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潍坊社区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家庭医生对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今潍坊街道常住人口,并已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529例社区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口学因素等问卷调查,对社区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社区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工作、收入、职业等因素对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部分因子有影响;糖尿病病程对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分均有影响,少数有显著影响;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分与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社区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同人口学因素可对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不同影响,社区家庭医生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探讨该干预方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受“1+1+1”社区签约服务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取家庭医生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家庭医生强化心理疏导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第6、12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SCL-90评分、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始终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SSR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始终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SBP、DBP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对社区“1+1+1”签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心理疏导有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旨在为其他地区探索各具特色的签约模式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 028例。由家庭医生告知其“1+1+1”组合签约事宜,由患者根据自身意愿自主决定是否接受签约,以接受“1+1+1”组合签约的528例患者为签约组,未接受“1+1+1”组合签约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第一季度为干预前,以2017年第一季度为干预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BMI,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单独达标率及联合达标率;比较签约组干预前后对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签约组FPG、HbA1c、TC、LDL-C、TG、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DL-C、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糖与血压联合达标率、血糖与血脂联合达标率、血糖和血脂与血压联合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签约组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糖与血压联合达标率、血糖与血脂联合达标率、血糖和血脂与血压联合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干预后社区就诊率、门诊预约率、家庭医生转诊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1+1+1”组合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情况较好,患者接受度高,适合在家庭医生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相对成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应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下对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对其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东莞市寮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为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值(FBG)水平均有改善,研究组两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976、2.798,P=0.004、0.007);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糖监测、运动、足部护理、饮食、药物服用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968、12.167、6.158、4.538、6.048,P=0.000);对护理的满意度两组差异显著(χ~2=8.23,P=0.0041)。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应用"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下对患者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积极进行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社区管理中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综合心理干预,研究和评价干预措施对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在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慢性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家庭医生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干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定期的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包括每2周1次群组干预、每月1次个体干预。2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测评症状自评量表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检测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取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tata SE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干预组SCL-90中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各因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L-90中仅躯体化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DSQL除治疗维度外其他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SQL各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比较:SCL-90除强迫、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SQL除生理维度外,其余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指标中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医生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血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开展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模式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对照组和签约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签约组由医生、护士、预防保健医师组成团队,依照糖尿病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构建健康档案、并发症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同时实施追踪护理,比较2组管理后糖尿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变化。结果:实施健康管理1年后,签约组糖尿病病人的糖尿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签约社区家庭医生模式健康管理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综合控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模式的综合健康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50例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由家庭医生团队按照签约服务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观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以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患者配偶组)随机分为配偶干预组和配偶观察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定,观察心理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的不同变化.结果 患者配偶组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及SCL-90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SAS、SDS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均P<0.05)及观察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配偶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这些配偶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在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管理的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分为签约组(n=1538)和非签约组(n=2437),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两组居民入组时,签约组吸烟人数,每周锻炼次数及每次锻炼时间低于未签约组(P<0.05)。经过1年的签约管理,签约组患者腰围平均减少0.36(0.06,0.66)cm,脉压差平均降低3(-3.77,-2.23)mmHg,显著优于非签约组患者(P<0.05)。签约组患者新发糖尿病67例,显著高于非签约组(P=0.002),新发中风62例,显著低于非签约组(P=0.001)。校正吸烟及每周锻炼次数后,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签约管理可以显著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adjust odds ratio(AOR)=0.668, 95%CI 0.449~0.895],同时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AOR=1.642, 95%CI 0.936~2.882)。结论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生风险,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管理效果优于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管理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口腔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口腔癌患者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干预后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SCL-90因子分≥1分的例数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癌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问卷方式,对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109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结果:糖尿病组SLC-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A型行为、负性生活事件及性别。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0例初产妇配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妇配偶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妇SCL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应重视并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改善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季晖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522-1525
  目的  分析“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实施下社区居民社区就诊次数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6—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18年门诊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信息、健康情况、就诊次数。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204位居民在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中位数为3(1, 11)次,人均就诊次数为10.4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签约情况、签约时长、年龄、职业、离退休状态、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每月可支配收入,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其他疾病,是否需要长期用药,有无配药/基本诊疗需求不同的居民,其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签约、签约时长、年龄、消化道疾病、配药是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其中,签约、签约时间久、高龄、有配药需求是居民到社区就诊的促进因素;消化道疾病是居民到社区就诊的阻碍因素。  结论  “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有利于引导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1+1+1”医疗机构签约吸引居民到社区就诊的同时,也需注意对自身临床技能的提升,以应对居民多样化的健康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25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初产妇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分和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初产妇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妇SCL-90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且两者密切相关,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某部抽取 2 73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心理训练前后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自我和谐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心理训练后 ,实验组的P分、社交回避、SCL 90总分及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 ,灵活性、积极应付、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E分、积极应付、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评分升高 ,P、N、SCL 90总分、强迫、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评分下降 ,对照组SADS总分、社交焦虑、社交回避、SCL 90总分及精神病性评分升高。结论综合性心理训练提高了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山区社区护士的心理状况,探讨青山区社区护士心理状况较好的原因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64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SCL-90量表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也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山区社区护士的心理状况较好,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较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RGH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疾病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为本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统一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专业人员调查80例RGH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不同病程、复发次数等的患者间进行比较。结果:RGH患者SDS、SCL-90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DS与SCL-90在对RGH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RGH患者的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均明显提高。病程长、复发频率高、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RGH患者SDS、SCL-90得分明显提高(P<0.05),但复发次数、皮疹持续时间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在发病前SDS及SCL-90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后10d(P<0.01)及治疗后30d(P<0.05)。结论:RGH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以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等症状较为显著,其心理状况与疾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身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对108例深圳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后,SCL-90在敌对和精神病症2项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8个因子和SCL-90总分、阳性总分、阳性均数、阳性项目数等4方面均低于干预前(P〈0.01)。WHOQOL-100评估在干预后,除了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性生活、交通条件和精神支柱等方面及领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大领域及21个方面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均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改善HIV感染者的心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