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超  冯岑 《丝绸》2002,(10):36-37
(续上期 )3 3 3 捻系数设计捻度是织物产生绉效应的重要手段 ,捻度越大 ,织物的绉效应越明显 ,但并不是捻度越大越好 ,捻度过大会给生产带来不便 ,如需增加捻丝设备 ,增加定形难度等 ,用强捻丝作纬丝时应特别注意可织性问题。捻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捻系数 =T× D式中 T———每米捻数 ,捻 /m ; D———丝线纤度 ,D。在测纬装置是电测纬器的喷水织机上制织纬向捻线型织物时 ,纬丝捻系数的大小对可织性有很大影响 ,因喷水织机靠水力单向投纬 ,纬丝先端处于自由状态 ,每次投纬纬丝是否能到达织物另一端靠测纬器监测 ,从理论上讲 ,当…  相似文献   

2.
孙国荣  初海英 《印染》1995,21(5):30-31
人棉桃皮绉织物采用强捻纬坯布,在染整过程中,形成均匀美丽的绉纹,从而使人棉织物外观具有独特风格,提高人棉织物的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本文介绍了人棉桃皮绉织物的染色、印花、整理工艺,并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珍珠绉产品采用优质白厂丝为原料,选用平纹组织,通过对经丝、纬丝捻度、捻向的不同设置和排列组合,营造出独特的织物风格,并对珍珠绉的性能及风格特点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壮  吴玉英 《棉纺织技术》1993,21(10):48-49
织物的起绉,可以通过绉组织、不同收缩性能的纤维、化学处理或机械加工等诸多方法而获得。法兰普绉呢则是利用强捻纱在后整理中的收缩形成绉纹。这种加工方法虽然并不新颖,但原料及其组合方法却不同于其他织物,经纱采用涤纶网络丝,纬纱采用涤/粘强捻纱,使织物的悬垂性好于其它织物。最后,在热和碱液的作用下,破坏了强捻纬纱的“暂时定型”,使强捻纱解捻,产生收缩力,从而在织物时经向形成不规则的绉纹。另外,织物的组织采用2/1斜纹,而非一般平纹组织,故织物的柔软性好于其他织物。  相似文献   

5.
绉类织物是纺织面料中的一类典型产品,它具有质地轻薄、布面绉纹清晰、布面富有弹性、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等风格特征,广泛用于内衣、睡衣、裙料等.绉类织物加工方法有多种,如用绉组织、强捻纱、不同缩率的纱线交织,弹力纱与非弹力纱交织,织造时采用经纱不同送经量间隔配置及特殊后整理等方法或手段来形成绉效应织物.根据市场需求,现利用两种不同性能涤纶长丝加不同捻向的强捻进行交织并经碱减量等处理开发出一种仿麻纱风格的绉织物一一涤纶仿麻绉.下面就有关该产品的设计与主要生产工艺作系统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6.
三、特殊捻丝绉织物的特性下面比较一下用特殊捻丝法生产的强捻丝与普通意大利式干捻法和八丁式湿捻法加工的强捻丝,分别织成绉织物后所产生的织物效应。常规方法生产的绉织物尽管具有优美的外观和舒适的手感,但一个主要缺点是遇湿收缩性大,其原因是由于使用了收缩大的强捻丝做纬线,故以使用不缩的强捻丝为好。关于织物的经、纬向收缩率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一般的双绉类织物是采用平经绉纬的方法获得,即经丝大多用无捻或弱捻丝,纬丝大多用2根S捻2根Z捻配置的强捻丝。由于经纬丝捻度差异较大,织物经过后整理,可产生明显的绉效应。绉织物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富有弹性,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但由于纬丝需加强捻,织造准备工程的工艺路线长,致使生产成本较高。我们通过对绉织物起绉机理的研究,成功的开发了无捻丝绉织物。它是利用普通的高弹丝和牵伸丝的不同性能产生绉效果。其产品的光泽、手感等非常酷似传统的绉织物。该产品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人力物  相似文献   

8.
陈超 《四川丝绸》2001,(4):19-22
从经纬组合、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等方面阐述了薄型全真丝弹性织物“桑弹绉”的设计思路,并推荐了适应于捻丝型薄型全真丝纬向弹性织物的纬组合、织物组织等工艺,证明利用全真丝强捻丝生产薄型全真丝弹性织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69.昼夜朱子satin check/阴阳缎,缎格绸。经缎纹和纬缎纹配置成方格花纹。170.(缩缅) crepe/绉绸,绉类织物。经丝用生丝,纬丝用强捻生丝,通过精练呈现绉纹的织物,或与此类似的织物。白坯料是生织物的代表。可染成素色、  相似文献   

