构的影响.分析机理,寻找能够提高PP熔体强度和改善发泡性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发泡成型的改性方法及发展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平  周南桥  卜宪华 《塑料》2006,35(3):34-39
聚丙烯(PP)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来源丰富,价格便宜,PP泡沫产品在许多领域将有广泛的用途.但PP的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很难制得泡孔结构较好的泡沫产品.综述了国内外针对PP发泡特点进行的各种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改性、交联改性、使用高熔体强度的PP树脂及复合材料改性.通过这些改性方法,PP的发泡性能提高,制得了泡孔结构较好的、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PP泡沫产品.  相似文献   

8.
王建康  黄汉雄  林登辉 《塑料》2007,36(3):58-62
密度低、刚度-质量比高、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使微孔发泡塑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程领域,然而微孔塑料加工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困难需要解决,尤其是如何控制泡孔形态.文章采用4种不同熔体指数的聚乙烯(PE)分别对PP进行共混改性,并测量其流变性能,然后利用高压釜进行微孔发泡,旨在研究不同发泡压力下,熔体黏弹性对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熔体强度和黏度低会使泡孔结构变差,尤其在较高的发泡压力下;而较大的熔体弹性和熔体强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PP)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PP属于结晶型聚合物,在温度低于熔点时,存在结晶区,相态为固态,难以发泡;而温度达到熔点时,熔体强度急剧下降,导致泡孔聚并和破裂。目前,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PP微孔发泡材料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改善PP的发泡行为,通过添加纳米颗粒或聚合物来调控PP的结晶方式,采用直接合成、共混改性和辐照交联等手段提高PP熔体强度,以及改进发泡方法来获得PP微孔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聚丙烯(PP)的微孔发泡性能,将PP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提高其熔体强度;然后在PP/HDPE共混体系中加入少量滑石粉,研究滑石粉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熔体强度及微孔发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的加入使体系的熔体强度提高,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变得更均匀。而且,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泡孔尺寸减小,泡孔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