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路敬叶  何龙锦  周汝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73-1575,157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CD133和CD34标记的双阳性细胞作为EPCs,用流式细胞仪对108例急性(发病48 h)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98例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危险因素组)、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PCs进行计数检测.分别对脑梗死组发病48 h、梗死后21 d、梗死后9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脑梗死组、危险因素组外周血EPC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EPCs 亦明显高于危险因素组(P〈0.01).NIHSS≥12分组较〈12分组的外周血EPCs明显降低(P〈0.01).急性期外周血高水平的EPCs与脑梗死后21 d NIHSS改善程度(≥4分)密切相关(P〈0.01),与脑梗死后90 d的良好预后独立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EPCs可作为脑梗死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 《中外医疗》2010,29(12):23-24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天与第l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两组,发病后第7 天行 NIHSS 评分,第 1 个月和第 3 个月行改良RANKIN量表( mRS)评分,检测发病24 h内和发病后第7天的血尿酸( SUA)浓度,分析SUA与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55例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SUA浓度无明显变化, SUA浓度与评分均无关;65例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SUA浓度显著降低,且SUA变化值与第7天NIHSS和第1个月mRS有关,Logistic回归显示SUA变化值是第1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于红梅  戴其军  瞿联霞 《吉林医学》2012,33(19):4087-4088
目的:旨在探讨发病时D-二聚体(D)数值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从而为脑梗死判定预后提供临床指导。方法:64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均由神经专科医师应用mRS及NIHSS量表进行评分,建立卒中登记。入院后第4天检查D-D数值,将其分成增高组(D1组)及正常组(D0组)。同时分析各个组之间与评分的相关性,对入选患者1个月及3个月后再次进行mRS、NIH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第4天时D1组占64.1%,D-D值已明显升高,两组在mRS及NIHSS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发病1个月及3个月后,mRS及NIHSS评分均下降,D1组评分改善不及D0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们选择发病后第4天D-D测定值作为研究指标。D-D的水平反映着体内高凝状态,D-D值直接影响患者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影响着预后。  相似文献   

5.
凌霄 《右江医学》2007,35(5):516-5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对照组40例,予血栓通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用14天;两组同时以速碧林0.4 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共10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78例,将其分为MS组和无MS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MMSE和MoCA两种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检出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MMSE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患者发病1天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危险因素,MoCA量表比MMSE量表更能发现脑梗死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轻度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患者脑梗死后动态血压第7天与第1天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而生活依赖组与生活自理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不同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有一个自发下降趋势,急性期降压治疗需慎重,同时应注意低血压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在相应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并在出院时评价Barthel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GFAP于发病48h内开始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并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6),但在第14天出现反弹,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发病48h内和第5天,梗死灶面积较大组、中等组和较小组及对照组4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有较大梗死灶患者组血清GFAP水平较高。第5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分别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88例不同部位初发脑卒中患者和38例健康者,分别在入院后第2、10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于预冷的抗凝管中,4℃低温离心,取上清液置-70℃以下低温保存;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脑卒中组及对照组血浆NE水平;记录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分别为(1.97±0.26)ng/mL,(2.05±0.25)ng/mL,脑出血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分别为(1.71±0.25)ng/mL,(1.53±0.26)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第2、10天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浆NE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第10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联,其中脑梗死组交感神经活性明显高于脑出血组。  相似文献   

10.
姚汉玲  李竞 《疑难病杂志》2011,10(2):99-10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控制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对97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后1~7 d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将患者分成3组:血糖控制正常组(Ⅰ组),高血糖1组(Ⅱ组),高血糖2组(Ⅲ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均行NIHSS评分,观察了解患者预后。结果 3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当急性期空腹血糖水平在6.1 mmol/L以内时,其NIHSS评分与空腹血糖水平在6.1~8.4 mmol/L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率前者较后者高,二者均与空腹血糖平均水平控制8.4 mmol/L以上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应积极将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内,预后尚可,大于8.4 mmol/L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及正常对照组72名,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PON-1、ox-LDL,同时检测2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探讨PON-1、ox-LDL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ON-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PPPPPP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ON-1活性降低,导致抗氧化能力减弱,使血清ox-LDL水平增加,这种改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对预测脑卒中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AT)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A2(Lp‐PLA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早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 T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卒中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者Lp‐PLA2水平的差异;并采用Pullicino公式计算脑梗死体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判断患者短期预后,比较不同脑卒中体积和不同脑神经损伤程度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变化,以及Lp‐PLA2水平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血清LDLC水平呈正相关(r=0.859,P<0.05);卒中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随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均呈正相关(r=0.531、0.623,P<0.05),Lp‐PLA2水平高的患者短期预后较差(P<0.05)。结论 AT 脑卒中患者Lp‐PLA2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兰虹 《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36-237
目的 观察LMWH治疗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的ACI患者随机分为LMWH和SH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监测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计数 ,观察复合终点事件。结果 治疗 7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LMWH组复合终点事件明显低于SH组 ,且出血事件明显少于SH组。结论 LMWH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和神经营养剂的使用,大面积脑梗死时降颅压及对症处理)和合并症处理,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典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第2疗程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E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第1疗程结束后,2组的ESS、ADL积分值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但2组的ESS、ADL积分值和增分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疗程结束后,2组的ESS、ADL积分值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2组的ESS、ADL积分值和增分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单用苦碟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黄酮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IF-1α、TNF-α及 Caspase-3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疗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黄酮注射液,检测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 HIF-1α、TNF-α、Caspase-3水平,进而对2种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 ﹤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 HIF-1α、Caspase-3、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银杏叶黄酮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作用。方法:4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0.6g/d;治疗组23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降纤酶10IU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1.5h滴完,第3、5天各给予降纤酶5IU,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4天的血清s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2组sCRP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sCRP水平和治疗前、第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14天sCRP水平分别为(7.73±2.16)、(2.92±2.24)mg/L,对照组分别为(10.18±3.16)、(4.66±2.42)mg/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为(10.68±4.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81±4.86)分](P<0.01)。结论:降纤酶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周晶 《中原医刊》2011,(2):45-46,4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RP、IL-6和IL-8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和120例健康人进行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的比较,并且将1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小、中、大面积3组,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中、重3型,分别比较其凝血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面积梗死组间Fbg、WBC及NE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Fbg、WBC、NE在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之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Fbg、WBC、NE与脑梗死的程度有关,其可作为病情轻重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晔  郝丽  王旭  曲艳  王南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0):109-112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共14 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CRP及IL-8浓度,并观察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残障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及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治疗ACI安全且有效,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IL-8的浓度,对改善脑梗死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83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中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836例中,31.8%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组的49.4%、腔隙性梗死组的33.8%、TIA组的15.0%、脑出血组的20.6%。ACI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分布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及半卵圆中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及低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主要以腔隙性为主、并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其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