10.
以粗特涤纶顺序绉织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织物的主要技术规格(如纬丝特数,纬密,纬丝捻度等)和起绉工艺条件(如起绉温度,时间等)对绉效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粗特涤纶顺纡绉织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织物的主要技术规格(如纬丝特数,纬密、纬丝捻度等)和起绉工艺条件(如起绉温度、时间等)对绉效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纯棉起绉织物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新服装面料,其风格特征是布面呈现错综复杂的小颗粒,不规则的绉条或绉纹,具有绉缩不平的特殊效应,而且绉缩性好,经多次洗涤后仍保持原有的绉纹和风格。我厂采用强捻起绉原理,利用纱线内部的内应力;在织物起绉处理时,起到应有的扭曲收缩作用,从而在布面上形成绉纹。该织物外观新型别致,吸湿性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滑爽,免烫。  相似文献   

13.
冯岑  陈超 《丝绸》2002,(7):24-27
全真丝纬向弹力机织物的弹力主要利用强捻纬线的捻度释放来形成。只要将经纬紧度、经纬密度、织物组织、丝线排列方式及工艺合理配置,均可形成较为理想的纬向弹力织物。对试织的单层和双层多风格弹力绸的测试表明,设计织物的弹力均能达到中低弹水平。  相似文献   

14.
领带绸的特征是经丝采用细纤度的普通捻丝,纬丝采用粗纤度的低捻丝,经密大。因此,对不同制品的经丝纤度与密度改变要少,而纬丝的改变虽比较容易,但由于提花领带的花纹主要是通过纬丝来改变的,纬丝的纤度与密度也常保持一定。本文在保证纬丝纤度一定  相似文献   

15.
绉的天地     
在我国丝绸产品的百花园中、绉类织物象一群逗人喜爱的奇葩,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它千姿百态,群芳竞展,使人目不暇接。绉的主要特征是织物的表面具有凹凸不平的缩皱外观,富有弹性。这些皱纹,有的细如湖水涟漪,有的粗如绉纸的皱纹;有的温柔细洁;有的粗扩奔放,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绉效应”。这种绉效应,使织物反射的光线成为一种漫反射、光泽柔和,惹人喜爱。至于绉效应的产生,大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绉组织,绉组织是利用经、纬向不同的浮长作细密而均匀的排列,在织物表面呈现出一种  相似文献   

16.
冉荣 《丝绸》1992,(12)
绉效应是衡量真丝双绉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双绉由于纬丝加了强捻,以2左2右交替与经丝交织成平纹组织,经精练整理后,除去了大部分丝胶,加捻丝线内应力释放产生退捻,使织物表面几何形态变为扭曲的波纹状。绉效应正是织物表面呈现的波纹随机集合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7.
设计开发了异经异纬色织柳条绉织物,经纱采用低特棉股线与高特苎麻纱,纬纱采用原色黏胶短纤纱与强捻涤纶短纤纱,再经合理组织结构设计与色彩搭配,充分发挥了4种原料的优势,体现出织物的柳条绉纹效应。详细介绍了该织物的产品设计过程,并对络筒、整经、浆纱、纬纱准备及剑杆织造等主要生产工序进行工艺分析与设计,确保织物顺利投产。织造效率达到85%以上,下机一等品率为78%。  相似文献   

18.
丝绸织物绉效应风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丝绸绉类织物的风格特征 ,分析了绉类丝绸织物风格官感评价的主要个体风格 ,采用 SD法评价常见绉类丝绸织物的风格 ,分析了官感评价和客观评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8种真丝绉类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光泽度、表观厚度、剪切刚性和弯曲刚度等4种风格特性参数,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对织物风格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真丝绉类织物可以通过对经纬线密度、经纬捻度和捻向的不同设置和排列组合,配合不同的织物组织,构造出多样化的绉类织物;同时,织物的光泽度随着织物的组织系数、捻度的增加而减小,织物的组织系数、紧度的增加使织物的表观厚度增大,织物的弯曲刚度随着织物的平方米质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捻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织物的剪切刚性随着织物的平方米质量、组织系数、紧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真丝产品的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叶生华 《丝绸》2012,(2):37-39
介绍了弹力丝棉特条绉织物的具体风格设计、原料组合、工艺流程,并对材质结构、纬向多组分材质投梭配比、组织结构、织造上机工艺参数、成品门幅设计、织物后整理等几个方面的设计要点及工艺进行分析,开发了风格新颖别致、服用性良好的弹力丝棉特条绉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