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冬已至,又到了冬笋上市的季节。冬笋因其冰肌玉质、味鲜清香、脆嫩宜人,在宴席上配以肉、蛋、菇等烹炒,常被作为山珍佳肴,故民间有“素食第一品”、“无笋不成席”之二誉。 冬笋是竹笋的一种,为竹的幼芽,冬季藏于土中,它比夏笋、春笋更清香鲜美,风味诱人,且能耐久贮存,人称“金衣白玉,蔬中一绝”,自古博得人们青睐。唐人白居易有诗“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并说“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唐人杜甫也有“运传冬笋味,更觉彩衣香”的佳句。宋人苏东坡是竹成癣,喜欢食笋,吟出“长江绕廓知鱼味,好山连竹觉笋香”的名句…  相似文献   

2.
山珍老坛子     
马洪现 《四川烹饪》2007,(11):40-41
山珍老坛子是在山椒泡凤爪基础上创新的一道佳肴,在制作时不仅加入青蕨菜、冬笋、小香菌等山珍原料,还加入了当归、大枣、枸杞这些滋补料,食之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3.
时下已是寒冬,一向被人们誉为“美味山珍”、“竹笋之王”的冬笋开始登上了餐桌。冬笋以肉质脆嫩、清鲜可口、味道鲜美、食之不腻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冬笋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和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长期食用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之功效,对于减肥也有很好的作用。冬笋食法很多,一经与各种肉类食物烹调,就显得鲜美无比,烧、煮、煨、炖等各具特色。经过数代厨师的精心研制和不断改进,现已烹调出…  相似文献   

4.
正月里来是新春,快把新桃换旧符。人们挥挥手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新春佳节刚过,油腻腻的大鱼大肉恐还未消化,不妨多吃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正月里最时令的应属青菜,虽然四季皆有,但这家常的青菜,经过冬天霜期以后,恰恰变得不平凡起来,吃口特别清香糯甜,人见人爱。冬笋是一二月菜市场里的“香饽饽”,冬笋炒塌棵菜被喻为“植物界的河豚鱼”,  相似文献   

5.
老同学在乡下开了一家农家乐,邀请我们前去尝野菜山珍.第一道美食,是自己动手包米粿.刚蒸熟的糯米饭置石臼里舂成粿后,每人拽一小块,用双手摊平并加入熟馅,包成大饺子的形状后,直接拿在手上吃. 我问老同学:"这就是你让我们尝的山珍,不是吧?"他回答得理直气壮:"这馅里有山珍第一品,难道你没吃到?" 我恍然大悟.他说的是冬笋.冬笋是他刚从自家竹林里挖来的,与猪五花肉、豆干、胡萝卜等一起入锅炒成馅料.包入米粿里后,笋的鲜与猪肉的油香、豆干的熏香搭配在一起,加上米粿的糯香,吃起来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6.
张家荣 《中国烹饪》2011,(3):112-113
春天又来了,田野是美丽的,土地是丰厚的。我们又出发了,去拔一种叫做甜荞的野菜,还有灰灰菜、桃核子菜,还有我们叫“老凉粉”的野苋……云南野生食物十分丰富,云南各民族都有吃野生植物的习俗,或者说有品尝“山珍”的幸福。在云南乡镇的集市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野菜上市。  相似文献   

7.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川菜爱好者,平时很爱看《四川烹饪》。最近,我们这里有许多餐厅酒楼相继推出了一些山珍菌类菜肴和筵席。我很想了解一些有关山珍菌类的常识和山珍菌类菜肴的烹制方法,望你们能在《烹饪课堂》里作一介绍。 山东淄博市文姜大酒店 宋 峰答:所谓“山珍菌类”,主要是指一些出产于深山老林的珍稀菌类,如松茸、猴头菇、鸡菌、竹荪、牛肝菌、羊肚菌等等。由于这些菌类数量稀少,采集又较为困难,故长期以来被人们列为“山珍”,不仅身价百倍,而且只有在高档筵席上才能够见其踪影。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山珍…  相似文献   

8.
冬笋如玉     
《中外食品工业》2014,(2):14-16
每年的一二月份,正是吃冬笋的好时节。冬笋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与春笋、夏笋相比,冬笋品质最佳、营养价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9.
说起竹笋,谁都知道它是毛竹雏形可供食用的那部分。它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雨量丰富、土壤湿润的山林与河洲地带。竹笋又分冬笋和春笋两种。顾名思义,冬笋是冬季长在地表以下未出土的竹笋,而春笋则是春天的产物。竹笋质脆味鲜,营养丰富。较之春笋,冬笋表皮呈浅黄色,肉质更脆,口味更鲜嫩。 竹笋的食用方法有鲜食和干食两种。鲜食以冬笋或春笋炒腊肉口味最好,这也是南方大小酒宴上的一道名菜。干食即做成笋干是一种吃法。制作笋干的方法有好几种,即在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将春笋收获下来,剥去笋壳(又称笋衣),有直接切片晒干的,也…  相似文献   

10.
冬笋创新肴     
廖伟 《四川烹饪》2004,(4):40-40
近来,蓉城许多风味酒楼都掀起了冬笋菜肴热。这种冬笋不是我们平常用的罐装冬笋,而是川南竹海生长的一种叫“顺天蓝”的鲜竹笋。它在每年11月开始上市,一直要到次年开春以后才下市。由于此笋个头不大(每个重约100克),体态匀称,故又叫它冬笋仔。  相似文献   

11.
冬笋为毛竹冬季所生的嫩芽,蕴于土中。冬笋肉厚质脆,鲜嫩清爽,甜美可口,为笋中的佳品。《笋谱》载,冬笋“冬月即生,埋头土中……其味极鲜,甲于他笋。”冬笋营养成分高于一般叶菜,含氨基酸较多。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可消炎滑肠,透毒醒酒。现代医学报告认为,常吃笋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便秘等症,并有抗癌作用。冬笋既是家常珍蔬,又是席上佳肴,适宜于各种烹调加工和调味,可配荤料,也是素馔基本原料之一。笔者的家乡在四川长宁竹海景区,冬笋是那里有名的土特产。笔者利用当地的冬笋为主料,创制了几款制法简…  相似文献   

12.
李均 《四川烹饪》2005,(5):36-36
金牌山珍这道菜的制法较简单。所谓“金牌”就是将鸡蛋液搅散,入笼蒸至成熟且定形后,切成厚片,就像一块块黄灿灿的金牌一样;而“山珍”则是指野生菌类。下面,我就把金牌山珍的制法及其技术关键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珍珠纳底与冬笋炒底是闽菜中传统名肴,主要流传于福建的建瓯。 “珍珠纳底”是指菜的形状,一粒粒如美丽的珍珠。此菜具有香嫩、溜滑、清淡爽口的特色。 “冬笋炒底”的主要原料是冬笋。“炒底”一词来源于这道菜油汪汪、香喷喷,往往一上桌就被客人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两只冬笋改变了陆济洪的人生轨迹,那么,为何在一长溜的冬笋摊上“恰巧”是陆济洪去做了那件“傻事”呢?陆济洪不会忘记自己在初回上海还没有工作、每个月在街道领取5块钱的生活补贴时的情景,是社会帮了他。他更不会忘记母亲曾经对他说过的话:不要忘了别人对你的好,有机会时也要帮帮别人。  相似文献   

15.
香菇——山珍和食疗佳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言道:“山珍香菇,海味燕窝”。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香菇,滋味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名列草菇、蘑菇、平菇之上,为家庭餐桌与筵席上最受欢迎的山珍,并有“植物皇后”、“菇中之秀”、“食用菌之王”的美称。香菇又名香菌、香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香菇的国家,早在周朝就有关于香菇的记载。《列子·汤问篇》云:“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庄子·逍遥游》亦云:“乐出虚,蒸成菌。”都是指的香菇。香菇的人工栽培也以我国为最早。相传在北宋时候就出现了香菇的砍花栽培法。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李商隐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渲染,还是李渔能居肉食之上的感慨,都可让我们领略到竹笋带来的那股让人迷醉的竹韵。笋在时间上有春笋和冬笋之分,两者虽然同为一物,但却有着不同的风采,冬季藏在土中的冬笋质韧味深,而春天破土而出的春笋质脆味鲜,一个是成熟的风  相似文献   

17.
《饮食科学》2010,(3):17-17
香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位列草菇,平菇之上,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7日,由辽宁省科技厅主持召开了抚顺市独凤轩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的“畜禽骨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和“畜禽骨系列产品”以及由其子公司辽宁东方绿洲生态食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营养山珍菌汤系列产品”通过了辽宁省的新技术成果、新产品鉴定会。经专家们审查讨论一致认定,该公司研发的“畜禽骨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营养山珍菌汤系列产品”属现代营养方便食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竹笋,又名毛笋、竹?、竹萌,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普遍栽培。冬季生长采挖的名冬笋,春季生长采挖的名春笋,嫩小的加工为玉兰片。冬笋比春笋更美味诱人,有“笋中皇后”之称,唐代大文学家杜甫曾有诗赞云:“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浓”。竹笋食法颇多:烧、炒、煮、炖、煨均可,也可与肉、禽、蛋等混合烹调,各具特色,如湖南的火方冬笋、上海的冬笋塌菜、扬州的虾子冬笋、湖北的炒香冬笋、四川的干煸冬笋、广东的蒸酿冬笋等,均是鲜翠嫩香、风格各异的特色菜肴。中医认为,竹笋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化痰、解毒透疹、和中润肠…  相似文献   

20.
被人称为“山珍”类的云贵高原特产野山菌大批量进京已有多年了,但在京城的餐饮市场上一直没“火”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京人不识菌,只是菌类的身价挺高,老百姓总想有鱼、有肉吃就够了,至于这山珍,花那么多钱,不吃也罢。 曾有不少商人,找厨师创新、发扬菌菜,但似乎在价格上总对不上百姓的胃口,如此餐厅也倒闭了几家。又不知是何人,把山菌粉与乌鸡熬在一起,调出了一锅好汤,在京发展起了菌类火锅,这一下,百姓只需花上百余元钱,便可自由自在、无所顾忌的大吃起野山菌来。至1999年底,北京街头一下出现了二十来家野山菌火锅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